-
题名“少捕”的实践与纾困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郭烁
孙永超
-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法治社会》
2022年第6期66-74,共9页
-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数据侦查视野下的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研究”(项目编号:20FXA00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行政法典立法研究”(项目编号21CXTD07)资助。
-
文摘
作为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入口”,“少捕”对于在审前阶段平衡“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刑事诉讼价值之间的张力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司法实践中最终落地“少捕”的政策目标兼具程序法与实体法的支撑:《刑事诉讼法》的历次修改始终秉持着从严把握逮捕强制措施适用的态度;甚至可以说,积极刑法观的落地同样要求减少逮捕强制措施的适用,以回应犯罪治理结构的轻罪、微罪化。近十年来,我国审前羁押率总体呈下降态势,但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到,该数字仍存在较大下降空间;且“捕后轻刑”的现象多发,这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新情况。阻碍“少捕”实践推进的直接障碍是对逮捕适用要件的把握存在偏差,且产生此种阻力的主要原因在于观念的缺位与制度的掣肘。需对此二者进行细致分析方能进一步扎实推进少捕政策的落实。
-
关键词
少捕慎诉慎押
比例原则
审前羁押
人权保障
-
Keywords
less arrest and prudent prosecution and detention
Proportionality
Pretrial detention
Human Rights Guarantee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少捕慎诉慎押”的体制动力与机制障碍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兰荣杰
-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法治社会》
2022年第6期56-65,共10页
-
文摘
“少捕慎诉慎押”涉及对个案中的逮捕、起诉和羁押条件进行裁量处理,而这些条件的制度基础在1979年刑事诉讼法颁行时就已成型。近年来之所以主动调整,体制层面的主要原因,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呼吁更加谦抑的刑事政策,二是科技发展为减少口供依赖、强化取保监管提供了条件,三是检察机关在2018年修宪后主动寻求扩大在刑事程序中的话语权。但在机制层面,应充分认识到“少捕慎诉慎押”与实践中追求认罪认罚、退赔与和解、成功起诉等目标常有冲突,且天然潜藏廉政风险,当前依赖目标考核的推进机制也不无缺陷。
-
关键词
少捕慎诉慎押
体制动力
机制障碍
-
Keywords
less arrest and prudent prosecution and detention
System Motivation
Mechanical Barriers
-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