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7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1
1
作者 姚克 徐雯 +8 位作者 于建春 张伟英 潘永称 杜新华 陈佩卿 易虹 万迪玲 李增琦 叶宏斌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9-343,共5页
目的 探讨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近视屈光度数为 - 7 0 0~ - 30 0 0D的 4 1例 (73只眼 )高度近视患者行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手术前、后检查患者的视力、屈光状态、眼... 目的 探讨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近视屈光度数为 - 7 0 0~ - 30 0 0D的 4 1例 (73只眼 )高度近视患者行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手术前、后检查患者的视力、屈光状态、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裂隙灯下观察角膜、前房、瞳孔、透明晶状体、人工晶状体情况 ,检眼镜下观察眼底情况 ,房角镜下观察房角状况 ;并进行比较分析。术后随访时间 3个月。结果  73只眼均成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裸眼视力术前为一尺指数至 0 2 ,术后 3个月为 0 1~ 1 0 ;最佳矫正视力术前为 0 0 5~ 1 0 ,术后 3个月为 0 1~ 1 0 ;术后3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均好于或等于术前。屈光度数术前为 - 7 0 0~ - 30 0 0D ,术后 3个月为 - 6 0 0~ +2 5 0D。术前与术后 3个月比较 ,角膜散光度数差异无显著意义 (t=1 75 1,P =0 0 82 ) ,眼压差异无显著意义 (t=1 181,P =0 2 4 0 )。平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前为 (2 6 80± 5 38)个 mm2 ,术后 3个月为 (2 5 14± 4 2 0 )个 mm2 ,较术前减少了 6 19%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t=1 182 ,P =0 2 4 2 )。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 ,不仅手术操作简便 ,而且术后屈光状态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眼前房型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矫正方法 高度近视 并发症 视力 屈光度数
原文传递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蓝婕 黄钰森 谢立信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评价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非随机化对照研究。65例(80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分为MIOL植入组(多焦组)41例(50只眼)和单焦点人上品状体(SIOL)植入组... 目的评价衍射型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IOL)植入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方法非随机化对照研究。65例(80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分为MIOL植入组(多焦组)41例(50只眼)和单焦点人上品状体(SIOL)植入组(单焦组)24例(30只眼)。术后3个月观察记录裸眼远、中、近视力,最佳矫正远、中、近视力,远视力最佳矫正后中间视力及近视力;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并对术后患者主观视觉质量进行问卷调查。对分类变量资料进行x^2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多焦组与单焦组在术后裸眼远(t=0.79,P=0.44)、中视力(t=1.49,P=0.15),最佳矫正远(t=0.19,P=0.85)、中(t=1.77,P=0.09)、近视力(t=0.01,P=0.99)及远视力最佳矫正后中间视力(t=1.57,P=0.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焦组裸眼近视力、远视力最佳矫正后近视力优于单焦组,分别为0.82±0.20、0.33±0.14(t=8.99,P=0.00);0.83±0.17、0.32±0.11(t=9.83,P=0.00);多焦组在明适应高空间频率(18e/d)(明亮有眩光,t=2.33,P=0.03;明亮无眩光,t=2.80,P=0.01)、暗适应有眩光中空间频率(6c/d)对比敏感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P=0.01);多焦组总像芹与球差均小于单焦组(t=3.74,P=0.00;t=3.56,P=0.00);多焦、单焦组术后脱镜率分别为70.73%(29/41)和8.33%(2/24)(x^2=23.63,P=0.00);两组均存在轻中度的眩光和光晕感(x^2=0.50,P=0.78):中度视觉干扰现象在多焦组为24%(12/50),单焦组为26.67%(8/30),两组尢患者存在严重的眩光与光晕感。结论与SIOL相比,除了对比敏感度有所下降,MIOL能提供令人满意的术后功能性远、近视力,患者能获得较高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人工 晶体植入 眼内 治疗结果 白内障
原文传递
双钩囊袋张力环在严重晶状体不全脱位手术中应用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波 黄彦俏 +3 位作者 曹乾忠 林健强 王一瑶 郑丹莹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3-348,共6页
目的探讨虹膜拉钩联合双钩改良囊袋张力环(MCTR)在严重晶状体不全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3至12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治疗的16例(20只眼)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在虹膜拉钩辅助... 目的探讨虹膜拉钩联合双钩改良囊袋张力环(MCTR)在严重晶状体不全脱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3至12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治疗的16例(20只眼)晶状体不全脱位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在虹膜拉钩辅助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术中植入双钩MCTR并固定于巩膜瓣下。记录术中并发症;术后3、6个月随访,观察视力、眼压,使用裂隙灯显微镜以及眼前节分析仪(Pentacam)确定晶状体囊袋、IOL位置,记录有无后发性白内障、黄斑水肿等并发症。患者手术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6例(20只眼)患者中男性11例(12只眼),女性5例(8只眼),年龄(36±16)岁;其中马方综合征5例(7只眼)、自发性晶状体不全脱位7例(9只眼)、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4例(4只眼)。20只眼均成功植入双钩MCTR。随访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为0.3-1.0,其中≥0.5者占90%(18/20);术后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为0.20±0.14、0.21±0.13)较术前(0.74±0.51)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2,P〈0.001;t=5.131,P〈0.001)。术后3个月随访发现1例(1只眼)黄斑水肿,经眼底内科治疗后逐渐好转;术后6个月随访发现2例(2只眼)有轻度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所有患者眼压无持续升高,IOL及晶状体囊袋未见明显偏位。结论虹膜拉钩联合双钩MCTR植入术可作为治疗严重晶状体不全脱位的术式选择,术后可维持晶状体囊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半脱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晶体 人工 晶体植入 眼内
原文传递
重视研究人工晶状体个性化选择新趋势 被引量:17
4
作者 何守志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85-386,共2页
简述人工晶状体个性化选择的定义及进行人工晶状体个性化选择的基本原则。举例说明对不同类型患者选择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的重要性。强调在人工晶状体选择上保证获得最佳术后效果和患者的最佳满意程度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关键词 晶体 人工 晶体植入 眼内
原文传递
Toric人工晶状体与角膜切口矫正白内障低中度角膜散光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谭青青 廖萱 +2 位作者 兰长骏 林佳 田靖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22-530,共9页
目的系统比较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IOL)与角膜切口术式矫正白内障患者低中度角膜散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Meta分析.于2018年4至6月通过外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EBSCO、ScienceDirect、TripDatabase、Ovid,以及中文数据库中国... 目的系统比较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IOL)与角膜切口术式矫正白内障患者低中度角膜散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Meta分析.于2018年4至6月通过外文数据库MEDLINE、EMBASE、EBSCO、ScienceDirect、TripDatabase、Ovid,以及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同行评议文献.纳入标准为比较白内障摘除术中植入ToricIOL与角膜切口术式矫正低中度散光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ReviewManager5.3软件,以平均差(MD)、风险比(RR)分别衡量计量及计数资料的效应量,设置95%置信区间(95%CI),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对术后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未矫正视力(UCVA)、残余散光及并发症数据进行合并.结果12篇文献被纳入,其中包含330只眼植入ToricIOL,336只眼植入非ToricIOL联合角膜切口术式.Meta分析结果示ToricIOL植入术后LogMARUCVA优于角膜切口术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05;95%CI:-0.08^-0.02;P<0.01).ToricIOL植入术后残余散光度数低于角膜切口术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33D;95%CI:-0.48^-0.18D;P<0.01).两种散光矫正方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45;95%CI:0.07~2.95;P=0.40).结论白内障摘除术中ToricIOL植入比角膜切口术式能更有效地矫正低中度散光,且更好地恢复术后视力.两种散光矫正方法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上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人工 散光 屈光 晶体植入 眼内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的长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6
作者 黄钰森 谢立信 +1 位作者 吴晓明 韩冬生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ACIOL)植入的手术方法,评价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4只眼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Ⅰ期ACIOL植入术、49只术后无晶状体眼行Ⅱ期ACIOL植入术。年龄16~80岁,平均43.5岁。检查视力... 目的探讨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ACIOL)植入的手术方法,评价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4只眼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Ⅰ期ACIOL植入术、49只术后无晶状体眼行Ⅱ期ACIOL植入术。年龄16~80岁,平均43.5岁。检查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房角和手术并发症等情况。随访3~7年,平均4.8年。结果65只眼(78.3%)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Ⅱ期植入者裸眼或矫正视力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术前平均为(13.55±3.21)mmHg(1mmHg=0.133kPa),末次随访时(13.40±4.29)mmHg(t=0.5427,P=0.5888)。角膜内皮细胞密度:Ⅰ期植入组术前平均为(2497±629)个/mm2,末次随访时(1995±648)个/mm2,细胞损失率为(20.6±14.1)%;Ⅱ期植入组分别为(2459±681)个/mm2,(2238±817)个/mm2和(10.0±17.4)%。两组比较,Ⅰ期植入组损失率较高(P=0.023)。人工晶状体(IOL)支点多位于房角隐窝或巩膜突,少数位于虹膜根部或小梁网,未见有触及角膜内皮细胞者。小梁网色素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地增加。术后早期并发症:高眼压7只眼(8.4%)、低眼压5只眼(6.0%)、前房出血2只眼(2.4%)、IOL旋转及移位3只眼(3.6%);晚期并发症有继发性青光眼2只眼(2.4%)、瞳孔变形1只眼(1.2%)、视网膜脱离2只眼(2.4%)和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2只眼(2.4%)。结论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于无囊膜支撑的无晶状体眼是一种可选择的手术方式,术后需长期随访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注重手术技巧,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人工 前房 晶体植入 眼内
原文传递
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残余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胡晓昕 孟佳琪 +2 位作者 郑凯文 卢奕 竺向佳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4-339,共6页
目的研究白内障患者行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残余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连续视程IOL植入术的56例(56只眼)白内障患者... 目的研究白内障患者行连续视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残余散光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连续视程IOL植入术的56例(56只眼)白内障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其中男性29例,女性27例,年龄(65±9)岁。根据患者术后残余散光度数分为低散光组(<0.75 D,28例)和高散光组(0.75~1.50 D,28例)。记录2个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裸眼远距离(5 m)、中距离(80 cm)、近距离(40 cm)视力与最佳矫正视力(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以及离焦曲线、快速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及VF-14视功能指数量表得分等数据并比较。统计学方法主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低散光组与高散光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距离视力[M(Q_(1),Q_(3))]分别为0.05(-0.06,0.10)、0.08(0.00,0.22),裸眼中距离视力分别为0.11(0.00,0.20)、0.14(0.10,0.21),裸眼近距离视力分别为0.28(0.20,0.32)、0.26(0.20,0.30),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7(0.05,0.30)、0.14(0.04,0.22),2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散光组与高散光组患者术后离焦曲线显示,附加球镜度数从+1.00至-4.00 D,以0.50 D为间隔的各处视力2个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散光组与高散光组患者在暗视状态的低、中、高频下的快速对比敏感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患者的对比敏感度函数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28、0.77±0.30,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组患者在4.0 mm瞳孔直径下的全眼总像差分别为0.59±0.18、0.74±0.51,总高阶像差分别为0.30±0.13、0.37±0.25,全眼总像差、总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像差及球差2个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患者的VF-14视功能指数量表总得分、近视力得分及远视力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行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晶体 人工 晶体植入 眼内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散光 视觉
原文传递
Ⅱ期囊袋内和睫状沟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祝雪宁 喻芳 +3 位作者 邢潇英 赵云娥 宫贤惠 李瑾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0-705,共6页
目的比较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行Ⅱ期囊袋内与睫状沟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对照研究。观察2005年9月至2011年8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收治的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患儿,能够坚持随访1... 目的比较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行Ⅱ期囊袋内与睫状沟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对照研究。观察2005年9月至2011年8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收治的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患儿,能够坚持随访1年以上且资料完整的病例共44例(60只眼)。收集资料包括先天性白内障摘除的年龄、Ⅱ期IOL植入的年龄和眼轴、随访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屈光状态。视力测量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统计分析时转换成LogMAR视力。术中囊袋能够分离且前后囊膜足以包绕支撑IOL的病例行囊袋内IOL植入术,否则行睫状沟IOL植入术。根据IOL植入位置的不同分为囊袋组22例(30只眼)和睫状沟组20例(30只眼)。囊袋组及睫状沟组的并发症及合并症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人口资料及手术前后屈光相关资料采用独立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术后1周及1年的平均等效球镜在囊袋组为1.00D(-2.13—3.38D),0.69D(-2.25~2.38D),睫状沟组为0.00D,(-3.50—3.00D),-0.50D,(-3.25~2.50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1,P=0.31;Z=-0.53,P=0.60)。末次随访能够配合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者,囊袋组BCVA中位数(间距)为0.20(0.05,0.70),睫状沟组为0.20(0.05,0.6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6,P=0.29)。两组间眼球震颤发生率囊袋组为33.3%(10/30),睫状沟组为63.3%(19/30),两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41,P=0.02),斜视、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带状变形的发生率在囊袋组为36.7%(11/30)、3.0%(1/30)、10.0%(3/30),睫状沟组为23.3%(7/30)、3.0%(1/30)、13.3%(4/30),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斜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晶状体 白内障后 晶体 人工 晶体植入 眼内 晶体囊
原文传递
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视觉质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李莉 郑广瑛 +1 位作者 赵雅婷 李云 《中华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99-609,共11页
目的观察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远期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09年9月至2011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130例(170只眼),其中男性67例,女... 目的观察衍射型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远期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09年9月至2011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130例(170只眼),其中男性67例,女性63例,年龄50.0-78.0岁,平均(66.5±10.1)岁。依据术中植入的IOL的不同类型分为3组:非球面多焦组42例(57只眼)、非球面组43例(57只眼)、球面组45例(56只眼)。分别于术后1年、3年、5年,观察裸眼及矫正远、中、近视力;昼夜有、无眩光的对比敏感度;以i-Traee视觉功能分析仪分析眼内像差、调制传递函数;远、近立体视觉;远期并发症及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对术前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对所有计量数据资料先行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术前数据再行方差齐性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术后不同的指标评价时先行3组间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有差异者两两组间再行非参数Mann-Whimey U检验比较。结果术后1年、3年和5年,非球面多焦点组裸眼中视力[0.30(0.10,0.50)、0.30(0.10,1.00)、0.30(0.10,0.50)]优于非球面组[0.40(0.10,0.70)、0.40(0.20,1.00)、0.40(0.20,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3.32、-1.73、-3.01,P1=0.00、0.01、0.00);亦优于球面组[0.40(0.30,1.00)、0.40(0.20,1.00)、0.40(0.20,1.0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Z2=-5.77、-3.19、-4.49,P2=0.00、0.00、0.00);非球面多焦点组裸眼近视力[0.25(0.00,1.00)、0.30(0.00,1.00)、0.30(0.00,1.00)]优于非球面组[0.50(0.18,1.00)、0.50(0.18,1.00)、0.50(0.1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57、-5.37、-4.93,P1=0.00、0.00、0.00);亦优于球面组[0.60(0.18,1.00)、0.60(0.18,1.00)、0.60(0.18,1.0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Z2=-7.00、-6.91、-6.53,P2=0.0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人工 晶体植入 眼内 对比敏感度
原文传递
巩膜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位置与视力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10
作者 罗怡 卢奕 +2 位作者 杨晋 陈倩 王嘉健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7-300,共4页
目的观察无晶状体眼后房型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IOL)的位置并探讨其与虹膜、房角结构的解剖关系及其与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间在我院行后房型IOL巩膜缝线固定术的患者32例(32只眼... 目的观察无晶状体眼后房型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IOL)的位置并探讨其与虹膜、房角结构的解剖关系及其与视力预后的关系。方法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间在我院行后房型IOL巩膜缝线固定术的患者32例(32只眼),应用超声活体显微镜观察眼前段组织与IOL位置的关系,并分为IOL偏斜组和无偏斜组;根据襻的位置分为双襻固定组和单襻固定组。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视力变化情况。采用CMH校正的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只眼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2只眼无变化。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IOL无明显倾斜或偏心。超声活体显微镜检查发现9只眼IOL位置倾斜,2只眼偏心。IOL位置有或无偏心倾斜的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6,P〈0.05)。12只眼(37.5%)的IOL双襻位于睫状沟内,20只眼(62.5%)的IOL-襻位于睫状沟,另一襻分别在虹膜背(3.0%)、睫状体冠部(43.8%)、睫状体扁平部(9.4%)或玻璃体腔内(6.3%)。IOL双襻或单襻位于睫状沟固定,两组间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P〉0.05)。结论后房型IOL巩膜缝线固定术现有的缝襻方式不能保证将双襻准确固定在睫状沟,IOL位置有无倾斜、偏心影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襻位置的变异与视力预后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人工 晶体植入 眼内 显微镜检查 声学 视觉 预后
原文传递
两种后房型人工晶体四点法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童剑萍 罗伟玲 +1 位作者 杨崇清 卢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25-530,共6页
目的:观察两种后房型人工晶体行四点法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探讨其适用性、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3例复杂性眼外伤患者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四点法睫状沟缝线固定手术。其中9例为眼球破裂伤、... 目的:观察两种后房型人工晶体行四点法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探讨其适用性、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3例复杂性眼外伤患者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四点法睫状沟缝线固定手术。其中9例为眼球破裂伤、玻璃体积血、视网膜挫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6例为眼球破裂伤、玻璃体积血、视网膜挫伤、球壁异物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患者,8例为眼球钝挫伤、玻璃体积血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脱位患者。随机选用两种人工晶体,其中组12例选用Alcon CZ70BD一片式PMMA悬吊式人工晶体,组11例选用Bausch&Lomb AkreosAdapt四襻固定亲水性丙烯酸折叠式人工晶体。完成玻璃体切除,球壁异物取出和/或晶状体摘除术后,所有患者均一期植入后房型巩膜固定人工晶体,采用四点巩膜缝线固定技术,调整缝线使人工晶体位于中心,缝线结转出眼外,包埋于巩膜板层中。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2.4±1.7)月。组11例(91.7%)术后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例(8.3%)不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3例(25.0%)。组11例(100%)术后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4例(36.4%)。两组所有患者术后人工晶体无明显偏位、无倾斜。结论:两种后房型人工晶体四点法睫状沟缝线固定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性眼外伤,均能有效、迅速地使患者恢复视功能,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两种后房型人工晶体由于其不同的特性各有其优缺点,可根据不同病情有选择地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晶体 人工 白内障/治疗 缝合技术 晶体植入 眼内/方法 随访研究
下载PDF
波前像差技术在人眼和人工晶状体眼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瑞波 汤欣 袁佳琴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目前临床治疗白内障的常规手术方式。虽然手术技术、人工晶状体的材料和设计均已明显提高和改进,但术后与视觉相关的问题,如眩光、夜视力差等仍难以避免,影响手术效果。波前像差技术可以帮助揭示术后出现...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目前临床治疗白内障的常规手术方式。虽然手术技术、人工晶状体的材料和设计均已明显提高和改进,但术后与视觉相关的问题,如眩光、夜视力差等仍难以避免,影响手术效果。波前像差技术可以帮助揭示术后出现相关视觉问题的原因。本文就近年来波前像差技术在人眼研究中的应用成果进行历史回顾,并就该技术在提高白内障摘除手术疗效方面的作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像差技术 人工晶状体眼 术后 人眼 常规手术 手术技术 白内障摘除手术 成果 帮助 方式
原文传递
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混浊的临床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谢晋 刘廷 +2 位作者 黄钰森 吴晓明 代云海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12-518,共7页
目的:分析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远期混浊的原因与IOL置换术的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诊断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远期亲水性丙... 目的:分析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远期混浊的原因与IOL置换术的预后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诊断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远期亲水性丙烯酸酯IOL混浊的患者15例(15只眼)。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其中2片混浊IOL使用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沉淀物的位置和形态,利用能谱分析检测沉淀物中的元素成分;分析行IOL置换术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采用配对 t检验比较IOL置换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 结果:15例患者发现IOL混浊与首次IOL植入间隔时间为(27.3±5.9)个月,均为单眼IOL混浊,其中9例患有高血压病;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10例患者中4例糖化血红蛋白A1c明显超出正常值。混浊IOL在共焦显微镜下可见其表面有大量珊瑚状颗粒物沉淀;扫描电镜观察可见颗粒物沉淀结晶以多形态聚集,上下交错,富有层次感;能谱分析证实IOL附着的沉积物中含钙、磷元素。13例(13只眼)行IOL置换术,术中4例发生晶状体后囊膜破裂,3例新IOL植入睫状沟内,1例悬韧带断裂;裸眼BCVA(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IOL置换术前为1.03±0.64,IOL置换术后为0.39±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亲水性丙烯酸酯IOL植入术后远期混浊为表面钙磷化合物沉积所致,IOL置换术能安全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人工 丙烯酸树脂类 晶体植入 眼内 亲水性人工晶状体混浊
原文传递
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术治疗学龄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 被引量:6
14
作者 石磊 温跃春 +2 位作者 顾起宏 顾永昊 柯根杰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 评价人工晶状体(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治疗学龄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3例(13只眼)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行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术患儿的临床... 目的 评价人工晶状体(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治疗学龄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13例(13只眼)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行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术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术前及术后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和眼压.观察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眼部情况,随访时间为6~42个月.结果 IOL睫状沟植入、光学部囊膜后嵌顿术中共13只眼囊膜后嵌顿成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2~1.0,嵌顿成功患儿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视轴区混浊,IOL位置稳定;主要并发症包括前房渗出物、虹膜后粘连、IOL表面沉积物,仅1例患儿出现IOL襻异位.结论 IOL睫状沟植入、囊膜后嵌顿治疗学龄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损伤 无晶状体 白内障后 儿童 晶体 人工 晶体植入 眼内
原文传递
复杂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晖 吴谦 李一壮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0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复杂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及评价其疗效。方法对35眼因复杂的眼外伤行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后3个月-6 a行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9.2±6.5)个月... 目的探讨复杂眼外伤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及评价其疗效。方法对35眼因复杂的眼外伤行晶状体切除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后3个月-6 a行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9.2±6.5)个月。结果35眼均顺利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其中睫状沟聚丙烯缝线双襻固定15眼,单襻固定15眼,不须固定者5眼。所有患眼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无远期严重并发症。结论晶状体和玻璃体切除术后二期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可靠,是目前矫正晶状体玻璃体切作术后屈光不正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玻璃体切除 晶状体 人工 后房型 二期植入 眼外伤
原文传递
衍射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元彬 刘丽梅 +1 位作者 代秀玉 高波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1期13-15,65,共4页
目的比较双眼植入衍射多焦点人工晶体和单焦点人工晶体后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25例(5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为多焦组和单焦组。常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多焦组10例20眼,植入衍射多焦点IOL(Tecnis ZMA00),单焦组15例30只眼,植入... 目的比较双眼植入衍射多焦点人工晶体和单焦点人工晶体后的视觉质量。方法选取25例(5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分为多焦组和单焦组。常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多焦组10例20眼,植入衍射多焦点IOL(Tecnis ZMA00),单焦组15例30只眼,植入单焦点球面人工晶体(AR40e)。术后3个月测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近视力,中文阅读视力,测对比敏感度,立体视,发放视觉症状,脱镜率及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均可获得满意的裸眼远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MIOL组裸眼近视力明显好于SIOL组(P<0.01)。MIOL组患者的裸眼阅读视力和矫正远视力下阅读视力显著高于SIOL组(P<0.05),多焦组在明视各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轻度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OL组裸眼近立体视锐度和矫正近视力下近立体视锐度明显优于SIO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OL组在中、近距离工作和阅读时的脱镜率达90.00%,SIOL组脱镜率为2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少数患者轻度视觉(眩光、光晕等)症状,总体满意度MIOL组为91.12%,SIOL组为86.11%。结论双眼植入衍射多焦点人工晶体可以获得较好的全程视力,立体视觉更好,近用脱镜率高,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植入 眼内 多焦点 白内障 视觉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2岁以下婴幼儿白内障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卢奕 杨晋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9-301,共3页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除前、后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2岁婴幼儿白内障的可行性。方法 对 2 2例 (2 7只眼 )年龄为 8~ 2 4个月的白内障患儿行白内障摘除、前后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目的 探讨白内障摘除前、后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2岁婴幼儿白内障的可行性。方法 对 2 2例 (2 7只眼 )年龄为 8~ 2 4个月的白内障患儿行白内障摘除、前后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观察术中和术后情况。平均随访时间 12个月。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 2 6只眼 (96 % )视轴保持透明 ;1只眼视区人工晶状体后出现白色纤维化混浊。瞳孔上移 3只眼 (11% ) ,人工晶状体夹持 2只眼 (7% ) ,虹膜后粘连 4只眼 (15 % )。结论 白内障摘除、前后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 <2岁的婴幼儿白内障 ,可有效保持视轴透明 ,恢复眼部正常解剖结构 ,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视功能的提高有待长期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外科治疗 2岁以下婴幼儿 白内障 摘除术 玻璃体切除术
原文传递
Hwey—Lan Liou模型眼复曲面人工晶状体偏心及旋转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柴茜楠 张斌 +4 位作者 耿玉欣 杜颖华 刘丹岩 马菲妍 魏玉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03-1008,共6页
背景 研究证实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能够有效矫正角膜散光,改善患者的裸眼视力,但Toric IOL植入后可能因偏心及旋转造成IOL的位移误差,其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与球面IOL有何不同值得关注和研究。 目的 评价... 背景 研究证实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能够有效矫正角膜散光,改善患者的裸眼视力,但Toric IOL植入后可能因偏心及旋转造成IOL的位移误差,其对成像质量的影响与球面IOL有何不同值得关注和研究。 目的 评价Toric IOL的旋转和偏心对成像质量和波前像差的影响。 方法 将放在Hwey-Lan Liou模型眼中的SN60AT球面IOL和Toric IOL沿各自的子午线和不同轴位偏移,子午线间隔为5°,轴位偏离自中心沿0°~90°方向,偏心量分别是0.25、0.50和0.75 mm,Toric IOL在模型眼中模拟旋转5°和10°,评价和比较不同IOL偏心量和旋转度对成像质量及波前像差的影响。 结果 球面IOL与Toric IOL居中时各瞳孔直径下调制传递函数(MTF)曲线在各空间频率时都非常接近4 mm瞳孔直径条件下,偏心0.25 mm时SN60AT IOL 6 c/d和12 c/d的MTF值分别为0.581 087和0.411 960,T3 IOL分别为0.454 259和0.382 313,T4 IOL分别为0.426 020和0.360 490,T5 IOL分别为0.425 606和0.359 877。偏心0.50 mm时SN60AT IOL 6 c/d和12 c/d的MTF值分别为0.573 073和0.412 787,T3 IOL分别为0.450 943和0.379 481,T4 IOL分别为0.423 153和0.356 664,T5 IOL分别为0.422 881和0.356 230。偏心0.75 mm时SN60AT IOL 6 c/d和12 c/d的MTF值分别为0.560 038和0.413 624,T3 IOL分别为0.445 597和0.374 322,T4 IOL分别为0.418 522和0.350 087,T5 IOL分别为0.418 468和0.349 976。分别沿0°、5°、10°、90°子午线偏心时MTF值非常接近。球面IOL与Toric IOL的均方根值(RMS)随着偏心量的增加而递增,其中彗差的增加较为显著,T4 IOL偏心0.75 mm时慧差由居中时的0增加到C(3,-1)-0.049 79 μm、C(3,1)-0.037 59 μm;三叶草像差增加到C(3,3)0.005 72 μm、C(3,-3)0.004 64 μm,散光有少许增加。Toric IOL旋转角度由5°增大至10°时,高空间频率下的成像质量显著下降,Toric IOL旋转时的RMS的变化主要由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眼部屈光/生理性 散光/生理病理性 人工晶状体植入 偏心 成像质量 视力/生理性 高阶像差
下载PDF
Quatrix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邢晓杰 汤欣 宋慧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9-404,共6页
目的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Quatrix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IOL眼调节幅度及IOL眼高阶像差随调节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6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67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 目的观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Quatrix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IOL眼调节幅度及IOL眼高阶像差随调节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6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就诊的67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纯性白内障术后植入Quatrix非球面IOL的患者32只眼(试验组),AR40e IOL植入患者35只眼(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眼轴长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UCVA)、最佳矫正远视力(BCVA)、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及最佳远矫近视力等情况。所有IOL眼在生理瞳孔状态下,使用i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分别测量4.0mm瞳孔时,调节松弛和主观最大调节幅度刺激下,全眼和眼内高阶像差值并进行比较。采用SPSSl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瞳孔、年龄等影响伪调节力的因素,分别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UCVA均≥0.39logMAR;随访期间BCVA均≥0.09logMAR。术后3个月,对照组UCVA为(0.30±0.12)logMAR,BCVA为(0.05±0.10)IogMAR,试验组分别为(0.28±0.11)logMAR和(0.07±0.11)logMA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58,0.371;P=0.579,0.712)。对照组的未矫正近视力为(0.92±0.35)logMAR,最佳矫正近视力为(0.15±0.11)logMAR,试验组分别为(0.52±0.18)logMAR和(0.05±0.08)logMAR,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10,1.572;P:0.022,0.036)。术后3个月试验组平均主观调节幅度为(1.41±0.57)D,大于对照组的(1.18±0.7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4,P=0.027)。在视远调节松弛状态下,对照组患者平均眼内球差为(0.036±0.012)μm,试验组为(0.018±0.009)μm,两组差异有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波前像差 晶体 人工 晶体植入 眼内 调节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睫状体平坦部缝线固定术后患者屈光状态的研究
20
作者 席佳星 刘佳 袁志刚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研究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睫状体平坦部缝线固定术后患者的屈光状态。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于山西省眼科医院行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经巩膜缝线固定术的患者75例(75只眼)。根据手术固定部位将其分为两组:A组30... 目的研究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睫状体平坦部缝线固定术后患者的屈光状态。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于山西省眼科医院行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经巩膜缝线固定术的患者75例(75只眼)。根据手术固定部位将其分为两组:A组30例(30只眼)行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B组45例(45只眼)行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睫状体平坦部缝线固定术。术后随访3~12个月, 观察患者裸眼视力(UCVA, logMAR)、眼压、散光度、前房深度(ACD)、术后并发症及IOL位置。分析术眼实际屈光度数与预留屈光度数间的差异(即屈光误差)。结果所有患者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后出现近视漂移, A组术后屈光误差-0.64(-0.93, -0.24)D, B组术后屈光误差-0.30(-0.49, 0.29)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7, P=0.009);A组术后实际屈光度数[-1.30(-1.55, -0.87)D]与术前预留屈光度数[-0.63(-0.68, -0.61)D]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31, P<0.001);B组术后实际屈光度数[-0.95(-1.30, -0.40)D]与术前预留屈光度数[-0.68(-0.78, -0.58)D]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0, P=0.057);A、B两组术后UCVA分别为0.25(0.19, 0.26)、0.20(0.05, 0.30), 均较术前[1.57(1.11, 1.99)、1.51(1.33, 1.71)]有明显提高(均P<0.05);A、B两组眼压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角膜散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屈光误差与前房深度均呈正相关(r=0.51, P=0.004;r=0.60, P<0.001);A组瞳孔夹持、色素播散综合征、反向瞳孔阻滞发生率均高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睫状体平坦部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术可显著提高患者视力, 术后出现近视漂移, 但屈光误差较小, IOL术前预留度数无需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人工 晶体植入 眼内 视敏度 眼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