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立法质量提高的分析和探讨 被引量:32
1
作者 崔卓兰 孙波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2006年第3期58-63,共6页
当前,我国的地方立法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但是在价值取向、科学性、协调性、立法技术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立法观念落后。应树立立法的科学观念:以权利本位为主导价值取向,强化专家在立法中的实质性作用,提高民主... 当前,我国的地方立法质量总体上有所提高,但是在价值取向、科学性、协调性、立法技术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立法观念落后。应树立立法的科学观念:以权利本位为主导价值取向,强化专家在立法中的实质性作用,提高民主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质量 观念 提高
原文传递
论立法权扩容背景下地方立法的节制 被引量:30
2
作者 王春业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08,共9页
普遍赋予设区的市以地方立法权虽然有利于地方法治的建设,但现实中也出现了立法重数量、轻质量,立法不断升格,立法盲目攀比等现象,影响了地方立法的健康发展。为此,设区的市立法必须节制,坚持少而精原则,这是由上位法已基本完善、设区... 普遍赋予设区的市以地方立法权虽然有利于地方法治的建设,但现实中也出现了立法重数量、轻质量,立法不断升格,立法盲目攀比等现象,影响了地方立法的健康发展。为此,设区的市立法必须节制,坚持少而精原则,这是由上位法已基本完善、设区的市立法能力尚待提高、立法自身具有局限性、避免浪费有限的立法资源、保证法治权威性等因素决定的。为此,设区的市自身必须采取措施,立法前要进行充分论证评估,选准立法主题,以立法必要为原则,同时,对所确定的立法项目要努力在质量上下功夫;要改革与完善现有的立法批准程序,同时要以质量作为对地方立法工作评判考核的标准,将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引导到立法节制的健康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节制 立法权扩容 立法质量
原文传递
论地方立法的科学化 被引量:24
3
作者 曹胜亮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4-68,共5页
地方立法更加符合客观规律、更加体现地方特色、更加提高立法效益,是衡量地方立法科学化的标准。我国地方立法在科学化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地方立法理念存在偏差;地方立法"抄袭"严重;地方保护主义、部门利益倾向明显;地方立法... 地方立法更加符合客观规律、更加体现地方特色、更加提高立法效益,是衡量地方立法科学化的标准。我国地方立法在科学化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地方立法理念存在偏差;地方立法"抄袭"严重;地方保护主义、部门利益倾向明显;地方立法技术滞后。推进地方立法的科学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前提,是提高地方立法效益的有效途径。为了切实有效地推进我国地方立法的科学化,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地方立法理念,科学编制地方立法规划与计划,建立地方立法助理制度,提高地方立法技术,建立科学的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科学化 立法质量
原文传递
立法能力的内涵、构成与提升以人大立法为视角 被引量:24
4
作者 宋方青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1-178,共18页
立法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法者在立法过程中完成立法目的、满足立法需求所体现出来的本领和能量,表现为立法的生产力。立法兼具政治性与法律性、专业性与综合性、理论性与实践性,需要综合性的立法能力作为支撑。立法... 立法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法者在立法过程中完成立法目的、满足立法需求所体现出来的本领和能量,表现为立法的生产力。立法兼具政治性与法律性、专业性与综合性、理论性与实践性,需要综合性的立法能力作为支撑。立法能力涵括认知能力、决策能力、起草能力、协调能力、论证能力、审议能力、解释能力。立法能力问题需要置于宏观的宪法体制中加以考察。提升立法者的立法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中国的问题,立法者立法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对影响立法能力的制度、体制、机制等进行整体改进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能力 人大立法 立法质量 能力构成 能力提升
原文传递
论省级人大常委会对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批准制度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春燕 《江汉学术》 2017年第3期57-65,共9页
修正后的《立法法》授予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地方性法规制定权,并设置了防止其滥用该项权力的系列制度,其中省级人大常委会对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的批准制度最为关键。不过,《立法法》没有规定批准制度的报请批准... 修正后的《立法法》授予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地方性法规制定权,并设置了防止其滥用该项权力的系列制度,其中省级人大常委会对设区的市的地方性法规的批准制度最为关键。不过,《立法法》没有规定批准制度的报请批准程序和审查程序,没有详细规定审查内容和审查之后的处理方法。完善批准制度,应通过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进行,并且在立法时要坚持"不抵触原则"和发挥地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原则。具体的制度完善,应以提高立法质量为目标,围绕报请批准程序、审查内容、审查方式、审查之后的处理方法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权 设区的市 地方性法规 立法法 立法质量
下载PDF
精准立法:新时期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基本路径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波 《地方立法研究》 2016年第1期34-46,共13页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地方立法呈现出诸多新特点,要求革新立法理念,提升地方立法质量。基于法律对地方立法的规定和总结多年的地方立法实践经验,实施精准立法,这是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基本路径。要实现精准立法,要求做到"...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地方立法呈现出诸多新特点,要求革新立法理念,提升地方立法质量。基于法律对地方立法的规定和总结多年的地方立法实践经验,实施精准立法,这是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基本路径。要实现精准立法,要求做到"三准两精一格局":即立法方向要把准,立法位阶要定准,立法问题要找准;法规内容要精细,立法实务要精密;坚持党的领导、人大主导和社会有序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具体而言,立法方向上,坚持政治正确性,确保宪法法律有效实施,树立服务大局意识,秉承立法价值公正性,坚持立法功能引领性。立法位阶上,遵循法律体系内在规律,体现客观规律,依法立法,突出特色。立法问题上,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本地实际,找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体制机制问题进行立法。法规内容上,提高立法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增强法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并注重一事一法、法规明确具体、精雕细刻。立法实务上,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坚持"三结合"起草工作模式,把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公正性、合法性、规范性作为审议重点,综合运用立法论证、听证、协商、评估的方式方法解决立法难题。总之,在坚持党的领导、人大主导和社会有序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下,树立和落实精准立法的新理念,有利于推动新的立法实践,进一步提升立法质量和水平,深入促进法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立法 地方立法 立法质量 实践经验 路径
下载PDF
大众媒体、公共事件和立法供给研究——以2003-2013年公共事件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欣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6-137,共12页
通过系统收集2003年至2013年的公共事件发现媒体报道引起立法议程回应性变动的机制通常有两种:媒体主动设置某一议题,建构公众的认知,聚合和引领民意,立法议程加以回应;媒体作为沟通商谈渠道,借助对某一突发事件深入、持续性报道,挖掘... 通过系统收集2003年至2013年的公共事件发现媒体报道引起立法议程回应性变动的机制通常有两种:媒体主动设置某一议题,建构公众的认知,聚合和引领民意,立法议程加以回应;媒体作为沟通商谈渠道,借助对某一突发事件深入、持续性报道,挖掘和整合已有观点,推动舆论聚合形成"共识"。引起立法议程回应性变动的公共事件常发生于与公民利益密切相关领域、事件关涉各方在价值判断、治理目标和治理方案等方面能够在较短时间达成"合意"。与此相对,回应性的立法以行政法、环境法以及刑法领域居首;行政立法主体回应频率最高;回应性立法以创制方式为主。这一现象带来三点启示。第一,应当重视媒体信息和公众舆论给立法决策过程带来的新约束,在立法议程设置环节构建制度化的公众参与渠道。第二,应当采取一种综合全面的视角看待立法质量提升这一目标,对行政立法质量应施以足够重视。第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立法机关应当逐步增强自身的立法能力以有效回应民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事件 大众媒体 立法规划 立法质量 压力型立法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视域下地方立法存在的问题及矫正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宋才发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5-63,共9页
当下人民群众对地方立法的关注和期待已不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所立的法规究竟好不好,质量高不高,能不能管用的问题。地方立法是地方权力机关创制法规的活动,《立法法》规定了地方立法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及运作规程。地方立法要充分... 当下人民群众对地方立法的关注和期待已不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所立的法规究竟好不好,质量高不高,能不能管用的问题。地方立法是地方权力机关创制法规的活动,《立法法》规定了地方立法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及运作规程。地方立法要充分考量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文背景、历史传统和风俗民情,回应当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地方诉求,应当发挥地方立法在乡村振兴中的法治保障作用。乡村振兴视域下地方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立法内容上"地方性事务"的规定比较模糊,中央立法在技术上缺乏有利于实际操作的抓手,在立法实施上地方法与上位法"三法"存在冲突。国家立法机关应当给地方立法预留必要的发展空间,地方立法机关要以工匠精神打造法规质量,应当自觉矫正与上位法的冲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权力机关 创制法规 法规质量 乡村振兴 法治保障
原文传递
设区的市提升立法质量的路径 被引量:10
9
作者 席灵芝 滕晓丹 《地方立法研究》 2017年第2期91-98,共8页
《立法法》修改后,各设区的市在较短的时间内陆续启动了地方立法工作,带来了我国立法工作格局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新变化。然而,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工作毕竟刚刚起步,在提高立法质量方面仍然任重道远,面临着主观客观等因素的制约。其中,... 《立法法》修改后,各设区的市在较短的时间内陆续启动了地方立法工作,带来了我国立法工作格局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新变化。然而,设区的市地方立法工作毕竟刚刚起步,在提高立法质量方面仍然任重道远,面临着主观客观等因素的制约。其中,客观方面的制约因素包括体制机制、人员编制等,而主观方面主要是指立法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思路。对体制机制的完善需要经过复杂的程序和长期的酝酿,同时也是各种研究的热点。相对而言,观念的转变更加灵活机动、便于施行,却又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当前,设区的市立法工作普遍存在着立项方向把握不准、对量化分析方法运用不足、对技术性规范重视不够等问题。而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就需要切实转变立法工作的观念和思路,把握好立项的方向,运用好量化分析方法,发挥技术性规范的作用,处理好严格与灵活的关系,增强民主立法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区的市 地方立法 立法质量
下载PDF
正确认识保健酒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书声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6-107,共2页
保健酒是指以蒸馏酒、发酵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以食用动植物、食品添加剂作为呈香、呈味、呈色物质,按一定生产工艺加工而成的对人体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酒,其必须具备有食品属性、功能属性和非药品属性。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保健酒分为4类... 保健酒是指以蒸馏酒、发酵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以食用动植物、食品添加剂作为呈香、呈味、呈色物质,按一定生产工艺加工而成的对人体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酒,其必须具备有食品属性、功能属性和非药品属性。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保健酒分为4类:①卫食健字号保健酒;②地方卫食字号保健酒;③传统型的保健酒;④其他保健酒。保健酒的功能取决于酒中的有效成分,产品的质量以酒的感官、酒的稳定性等为基础。(孙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健酒 分类 政策法规 产品质量
下载PDF
浅析我国民族立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合平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4期38-41,共4页
本文通过考察我国民族立法的现状 ,指出了民族立法在数量上、内容上以及立法程序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改善我国民族立法工作、提高民族立法质量等方面的建议。文章认为 ,民族立法工作必须坚持快速、准确、灵活相结合的原则 ,才能更... 本文通过考察我国民族立法的现状 ,指出了民族立法在数量上、内容上以及立法程序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改善我国民族立法工作、提高民族立法质量等方面的建议。文章认为 ,民族立法工作必须坚持快速、准确、灵活相结合的原则 ,才能更好地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立法 立法数量 立法质量 立法程序 立法原则
下载PDF
我国地方立法的能力构成与质量提升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才发 《河北法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8,共17页
立法能力是立法者在立法过程中为实现立法目的、满足立法需求所具备的能力和能量。地方立法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法治扩散旨在将一地法治建设成果推向全国,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和依法立法是地方立法的根本遵循。立法需... 立法能力是立法者在立法过程中为实现立法目的、满足立法需求所具备的能力和能量。地方立法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地方法治扩散旨在将一地法治建设成果推向全国,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和依法立法是地方立法的根本遵循。立法需求是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内在动力:提高立法技术规范是提升地方立法质量的必由之路,服务乡村治理需要是提升地方立法质量的内生动力,突出地方特色是提升地方立法质量的关键举措。法治环境是提高地方立法质量的外在机理:公众参与立法是提升地方立法质量的重要途径,以人民为中心是提升地方立法质量的根本支撑,坚持党的领导是提升地方立法质量的政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立法能力 立法需求 立法质量 内在动力 外在机理
原文传递
地方性法规立法后评估的实践探索——以《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志坚 郭秉贵 《地方立法研究》 2019年第3期127-138,共12页
立法后评估既是检验立法质量的重要手段,又是促进立法不断趋于完善的重要方式。通过立法后评估对地方性法规进行检视,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地方性法规的立、改、废有现实指导作用。本文以《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立法后评估为例... 立法后评估既是检验立法质量的重要手段,又是促进立法不断趋于完善的重要方式。通过立法后评估对地方性法规进行检视,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地方性法规的立、改、废有现实指导作用。本文以《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立法后评估为例,结合具体实践,从评估主体的选择、评估标准的确定、评估方法的采用、评估结论的转化等多个角度,考察我国地方立法机关在立法后评估工作中所做的探索。通过对《甘肃省水土保持条例》文本质量和实施效果的评估,尝试对完善立法后评估工作提出针对性建议:即通过构建常态化的评估机制,确立科学的评估标准,创新和完善评估方法等途径来增强评估结论的科学性、可靠性,确保立法后评估真正发挥实效,服务于地方法治建设,有序推进地方立法质量和立法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立法后评估 立法质量
下载PDF
地方立法的质量、困境与出路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才发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30-39,共10页
地方立法是推进地方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是建成法治中国的关键环节,需要在国家立法的“末梢”找到地方立法突围的路径,实现对地方立法功能的优化和质量提升。在新时代新阶段提升地方立法质量,需要树立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的意... 地方立法是推进地方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是建成法治中国的关键环节,需要在国家立法的“末梢”找到地方立法突围的路径,实现对地方立法功能的优化和质量提升。在新时代新阶段提升地方立法质量,需要树立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的意识,凸显“地方性事务”的立法功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理念,实施立法供给与需求良性平衡的程序制度。制约地方立法质量提升的体制机制困境在于:公众和社会团体参与立法程度低,地方立法宜粗不宜细的体制弊端,地方立法形式主义的制度屏障,地方立法自主性不足的功能性障碍。提升地方立法质量的体制机制举措是:夯实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的制度基础,完善地方立法精细化的体制机制,克服地方立法形式主义的制度保障,构建科学合理的立法质量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地方性事务 质量提升 制度保障 评价体系
下载PDF
立法协商机制及其改革:基于广东经验的实证调研 被引量:8
15
作者 肖志恒 柳建启 陈上琦 《地方立法研究》 2017年第1期51-59,共9页
立法协商机制是保障立法活动规范有效的一种工作机制,也是协商民主制度的一种形式。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进一步提出加强立法协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广东立法实践经验表明,注重通过立法调研、法规多元化起... 立法协商机制是保障立法活动规范有效的一种工作机制,也是协商民主制度的一种形式。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进一步提出加强立法协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广东立法实践经验表明,注重通过立法调研、法规多元化起草、发挥人大常委会委员及人大代表主体作用、立法听证与立法论证、广泛征求法规草案意见、立法前和立法后评估进行立法协商,立法协商工作整体呈现从自发协商到自觉协商、从局部协商到全面协商、从形式单一协商到形式多样协商、从程序式协商到务实性协商的转变。当然,也存在专题协商少、互动式讨论协商少、利用新媒体方式协商少、规范性协商少、反馈协商意见少等不足。为此,可按照"一个原则、五个机制"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完善立法协商机制:一是坚持立法协商的政治性,牢牢把握党领导立法的根本原则;二是坚持立法协商的主导性,完善人大开展立法协商的主导机制;三是坚持立法协商对象的广泛性,完善公众在立法协商中的参与机制;四是坚持立法协商内容的公平性,完善重大利益调整的论证咨询机制;五是坚持立法协商方式的多样性,完善立法机关与社会公众的沟通机制;六是坚持立法协商成果运用的实效性,完善意见采纳运用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协商 立法质量 人大主导 公众参与 经验研究
下载PDF
科学立法的重要条件及其考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珊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1-136,308,共6页
科学立法必须满足一定的必要条件,比如,所制定的法律必须与现实需求相契合,并且与人类文明的终极目标相一致;立法者本身必须具有相应的素质;立法过程中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必须是科学合理的等等。以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立法的各种条件尤... 科学立法必须满足一定的必要条件,比如,所制定的法律必须与现实需求相契合,并且与人类文明的终极目标相一致;立法者本身必须具有相应的素质;立法过程中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必须是科学合理的等等。以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立法的各种条件尤其是首要条件、立法者的素质条件做出科学的考察,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为中国今后的科学立法做出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立法 首要条件 立法者素质 科学考察
下载PDF
食品级海洋鱼油的品质分析与控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敏 王勇 +1 位作者 姜元荣 梁俊梅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47,共4页
分析了国际上对食品级鱼油的卫生、理化指标的相关标准,归纳了相关企业先进的鱼油生产工艺,并检测了实验室自制和市场上的鱼油产品的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选择安全、低污染的原料,通过先进的精炼工艺,采用合理的保护措施,得到的成品鱼油... 分析了国际上对食品级鱼油的卫生、理化指标的相关标准,归纳了相关企业先进的鱼油生产工艺,并检测了实验室自制和市场上的鱼油产品的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选择安全、低污染的原料,通过先进的精炼工艺,采用合理的保护措施,得到的成品鱼油,可满足欧共体法规和国际EPA和DHA组织标准,达到食用、保健级海洋鱼油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级鱼油 法规 品质 精炼 工艺
下载PDF
地方立法质量评价的层级及要素
18
作者 黄建武 《地方立法研究》 2024年第4期1-14,共14页
地方立法质量评价,对促进立法质量提高有重要意义。地方立法质量评价的重要目的,是通过评价来发现立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完善立法工作。评价的目的,决定评价方案的构建。本文从注重发现立法工作中的问题和提高立法质量的目的出发,结... 地方立法质量评价,对促进立法质量提高有重要意义。地方立法质量评价的重要目的,是通过评价来发现立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完善立法工作。评价的目的,决定评价方案的构建。本文从注重发现立法工作中的问题和提高立法质量的目的出发,结合地方立法的形式与内容,讨论了地方立法质量评价的四个层次:法律文本、法律规范构成、法律规范内容和法律规范实施的社会效果,以及不同层次中需要评价的不同因素。本文还对当前流行的注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数量统计的评价方式表达了一些疑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立法质量 立法评估 指标体系
下载PDF
我国公共图书馆地方立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磊 郭旭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22,40,共9页
我国公共图书馆地方立法文件数量日益增多,立法文件质量明显提高。公共图书馆地方立法快速发展主要是由公共图书馆所处的外部法治环境和内部实践机理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对公共图书馆地方立法的发展历程、地域分布、立... 我国公共图书馆地方立法文件数量日益增多,立法文件质量明显提高。公共图书馆地方立法快速发展主要是由公共图书馆所处的外部法治环境和内部实践机理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对公共图书馆地方立法的发展历程、地域分布、立法规定等分析,发现地方立法以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为基础,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为国家层面立法积累经验,为依法治馆提供有力保障。当前,公共图书馆地方立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未来应当进一步加强公共图书馆地方立法工作,切实推进公共图书馆地方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地方立法 发展历程 立法质量
下载PDF
立法技术和理念对立法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玉豪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80-84,共5页
立法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文字技术的出现是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化的关键,立法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法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现代立法机构技术、程序技术和文本技术的运用使法之"真、善、美"成为可能。然而,仅靠立法技术难以摆平各种社会... 立法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文字技术的出现是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化的关键,立法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法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现代立法机构技术、程序技术和文本技术的运用使法之"真、善、美"成为可能。然而,仅靠立法技术难以摆平各种社会关系,立法还须坚持正义立法、符合社会现实立法和以人为本立法的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技术 立法理念 立法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