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话传说中的月意象探幽 被引量:1
1
作者 康小红 《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51-55,共5页
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月成为诗化的女性,是美与爱的象征,是生命与永恒的象征,是人类精神家园的象征。源于神话传说,月意象又是小农生活的现实梦幻,以及对君主专制的反叛。
关键词 神话传说 意象 小农经济 君主专制
下载PDF
苏轼《水调歌头》与宋代中秋节俗——兼议阐释中的两个角度
2
作者 李山岭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7-11,18,共6页
宋人过中秋节,有对月祈祷、通宵欢娱游宴的习俗。苏轼《水调歌头》立足宋代中秋节俗,句句扣住月亮,涵化民间传说,意脉连贯。其中“欢饮达旦”“不胜寒”“清影”等都和月宫传说、中秋节俗直接相关。传统的阐释强调此词对李白诗的点化及... 宋人过中秋节,有对月祈祷、通宵欢娱游宴的习俗。苏轼《水调歌头》立足宋代中秋节俗,句句扣住月亮,涵化民间传说,意脉连贯。其中“欢饮达旦”“不胜寒”“清影”等都和月宫传说、中秋节俗直接相关。传统的阐释强调此词对李白诗的点化及词的政治寓意、人生哲理,却形成了对词本意的屏蔽,并产生了矛盾。从民俗角度阐释,则可解决矛盾,贯通词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水调歌头 中秋 月宫传说 民俗
下载PDF
来知德万州诗文初论
3
作者 程地宇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10,共10页
明代理学家、易学家来知德客居万县(今万州)求溪山中,潜心钻研《易经》,在撰写《周易集注》之余,还创作了大量诗文。来氏万州诗文卓犖瑰奇,风格独异,表现了以山川风物为精神象征的求溪情结;标举以破进、退、富、贵、生、死、贫、贱"... 明代理学家、易学家来知德客居万县(今万州)求溪山中,潜心钻研《易经》,在撰写《周易集注》之余,还创作了大量诗文。来氏万州诗文卓犖瑰奇,风格独异,表现了以山川风物为精神象征的求溪情结;标举以破进、退、富、贵、生、死、贫、贱"八关"为目标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张扬"与上帝同寿""与李白同祀"的"狂者"人格文魄;独创虚拟世界中的传奇故事和寓言体,表达其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文学与美学追求,显现其高视阔步、睥睨古今的文化品味和傲岸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知德 万州 求溪 八关诗 狂者人格 买月传奇
下载PDF
论母题方法在神话研究中的运用——以两篇布依族“人化生日月”神话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宪昭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87-97,共11页
母题是神话叙事中可解构的表意单位,也是可分析元素,在神话类型研究和比较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布依族《当万和蓉莲》和《日月星》两篇"人化生日月"神话为例,考察并阐释了母题对神话类型的多层级定位功能、对"人化生日... 母题是神话叙事中可解构的表意单位,也是可分析元素,在神话类型研究和比较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以布依族《当万和蓉莲》和《日月星》两篇"人化生日月"神话为例,考察并阐释了母题对神话类型的多层级定位功能、对"人化生日月"神话比较研究的辨析功能以及母题在神话文化内涵的解读与结构分析方面的功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母题 母题功能 布依族神话 人化生日月
下载PDF
月光下的宿命式悲剧——浅析《金锁记》中长安与《月牙儿》中“我”的形象 被引量:1
5
作者 燕淑梅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25-27,共3页
张爱玲女士和老舍先生分别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社会生活和身处当时社会大背景下的独特心境,写出了不朽的短篇佳作——《金锁记》和《月牙儿》。虽然男女有别,但两位作家都以女性视角观察社会,用男性缺席的结构方式叙述故事,写出了两代... 张爱玲女士和老舍先生分别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社会生活和身处当时社会大背景下的独特心境,写出了不朽的短篇佳作——《金锁记》和《月牙儿》。虽然男女有别,但两位作家都以女性视角观察社会,用男性缺席的结构方式叙述故事,写出了两代女性的悲剧人生。对比《金锁记》中的长安形象和《月牙儿》中"我"的形象,发现二者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如何理解其相似,怎样看待这两个形象背后潜藏的时代投影,需要从"她们共同的命运注脚——缺月意象"、"母亲主导下的宿命式悲剧"、"作者身世在小说中的投影"三个方面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锁记》 《月牙儿》 长安 “我” 悲剧
下载PDF
不一样的“月亮”——浅析张爱玲《金锁记》中“月亮”的意象
6
作者 王春 《科教文汇》 2011年第34期88-88,102,共2页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被傅雷先生赞誉为"是张女士到目前为止的最美满之作"、"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小说中丰富的意象使用,特别是"月亮"意象的使用,使读者既领略了小说文学文本的优美意境,又体会...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被傅雷先生赞誉为"是张女士到目前为止的最美满之作"、"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小说中丰富的意象使用,特别是"月亮"意象的使用,使读者既领略了小说文学文本的优美意境,又体会了小说深刻的思想涵义。小说借"月亮"这一意象,不断变换视角:时而是洞察苍生的智者,时而是人物命运的化身,时而又是社会环境的象征……小说在月色的掩映下,深刻而隽永,浸润了说不尽的"苍凉"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金锁记 月亮 意象
下载PDF
侗族神话遗存与“救日月”母题的适生智慧
7
作者 米舜 《怀化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6,共3页
通过对侗族神话"救日月"母题的分析,借以窥视、回溯侗族"救日月"神话遗存的原始面貌及其所演绎的解释世界、观察宇宙和探问宇宙自然观的方式。侗族"救日月"神话中凝结着初民对自然宇宙的认识和思考,其中... 通过对侗族神话"救日月"母题的分析,借以窥视、回溯侗族"救日月"神话遗存的原始面貌及其所演绎的解释世界、观察宇宙和探问宇宙自然观的方式。侗族"救日月"神话中凝结着初民对自然宇宙的认识和思考,其中包含着为世人所关注的生态伦理理念和构想,如对自然的尊崇、对生命个体的珍视以及对他者的肯定与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遗存 日月神话 智慧遗形 生态生存 终极命意
下载PDF
关于当代中国新十大少数民族舞剧述评
8
作者 于平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18年第4期63-75,共13页
中国民族舞剧本体的叙事语言,主要是当代中国在戏曲舞蹈和中华武术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中国古典舞";这类舞剧在涉及区域性或少数民族题材时,必然会取用区域性的民俗舞以及相应少数民族的舞蹈来营造演述语境,并进一步强化其形象... 中国民族舞剧本体的叙事语言,主要是当代中国在戏曲舞蹈和中华武术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中国古典舞";这类舞剧在涉及区域性或少数民族题材时,必然会取用区域性的民俗舞以及相应少数民族的舞蹈来营造演述语境,并进一步强化其形象风貌和性格特征。本文以史为据,撷取当代中国兼具时代性和影响力的"十大少数民族舞剧"进行客观述评,作为《关于当代中国十大少数民族舞剧述评》的姊妹篇,除了重拾上一篇未曾涉及的"遗珠"之外,更重要的是探寻民族舞剧叙事语言更为丰富的形态构成,从而进一步促使我们去反思民族舞剧叙事语言的建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民族舞剧 《虎头峰的传说》 《灯花》 《咪依鲁》 《东归的大雁》 《土里巴人》 《长白情》 《红河谷》 《黄道婆》 《月上贺兰》 《诺玛阿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