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担保物权法定转换制度之入典——对物上代位规范表达路径的探索 被引量:8
1
作者 邱国威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0-160,共11页
《物权法》关于担保物权物上代位的规整存在法律漏洞,即使是已有的规范也存有瑕疵,其或者对于代位物存在误解,或者对于代位物认识有失精准,或者从根本上对物上代位进行淡化处理。总之,涉及担保物权物上代位的规范不是合格的裁判规范。... 《物权法》关于担保物权物上代位的规整存在法律漏洞,即使是已有的规范也存有瑕疵,其或者对于代位物存在误解,或者对于代位物认识有失精准,或者从根本上对物上代位进行淡化处理。总之,涉及担保物权物上代位的规范不是合格的裁判规范。若要彻底纠正物上代位规范在表达方面的缺陷和失真,提升其诠释力,表面看需要优化语言表达,从根本上讲则须引入现行法缺失的"担保物权法定转换制度"。民法典编纂引入担保物权法定转换制度既是担保物权作为价值权的逻辑延伸,也是恪守物权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为实现担保物权人的优先受偿权提供了明确的规范依据和可靠的程序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保物权 物上代位 法定转换 民法典编纂
原文传递
为什么法治必然要求法律解释 被引量:7
2
作者 魏治勋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105,共10页
法律之所以需要解释,端在于人类创造的法律先天存在着诸多不足。人类理性自身的缺陷与追求无美不具的大全式法典之间的矛盾,使得人类要达致对社会生活的有效管理,就不得不对法律进行解释,以明晰法律的意义并弥补其不足;用以表述法律的... 法律之所以需要解释,端在于人类创造的法律先天存在着诸多不足。人类理性自身的缺陷与追求无美不具的大全式法典之间的矛盾,使得人类要达致对社会生活的有效管理,就不得不对法律进行解释,以明晰法律的意义并弥补其不足;用以表述法律的日常语言存在的词不达意、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等问题导致法律的意义模糊,需要法律解释予以克服;语境转换导致的法律意义理解的多元化,亦需要通过解释辨明特定语境下法律的具体含义。法治需要法律解释,尤其需要法律方法指导之下的合理解释,这是我们必须牢记的法治训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理性缺陷 意义模糊 语境转换 法治训诫
下载PDF
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写入环境法典的正当性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莉 王琳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55,共10页
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是指具有资质的机构根据既定的评价指标、方法和程序,对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承担环保社会责任、履行环保合约等方面的环境行为信息进行全面的评估,并确定可公开的环境信用等级,供有关部门、机构、组织、个人等引用... 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是指具有资质的机构根据既定的评价指标、方法和程序,对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承担环保社会责任、履行环保合约等方面的环境行为信息进行全面的评估,并确定可公开的环境信用等级,供有关部门、机构、组织、个人等引用的环境治理手段。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写入环境法典具备三方面的正当性:一是《生态环境法典草案专家建议稿及说明》中命令管控型制度占比过重,市场激励类尤其是自我规制类制度占比过少,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有助于优化环境法典的制度类型结构;二是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具有阻却企业环境可控风险的预防功能、实化环保信用多元治理的规范功能、形塑企业绿色发展内生机制的引导功能等显著的功能性优势;三是我国大量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既有的国家政策及优秀的地方实践成果亟待法律转化及立法确认。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制度写入环境法典应当在总则中设定参评主体及评价标准的原则性条款,在绿色低碳发展编中设定评价结果应用的具体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环保信用评价 生态环境法典 法律转化 入典构想
下载PDF
再论推导作为诉讼证明的逻辑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学军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0,共9页
推导作为演绎和归纳之外的一种可废止和情境化的第三种类型的非形式逻辑推理是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斯提出的所谓"科学发现的逻辑"。其与传统演绎、归纳等形式逻辑的最本质区别在于推导是认识新事物、产生新知识的"... 推导作为演绎和归纳之外的一种可废止和情境化的第三种类型的非形式逻辑推理是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斯提出的所谓"科学发现的逻辑"。其与传统演绎、归纳等形式逻辑的最本质区别在于推导是认识新事物、产生新知识的"逻辑"方法。皮尔斯之后的研究者着力于将"背景知识"的作用引入推导推理,从而促进了推导推理形式的发展完善,这一发展,也使其作为诉讼证明的逻辑更具说服力,更契合诉讼证明与事实认定的实践运行状态。在法学中引入推导推理这一认识逻辑的新范式将引起我们在法律事实、证据、证明及诉讼等领域的一系列重要观念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导推理 认识逻辑 诉讼证明 观念转换
原文传递
入世:促进中国法律观念的变革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琼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644-647,共4页
WTO是建立在自由、平等、公正、开放基础上的国际贸易体系和法律规范体系,入世对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充分认识入世对中国传统法律观念的冲击,主动运用WTO规则促进中国法律观念的变革,有助于实现法治现代化,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入世 法律观念 变革
下载PDF
宋代法律传统内生性转变浅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6年第2期134-137,共4页
自马克斯·韦伯以来,法律史学者惯常于认定中国古代法律传统的静止性特征,本文有鉴于此,引入社会史、文化史学界关于中国历史时段分期的已有成果,试图运用新的理论框架,分别从宋代司法传统及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法律观念,来论述宋代法... 自马克斯·韦伯以来,法律史学者惯常于认定中国古代法律传统的静止性特征,本文有鉴于此,引入社会史、文化史学界关于中国历史时段分期的已有成果,试图运用新的理论框架,分别从宋代司法传统及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法律观念,来论述宋代法律传统的内生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 法律传统 内生性转变
下载PDF
论无效民事法律行为转换与解释、补正、确认和部分无效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潘运华 《南大法学》 CSSCI 2021年第6期117-135,共19页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转换应脱离民事法律行为解释而成为一项独立的法律制度,不能因为解释作为适用转换的工具而将两者混为一谈。转换改变了原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使其以另一民事法律行为发生效力。相反,解释并未改变原民事法律行为的内...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转换应脱离民事法律行为解释而成为一项独立的法律制度,不能因为解释作为适用转换的工具而将两者混为一谈。转换改变了原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使其以另一民事法律行为发生效力。相反,解释并未改变原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即便补充性解释也只是填补民事法律行为的漏洞而已,最终依然以原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发生效力。补正仅仅适用于形式瑕疵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情形,直接根据当事人的实际履行而使其变得有效。确认可以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情形,当无效原因消失后,根据当事人发出确认的意思表示使得原无效民事法律行为重新发生效力。无效民事法律行为转换不是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的特殊情形,适用转换的法律效果是不再以原民事法律行为发生效力,适用部分无效的法律效果是原民事法律行为完全无效或原民事法律行为的剩余部分单独发生效力。适用转换以民事法律行为的无效性不能被消除为前提条件,若能通过补正、确认与部分无效规则消除或者缓和民事法律行为之无效性的,则应当优先适用补正、确认与部分无效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转换 解释 补正 确认 部分无效
下载PDF
多维视角下普法教育主客体关系及绩效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莹 林伯海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研究普法教育主客体关系是解决普法教育固有难题——实效性问题的关键。中国普法教育的主体分为导向性主体和主体性主体两类,而主体性主体在普法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维护司法公信力和司法领域中的"公平性"的重要作用。法治现代... 研究普法教育主客体关系是解决普法教育固有难题——实效性问题的关键。中国普法教育的主体分为导向性主体和主体性主体两类,而主体性主体在普法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维护司法公信力和司法领域中的"公平性"的重要作用。法治现代化进程中客体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发展的倾向,因此,普法教育必须注重对客体的研究,只有在尊重客体需要的基础上,实现主客体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真正提高普法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法教育 法律大众化 普法主体 普法客体 主体客体化 网络载体 民意表达机制
下载PDF
民办高校分类管理问题的法律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环建芬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59,共7页
针对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顶层设计理念,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就法律方面关注相关问题,提出需明确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命题存在的依据、界定营利性民办高校法人性质、完善具体规则、克服营利类型与非营利类型之间相互转化面临的障碍、确立营... 针对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顶层设计理念,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就法律方面关注相关问题,提出需明确民办高校分类管理命题存在的依据、界定营利性民办高校法人性质、完善具体规则、克服营利类型与非营利类型之间相互转化面临的障碍、确立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结余分配中国有资产的处理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题 营利性民办高校法人性质 具体规则 相互转化的障碍 国有资产的处理
下载PDF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法学教育新旧动能转换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学文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83-87,共5页
我国的法学教育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式,随着法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寻找新的增长点势 在必行。应当以新的视角审视法学教育,以适应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的要求。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法学教育应 当具有开放性、动态性、非线性相互作用等... 我国的法学教育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式,随着法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寻找新的增长点势 在必行。应当以新的视角审视法学教育,以适应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的要求。基于耗散结构理论,法学教育应 当具有开放性、动态性、非线性相互作用等特征,更加关注法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新时代社 会经济的发展对于法治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青年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喜欢进 行体验、实验、实践、探究、发展。法学教育应当加速动能转换,校地结合形成具有生机与活力的开放教育系统, 并实现在开放、动态、非线性等机制下加强对法学专业学生的法治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结构理论 法学教育 高素质法治人才 新旧动能转换
下载PDF
现代法治观照下的儒家法思想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全文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28-131,共4页
"礼治"、"德治"、"人治"等法思想,是儒家文化的内核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稳固江山社稷的基本手段。儒家法思想视宗法伦理、道德形态、贤人意志优先于法律公正性、平等性,与现代法治存在一定的冲突。但从权... "礼治"、"德治"、"人治"等法思想,是儒家文化的内核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稳固江山社稷的基本手段。儒家法思想视宗法伦理、道德形态、贤人意志优先于法律公正性、平等性,与现代法治存在一定的冲突。但从权益保护、德法并重、依法行政等法治理念来看,儒家法思想在诸多方面又与现代法治不谋而合。因此,如何批判性地吸收儒家法思想中的精华,将其融入现代法治建设当中,是新时代大力弘扬传统文化需要考量的重要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法思想 现代法治 独特价值 法治性转换
下载PDF
未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抵押人的责任承担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9年第6期95-102,共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不动产抵押权设立采取债权形式主义,未办理登记不产生抵押效力。实践中常常存在抵押合同成立生效后而不动产未办理抵押登记的情形,关于抵押人应承担何种责任主要有以下四类判决:不承担任何责任、承担抵押...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不动产抵押权设立采取债权形式主义,未办理登记不产生抵押效力。实践中常常存在抵押合同成立生效后而不动产未办理抵押登记的情形,关于抵押人应承担何种责任主要有以下四类判决:不承担任何责任、承担抵押担保责任、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或是补充清偿责任。在债权形式主义的背景下,未办理抵押登记的不动产抵押合同与保证合同具有基因相似性,对保证合同的规则类推适用,可以破解抵押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法律困境。在未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的案件中,抵押人应承担一般情形下的连带清偿责任及例外情形下的补充清偿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产抵押 未登记 责任承担 债权形式主义 无效法律行为转换
下载PDF
法律解释方法的适用规则
13
作者 任国松 《晋中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73-75,93,共4页
法律人在获取一项正当裁判的过程中,必然要运用到法律解释。而法律解释的方法就是法律人从法的渊源找寻法律规范的必要工具。法律人为了获得一项令人满意的解释结果,在适用法律解释的方法的同时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法律人只有遵循了这... 法律人在获取一项正当裁判的过程中,必然要运用到法律解释。而法律解释的方法就是法律人从法的渊源找寻法律规范的必要工具。法律人为了获得一项令人满意的解释结果,在适用法律解释的方法的同时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法律人只有遵循了这样一种规则,他们所做的法律解释才是可靠的,得出的法律决定才是合理的和可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方法 转换规则 优先性关系
下载PDF
塑料专业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14
作者 张锐 赵志鸿 李永先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9-72,共4页
给出了塑料专业常用物理量的法定计量单位、废弃计量单位,以及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并列出了试验筛新制与旧制的对照关系。
关键词 计量单位 塑料专业 换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