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法益概念与刑事立法正当性检验 |
陈璇
|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73
|
|
2
|
论法律概念——以民法典体系构成为视角 |
许中缘
|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4
|
|
3
|
何谓合宪性解释:性质、正当性、限制及运用 |
刘练军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
2010 |
30
|
|
4
|
论宪法监督的司法化 |
李树忠
|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3
|
|
5
|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体系与制度体系的有机统一 |
莫纪宏
|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9
|
|
6
|
“家庭暴力”之法律概念解析 |
李洪祥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5
|
|
7
|
论宪法保留 |
张峰振
|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6
|
|
8
|
“违反国家规定”的宪法解释与司法适用 |
詹红星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9
|
环境标准的法律属性与制度构成——对新《环境保护法》相关规定的解读与展开 |
施志源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10
|
紧急状态法制体系构建 |
冯威
薛梅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1
|
民法政策学:后民法典时代的造法研究 |
刘志阳
|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9
|
|
12
|
政治宪法、法律宪法、社会/公民宪法——民族国家政治能力增强的复合宪法模式 |
欧阳景根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3
|
我国大学地位的宪法根基 |
管华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4
|
论宪法规范力 |
刘亚巍
曾韬(译)
|
《法治现代化研究》
CSSCI
|
2024 |
1
|
|
15
|
最高检察机关及其法律监督权力的宪政分析 |
魏腊云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5
|
|
16
|
论不动产之善意取得——对我国《物权法》第106条之善意取得规定的思考 |
彭信戈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07 |
3
|
|
17
|
刑法立法向法益保护原则的体系性回归 |
储陈城
|
《刑法论丛》
CSSCI
|
2018 |
6
|
|
18
|
犯罪与治安违法行为的“但书”界分——以“法规竞合”现象为中心 |
敦宁
|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9
|
私有财产保护制度的宪法历程 |
范利平
|
《河北法学》
CSSCI
|
2004 |
1
|
|
20
|
法律视角下的高等学校章程研究 |
刘磊
|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
2020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