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金构造带形成机制探讨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侠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7-10,共4页
 阿尔金构造带的形成基本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其在西北部塔里木地块和东南部柴达木—祁连地块的天平式摆动控制下,承受着挤压和拉张交替的波动力学作用,产生了一系列逆断层与正断层或反转断层;晚期,在青藏地块整体隆升而派生向北推挤...  阿尔金构造带的形成基本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其在西北部塔里木地块和东南部柴达木—祁连地块的天平式摆动控制下,承受着挤压和拉张交替的波动力学作用,产生了一系列逆断层与正断层或反转断层;晚期,在青藏地块整体隆升而派生向北推挤的作用下,上述二地块各以不同速度向北滑移,因而在其间形成了剪切作用力,并使阿尔金构造带形成左行走滑断裂性质的断裂带,因此,阿尔金构造断裂带是一条被动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构造带 天平式摆动 左行走滑 地幔波浪
下载PDF
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左行走滑作用起始时间约束--点苍山高温糜棱岩的显微构造与热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43
2
作者 曹淑云 刘俊来 +3 位作者 Bernd LEISS Axel VOLLBRECHT 邹运鑫 赵春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88-1400,共13页
位于哀牢山-红河剪切带NW延伸方向上的点苍山变质杂岩体遭受强烈的左行走滑剪切变形、变质作用改造,岩石中保存了典型的高温矿物组合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宏观和微观高温变形构造特征,其中糜棱岩中具有极其发育的长石矿物拉伸线理而形成典型... 位于哀牢山-红河剪切带NW延伸方向上的点苍山变质杂岩体遭受强烈的左行走滑剪切变形、变质作用改造,岩石中保存了典型的高温矿物组合以及由它们构成的宏观和微观高温变形构造特征,其中糜棱岩中具有极其发育的长石矿物拉伸线理而形成典型的L与LS型构造岩是其一个明显的特征。本文对点苍山地区高温糜棱岩主要矿物开展了显微构造与矿物变形、变形机制及组构分析,并对于遭受高温糜棱岩化改造的一个花岗质岩体开展了SHRIMP锆石U-Pb定年分析。结果表明岩石中长石、角闪石、石英等主要矿物具有典型的达角闪岩相条件下的高温晶质塑性变形和动态生长特征,它们也为走滑剪切变形活动提供了充分的微观构造证据。对于点苍山高温糜棱岩化改造的眼球状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的显微构造分析结果表明,这套花岗质岩石从走滑剪切前期岩浆的侵位之后经历了早期强烈的岩浆期后交代作用—亚岩浆流动—高温固态塑性剪切变形的递进演化过程。由此可见,岩浆的上升与就位受左行走滑剪切作用的制约,岩体又遭受了强烈剪切变形改造。同时对这套构造前期就位花岗质岩石中的锆石进行定年分析,获得33.88±0.32Ma的岩浆结晶年龄,为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在点苍山地区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左行走滑剪切作用的起始时间至少应该为早渐新世30.88±0.32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苍山 高温糜棱岩 显微构造 SHRIMP锆石定年 左行走滑 哀牢山-红河剪切带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of P-wave in East China from wide-angle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surveys 被引量:16
3
作者 ZHAO ZhiXin XU JiRe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9年第8期1389-1397,共9页
The 3-D crustal structure of P-wave velocity in East China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data obtained by wide-angle seismic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surveys.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deep Moho disconti-nuity exists in th... The 3-D crustal structure of P-wave velocity in East China is studied based on the data obtained by wide-angle seismic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surveys.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a deep Moho disconti-nuity exists in the western zone of the study region,being 35―48 thick.High-velocity structure zones exist in the upper crust shallower than 20 km beneath the Sulu and Dabie regions.The cause of high-velocity zones is attributable to high-pressure metamorphic(HPM) and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c(UHPM) terranes with high velocity and density exhuming up to the upper crust in the Sulu and Dabie orogenies.Anomalous zones of low velocity are in the lower crust,about 30 km beneath the Sulu and Dabie regions.The Moho discontinuity is as deep as 38 km beneath the Dabie region,deeper than those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The Moho discontinuity beneath the Sulu orogenic region is also a little deeper than those in its vicinity,being about 32 km.The deep Moho discontinuity zone implies that the low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zone is in that region.The low-velocity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ower crust are probably related to the remnant crustal root of the old mountains due to the orogeny in the Sulu and Dabie regions.The high-velocity anomalous zones in the upper crust and low-velocity anomalous zones in the lower crust beneath the Sulu region are all located northeast of the northern segment of the Tan-Lu fault.However,the high-and low-velocity anomalous zones beneath the Dabie region are located southwest of the southern segment of the Tan-Lu fault.Such a distribution of the velocity-anomalous zones looks to be attributable a left lateral slip motion along the Tan-Lu fault.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velocity-anomalous zones may show some evidence for the left strike-slip motion regime of the Tan-Lu fau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速度结构 广角反射 P波速度 折射 华东 三维 大别山地区 郯庐断裂带
原文传递
龙蟠—乔后断裂九河—雄古段几何结构特征:构造地貌表现与物探证据
4
作者 常祖峰 赵恒 +2 位作者 李鉴林 阿拉塔 周云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06-214,共9页
据野外构造地貌调查、浅层地震物探、钻孔和深埋隧洞施工地质资料,揭示了龙蟠—乔后断裂九河—雄古段的几何结构.九河—雄古段发育有线性山脊、断层槽地及断层陡崖,据构造地貌分析认为在盆地的西、中和东部各有一条断层发育.L1~L44条浅... 据野外构造地貌调查、浅层地震物探、钻孔和深埋隧洞施工地质资料,揭示了龙蟠—乔后断裂九河—雄古段的几何结构.九河—雄古段发育有线性山脊、断层槽地及断层陡崖,据构造地貌分析认为在盆地的西、中和东部各有一条断层发育.L1~L44条浅层地震物探剖面揭示出多条断层,与盆地的西侧和中部断层相对应,上断点埋深6~9 m.钻孔和深埋隧洞施工地质均揭露盆地西、中和东部断层的断层角砾岩、碎裂岩等,充分证明地貌推测的3条断层的存在.单条断层破碎带宽60~140 m,与桃源段断层破碎带宽度类似.依据构造地貌推测的断层展布与物探、钻孔、隧洞揭示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几何结构 左旋走滑 线性山脊 浅层地震 深埋隧洞
下载PDF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_(S)7.4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发震构造 被引量:83
5
作者 潘家伟 白明坤 +9 位作者 李超 刘富财 李海兵 刘栋梁 Marie-Luce CHEVALIER 吴坤罡 王平 卢海建 陈鹏 李春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55-1670,共16页
2021年5月22日2时4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了M_(S)7.4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巴颜喀拉地块北部边界东昆仑断裂带以南约70 km左右(34.59°N,98.34°E),震源深度17 km。震后的野外现场考察表明,这次地震在海拔4200~4600 ... 2021年5月22日2时4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了M_(S)7.4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巴颜喀拉地块北部边界东昆仑断裂带以南约70 km左右(34.59°N,98.34°E),震源深度17 km。震后的野外现场考察表明,这次地震在海拔4200~4600 m的高原面上形成了一系列由张裂隙、张剪裂隙、剪切裂隙、挤压鼓包和裂陷等多类型破裂雁行状组合而成的复杂同震地表变形带,总体表现为左行走滑运动性质,局部略带正断分量。该破裂带主要沿东昆仑断裂带南部的江错断裂分布,整体呈N105°E走向,全长约151 km。根据破裂带的走向变化和阶区特征,可将其分为四段:西段、中西段、中东段和东段。其中西段分叉为南、北两支,北支破裂走向N112°E,呈不连续分布,长约18 km,南支走向N94°E,呈连续性分布,长约25 km,最大左行位错约2.9 m;中西段全长约52 km,主要由约22 km长、呈N109°E走向的连续分布的地表破裂与稍北分布约30 km长、不连续分布的两支破裂组合而成,最大左行位错约1.9 m;中东段为总体呈N104°E走向的不连续地表破裂,全长约51 km,其中包含长约20 km的破裂空区;东段分叉为北、中、南三支,北支为走向N84°E、长约23 km的连续性破裂,最大左行位错约1.8 m,中间一支为N110°E走向、长约14 km的不连续破裂,南支则表现为零星破裂及系列滑塌,走向N120°E,长约6 km。这种两端发育较大规模分叉的"扫帚"状同震地表破裂在青藏高原已发生的走滑型地震中尚未报道过。这次地震的发震断裂为江错断裂,该断裂向西延伸可与2001年东昆仑MS 8.1地震的发震断层昆仑山口断裂相接,表明昆仑山口-江错断裂带与北部东昆仑断裂带中东部的托索湖-玛沁断裂挤压弯曲段共同构成了巴颜喀拉地块北部的宽阔边缘断裂带,并与南部的玉树-甘孜-鲜水河断裂带协同运动,共同调节着巴颜喀拉地块向东的运动和形变。由于东昆仑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多M_(S)7.4地震 同震地表破裂 左行走滑 东昆仑断裂带 发震构造 巴颜喀拉地块
下载PDF
阿尔金断裂系西段——康西瓦断裂的晚第四纪构造地貌特征研究 被引量:77
6
作者 付碧宏 张松林 +2 位作者 谢小平 石许华 王世锋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8-235,共8页
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的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近EW向延伸2000多公里,它构成了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重要地质边界。康西瓦断裂位于阿尔金断裂带西段,呈WNW-ESE向延伸约700km。文章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印度遥感卫... 阿尔金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的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近EW向延伸2000多公里,它构成了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的重要地质边界。康西瓦断裂位于阿尔金断裂带西段,呈WNW-ESE向延伸约700km。文章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图像(印度遥感卫星5.8m分辨率)和数字高程地形模型(DEM)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野外构造地貌考察观测,对康西瓦断裂的第四纪构造活动及其地貌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沿断裂带发育的系统错断水系、错断冲积扇、挤压脊、走滑拉分盆地等典型构造地貌特征表明,该断裂晚第四纪经历了强烈的左旋走滑活动。同时,研究还揭示沿康西瓦断裂发育了一条长约80km的地表地震破裂带,最大同震左旋水平错位为4m,估算产生该地表破裂带的地震是一矩震级为肘。7.3的大地震。另外,文章根据不同年代地表地貌特征的左旋错位距离,估算出康西瓦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长期走滑速率为8-12mm/a,远低于早期估算的20-30mm/a,但是与阿尔金断裂带中、东段的地质估算结果9±2mm/a及GPS测量结果9±4mm/a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第四纪 走滑断裂 构造地貌 康西瓦断裂 阿尔金断裂系 西昆仑
下载PDF
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地表破裂带 被引量:72
7
作者 陈杰 陈宇坤 +6 位作者 丁国瑜 田勤俭 王赞军 单新建 任金卫 赵瑞斌 王志才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9-639,共11页
20 0 1年 1 1月 1 4日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是近 5 0年来在我国大陆发生的震级最大、地表破裂最长的地震事件。地震地表破裂带全长 42 6km ,宽数米至数百米 ,总体走向 90°~1 1 0°,具有明显的破裂分段特征 ,自西向东由 5条次... 20 0 1年 1 1月 1 4日昆仑山口西 8.1级地震是近 5 0年来在我国大陆发生的震级最大、地表破裂最长的地震事件。地震地表破裂带全长 42 6km ,宽数米至数百米 ,总体走向 90°~1 1 0°,具有明显的破裂分段特征 ,自西向东由 5条次级破裂段组成。各破裂段又由若干更次级左阶或右阶斜列的破裂组成 ,具有自相似的分形结构特征。地震破裂带以左旋走滑为主 ,倾滑量很小。宏观震中区位于库赛湖东北 93.0°~ 93.5°E一带的昆仑山南麓断层谷地内。最大地表同震左旋水平位移 6.4m ,最大垂直位移为 4m。地表水平位移沿地震破裂带走向出现 6个峰值 ,各峰值之间存在相对独立的衰减序列 ,这表明此地震具有多点破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表破裂带 左旋剪切带 同震位移 破裂分段 昆仑山口西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南段并无巨大平移——来自安徽境内的证据 被引量:56
8
作者 汤加富 许卫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9-456,共8页
本文根据新近1∶5万地质填图和构造调查所获资料,依据郯庐断裂带两侧标志地质体(西冷岩组火山岩、宿松岩群和肥东岩群中磷矿层、大别岩群和阚集岩群)的构造型式和错位情况、拉伸线理的性质和动向,以及郯庐断裂带两侧的次级断裂带特征等... 本文根据新近1∶5万地质填图和构造调查所获资料,依据郯庐断裂带两侧标志地质体(西冷岩组火山岩、宿松岩群和肥东岩群中磷矿层、大别岩群和阚集岩群)的构造型式和错位情况、拉伸线理的性质和动向,以及郯庐断裂带两侧的次级断裂带特征等,都不能判定郯庐断裂带存在巨大左行平移。故认为大别—苏鲁造山带呈弧形展布,基本代表了原始构造方位。郯庐断裂带是多期构造变动形成的负向构造带,综合造就的一种假位错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平移断裂 安徽 西冷岩组 宿松岩群 构造形式 位错
下载PDF
2022年青海门源Ms6.9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发震构造研究 被引量:40
9
作者 潘家伟 李海兵 +6 位作者 Marie-Luce CHEVALIER 刘栋梁 李超 刘富财 吴琼 卢海建 焦利青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5-231,共17页
2022年1月8日01时45分,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发生了M_(s)6.9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带中西段的冷龙岭断裂附近。震后的野外现场考察表明,这次地震在海拔3500~4100 m的高原北部祁连山区形成了一系列由张裂隙、张剪裂隙... 2022年1月8日01时45分,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发生了M_(s)6.9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海原断裂带中西段的冷龙岭断裂附近。震后的野外现场考察表明,这次地震在海拔3500~4100 m的高原北部祁连山区形成了一系列由张裂隙、张剪裂隙、剪切裂隙、挤压鼓包和裂陷等多类型破裂雁行状组合而成的同震地表变形带,表现为左旋走滑运动性质,总长约27 km。破裂带呈NWW—SEE走向,可分为南北两支,北支沿冷龙岭断裂西段分布,南支沿托莱山断裂东端分布,与北支间隔3 km呈左阶雁行排列。根据破裂带的走向变化和阶区特征,可将破裂带分为三段:西段、中段和东段,与地表同震位移分布特征较为吻合。西段为破裂带的南支,呈N93°E走向,长约4.5 km,最大左行水平位错约85 cm;中段为北支破裂带西侧部分,主要呈N102°E走向,长约7.5 km,最大左行水平位错约3.7 m;东段为北支破裂带东侧部分,走向呈N110~120°E走向,长约15 km,最大左行水平位错约3.0 m。门源地震震级与地表破裂带分布规模和变形强度的对比,表明本次地震的震源深度较浅,可能远小于10 km深。这次门源地震的发震断裂为海原断裂带呈挤压弯曲部分的冷龙岭断裂,具有花状构造特征。由于本次地震余震向SE方向扩展,表明具有应力向东迁移趋势,因此,冷龙岭断裂东侧处在海原断裂带上1920年海原大地震与2022年门源地震之间地震空区的金强河、毛毛山和老虎山断裂未来强震危险性升高,需要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9地震 同震地表破裂 左旋走滑 海原断裂带 冷龙岭断裂 发震构造 青藏高原东北缘
下载PDF
2001年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地表同震位移分布特征 被引量:35
10
作者 陈杰 陈宇坤 +5 位作者 丁国瑜 王赞军 田勤俭 尹功明 单新建 王志才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8-392,共15页
沿长约 4 2 6km的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MS8 1地震地表破裂带共获得 2 91个点的地表同震水平左旋位移数据 ,并在其中 1 1 1个点获得了垂直位移数据。该地震总体以左旋水平位移为主 ,兼具一定的垂直位移。最大地表左旋水平位移值可达 6 4... 沿长约 4 2 6km的 2 0 0 1年昆仑山口西MS8 1地震地表破裂带共获得 2 91个点的地表同震水平左旋位移数据 ,并在其中 1 1 1个点获得了垂直位移数据。该地震总体以左旋水平位移为主 ,兼具一定的垂直位移。最大地表左旋水平位移值可达 6 4m ,平均水平位移约为 2 7m ,绝大多数测点的垂直位移均 <1m。地表水平位移沿主破裂带走向位移梯度变化于 1 0 - 1~ 1 0 - 4之间 ,这一起伏变化可能起因于野外测量误差、沿主破裂带岩性或松散沉积物厚度的变化、地表破裂带几何结构的不均匀性、地表破裂走向的变化、不同破裂段在昆仑山口西 8 1级地震之前的地震中滑动量的起伏变化 ,以及大量非脆性变形、次级破裂的存在等。水平位移沿主破裂带的长波长 (数十公里至数百公里 )起伏变化较有规律 ,在布喀达坂峰以东表现为分别以 5个水平位移峰值为中心而有规律地起伏变化。这5个位移峰值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次级地震地表破裂段。各破裂段水平位移峰值均向阶区或拐点逐渐衰减 ,不同地表破裂段位移峰值向两侧衰减的速率是不同的 ,这种位移梯度的不对称分布可能指示了地震破裂的扩展方向。上述位移分布特征真实地反映了地表可见脆性破裂带上的同震位移状况 ,可能只是该断错事件的最小滑动量。在活动构造研究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震位移 位移梯度 地震地表破裂带 昆仑山口西
下载PDF
大盈江断裂晚更新世以来活动的地质证据 被引量:30
11
作者 常祖峰 陈刚 余建强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77-888,共12页
大盈江断裂新构造活动特征明显,断层三角面、线性山脊、断层槽地等断层地貌发育,卫星影像上线性特征清晰,断裂对梁河、盈江盆地、桑岗、西帕河等第四纪盆地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根据近年来境内外野外调查结果,大坪子、丙辉村、老新寨、... 大盈江断裂新构造活动特征明显,断层三角面、线性山脊、断层槽地等断层地貌发育,卫星影像上线性特征清晰,断裂对梁河、盈江盆地、桑岗、西帕河等第四纪盆地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根据近年来境内外野外调查结果,大坪子、丙辉村、老新寨、热水塘、广云村等多处断层露头显示错断了晚更新世或全新世地层。丙辉村被错地层年龄为(56.56±4.81)kaBP,断面上发育松软的断层泥;老新寨被错地层年龄为(24.80±2.11)kaBP和(28.80±2.45)kaBP;缅甸境内西帕河T2阶地上发育断层沟槽,长500m,宽12~16m,深5~8m,T2级阶地形成时代为(10.13±0.86)kaBP。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全新世,以水平左旋滑动为主,NE段滑动速率1.5~2.5mm/a;SW段滑动速率1.2~1.6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盈江断裂 晚更新世 左旋走滑 活动
下载PDF
永胜6.0级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发震构造 被引量:22
12
作者 周光全 王晋南 +1 位作者 王绍晋 苏有锦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6-361,共6页
阐述了永胜MS6 0级地震震区的地震地质构造背景与构造应力场 ,结合本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几何形态、震源机制解、主余震震中分布和地表破坏等资料 ,讨论了地震的发震构造 ,认为程海断裂宾川—金沙江段是该地震的发震断裂。程海断裂宾川—... 阐述了永胜MS6 0级地震震区的地震地质构造背景与构造应力场 ,结合本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几何形态、震源机制解、主余震震中分布和地表破坏等资料 ,讨论了地震的发震构造 ,认为程海断裂宾川—金沙江段是该地震的发震断裂。程海断裂宾川—金沙江段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背景 发震构造 发震断裂 程海断理解 左旋走滑 永胜6级地震
下载PDF
塔西北柯坪剪切挤压构造 被引量:20
13
作者 卢华复 贾东 +4 位作者 蔡东升 吴世敏 陈楚铭 施央申 郭令智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9-58,共10页
塔里木西北的柯坪地区存在着再变形的逆冲岩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界断层——阿合奇断层为一巨型左行走滑断层。它在新生代的总走滑量达304km,具有与塔里木盆地东南边界阿尔金断层相同量级的走滑量。阿合奇断层与阿尔金断... 塔里木西北的柯坪地区存在着再变形的逆冲岩席。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界断层——阿合奇断层为一巨型左行走滑断层。它在新生代的总走滑量达304km,具有与塔里木盆地东南边界阿尔金断层相同量级的走滑量。阿合奇断层与阿尔金断层造成了阿合奇—西昆仑—西南塔里木—阿尔金断层剪切挤压构造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挤压构造 阿合奇断层 走滑断层 断层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达尔布特断裂的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18
14
作者 樊春 苏哲 周莉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45-1058,共14页
达尔布特断裂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边界断裂,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遥感解译,发现该断裂具有明显的左行走滑特征,其最大位错量出现在其西南段,达到60 km左右。根据野外的观察,达尔布特断裂是一条经历过多期变形的断裂,运动... 达尔布特断裂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边界断裂,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并结合遥感解译,发现该断裂具有明显的左行走滑特征,其最大位错量出现在其西南段,达到60 km左右。根据野外的观察,达尔布特断裂是一条经历过多期变形的断裂,运动学特征指示了该断裂的各期活动均为左行走滑。它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北西—南东向的右行走滑断裂一起,构成了一组共轭断裂系,是印欧板块碰撞造成青藏高原强烈抬升并向北扩展的远程效应,同时也受到西伯利亚板块向南运动的影响。和什托洛盖盆地是在断裂走滑过程中形成的尾端伸展盆地;而南段的构造穹窿,是断裂的走滑运动造成的尾端构造隆升,它们共同吸收调节了断裂的走滑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达尔布特断裂 左旋走滑 构造转换
下载PDF
2022年青海门源M_(S)6.9地震地表破裂特征的初步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盖海龙 李智敏 +1 位作者 姚生海 李鑫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8-255,共18页
北京时间2022年1月8日01时45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发生M_(S)6.9地震,震源深度10km,震中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的祁连-柴达木次级地块的北部、托莱山断裂带和冷龙岭断裂带的交会部位。此次地震是进入2022年以来全球震... 北京时间2022年1月8日01时45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发生M_(S)6.9地震,震源深度10km,震中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的祁连-柴达木次级地块的北部、托莱山断裂带和冷龙岭断裂带的交会部位。此次地震是进入2022年以来全球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也是青海省境内继2021年5月22日玛多M_(S)7.4地震后又一次6.0级以上地震,同时也是继1986年8月26日和2016年1月21日2次门源6.4级地震之后该地区发生的震级最高、地表破裂最长的地震事件。在综合分析震源参数、余震分布的基础上,我们第一时间对同震地表破裂进行了野外考察。初步调查表明,此次门源M_(S)6.9地震的地表破裂带长度>22km,由北支主破裂和南支次级破裂组成。其中,北支主破裂带沿广义海原断裂带中段的冷龙岭断裂西段分布,长度>18km,主体呈295°走向,最大同震水平位错位于中部硫磺沟一带(37.799°N,101.2607°E),水平最大位错量约3.1m,向两端逐渐衰减;南支的次级破裂分布在广义海原断裂带中西段的托莱山断裂东段局部段上,长约4km,呈275°走向,水平位错约1.0m,构成与主破裂带西段左阶斜列的次级分支破裂。南、北2支破裂段之间以拉张阶区斜列。整个地表破裂主要由线性剪裂隙、斜列张裂隙和张剪裂隙、挤压鼓包等多种构造类型组合而成。同震地表破裂具有典型的左旋走滑运动性质,同时兼有逆冲分量,最大垂直位错为0.8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9地震 同震地表破裂 左旋走滑 冷龙岭断裂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阿木尼克山段)构造地貌及晚第四纪活动速率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姚生海 盖海龙 +3 位作者 刘炜 殷翔 张加庆 姚海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12-1322,共11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是控制盆地东北部的重要边界活动断裂,其晚第四纪活动特性的研究,对理解南祁连山应变分配模式及断裂活动向柴达木盆地内部挤压扩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在阿木尼克山段遥感影像线性特征明显,发育一...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是控制盆地东北部的重要边界活动断裂,其晚第四纪活动特性的研究,对理解南祁连山应变分配模式及断裂活动向柴达木盆地内部挤压扩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在阿木尼克山段遥感影像线性特征明显,发育一系列断层陡坎、断层三角面、水系扭错等地貌现象。本研究通过遥感解译、地质调查、探槽开挖、GPS地形剖面测量、OSL地质测年等研究表明:在阿木尼克山山前存在长约30 km的地震地质遗迹,连续性好,发育断层陡坎、断层凹槽、地震鼓梁(包)、水系扭错等地貌现象。通过对典型地貌面GPS测量及OSL测年,得到全新世平均垂直速率为0.43±0.02 mm/a。通过DEM图解译得到Fan2洪积扇地貌面最大水平走滑量达48 m,得到13 ka以来走滑速率为3.38~4.21 mm/a;Fan1洪积扇地貌面最大水平走滑量达14 m,计算得到5.1 ka以来走滑速率2.50~2.75 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 阿木尼克山 左旋走滑 逆冲断裂 活动速率 同震位移
原文传递
晚第四纪以来香山-天景山断裂左旋走滑量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尹功明 江亚风 +2 位作者 俞岗 韩非 刘春茹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2-479,共8页
香山-天景山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断裂带中一条重要的活动断裂,长期以来活动强烈,早期以挤压逆冲为主,可能在第四纪早期转变成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性质的断裂。黄河在夜明山前缘穿过此断裂,在沙坡头大弯一带形成一个完美的"... 香山-天景山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弧形断裂带中一条重要的活动断裂,长期以来活动强烈,早期以挤压逆冲为主,可能在第四纪早期转变成以左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性质的断裂。黄河在夜明山前缘穿过此断裂,在沙坡头大弯一带形成一个完美的"几"形拐弯。文中对沙坡头大弯一带黄河地貌、阶地特征、样品年龄进行了探查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距今170ka以来,香山-天景山断裂左旋位移量最大不超过880m,滑移速率<5.18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山-天景山断裂 左旋走滑 阶地 沙坡头
下载PDF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地震地表破裂带特征与发震机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袁道阳 谢虹 +10 位作者 苏瑞欢 李智敏 文亚猛 司国军 薛善余 陈干 刘炳旭 梁淑敏 彭慧 段磊 魏拾其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9-244,共16页
2022年1月8日01时45分,在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N37.77°,E101.26°)发生了M_(S)6.9地震,震源深度约10 km.震后现场考察确认,本次地震震中位于祁连—海原断裂带中段的冷龙岭断裂与托勒山断裂之间的构造转换部位,上述断裂均为全新... 2022年1月8日01时45分,在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N37.77°,E101.26°)发生了M_(S)6.9地震,震源深度约10 km.震后现场考察确认,本次地震震中位于祁连—海原断裂带中段的冷龙岭断裂与托勒山断裂之间的构造转换部位,上述断裂均为全新世活动的左旋走滑断裂.地震形成了两条地表破裂带,总长度约31 km.其中,北侧主破裂带主要沿冷龙岭断裂西段分布,东起硫磺沟脑,向西穿过道沟,至下大圈沟止,长度约22 km,野外测量并经无人机高分辨率影像校核后,最大水平位错量约2.6±0.3 m,并向两端逐渐衰减,宏观震中位于硫磺沟大拐弯至道沟以东一带.南西侧的次级破裂带分布在托勒山断裂东段上,东自大圈窝,断续向西过羊肠子沟,至大西沟止,长度约9 km,最大水平位错量约1.0±0.1 m,二者之间呈左阶斜列,最小阶距约1.0 km.本次地震地表破裂习性以左旋走滑为主略具逆冲分量,各次级破裂呈左旋左阶拉张或左旋右阶挤压的雁列式组合,形成了典型的走滑断错地貌,如左旋断错纹沟、河床、牧区铁丝网围栏、道路路基、车辙、便道和动物脚印等,同时还形成了典型的挤压脊或鼓包、张性裂隙和断层陡坎等,其走滑破裂样式典型而丰富.综合本次地震地表破裂展布和余震活动所反映的深部构造特征表明,其发震构造应以冷龙岭断裂西段为主,托勒山断裂东段参与,在其构造转换部位形成不连续的Y字型分叉的地震地表破裂图像.这次地震是继1986年门源M_(S)6.4和2016年门源M_(S)6.4地震沿冷龙岭北侧次级断裂活动之后,发生在冷龙岭主干活动断裂带上的一次强烈地震,未来应重点关注祁连—海原断裂带尤其是西段的大震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9地震 冷龙岭断裂 托勒山断裂 地震地表破裂带 左旋走滑 发震构造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部第四纪左旋剪切变形的地表地质证据 被引量:9
19
作者 吴中海 吴珍汉 +4 位作者 胡道功 赵希涛 韩金良 张永双 江万 《现代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63-369,共7页
在青藏铁路的格尔木—拉萨段进行的活动断裂调查发现,在沱沱河—五道梁之间宽约150km的地段内发育了多条由北西西向次级断层左列分布构成的北西西向和北西向左旋张扭性断裂带,在断裂带之间则发育"S"型的北东向裂陷盆地和雁列... 在青藏铁路的格尔木—拉萨段进行的活动断裂调查发现,在沱沱河—五道梁之间宽约150km的地段内发育了多条由北西西向次级断层左列分布构成的北西西向和北西向左旋张扭性断裂带,在断裂带之间则发育"S"型的北东向裂陷盆地和雁列分布的菱形裂陷盆地,盆地边界断裂也为左旋张扭性质。上述断裂带和裂陷带主要形成于第四纪,它们构成了宽约150km的不均匀的左旋简单剪切变形域,该变形域的整体活动性较弱,属于弱的不均匀剪切变形域。但其中的二道沟断陷盆地是个例外,该盆地边界断裂的垂直活动速率约为0 5mm/a,左旋活动速率介于0 8~1 0mm/a之间。而在整个左旋剪切变形带累计的左旋走滑速率不会超过6mm/a,它们所调节的昆仑山与唐古拉山之间的地壳南北缩短量也可能仅占总缩短量的15%~30%。上述弱剪切变形域与强烈左旋走滑的昆仑断裂系共同构成了高原中部的左旋剪切变形带,它们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强烈碰撞的构造动力学背景下,起着调节青藏高原南北向缩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活动断裂 左旋走滑 简单剪切 第四纪 变形
下载PDF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武山—天水段全新世活动的新证据 被引量:9
20
作者 吴赵 袁道阳 +3 位作者 王爱国 张波 邵延秀 王朋涛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9-259,共11页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缘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带和历史强震带。前人对该断裂漳县以西段曾开展过大量研究工作,获得其最新构造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而中段(武山—天水段)和东段(天水—宝鸡段)最新活动时代一直存在分歧。基于...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东缘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活动断裂带和历史强震带。前人对该断裂漳县以西段曾开展过大量研究工作,获得其最新构造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而中段(武山—天水段)和东段(天水—宝鸡段)最新活动时代一直存在分歧。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解译、地质地貌调查与综合分析、探槽开挖和^(14)C测年等方法,对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武山—天水段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段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显著,地貌上主要表现为断层垭口、断层沟槽、山脊与水系及阶地同步左旋位错、断层陡坎等;多个探槽剖面及测年结果显示其最新构造活动断错了全新世地层,为该段断裂全新世活动和大震危险性分析提供了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 全新世 左旋走滑 活动断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