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乳癌根治术后sIMRT和VMAT靶区、左肺和心脏不同梯度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袁美芳 赵彪 +2 位作者 杨毅 赵玉涛 张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30期122-123,140,共3页
目的探讨左乳癌根治术后静态野调强放疗(sIMRT)和旋转容积调强放疗(VMAT)靶区、左肺和心脏不同梯度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左乳癌根治术后患者30例,采用Pinnacle3 10.1计划系统设计sIMRT和VMAT两组计划并比较剂量学参数。结果两组计划... 目的探讨左乳癌根治术后静态野调强放疗(sIMRT)和旋转容积调强放疗(VMAT)靶区、左肺和心脏不同梯度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左乳癌根治术后患者30例,采用Pinnacle3 10.1计划系统设计sIMRT和VMAT两组计划并比较剂量学参数。结果两组计划靶区的D2、D50、D98、D95、CI和H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的CI高于sIMRT,HI低于sIMRT。VMAT计划左肺和心脏的V5、V10、V15、V20、V30、Dmean均低于sIMRT计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乳癌根治术后sIMRT和VMAT均能满足临床要求,适形度和均匀性VMAT优于sIMRT,左肺和心脏剂量VMAT也明显低于sIMRT,建议有心肺基础疾病或化疗后心脏损伤的患者首选VM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乳癌根治术后 静态调强放疗 旋转容积调强放疗 左肺 心脏 剂量学
下载PDF
大鼠左全肺切除促进肺血管重塑 被引量:2
2
作者 许果 赵兴吉 +2 位作者 向小勇 王继相 佘凯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5-419,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左全肺切除后是否导致肺血管重塑,以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方法切除大鼠左全肺建立动物模型,12周后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 PAP)和动脉血氧分压(Pa O2),在电镜、光镜... 目的探讨大鼠左全肺切除后是否导致肺血管重塑,以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方法切除大鼠左全肺建立动物模型,12周后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 PAP)和动脉血氧分压(Pa O2),在电镜、光镜下观察大鼠肺小血管结构改变,计算其肌型动脉(MA)、部分肌型动脉(PMA)、非肌型动脉(NMA)、中膜厚度(MTV)、中膜面积(MAV)及其百分比作为肺血管重塑指标。通过免疫组组化学法检测HIF-1α和VEGF在肺动脉管壁的表达。结果实验组m PAP、MA%、PMA%、MTV、MAV、MTV%和MA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a O2、NM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肺动脉壁HIF-1α及VEGF的IOD值(26.47±4.16,42.04±3.79)明显高于对照组(6.12±2.14,11.53±2.29)(P<0.01)。相关分析表明,HIF-1α及VEGF的表达强度与Pa O2呈负相关,与MTV%及MAV%呈正相关,HIF-1α与VEGF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结论通过大鼠左全肺切除可以建立肺血管重塑动物模型。低氧血症是大鼠左全肺切除后肺血管重塑的重要因素,HIF-1α与VEGF在低氧导致的肺血管重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血管重塑 动物模型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下载PDF
左肺上叶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3
作者 庞作良 吴斌 +1 位作者 高胜利 阿地力.萨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0期948-949,共2页
目的:探讨左肺上叶癌外科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87例左肺上叶癌患者(中央型肺癌47例,周围型肺癌4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左肺上叶双袖状切除39例,单袖状切除12例,左全肺切除3例,左肺上叶切除33例。结果:手术均顺利,术后生活质量均良好... 目的:探讨左肺上叶癌外科治疗的经验和体会。方法:对87例左肺上叶癌患者(中央型肺癌47例,周围型肺癌4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左肺上叶双袖状切除39例,单袖状切除12例,左全肺切除3例,左肺上叶切除33例。结果:手术均顺利,术后生活质量均良好,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以心律失常多见。左肺上叶双袖状切除术39例中共行气管镜吸痰9例(23.1%),发生房颤者8例(20.5%),高于单纯左肺上叶切除术(9.1%)和(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袖状切除是左肺上叶中央型肺癌的主要术式,选择合适的患者,正确的手术探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肺 上叶癌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三维适形在中段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黄辉 郭明 +2 位作者 王友军 杨瑞峰 魏鹏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958-960,共3页
目的:通过两种三维适形方案与常规方案的对比,明确三维适形技术在中段食管癌放疗中对脊髓及肺保护的优势。方法:对40例中段食管癌患者进行三种放疗方案的比较,A:常规方案(一前野两后斜野),B:在A方案的基础上加三维适形C:在B方案的基础... 目的:通过两种三维适形方案与常规方案的对比,明确三维适形技术在中段食管癌放疗中对脊髓及肺保护的优势。方法:对40例中段食管癌患者进行三种放疗方案的比较,A:常规方案(一前野两后斜野),B:在A方案的基础上加三维适形C:在B方案的基础上调整机架角度,实施一后斜野两前斜野。经CT模拟定位后每个病例均用三种方案在3D-TPS计划系统上模拟计算,以60Gy为处方剂量,100%剂量线包绕食管肿瘤,剂量分布评价指标为:18cm长度脊髓平均剂量,左肺平均剂量,左肺V20。结果:一后斜两前斜野的三维适形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脊髓平均受量为11.89Gy,远低于常规方案的22.01Gy(P<0.01);左肺平均受量为16.09Gy,亦低于常规方案的18.01Gy,左肺V20平均值为28.67%,低于常规方案的33.87%。结论:中段食管癌的三维适形方案优于传统的常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适形 中段食管癌 脊髓平均剂量 左肺平均剂量 V20 放射治疗
下载PDF
手术前肺功能对肺癌左肺切除患者心肺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永刚 陈德河 唐碗崎 《西部医学》 2016年第3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前肺功能对肺癌左肺切除患者心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左肺切除手术的患者118例,收集记录其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后4周有无发生心肺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分析患者手术前轻度、中重度低肺功能对... 目的探讨手术前肺功能对肺癌左肺切除患者心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左肺切除手术的患者118例,收集记录其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手术后4周有无发生心肺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分析患者手术前轻度、中重度低肺功能对左肺切除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肺通气功能指标减低与手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在118例患者中,肺功能正常的18例,肺功能轻度减低的27例,肺功能中重度降低的73例,手术后4周患者心肺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2%、51.8%和68.5%,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FEV1%或MVV%的轻度降低与手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相关;当两者同时轻度降低时,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前肺功能轻度降低的患者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且FEV1%或MVV%同时轻度降低是手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建议增强围手术期管理,以防止和减少患者心肺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肺功能 心肺并发症 左肺切除
下载PDF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江莹 夏中元 +3 位作者 高瑾 徐金金 孟庆涛 侯家保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O)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期间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6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夹闭左肺门缺血...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O)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期间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机制。方法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6组(n=8),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夹闭左肺门缺血45min,再灌注105min;缺血后处理组(IPQ组):缺血后再灌注30s,停灌30s,反复3次,再恢复灌注102min;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缺血-再灌注组(ZnPPIX+IPO组):术前连续2d腹腔注射Hemin40junol/(kg·d),余同I/R组;锌原卟啉K+缺血后处理组(ZnPPK+IPO组):术前24h腹腔注射ZnPPIX20mg/(kg·d),余同IPO组;氯化高铁血红素+假手术组(HM+S组)。测定各组肺组织HO-1蛋白表达水平、动脉血氧分压(Pa02)、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检验。结果1/R组肺组织HO-1蛋白表达(0.177±0.015)与S组和HM+S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与IPO组(0.194士0.017)及HM+I/R组(0.209±0.013)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o各实验组Pa02均显著低于S组(90±11)mmHg,IPO组和HM+I/R组PaO2与1/11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I/R组较S组肺组织W/D、血清MDA含量升高,肺组织病理损伤严重,而IPO组和HM+I/R组上述改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短时程缺血后处理能明显减轻在体大鼠肺IRI,其作用机制与其上调HO-1蛋白表达及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损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 损伤 血红素加氧酶 1-氯化高铁血红素 锌原卟 啉Ⅸ 湿 干质量比
原文传递
左侧非小细胞肺癌4L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申磊磊 云天洋 +2 位作者 郭俊唐 刘阳 梁朝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93-1798,共6页
目的总结分析左侧肺鳞癌和腺癌4L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4L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1月~2020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行左侧肺癌切除+4L组淋巴结清扫的患者134例,依据病理学类型不同分为肺... 目的总结分析左侧肺鳞癌和腺癌4L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4L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1月~2020年4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胸外科行左侧肺癌切除+4L组淋巴结清扫的患者134例,依据病理学类型不同分为肺鳞癌组(60例)及肺腺癌组(74例),分析两组间围术期临床病理学特征差异,用logistic回归探讨4L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4L组淋巴结转移率16.4%(22/134),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新辅助化疗、肿瘤大小、肿瘤位置及类型、脏层胸膜侵犯、Ki-67指数、4L组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Ⅱ期)有统计学差异,肺鳞癌患者4L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肺腺癌。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鳞癌/腺癌)、肺膜侵犯、脉管癌栓、肿瘤标志物阳性、第5组淋巴结转移、第6组淋巴结转移、第7组淋巴结转移、第8组淋巴结转移、第9组淋巴结转移及第10组淋巴结转移是4L组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病理类型(鳞癌/腺癌)(OR=0.120,P=0.025)、第5组淋巴结转移(OR=18.784,P=0.007)及第10组淋巴结转移(OR=5.233,P=0.044)为4L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左侧肺癌出现4L组淋巴结转移并不少见,肺腺癌更易出现,在评估周围结构损伤风险较低,且4L组淋巴结转移可能性较大后应当予以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肺癌 4L组淋巴结 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左肺上叶肺癌43例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表现特征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洪运 李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7期10-12,共3页
目的分析左肺上叶肺癌的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的典型影像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我院经临床确诊的左肺上叶肺癌患者43例,患者均行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收集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左肺上叶肺癌在CT平扫及三期... 目的分析左肺上叶肺癌的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的典型影像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我院经临床确诊的左肺上叶肺癌患者43例,患者均行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收集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左肺上叶肺癌在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检查中的图像表现,并对病情进行诊断,且需和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43例左肺上叶肺癌患者中轻度强化6例,中度强化17例,高度强化7例,显著高度强化4例,无强化9例。7例增强后早期,肿瘤内见血管影,呈不规则条状影,可见分支,此7例均为高度强化均为高度强化。43例患者经外科手术发现病灶共48个,单发病灶者38例,多发病灶者5例,CT扫描病灶检出率为95.83%(46/48)。43例患者CT图像特征分析发现形态不规则4例,密度、强化不均匀6例,阻塞性改变7例,淋巴结肿大或融合8例,有心包积液6例,肺癌远处转移9例。结论肺癌的强化多呈中度和高度强化。CT三期动态增强对左肺上叶肺癌检出率高,能良好显示肺癌的典型影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肺上叶肺癌 CT 动态增强扫描 影像特征
下载PDF
左肺移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长志 陆佩中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392-394,共3页
目的为临床肺移植积累经验。方法分析总结29例犬左肺移植的资料。其中15例的供体肺用Euro-Collings液在4℃下保存6h,14例用UW液保存22~25h,作同种异体移植,并阻断受体的右肺动脉,以测定移植左肺的功能。结果所有的移植左肺均能胜... 目的为临床肺移植积累经验。方法分析总结29例犬左肺移植的资料。其中15例的供体肺用Euro-Collings液在4℃下保存6h,14例用UW液保存22~25h,作同种异体移植,并阻断受体的右肺动脉,以测定移植左肺的功能。结果所有的移植左肺均能胜任气体交换,循环稳定。结击本左肺移植方法可靠,可供临床应用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左肺 实验研究
下载PDF
SD大鼠左肺移植模型的建立与改进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斌 唐建 +2 位作者 吴起才 黄磊 古亮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6-10,14,F0003,共7页
目的改进大鼠原位左肺移植技术,建立快速、安全、可重复性强的大鼠肺移植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体质量300~350g。其中60只作为供、受体,受体略大于供体,供、受体间体质量差不超过20g,运用三袖套法吻合左肺动、... 目的改进大鼠原位左肺移植技术,建立快速、安全、可重复性强的大鼠肺移植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体质量300~350g。其中60只作为供、受体,受体略大于供体,供、受体间体质量差不超过20g,运用三袖套法吻合左肺动、静脉及支气管以建立大鼠左肺移植模型,移植成功后的受体在48h后取肺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PO2、PCO2);30只为对照组,肺静脉取血进行血气分析。观察记录大鼠肺移植供肺获取、套管及受体移植时间;移植肺血液循环及膨胀情况;移植肺与对照组血气分析结果比较。结果完成大鼠肺移植手术30例,成功27例,失败3例(肺静脉撕裂1例,脱机失败1例,肺动脉扭转1例)。大鼠供肺获取时间为(13.5±2.0)min,供肺套管时间为(15.5±2.5)min;游离大鼠受体左侧肺门部动、静脉及支气管并套线、结扎时间为(19.2±2.0)min;吻合时间为(18.5±4.0)min。在先开放肺动脉血流,接着开放肺静脉血流后,移植的左侧肺叶颜色均匀一致的红润,左肺血流得到充分的灌注,静脉充盈良好,回流畅通;恢复机械通气后,27例移植肺膨胀良好。左肺移植成功48h后,肺移植大鼠右侧肺门夹闭5min后PO2为(7.88±0.84)kPa,PCO2为(6.67±1.09)kPa;对照组大鼠夹闭右侧肺门5min后肺静脉PO2为(8.55±0.97)kPa,PCO2为(6.20±0.88)kPa。2组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的肺移植技术可为大鼠肺移植的相关研究提供稳定、可靠及可重复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肺移植 动物模型 改进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左侧肺癌切除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病人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衍洪 梁柱 +1 位作者 马炳太 黄厚沐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463-465,共3页
目的分析左侧肺癌切除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淋巴结转移规律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左侧肺癌切除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病人90例,分析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危险因素相关性。结果左肺上叶转移数高于左肺下叶... 目的分析左侧肺癌切除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淋巴结转移规律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左侧肺癌切除联合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病人90例,分析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危险因素相关性。结果左肺上叶转移数高于左肺下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转移数高于腺癌和鳞癌,鳞癌高于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高于T1、T2、T4,T2高于T1、T4,T4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转移数高于高分化和中分化,中分化高于高分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上肺总转移率为29.76%,其中第3组和第10组最多;左下肺总转移率为20.92%,来自于第6组最多。结论左上肺易转移至第3、10组淋巴结,左下肺易转移至第6组淋巴结,同时转移的危险因素与肿瘤大小、病理分型、肿瘤部位、病理分化程度有关,与年龄、吸烟、性别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肺癌切除 区域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转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完全单孔胸腔镜左肺下叶S^(9+10)段切除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涛 刘艳红 +2 位作者 徐保彬 姜波 蒋雷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探讨完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手术优势。方法以左肺下叶S^(9+10)段切除术为例,介绍其解剖特点、手术方法及手术技巧,比较各种术式之间的优缺点,分享手术的个人经验,总结完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的优势。结果完全单孔胸腔镜肺... 目的探讨完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手术优势。方法以左肺下叶S^(9+10)段切除术为例,介绍其解剖特点、手术方法及手术技巧,比较各种术式之间的优缺点,分享手术的个人经验,总结完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手术的优势。结果完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虽对术者要求更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单孔操作和普通三孔操作在操作难度上基本无差别。完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具有其优势,将来会更广泛地应用到更多的Ⅰ期外周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当中。结论完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经过训练后容易掌握,手术创伤更小,可大力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段切除 完全单孔 S^(9+10) 左肺下叶 经验分享
下载PDF
左肺上叶静脉解剖分型MSCT评价及临床应用
13
作者 王娟 郭龙军 +1 位作者 滕佳岐 贺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对健康人左肺上叶肺静脉解剖及引流模式分型,为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0例肺无异常胸部CT影像资料,通过容积重建(volume reconstruction,VR)获得静脉解剖及引流模式图,统计各静脉分型出现率;重建...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对健康人左肺上叶肺静脉解剖及引流模式分型,为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0例肺无异常胸部CT影像资料,通过容积重建(volume reconstruction,VR)获得静脉解剖及引流模式图,统计各静脉分型出现率;重建5 mm轴位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density projection,MIP)图,辨识对应各分型。结果左肺上叶静脉根据共干情况不同可分为:V_(1+2)型,V_(2+3)型,及V_(1+2a)V_(2+3bc)型,其出现率分别为69%(138/200)、17.5%(35/200)、13.5%(27/200)。其特点为:V_(1+2)为V_(1)与V_(2)共干,其各自发出属支相互无联系;V_(2+3)型中V_(2)与V_(3)共干,V_(1)与V_(2+3)分别汇入左上肺静脉干;V_(1+2a)V_(2+3bc)型,此型主要是V_(2)变异较大。左肺上叶舌段静脉V_(4)、V_(5)共干时,其属支各自无联系,V_(4)存在与V_(3b)共干的情况,并各自具有不同的引流特点。结论左肺上叶因舌段的存在,其静脉分型更为复杂,MSCT所得静脉解剖及引流模式图结合5 mm轴位MIP图可清楚显示肺静脉解剖分型,作为其解剖识别常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肺上叶 静脉引流 支气管 多层螺旋CT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下载PDF
左肺肺段切除术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14
作者 王佑怀 徐锐 汤桂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2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为左肺肺段切除术寻找肺段段间平面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40个成人左肺标本上,切开肺段间各表面形态处的脏胸膜,沿“自然分裂线”寻找段间平面。结果①上叶的尖前切迹、第一心切迹和“舌段间副裂”的出现率分别为 95.0%、65.0%... 目的 为左肺肺段切除术寻找肺段段间平面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40个成人左肺标本上,切开肺段间各表面形态处的脏胸膜,沿“自然分裂线”寻找段间平面。结果①上叶的尖前切迹、第一心切迹和“舌段间副裂”的出现率分别为 95.0%、65.0%和62.5%,第一心切迹和“舌叶间副裂”能被分离的占60.O%和62.5%;②下叶的“底内侧副裂”、“底前副裂”和“底后副裂”的出现率分别为 72.5%、32.5%和15.0%,“底内侧副裂”能分离的占52.5%。结论 第一心切迹、“舌段间副裂”和“底内侧副裂”能分离出段间平面,是肺段分界的表面标志,可作为肺段切除术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入路 应用解剖 支气管肺段 表面标志 段间平面 左肺肺段切除术
下载PDF
大鼠原位左肺移植模型建立的学习曲线分析
15
作者 徐建康 姚飞 邵永丰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0-662,共3页
目的分析大鼠原位左肺移植模型建立的学习曲线。方法将学习制作该模型的前80只大鼠分为四个阶段,每阶段各20只,对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存活率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各阶段操作时间逐渐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存... 目的分析大鼠原位左肺移植模型建立的学习曲线。方法将学习制作该模型的前80只大鼠分为四个阶段,每阶段各20只,对操作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存活率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各阶段操作时间逐渐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存活率稳步上升,在第Ⅲ、Ⅳ阶段模型趋于稳定。结论经过耐心反复的连续训练,初学者能够熟练掌握大鼠原位左肺移植术实验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左肺移植 学习曲线
原文传递
左肺3叶变异一例
16
作者 侯长浩 盛学鑫 朱传军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8年第4期168-168,共1页
正常人左肺应被一条斜裂分为上、下两叶。作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左肺共有3个叶(见图1),现报道如下:该左肺标本整体外观无异常,浅褐色,表面有皱缩,无粘连。左肺肺尖至肺底达10.2cm,左肺最窄处为1.28cm,最宽处为11.16cm。斜... 正常人左肺应被一条斜裂分为上、下两叶。作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左肺共有3个叶(见图1),现报道如下:该左肺标本整体外观无异常,浅褐色,表面有皱缩,无粘连。左肺肺尖至肺底达10.2cm,左肺最窄处为1.28cm,最宽处为11.16cm。斜裂起自肺门,由后上斜向前下,将左肺分为两叶。但左肺的上叶出现了一条与肺底平行的水平裂,其外侧端起于尸体左侧平第2肋处与斜裂在肋面相交,裂长12.6cm,最深处达8.1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肺 变异 解剖学
下载PDF
王行宽教授依据“左肝右肺”理论治疗便秘经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杜俊毅 章薇 范洪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0期1213-1214,共2页
王行宽教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及第五批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湖南省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届终身教授,湖南省中医内科学术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王行宽教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及第五批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湖南省名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届终身教授,湖南省中医内科学术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对内科疑难杂症及急危重症最为擅长,对杂症治疗另辟蹊径,常获奇效。笔者有幸侍诊,获益良多,兹将其治疗便秘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左肝右肺 气机升降 @王行宽 名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胡国恒教授基于“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理论治疗内伤咳嗽的经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亚 王瑾茜 +5 位作者 胡国恒 袁华 刘莹莹 谢谨如 朴美虹 何飘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6期137-140,共4页
内伤咳嗽是内科最常见病症之一,其高发病率及复发率是临床难题。胡国恒教授通过多年临证,将其关键病机归结为肝肺气机逆乱,并结合经典的“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理论,提出“调肝顺肺、开郁泄实”为基本治法,效果显著。内伤咳嗽多由脏腑功... 内伤咳嗽是内科最常见病症之一,其高发病率及复发率是临床难题。胡国恒教授通过多年临证,将其关键病机归结为肝肺气机逆乱,并结合经典的“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理论,提出“调肝顺肺、开郁泄实”为基本治法,效果显著。内伤咳嗽多由脏腑功能失调引发,导致阴阳气机升降失调,升降轴中肝升肺降起关键作用,故以“调肝顺肺、开郁泄实”为主,同时不忘其他脏腑,根据其偏移及影响气血津液运行程度,整体把握气机升降,体现了整体辨证的中医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胡国恒 肝生于左 肺藏于右 内伤咳嗽 辨证论治
下载PDF
阻断CD40-CD40L信号通路对小鼠肺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荣卷 陈其瑞 +1 位作者 许江南 丁跃中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8-264,共7页
目的本研究使用抗CD40L抗体(克隆号:MR1)阻断CD40-CD40L信号通路,利用小鼠原位左肺移植模型,对比其与传统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甲泼尼龙对小鼠术后移植物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OB)的治疗效果,并进一步评估其对移植... 目的本研究使用抗CD40L抗体(克隆号:MR1)阻断CD40-CD40L信号通路,利用小鼠原位左肺移植模型,对比其与传统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甲泼尼龙对小鼠术后移植物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OB)的治疗效果,并进一步评估其对移植物术后损伤的影响及相应机制,为临床肺移植术后治疗方法提供新思路。方法构建小鼠原位左肺移植模型,以野生型Balb/c小鼠作为供体小鼠,野生型C57BL/6小鼠作为受体小鼠。移植术后10 d,牺牲小鼠,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Masson染色以及中性粒细胞特异性染色(抗髓过氧化物酶),观察各组移植左肺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移植物中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mRNA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术后10 d,注射了环孢素/甲泼尼龙和抗CD40L抗体治疗的小鼠,移植左肺外观体积增大;病理结果显示抗CD40L抗体治疗组较环孢素/甲泼尼龙治疗组炎性细胞浸润和OB现象得到有效缓解(P<0.05),中性粒细胞浸润显著减少(P<0.01);抗CD40L抗体治疗组移植物中IL-17A mRNA表达水平,较环孢素/甲泼尼龙治疗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利用抗CD40L抗体阻断CD40-CD40L信号通路能够有效保护移植物细支气管上皮,缓解小鼠肺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和OB反应以及小气道损伤,且效果优于传统抑制剂环孢素/甲泼尼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原位左肺移植 抗CD40L抗体(MR1) 环孢素/甲泼尼龙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下载PDF
《黄帝内经》“肝左肺右”说的学术争鸣与启示 被引量:3
20
作者 邢玉瑞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53-756,共4页
《素问·刺禁论篇》在针灸禁忌之问的语境下,提出了"肝左肺右"之说,本来是"刺禁论篇"的作者错误地将实体脏器的部位答成了五行五脏功能模型,但古今医家在经典崇拜的思想影响下,或无视《黄帝内经》问答之间的矛... 《素问·刺禁论篇》在针灸禁忌之问的语境下,提出了"肝左肺右"之说,本来是"刺禁论篇"的作者错误地将实体脏器的部位答成了五行五脏功能模型,但古今医家在经典崇拜的思想影响下,或无视《黄帝内经》问答之间的矛盾,或虽然意识到问答之间的矛盾,但又为之辩护,由此引起了一场千余年的学术争鸣。系统梳理这场学术争鸣的演变、原因及其问题所在,从对待经典的态度、诠释方法、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方面,指出对于经典的研究,既要敬畏经典,又要有质疑批判的理性精神;要借鉴现代诠释学的成果,掌握正确的诠释方法;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避免本末倒置的玄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肝左肺右 针刺禁忌 肝生于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