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网民的意识形态立场及其形成 一个实证的分析 被引量:66
1
作者 马得勇 王丽娜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2-167,共26页
本文以4 000多份网民的调查问卷数据为依据,对中国公众的"左""右"意识形态立场的现状、特征及其起源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左""右"派网民与西方国家的"左""右"派在... 本文以4 000多份网民的调查问卷数据为依据,对中国公众的"左""右"意识形态立场的现状、特征及其起源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左""右"派网民与西方国家的"左""右"派在基础性政治心理特性上恰好相反,中国的"左派"相对于右派而言,具有更为显著的威权人格特征,也更倾向于维护现有社会秩序和传统价值,在对外态度上更为强硬和排外。右派比"左派"更关注社会公平、限制公权力和赞同后现代价值。从信息接触和政治心理两个理论视角进行分析后发现,媒体影响和威权人格对网民意识形态立场的形成均有明显影响。笔者认为,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信息源日益多元,相对于外在的信息而言,个体内在的威权人格对个人意识形态立场形成的影响可能会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权人格 意识形态立场 网民 信息 左派 右派
下载PDF
网络左翼的三重面相 基于个案观察和大数据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桂勇 黄荣贵 丁昳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3-239,共37页
本文在质性观察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由"思想理论资源"与"立场取向"两个维度构成的理论模型,用以建构关于网络左翼思潮的类型学。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个案观察加大数据文本分析的混合方法对三种网络左翼思潮进行... 本文在质性观察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由"思想理论资源"与"立场取向"两个维度构成的理论模型,用以建构关于网络左翼思潮的类型学。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个案观察加大数据文本分析的混合方法对三种网络左翼思潮进行研究,从经验上辨识与类型学一致的左翼社会思潮,即"国家主义左翼思潮""民粹主义左翼思潮"与"自由主义左翼思潮"。此外,我们利用监督性机器学习技术与社群侦测技术,辨识各个网络左翼派别的社群结构,并分析它们彼此之间的网络互动与社群结构的演进。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由主义左派"逐渐式微,不再构成相对独立的互动社群;"民粹主义左派"与"国家主义左派"之间存在更密切的关系,但两者间裂痕的扩大也带来网络冲突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社会思潮 “左派” 右派 民粹主义 大数据 网络分析
下载PDF
“左翼”文学精神与底层写作 被引量:11
3
作者 白亮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4-38,共5页
"左翼"文学是绵延在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最基本、最有价值的文学精神。随着学术实践的逐步积累以及学术视野的不断拓展,"左翼"文学运动不仅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更为复杂的时代、文化背景,而且"左翼"文学中... "左翼"文学是绵延在当代文学发展历程中最基本、最有价值的文学精神。随着学术实践的逐步积累以及学术视野的不断拓展,"左翼"文学运动不仅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更为复杂的时代、文化背景,而且"左翼"文学中一种不容忽视的精神价值传统在新世纪以来的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再现和延续,并以其"异类"的声音,对现实的关注和犀利的批判,对底层民众的生存和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奔走疾呼等等,提醒研究者来注意它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 文学精神 底层写作
下载PDF
何为左翼,如何传统——“左翼文学”的所指 被引量:13
4
作者 曹清华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2-109,共8页
"左翼"一词在文坛受到关注,缘于1930年"左联"的成立。20世纪30年代文学领域的"左翼"有两方面的所指:其一,左联组织在当时党的极"左"路线的领导下,其功能主要不在推动创作,而是通过各种方式维... "左翼"一词在文坛受到关注,缘于1930年"左联"的成立。20世纪30年代文学领域的"左翼"有两方面的所指:其一,左联组织在当时党的极"左"路线的领导下,其功能主要不在推动创作,而是通过各种方式维护和规训作家和知识分子的"左翼"身份。因此。在左联组织框架内,"左翼"连接的是一个镂空的身份标志,其所谓"左翼文学"不指向实际的文学内容。其二,不少加入左联的作家以个人的名义发表作品、创办刊物和编辑丛书,在上海形成了一个不受左联组织掌控的文化出版空间。通过这一空间,他们向公众勾勒、展现其"左翼"的身份想象与诉求,一个为世人所瞩目的"左翼文坛"才得以走上历史舞台。40—70年代大陆中国文学对30年代左翼文学的继承,主要体现在政治组织对作家乃至知识分子的管理和规训一个方面,其文学创作则因为出版环境的变化而大相径庭。"左翼文学"可资"传统"的资源在于鲁迅及其继承者的文学理想与实践。鲁迅的左翼诉求所包含的"改革"、"革新"、"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持久"斗争"等内容.超越具体的政治理念和历史时空,是对知识分子角色的一般性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 左联 鲁迅
原文传递
“新启蒙运动”与“左翼”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彬彬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7-123,共7页
1935年8月1日,以王明为首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布了《八一宣言》,倡议国内各党各派捐弃前嫌、一致抗日,呼吁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举赢得了各界人士的热烈拥护,引发了全国性的救亡热潮。中共理论家陈伯达等人... 1935年8月1日,以王明为首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布了《八一宣言》,倡议国内各党各派捐弃前嫌、一致抗日,呼吁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举赢得了各界人士的热烈拥护,引发了全国性的救亡热潮。中共理论家陈伯达等人借此发动了"新启蒙运动"。"新启蒙运动"以抗日救国为其表、以传播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里。陈伯达们适时地借助救亡大潮,掀起"左翼"思潮,而"左翼"思潮又与救亡大潮融为一体。大量的青年知识者怀着救亡图存的目的选择了共产党,这对于左翼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新中国的最终建立,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一宣言》 “新启蒙运动” “左翼”思潮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左翼科学小品创作再考察
6
作者 常莉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4年第1期55-63,共9页
20世纪30年代,科学小品作为文学与科学相互渗透的一种特殊文体应运而生,它是科学化、大众化、革命化三者交汇的产物,可视为左翼知识分子在城市文化斗争中的一次创新性尝试。在创作动机上,科学小品反映了左翼知识分子主体意识的转变,即... 20世纪30年代,科学小品作为文学与科学相互渗透的一种特殊文体应运而生,它是科学化、大众化、革命化三者交汇的产物,可视为左翼知识分子在城市文化斗争中的一次创新性尝试。在创作动机上,科学小品反映了左翼知识分子主体意识的转变,即从“化大众”到“大众化”;在创作风格上,科学小品既有嬉笑怒骂的讽刺,又有辩证唯物的剖析,深化了左翼作品创作的内容和手段;在价值归宿上,科学小品将视角从日常琐碎转向社会整体,巧妙地将个人的生存斗争转喻为宏大的社会革命。总的来讲,科学小品成功地将科学与革命的主题结合起来,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体系中的一个独特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革命 左翼 日常 大众化
下载PDF
由“潘彼得的梦”走向集体的行动——论俞铭传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创作
7
作者 司真真 《郑州师范教育》 2024年第2期72-76,共5页
俞铭传20世纪30年代属于现代诗派,入西南联大读研后受到艾略特等英美现代主义诗人的影响,开始反思战争中个体的存在,诗中常运用科技意象和隐喻、反讽的艺术手法。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俞铭传由“潘彼得的梦”中醒来,对现实中种种黑暗现象... 俞铭传20世纪30年代属于现代诗派,入西南联大读研后受到艾略特等英美现代主义诗人的影响,开始反思战争中个体的存在,诗中常运用科技意象和隐喻、反讽的艺术手法。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俞铭传由“潘彼得的梦”中醒来,对现实中种种黑暗现象,尤其是资产阶级及其文明对人民的危害予以批评,强调行动和集体的力量,与左翼文学观念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铭传 《诗三十》 现代主义 左翼
原文传递
张秀亚:从“大龙河畔”出发的京派传人
8
作者 刘秀珍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4-81,90,共9页
作为1940年代的京派文学“新秀”,张秀亚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方面传承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文学传统,创作与批评成就斐然。京派传承对张秀亚在台湾地区的“美文”传统开拓及民族散文范式建构实践同样影响深远。张秀亚的文学经验及成... 作为1940年代的京派文学“新秀”,张秀亚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方面传承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文学传统,创作与批评成就斐然。京派传承对张秀亚在台湾地区的“美文”传统开拓及民族散文范式建构实践同样影响深远。张秀亚的文学经验及成就为以流派视角审视现代文学传统在台湾地区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两岸文学互动提供了典型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秀亚 京派文学 散文 左翼 《在大龙河畔》 抒情
下载PDF
阿拉伯左翼政党联合新趋向——“阿拉伯左翼论坛”发展概况及评析 被引量:5
9
作者 余维海 胡延睿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3-139,共7页
阿拉伯左翼论坛是黎巴嫩共产党组织发起的阿拉伯地区共产党和左翼政党间的会议性组织。各政党在论坛上围绕"民主革命、人民运动、恐怖主义、犹太复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等主题展开讨论,并就相关问题发表统一声明。论坛... 阿拉伯左翼论坛是黎巴嫩共产党组织发起的阿拉伯地区共产党和左翼政党间的会议性组织。各政党在论坛上围绕"民主革命、人民运动、恐怖主义、犹太复国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等主题展开讨论,并就相关问题发表统一声明。论坛目前下设协调委员会,负责指导后续行动、论坛筹备等活动。论坛的成立加强了阿拉伯左翼政党之间的联系,也为左翼力量合作提供了平台。然而,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阿拉伯左翼论坛的实际作用和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左翼论坛 黎巴嫩共产党 左翼
下载PDF
百年大变局中的世界社会主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柴尚金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9-39,共11页
近年来,美国及西方国家'逆全球化'的民粹思潮蔓延,政治极化、社会分裂、制度困境日益显现。社会主义国家稳中有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新的历史方位,非执政共产党在大变局中加快自身变革,世界社会主义思潮流派和力量结构出现... 近年来,美国及西方国家'逆全球化'的民粹思潮蔓延,政治极化、社会分裂、制度困境日益显现。社会主义国家稳中有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新的历史方位,非执政共产党在大变局中加快自身变革,世界社会主义思潮流派和力量结构出现新变化。美国及西方国家围攻打压社会主义力量的态势趋紧,民粹主义崛起挤压左翼力量空间,百年大变局拓展了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新空间,但也给一些共产党和左翼力量变革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短期内难以改变'资强社弱'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局 左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世界社会主义
下载PDF
郭松棻哲学追问与文学创作中的左翼坚守——兼论保钓运动中的批判“新殖民主义”发言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之涵 朱双一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117-125,共9页
郭松棻早年服膺左派理论。1970年保钓运动爆发后,又积极投入运动,拓宽视野,发展出批判美、日"新殖民主义"的左翼话语,建立起他的社会主义身份认同,并将保钓运动推向中国统一运动。保钓退潮后,他将全副精力投入到对马克思主义... 郭松棻早年服膺左派理论。1970年保钓运动爆发后,又积极投入运动,拓宽视野,发展出批判美、日"新殖民主义"的左翼话语,建立起他的社会主义身份认同,并将保钓运动推向中国统一运动。保钓退潮后,他将全副精力投入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上,试图为运动的挫败找到理论突破的出口。1983年,郭松棻中断了抽象的哲学追问,重回感性的文学创作。在《月印》等小说中,他通过描写光复初期那段暗潮汹涌的台湾经验,以艺术形象的方式凸显出其左翼的历史视野及祖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松棻 左翼 保钓运动 批判“新殖民主义”
下载PDF
精深的冯至与博大的艾青——中国现代诗两大家叙论 被引量:5
12
作者 解志熙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47,共18页
文章探讨了冯至与艾青现代时期的诗歌创作成就及其文学史意义。认为冯至和艾青在抗战时期以其或精深或博大的创作使中国新诗臻于成熟的现代诗。冯至从20世纪20年代的青春抒情到40年代的存在沉思皆独步一时,对中国诗歌的“言志”传统作... 文章探讨了冯至与艾青现代时期的诗歌创作成就及其文学史意义。认为冯至和艾青在抗战时期以其或精深或博大的创作使中国新诗臻于成熟的现代诗。冯至从20世纪20年代的青春抒情到40年代的存在沉思皆独步一时,对中国诗歌的“言志”传统作出了现代性的拓展。尤其是《十四行集》完美地融合了深刻的沉思和精湛的艺术,将中国现代诗的水准提升到可与伟大的中外诗歌经典相比美的境界。艾青在抗战爆发前后十年间的创作成功塑造了一个诗的“现代中国”的总体形象,这是百年来中华民族从深重的危机中艰难崛起、通过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创建现代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在诗歌中的创造性表现,虽不是史诗而胜似史诗,允称杜甫之后中国诗歌的又一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 自由诗 十四行诗 左翼诗潮 现代主义 存在主义
原文传递
左翼和“第三种人”“文艺自由”话语的生成与转换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述桥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3-151,共9页
“第三种人”最初将“文艺自由”放在作家和左翼批评家的对立逻辑中展开。周扬和胡风稍后将文艺的阶级性和真实性联系起来,提出“主题积极性”命题,以艺术真实论拆解“文艺自由”理论根基。“第三种人”则更新己方观点,他们反对限制题材... “第三种人”最初将“文艺自由”放在作家和左翼批评家的对立逻辑中展开。周扬和胡风稍后将文艺的阶级性和真实性联系起来,提出“主题积极性”命题,以艺术真实论拆解“文艺自由”理论根基。“第三种人”则更新己方观点,他们反对限制题材,认为只有“文艺自由”才能保证艺术真实。周扬和胡风将马克思主义对自由和必然的论述挪用到文艺领域,深化了对“文艺自由”的哲学理解,但具体论述并不一致,且对“本质”的理解不尽相同,这是他们论争过程中发生矛盾及引起典型论争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时代和理论局限,双方没能有效回应一些质疑,但关于“文艺自由”的理论对话给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带来了一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 “第三种人” “文艺自由” 艺术真实 典型论争
下载PDF
西方新社会运动趋向析论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平立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147,共7页
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的蓬勃兴起与发展,不仅是西方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新表现形式。其对资本主义制度与秩序的挑战和冲击,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新社会运动虽然目前还面临着... 当代西方新社会运动的蓬勃兴起与发展,不仅是西方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新表现形式。其对资本主义制度与秩序的挑战和冲击,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新社会运动虽然目前还面临着各种问题,但是其同左翼运动"红绿联盟"的可能性,将对今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关系重大。同时,该运动的某些主张和无政府主义思潮也会为未来国际政坛发展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运动 绿党 政治 左翼 右翼
下载PDF
论左翼的影响力
15
作者 夏庆宇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66-70,共5页
与以往的研究将"左翼的影响力"等同于"左翼运动的影响力"有所不同,本文认为:"左翼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左翼价值观的影响力";要想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主要应从其奉行的价值观及采取的政策着眼... 与以往的研究将"左翼的影响力"等同于"左翼运动的影响力"有所不同,本文认为:"左翼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左翼价值观的影响力";要想判断一个政党的性质,主要应从其奉行的价值观及采取的政策着眼,进行动态化的判断。因此,如果说左翼的影响力在某个时期比较强大,并不意味着左翼政党一定能够上台执政,这种影响力的强大可以体现在:即便是右翼政党上台执政,但右翼政党会受到左翼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策主张的强烈影响而发生左倾。而有时某个"左翼"政党上台执政并不意味着"左翼的影响力"一定在增强,因为不排除该政党的政策有可能发生右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 左翼政党 左翼价值观 左翼的影响力
下载PDF
1980年代内地武侠文学的发生与革命文学的蜕变——以天津作家冯育楠为中心的考察
16
作者 魏英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4-32,共9页
1980年代的内地武侠小说与革命文学在美学上存在承继关系。以内地作家冯育楠为例,其小说表现出革命文学的影响,特点是注重塑造理想型侠客形象,注重情节与革命历史的关联,注重特定价值观的传播。这种带有左翼色彩的武侠小说可以追溯到195... 1980年代的内地武侠小说与革命文学在美学上存在承继关系。以内地作家冯育楠为例,其小说表现出革命文学的影响,特点是注重塑造理想型侠客形象,注重情节与革命历史的关联,注重特定价值观的传播。这种带有左翼色彩的武侠小说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民国武侠小说作家宫白羽的作品,并在1980年代内地武侠热中蔚成大观。从发生机制来看,1980年代的内地武侠小说产生于渐趋多元化的市场环境,面对大众读者的娱乐需求,冯育楠试图将教育性与娱乐性相结合,追求“寓教于乐”的效果。大众读者的登场为作家的“文学突围”保驾护航,但他并未走向媚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育楠 宫白羽 武侠小说 革命文学 左翼
下载PDF
拉丁美洲新一轮“粉红色浪潮”
17
作者 王冠 吴洪英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23年第2期100-119,共20页
Since 2018, left-wing political parties have come to power in almost all major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This unusual political phenomenon is deemed the continuation and return of the first “pink tide”—the shift to... Since 2018, left-wing political parties have come to power in almost all major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This unusual political phenomenon is deemed the continuation and return of the first “pink tide”—the shift to the left that emerged in the reg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and thus has been called a second “pink tide.” It is not only the result of the evolution of multiple interwoven economic and social crises in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but also a manifestation of the resurgence of a left-wing ideological trend worldwide. The current pink tide governments in Latin America generally hold high the banner of reform;promote social justice;prioritize economic growth and political reform;emphasize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strive to improve government governance capacity;and endeavor to explore new paths that differ from the neo-liberal development model. Nonetheless, how long this new pink tide will last depends on whether the left-wing governments in power can overcome four major challe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tin America left-wing rule pink tide exploration of development paths
下载PDF
左翼无产阶级文论建构与无产阶级文化派
18
作者 侯敏 陈浩然 《社会科学论坛》 2023年第5期73-86,共14页
俄苏无产阶级文化派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已进入中国学界的视野,其理论预设对中国左翼无产阶级文论建构曾产生重要影响。从中国学界接受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理论引发中国无产阶级文论的萌生,到“革命文学”论争促发中国学界进一步了解无产阶... 俄苏无产阶级文化派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已进入中国学界的视野,其理论预设对中国左翼无产阶级文论建构曾产生重要影响。从中国学界接受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理论引发中国无产阶级文论的萌生,到“革命文学”论争促发中国学界进一步了解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热望,再到“左联”成立后中国学界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理论的反思与纠偏,最终到参照无产阶级文化派理论建构起中国自身的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理论,无产阶级文化派与中国左翼无产阶级文论建构如影随形。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左翼无产阶级文论中的功过得失,都可以从无产阶级文化派那里寻绎到原型存在,这也正是我们今天重新审视无产阶级文化派和左翼文学关联之缘由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 无产阶级文化派 无产阶级文论 建构
下载PDF
《高兴》:“左翼”之外的“底层文学”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5-62,共8页
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一直是文学研究的重大主题,《高兴》再一次提出了这一严峻的问题。在"左翼"式的"底层文学"标准参照下,《高兴》独特的典型形象、思想资源以及人物关系值得研究界重视。就此而言,贾平凹提供了"... 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一直是文学研究的重大主题,《高兴》再一次提出了这一严峻的问题。在"左翼"式的"底层文学"标准参照下,《高兴》独特的典型形象、思想资源以及人物关系值得研究界重视。就此而言,贾平凹提供了"底层文学"一种新的方式,即在"美学"与"道德"之间,在不伤害"文学"的"可能性"的基础上,探索对大时代的讲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形象 宗教资源 资产者形象 “左翼” “底层文学” 文学的可能性
下载PDF
父亲的基督和鲁迅的左翼--陈映真小说中的两个关键词
20
作者 张炎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6-94,共9页
“基督”和“左翼”是陈映真小说中的两个关键词,但从陈映真早期思想来源来看,“父亲”和“鲁迅”分别作为基督和左翼的限定词,从这两个词入手则更易考察陈映真小说创作的思维重点。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基督”“左翼”综合在一... “基督”和“左翼”是陈映真小说中的两个关键词,但从陈映真早期思想来源来看,“父亲”和“鲁迅”分别作为基督和左翼的限定词,从这两个词入手则更易考察陈映真小说创作的思维重点。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基督”“左翼”综合在一起,借文本考察两者在陈映真思想脉络与创作图谱中的矛盾与融合。在《苹果树》中,陈映真凸显了基督和左翼融合的可能,考察左翼“无父”的问题,进而在《加略人犹大的故事》中表露左翼与基督融合之后,基督徒兼左翼人士在“有父”与“爱”的指引中完成忏悔者到救世者的身份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映真 基督教 左翼 鲁迅 《苹果树》 《加略人犹大的故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