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型半胱氨酸通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肝脏X核受体α通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代佩 高奋 +6 位作者 高宏伟 王远 冯高洁 白瑞 秦卫伟 宋晓苏 李虹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695-701,共7页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否通过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肝脏X核受体α(LXRα)通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方法RAW264.7源性巨噬细胞经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为泡沫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进行泡沫细胞的鉴定...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否通过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肝脏X核受体α(LXRα)通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方法RAW264.7源性巨噬细胞经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为泡沫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进行泡沫细胞的鉴定。用不同浓度梯度(空白对照,0.5,1.0,2.0,5.0mmol/L)HCY干预泡沫细胞24h,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数量。Westernblot和实时定量PCR检测PPARα、LXRα及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ABCG1)、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蛋白及mRNA表达,液态闪烁计数法分析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CY干预组PPARα、LXRα、ABCA1、ABCG1、LCAT的表达量均降低(P<0.05),细胞内的胆固醇含量均增高(P<0.05),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率降低(P<0.05)。随HCY浓度增加,PPARα、LXRα、ABCA1、ABCG1、LCAT的表达量逐渐降低(P<0.05),细胞内的胆固醇含量逐渐增高(P<0.05),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率逐渐降低(P<0.05)。结论HCY通过抑制PPARα-LXRα途径降低ABCA1、ABCG1、LCAT的表达,降低胆固醇逆转运效率,致脂质聚集增加,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α 肝脏X核受体α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下载PDF
核黄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顾清 周朋辉 +4 位作者 张静姝 何宁 刘英华 李静 张大龙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5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研究核黄素(Riboflavin)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7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60只大鼠给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剔除造模失败的大鼠,最终造模成功高脂血症大鼠40只,分为模型... 目的研究核黄素(Riboflavin)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7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60只大鼠给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剔除造模失败的大鼠,最终造模成功高脂血症大鼠40只,分为模型对照组(HF)和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HF+LR、HF+MR、HF+HR组,核黄素剂量分别为0.667、3.385和6.670 mg/kg),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正常饮食,其他组高脂饮食。实验末期(第60天)眼内眦采血(禁食)测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取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形态,并制作10%肝匀浆测肝组织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结果 HF+LR组肝脏胆固醇水平[(1.07±0.14)mmol/L]与HF组[(1.37±0.3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LR组、HF+MR组肝脏甘油三酯水平[(1.73±0.28)、(1.82±0.38)mmol/L]明显低于HF组[(2.15±0.4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LR组肝脏HMGR水平[(1.82±0.72)ng/ml]明显低于HF组[(2.88±0.9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黄素干预组和HF组间血清LCA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黄素可能通过降低HMGR的水平来调节肝脂水平,从而影响脂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 高脂血症 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胆固醇 甘油三酯
原文传递
野马追总黄酮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万一 秦剑 +3 位作者 何海霞 李卿 王柯静 周远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589-1591,共3页
目的探讨野马追总黄酮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及其降脂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药物(辛伐他汀片)对照组,野马追大、中、小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灌服高脂乳剂同时给予相应的药物60d,... 目的探讨野马追总黄酮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及其降脂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药物(辛伐他汀片)对照组,野马追大、中、小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灌服高脂乳剂同时给予相应的药物60d,观察野马追总黄酮对大鼠血脂水平,游离胆固醇(FCH)、游离脂肪酸(FFA)、脂蛋白脂酶(LPL)、肝脂酶(HL)、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以及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野马追总黄酮能显著降低高脂模型大鼠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提高LCAT、LPL和HL活性;RT-PCR实验显示高脂模型大鼠肝脏LDLR mRNA表达降低,野马追总黄酮能显著上调高脂血症大鼠肝脏LDLR mRNA水平。结论野马追总黄酮可能通过促进外周组织细胞中的胆固醇向肝脏转运,激活脂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促进肝脏LDLR mRNA的表达来调节脂质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马追 高脂血症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阿尔茨海默病家兔模型ACAT1和LCAT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姜希娟 卢斌 +5 位作者 马东明 郭茂娟 杨琳 张瑞峰 王强 范英昌 《天津中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阿尔茨海默(AD)病家兔模型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1)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2%高胆固醇饲料喂养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建立AD家兔模型。模型建立后,用50 mg/(kg.d)EGB761灌...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阿尔茨海默(AD)病家兔模型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1)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2%高胆固醇饲料喂养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建立AD家兔模型。模型建立后,用50 mg/(kg.d)EGB761灌胃3周作为EGB761组,以5 mg/(kg.d)辛伐他汀作为阳性药对照组。干预结束后,通过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海马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mRNA和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 mRNA的表达。[结果]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可以下调ACAT1 mRNA的表达,不影响LCAT mRNA的表达。[结论]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可下调AD家兔模型ACAT1 mRNA表达,对LCAT mRNA表达无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EGB761 阿尔茨海默病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胆固醇酰基转移酶1
下载PDF
蝇蛆壳聚糖降血脂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覃容贵 吴建伟 +1 位作者 国果 付萍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研究蝇蛆壳聚糖降血脂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诱导建立的饮食性高脂血症模型,采用灌胃不同剂量蝇蛆壳聚糖给药,通过生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载脂蛋白、相关酶及活性物质,初步探讨蝇蛆壳聚糖调节血脂机制。结果蝇蛆壳聚糖... 目的研究蝇蛆壳聚糖降血脂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以高脂饲料喂养大鼠诱导建立的饮食性高脂血症模型,采用灌胃不同剂量蝇蛆壳聚糖给药,通过生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载脂蛋白、相关酶及活性物质,初步探讨蝇蛆壳聚糖调节血脂机制。结果蝇蛆壳聚糖能升高载脂蛋白AI(ApoAI),升高ApoAI/ApoB比值,使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显著升高,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提高NO水平(P<0.01)。结论蝇蛆壳聚糖调节血脂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蝇蛆壳聚糖通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ApoAI,激活LCAT,促进胆固醇的逆向转运,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修饰,调节血脂水平。通过提高SOD活性,增强机体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能力,调节血脂水平。通过促进NO的生成和释放,改善血管内皮的功能,调节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蛆壳聚糖 降血脂 载脂蛋白AI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NO
下载PDF
马齿苋脂肪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胆固醇逆向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赵仁宏 赵心童 +3 位作者 贺圣文 贺圣光 王守训 邵丽军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3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马齿苋脂肪油有效成分对肝脏卵磷脂胆固醇酯酰转移酶(LCAT)、载脂蛋白AI(apoAI)和高密度脂蛋白受体(SR-BI)基因表达的干预作用,分析马齿苋调节胆固醇逆向转运(RCT)通路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多... 目的探讨马齿苋脂肪油有效成分对肝脏卵磷脂胆固醇酯酰转移酶(LCAT)、载脂蛋白AI(apoAI)和高密度脂蛋白受体(SR-BI)基因表达的干预作用,分析马齿苋调节胆固醇逆向转运(RCT)通路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多烯康组、马齿苋组、正常组,每组6只。应用高脂高胆固醇膳食诱导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模型,用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测定LCAT、apoAI及SR-BI mRNA表达量,以免疫比浊法、沉淀法测定血清apoA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LCAT mRNA和apoAI mRNA的表达量明显下降,分别为0.43±0.20、2.33±0.35,与正常组(分别为1.49±0.32、6.30±0.82)、多烯康组(分别为1.15±0.16、4.32±0.69)、马齿苋组(分别为1.12±0.12、4.21±0.7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apoAI([0.15±0.03)g/L]和HDL-C水平([0.53±0.25)mmol/L]明显下降,与马齿苋组([0.39±0.09)g/L、(0.86±0.04)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正常组外,多烯康组、马齿苋组、模型组肝脏LCAT mRNA表达量与HDL-C水平均呈明显的正相关(r值分别为0.935、0.927、0.892,P<0.01)。模型组大鼠肝脏SR-BI mRNA水平(1.33±0.57)下降,马齿苋组(3.20±0.41)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转录水平阻抗高脂高胆固醇负荷下调大鼠肝脏LCAT和apoAI mRNA以及SR-BI mRNA表达的作用,促进RCT过程是马齿苋改善高脂血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马齿苋 载脂蛋白 基因表达 卵磷脂胆固醇酯酰转移酶 高密度脂蛋白受体 胆固醇逆向转运
原文传递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活性与心血管病危险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文祥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3期4-7,共4页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 transferase,LCAT)酯化游离胆固醇,是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生成和成熟的关键酶,可能也在胆固醇逆转运中起重要作用,一直推测LCAT是重要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因素,但有关实验室、动物和人群研...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ecithin cholesterol acyl transferase,LCAT)酯化游离胆固醇,是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生成和成熟的关键酶,可能也在胆固醇逆转运中起重要作用,一直推测LCAT是重要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因素,但有关实验室、动物和人群研究结果多有矛盾。LCAT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高度复杂,研究结果不一的一种可能原因是研究方法或对象不同。对于人群研究,体内LCAT活性影响因素众多,目前测定方法多变,所得结果可能反映不同生物学意义,也缺乏评价LCAT体内活性的有效指标,因而导致研究结果不一。建立合适的LCAT活性测定方法,研究其影响因素,可能对阐明LCAT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心血管病危险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动脉粥样硬化 脂代谢
下载PDF
新疆传统发酵乳酪乳清对高脂血症大鼠调血脂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红梅 新华.那比 马春燕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68-1071,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传统发酵乳酪乳清(简称乳酪乳清)调节血脂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乳剂灌胃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以普伐他汀(20mg·kg-1)作为阳性对照,观察乳酪乳清(50,100mg.kg-1)对大鼠血清中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传统发酵乳酪乳清(简称乳酪乳清)调节血脂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乳剂灌胃制备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以普伐他汀(20mg·kg-1)作为阳性对照,观察乳酪乳清(50,100mg.kg-1)对大鼠血清中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和血浆胆固醇卵磷脂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的影响。结果: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高、低剂量乳酪乳清组均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TC,TG,LDL-C,HDL-C的水平(均为P<0.01),增加NO含量(P<0.05),增强.OH的清除能力(P<0.01),提高LCAT的活性(P<0.01)。结论:乳酪乳清可调节血脂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其升高HDL-C水平、增强胆固醇卵磷脂酰基转移酶酶活性以及清除.OH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酪乳清 高脂血症 一氧化氮 羟自由基 胆固醇卵磷脂酰基转移酶
原文传递
多廿醇对高脂血症大鼠脂蛋白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庞伟毅 何凤英 韦小敏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03-405,共3页
目的:研究多廿醇的降胆固醇作用及其酶学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多廿醇(4.0mg·kg-1·d-1)预防组、多廿醇低、中、高剂量(4.0、6.0、8.0mg·kg-1·d-1)组、阳性药洛伐他汀组和高脂模型组(后5组先行高脂造模4... 目的:研究多廿醇的降胆固醇作用及其酶学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多廿醇(4.0mg·kg-1·d-1)预防组、多廿醇低、中、高剂量(4.0、6.0、8.0mg·kg-1·d-1)组、阳性药洛伐他汀组和高脂模型组(后5组先行高脂造模4周),灌胃给药6周后采集血液,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称量大鼠体质量、肝重,计算肝脏系数;测定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肝脏脂蛋白脂酶(LPL)和肝脂酶(HL)活性。结果:多廿醇各组能明显降低高脂模型大鼠TC39.1%~43.3%(P<0.01)、LDL-C66.6%~80.7%(P<0.01)、肝脏系数11.1%~11.8%(P<0.01);高剂量组升高HDL-C14.0%(P<0.05),中、高剂量组LCAT活性分别升高41.9%、44.3%(P<0.01),HL活性分别升高20.0%(P<0.05)、28.0%(P<0.01)。结论:多廿醇对高脂模型大鼠具有明显降胆固醇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升高脂蛋白代谢关键酶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廿醇 高脂模型 大鼠 胆固醇 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脂蛋白脂酶 肝脂酶
原文传递
载脂蛋白A-I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荫 周国英 +1 位作者 庄庆祺 梅美珍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51-55,共5页
用DEAE-52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到载脂蛋白的A-I(apo A-I)的多态性。方法简便快速,制备量大。SDS-PAGE证实为纯apoA-I,分子量约28000。此多态性中apoA-I_1apoA-I_2、apoA-I_3是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激活剂,apoA-I4则是LCAT的抑... 用DEAE-52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到载脂蛋白的A-I(apo A-I)的多态性。方法简便快速,制备量大。SDS-PAGE证实为纯apoA-I,分子量约28000。此多态性中apoA-I_1apoA-I_2、apoA-I_3是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的激活剂,apoA-I4则是LCAT的抑制剂。对其中的apoA-I_2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发现不含半胱和异亮氨酸。apoA-I多态性的免疫电泳结果表明,各多态性与apoA-I_2抗体有免疫沉淀反应,说明多态性抗原部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A-I 多态性 转移酶 LCA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