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脑铝含量分析及其学习记忆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钱亦华 胡海涛 +4 位作者 杨杰 王唯析 牛映斗 张樟进 胡小丹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1997年第3期1-2,共2页
将大鼠分成AlCl3与空白对照两组。前者每日用AlCl3灌胃。均先做避暗回避试验,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含量。结果:①行为测验,AlCl3组在给铝盐前后受电击次数及潜伏期分别呈增多和缩短,且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将大鼠分成AlCl3与空白对照两组。前者每日用AlCl3灌胃。均先做避暗回避试验,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铝含量。结果:①行为测验,AlCl3组在给铝盐前后受电击次数及潜伏期分别呈增多和缩短,且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AlCl3组脑内铝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高铝饮食可引起铝元素在脑内的异常蓄积,同时导致记忆力减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记忆 早老性痴呆 微量元素 异常蓄积
下载PDF
急、慢性束缚应激对小鼠情绪和学习记忆能力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周科成 佳娜提 +3 位作者 吴黄辉 王锋 胡伟 寇俊萍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束缚应激和慢性束缚应激对小鼠情绪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小鼠按体重和自发活动随机分成三组,即空白对照组,急性应激组和慢性应激组。采用束缚躯体的方法建立急慢性应激模型,并用自发活动实验检测小鼠的情绪状态,避... 目的:观察急性束缚应激和慢性束缚应激对小鼠情绪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小鼠按体重和自发活动随机分成三组,即空白对照组,急性应激组和慢性应激组。采用束缚躯体的方法建立急慢性应激模型,并用自发活动实验检测小鼠的情绪状态,避暗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果:自发活动实验中急性束缚应激组小鼠平均速度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增加(P<0.01),中央区活动时间和中央区活动路程百分比则显著增加(P<0.05),慢性应激组平均速度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减小(P<0.01),中央区活动时间和中央区活动路程百分比显著减小(P<0.05);避暗测试中急性应激组避暗潜伏期和错误次数没有改变,而慢性应激组潜伏期显著减小(P<0.05)、错误次数急显著增加(P<0.01)。结论:急性束缚应激会使小鼠产生烦躁情绪、但不会改变其学习记忆能力;慢性束缚应激会使小鼠产生抑郁样情绪,会损害其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束缚应激 慢性束缚应激 避暗 学习记忆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大鼠在学习记忆时海马ACh和ACh能纤维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振江 殷兆花 +1 位作者 沈维高 何欣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观察大鼠在学习记忆时海马乙酰胆碱(ACh)和ACh能纤维的变化,从而探讨中枢ACh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以水迷宫法建立大鼠学习记忆动物模型,用碱性羟胺比色法测定海马ACh含量,以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组织化学检测海马CA2,CA... 目的观察大鼠在学习记忆时海马乙酰胆碱(ACh)和ACh能纤维的变化,从而探讨中枢ACh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以水迷宫法建立大鼠学习记忆动物模型,用碱性羟胺比色法测定海马ACh含量,以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组织化学检测海马CA2,CA4区AChE.结果具有学习记忆能力的大鼠海马ACh含量和ACh能纤维的密度均比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中枢ACh参与学习记忆的过程,并与记忆的巩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记忆 海马 乙酰胆碱
下载PDF
解郁安神方对慢性温和应激抑郁动物模型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永新 李涛 孙世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572-1574,共3页
目的研究解郁安神方对慢性温和应激(CMS)抑郁动物模型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体重将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空白组,模型组,大中小3个剂量实验组(解郁安神方,50,100,200 mg·kg^(-1))。制备CMS抑郁大鼠模型。用... 目的研究解郁安神方对慢性温和应激(CMS)抑郁动物模型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体重将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空白组,模型组,大中小3个剂量实验组(解郁安神方,50,100,200 mg·kg^(-1))。制备CMS抑郁大鼠模型。用Morris水迷宫(MWM)评价实验动物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结果给药后第4天,模型组与小中大3个剂量实验组平台潜伏期分别是(42.33±7.76)s与(27.83±6.34),(17.00±6.42),(12.67±5.28)s,与模型组比较,3个剂量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解郁安神方醇提物可改善CMS抑郁动物模型学习功能。给药后第5天,模型组与大剂量实验组平台象限潜伏期分别是(48.67±13.37),(24.33±15.33)s,与模型组比较,大剂量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与中大2个剂量实验组平台象限时间分别是(38.17±11.36)s与(64.17±8.84),(65.00±9.75)s,与模型组比较,2个剂量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解郁安神方醇提物可改善CMS抑郁动物模型记忆功能。结论解郁安神方可以影响CMS抑郁动物模型MWM定位航行训练与空间探索测试不同阶段行为学变化,提示其可改善CMS抑郁动物模型学习记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郁安神方 慢性温和应激 抑郁症 学习记忆 MORRIS水迷宫
原文传递
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施加高压氧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扬 程璐璐 +3 位作者 李力 高宏杰 张巧 陈传亮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7-412,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高压氧治疗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大鼠编为空白对照组,72只达到重度损伤的大鼠随机分为创伤组(n=18)、高压氧早期组(n=18,脑外伤后6 h开始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每次90 min,连续15 d),高压氧晚期...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高压氧治疗对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大鼠编为空白对照组,72只达到重度损伤的大鼠随机分为创伤组(n=18)、高压氧早期组(n=18,脑外伤后6 h开始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每次90 min,连续15 d),高压氧晚期组(n=18,脑外伤后60 d开始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每次90min,连续15 d)和高压氧早期晚期联合组(n=18,脑外伤后6 h开始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每次90 min,连续15d。然后在脑外伤后60 d再次给予高压氧治疗,每天1次,每次90 min,连续15 d),分别在脑外伤后4 h、15 d及75 d进行检测。通过水迷宫实验检测高压氧治疗对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TUNEL染色检测高压氧治疗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观察高压氧治疗对大鼠海马部位HIF-1α表达的影响,脑水含量测试高压氧治疗对大鼠脑水肿的影响,伊文氏蓝含量测试高压氧治疗对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结果:高压氧治疗明显改善了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减少了海马部位的细胞凋亡和HIF-1α表达,减轻了局部脑水肿,促进了血脑屏障的恢复。结论:在脑外伤后早期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好于晚期行高压氧治疗,早期晚期联合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最好。本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脑外伤提供了新的理想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脑外伤 学习记忆 大鼠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脑损伤大鼠神经可塑性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敏 刘玲 +2 位作者 陈燕惠 陈达光 杨秀霖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细胞中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建立宫内HIBD动物模型,随机分为HIBD干预组、HIBD非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HIBD干预组采取早期触摸和...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细胞中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建立宫内HIBD动物模型,随机分为HIBD干预组、HIBD非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HIBD干预组采取早期触摸和丰富环境刺激,HIBD非干预组与对照组常规饲养。干预28 d后,通过三等臂Y型迷宫试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而后取大鼠额皮质和海马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GAP-43表达情况。结果HIBD非干预组学习与记忆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HIBD干预组Y迷宫测试成绩则优于HIBD非干预组(P<0.01)。同时,HIBD非干预组额皮质和海马神经元GAP-43阳性系数高于对照组(P<0.01),而HIBD干预组GAP-43的表达又明显高于HIBD非干预组(P<0.01)。结论早期干预具有改善HIBD大鼠认知能力的效果,其促进HIBD脑功能修复的作用与增加脑组织GAP-4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氧 脑缺血 早期干预 GAP-43蛋白 学习 记忆 大鼠
下载PDF
丹参红花提取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邵荣姿 刘召红 张俭俭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第7期627-629,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红花提取物对D-半乳糖(D-ga1)致小鼠衰老模型学习记忆的调节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丹参红花提取物低剂量(10 mg/kg.d)、中剂量(10 mg/kg.d)组、高剂量(10 mg/kg.d)组,8周后采用Y型迷宫、跳台实验... 目的观察丹参红花提取物对D-半乳糖(D-ga1)致小鼠衰老模型学习记忆的调节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丹参红花提取物低剂量(10 mg/kg.d)、中剂量(10 mg/kg.d)组、高剂量(10 mg/kg.d)组,8周后采用Y型迷宫、跳台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体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跳台错误次数和迷宫错误次数明显增多;体内MDA含量升高,SOD活性下降;丹参红花提取物各组小鼠跳台错误次数减少,迷宫测试潜伏期缩短,体内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丹参红花提取物能改善衰老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红花 D-半乳糖 衰老 学习记忆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和高压氧联用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赵旸 黎七雄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3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 GM1)和高压氧( HBO )联合应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GM1组、HBO组和GM1+HBO组。采用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缺血再灌注模型,&amp;nbs...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 GM1)和高压氧( HBO )联合应用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作用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GM1组、HBO组和GM1+HBO组。采用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缺血再灌注模型,&amp;nbsp;GM1组和HBO+GM1组分别腹腔注射GM1(10mg/kg/d),HBO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相应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用7天后进行抑制性回避反应及Y-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形态学,细胞数及密度变化。结果:回避反应能力试验:模型组小鼠24小时后3分钟内步入暗室次数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GM1组、HBO组和HBO+GM1组与模型组比较步入暗室的次数减少(p<0.05,p<0.01);HBO+GM1组小鼠步入暗室的次数可恢复至正常水平,分别与GM1组和HBO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水迷宫试验:模型组小鼠24小时后10秒内到达坪台次数明显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HBO+GM1组小鼠与模型组比较10秒内到达坪台次数基本恢复正常(p<0.05);HBO+GM1组分别与GM1组和HBO组10秒内到达坪台次数也明显增加(p<0.05)。海马区细胞数及密度增加,分别与GM1组、HBO组比其作用明显增加。结论:GM1与HBO联合应用对CIR所致的海马区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及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均具有保护作用,而且比GM1和HBO单独应用的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高压氧 脑缺血再灌注 学习 记忆
原文传递
早期应激减低C57小鼠认知功能相关的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密度 被引量:3
9
作者 何云 许本柯 +1 位作者 杨群 陈运才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462-467,共6页
目的:借助高尔基染色法探讨早期应激对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区神经元树突棘密度的影响。方法:自出生后第2~9天,持续改变新生C57小鼠的生存环境1周,建立早年生活应激动物模型。采用ELISA CORT试剂盒检测第9日龄C57小鼠血浆皮质酮含量;... 目的:借助高尔基染色法探讨早期应激对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区神经元树突棘密度的影响。方法:自出生后第2~9天,持续改变新生C57小鼠的生存环境1周,建立早年生活应激动物模型。采用ELISA CORT试剂盒检测第9日龄C57小鼠血浆皮质酮含量;针对120日龄小鼠行物体识别实验、物体位置识别实验,检测小鼠的认知功能;运用Golgi染色定量分析第9、21、120日龄3个时间点海马CA1、CA3区锥体细胞神经元树突棘的密度。结果:9日龄应激组小鼠皮质酮含量显著增高(应激组为10.617 ng/ml±2.012 ng/ml,对照组为3.300 ng/ml±0.122 ng/ml);120日龄应激组C 57雄性小鼠对新旧物体的识别能力表现为长期记忆(24 h)能力减低;早期应激所致的负性效应持续损害海马锥体细胞区神经元至成年,表现为120日龄组C 57雄性小鼠神经元树突棘密度(每20μm树突节段树突棘数量)降低。结论:早期应激所致负性效应延缓了海马锥体细胞区神经元树突棘的成熟和稳定,导致机体认知功能发育迟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应激 海马 学习记忆 树突棘 C57小鼠
下载PDF
小檗碱对小鼠记忆和学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以菊 吴俊芳 刘天培 《泰山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83-85,共3页
用Y迷宫箱,于训练前1小时腹腔注射Ber,12.5mg/kg─1,能明显促进小鼠的记忆、学习功能。并且Ber对东茛菪碱、戊巴比妥所造成的记忆获得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对乙醇所造成的记忆再现障碍的改善作用不明显。结果... 用Y迷宫箱,于训练前1小时腹腔注射Ber,12.5mg/kg─1,能明显促进小鼠的记忆、学习功能。并且Ber对东茛菪碱、戊巴比妥所造成的记忆获得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对乙醇所造成的记忆再现障碍的改善作用不明显。结果提示:Ber的促记忆可能与其抑制脑内AchE及易化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东莨菪碱 戊巴比妥 学习 记忆 小鼠
下载PDF
去卵巢合并D-半乳糖注射制备大鼠AD模型及戊酸雌二醇对其记忆改善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甜甜 李娜 +1 位作者 邱服斌 赵海峰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41-645,共5页
目的建立去卵巢(OVX)合并D-半乳糖(D-gal)所致的AD大鼠模型,并研究戊酸雌二醇对其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3~4月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OVX结合注射D-gal模型组(O+D)、戊酸雌二醇干预组(O+D+E)及假手术对照组(C)。利... 目的建立去卵巢(OVX)合并D-半乳糖(D-gal)所致的AD大鼠模型,并研究戊酸雌二醇对其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3~4月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OVX结合注射D-gal模型组(O+D)、戊酸雌二醇干预组(O+D+E)及假手术对照组(C)。利用旷场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戊酸雌二醇对大鼠学习能力的影响,并检测血清与脑组织中的SOD与GSH-PX活力、MDA与羰化蛋白含量。采用SPSS 13.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C组比较,O+D组大鼠学习能力明显下降,脑组织和血清中SOD、GSH-Px活力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O+D组比较,O+D+E组大鼠学习能力明显提高,脑组织和血清中SOD、GSH-Px活力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VX合并注射D-gal可制备AD大鼠模型,并且注射戊酸雌二醇可通过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AD大鼠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卵巢 D-半乳糖 阿尔茨海默病 学习记忆 戊酸雌二醇
原文传递
甲基黄酮醇胺盐对大鼠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其抗氧化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明正 武冬梅 牛栓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研究甲基黄酮醇胺盐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分析该药影响学习记忆与其影响脑内自由基反应的关系。方法ip甲基黄酮醇胺盐5,10mg·kg-1共7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测定训练d5... 目的研究甲基黄酮醇胺盐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分析该药影响学习记忆与其影响脑内自由基反应的关系。方法ip甲基黄酮醇胺盐5,10mg·kg-1共7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同时测定训练d5和休息30d后大鼠脑内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和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结果甲基黄酮醇胺盐两种剂量均可提高大鼠获取空间定位信息能力和信息贮存能力并增强记忆保持和再现过程。用药大鼠脑内LPO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其记忆成绩呈正相关性。而脑内SOD活性则高于对照组,与其记忆成绩呈负相关性。结论甲基黄酮醇胺盐对大鼠的学习记忆机能具有促进作用,而它的抗氧化作用可能为其促进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黄酮醇胺盐 学习记忆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Biological Background of Kh.DIC Mice and Their Learning and Memory Defects
13
作者 潘卫松 邢东明 +4 位作者 秦川 孙虹 高虹 金文 杜力军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3年第4期508-516,共9页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the Kh.DIC mice, a mutant of the Kunming mice, was studied to analyze its memory development. The mice's brain function was evaluated using a water maze with the amount of monoamines measur...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the Kh.DIC mice, a mutant of the Kunming mice, was studied to analyze its memory development. The mice's brain function was evaluated using a water maze with the amount of monoamines measured by fluorospectrophotometry and enzyme activities detected b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The mice were found to have spacial learning and memory defects at the age of 1 month in both ordinary animals and in special pathogen free (SPF) animals. At the same time, the amount of monoamines and the activities of monoamine oxidase B and dopamine β hydroxylase differed from those of the Kunming mice. The defects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 system.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IC mice may be useful economic animal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brain def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E STRAIN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learn and memory NEUROTRANSMITTER
原文传递
豆奶/“营养豆奶”对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耿战辉 马秀玲 +2 位作者 徐臻荣 郭伟 王颢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3-16,共4页
探讨豆奶与铁、锌和/或维生素C强化豆奶(营养豆奶)改善学习记忆的功能。方法:选用初断乳小 鼠,喂饲豆奶或营养豆奶4周,进行水迷宫试验、跳台试验、避暗试验;并于试验不同阶段分别测定小鼠体重、血红 蛋白和血清铁。结果:①各... 探讨豆奶与铁、锌和/或维生素C强化豆奶(营养豆奶)改善学习记忆的功能。方法:选用初断乳小 鼠,喂饲豆奶或营养豆奶4周,进行水迷宫试验、跳台试验、避暗试验;并于试验不同阶段分别测定小鼠体重、血红 蛋白和血清铁。结果:①各试验组小鼠前2周体重增加值、血红蛋白增加值及血清铁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有增高趋 势,并以Fe+Zn组及Fe+Zn+Vc组较明显;②水迷宫试验中,Fe+Zn组及Fe+Zn+Vc组小鼠重测验时错误次数均显著低 于对照组(P<0.05, P<0.01); Fe+Zn+Vc组训练及重测验时达标所需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02); ③跳台试验中,各试验组重测验潜伏期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分别为P<0.05, <0.001, P<0.01, P<0.05);④避暗 试验中, Fe+Zn组重测验时5min内错误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Fe+Zn+Vc组训练及重测验潜伏期均显著短于 对照组 (P<0.05, P<0.01).结论:豆奶、铁锌及铁锌维生素C强化豆奶均可促进初断乳小鼠的体格发育;铁锌及 铁锌维生素C强化豆奶还可能具有改善试验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奶 小鼠 学习 记忆
下载PDF
小鼠脑部SIRT1与IR受体的共定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羽 刘翠 +4 位作者 梁良 黄澜 朱华 盛树力 秦川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4,F0002,共5页
目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SIRT1)是一种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复杂的生理过程。最近研究显示其参与外周组织糖原的代谢过程及胰岛素分泌。在成年C57BL/6小鼠脑部,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SIRT1)与胰岛素受体(IR)是否... 目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SIRT1)是一种NAD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复杂的生理过程。最近研究显示其参与外周组织糖原的代谢过程及胰岛素分泌。在成年C57BL/6小鼠脑部,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SIRT1)与胰岛素受体(IR)是否存在共定位,为揭示SIRT1与IR之间的联系及其可能起到的调控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技术研究SIRT1与胰岛素受体之间是否存在共定位,及其在脑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结果 SIRT1表达于小鼠海马CA1区椎体细胞,主要在神经元中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染色重叠图片显示,SIRT1与IR存在共定位,且其主要分布在小鼠的海马区、皮层、下丘脑等部位。体外研究显示胰岛素调节SIRT1的表达。结论 SIRT1主要表达于脑组织的神经元中,并与IR存在共定位现象。本研究结果为探讨SIRT1与IR在脑组织的生理及疾病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胰岛素受体 学习记忆力 小鼠
下载PDF
从认知语言学分析实现“以写促学”的心理机制
16
作者 丁丽军 刘宇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2X期13-14,共2页
自"以写促学"被提出以来,大量的实验证实了它的有效性,但鲜有从理论上来寻求解释的研究。因此文章从Swain的输出假设,认知语言学中的信息深层加工理论(The depth of processing hypothesis)、投入量假设(The Involvement hypo... 自"以写促学"被提出以来,大量的实验证实了它的有效性,但鲜有从理论上来寻求解释的研究。因此文章从Swain的输出假设,认知语言学中的信息深层加工理论(The depth of processing hypothesis)、投入量假设(The Involvement hypothesis),以及相关的记忆理论分析了写作得以促进学习记忆的心理机制。写作是对知识的应用,因此在大脑中贮存于程序性记忆中,而程序性记忆属于长期记忆,从这个角度看写作是可以促进知识的长期记忆从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简而言之,以写促学是知识习得内化的动态心理体验过程,写作是个所学知识深层加工的过程,因此能够促进长期记忆,促进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写促学 记忆 信息深层加工 投入量假设 输出假设
下载PDF
音乐基础理论学习中的有效记忆法
17
作者 冯坚 关继文 唐碧蓉 《音乐探索》 CSSCI 2010年第3期101-104,共4页
所谓记忆法,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以提高学习效率所总结出来的记忆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经验的积累和行为的逐渐复杂化是靠记忆来实现的。在人们的学习实践中,正是因为有了记忆,人们才能保持对... 所谓记忆法,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以提高学习效率所总结出来的记忆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经验的积累和行为的逐渐复杂化是靠记忆来实现的。在人们的学习实践中,正是因为有了记忆,人们才能保持对过去所学知识的反映和积累知识经验,才能有心理上的发展和形成一个人的个性。本文试通过自己在音乐基础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将有关音乐基础理论学习方面的一些记忆方法加以梳理,归纳出以下几种记忆方法加以探讨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学习 基础理论 记忆法
下载PDF
电针刺激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NO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罗任 闫兵 +2 位作者 何利雷 唐纯志 邵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0-502,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氧化亚氮(NO)含量的影响。进一步讨论针灸治疗VD的机制,为临床推广和显示中医治疗VD的优势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中采取4-血管阻断法制备VD模型,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氧化亚氮(NO)含量的影响。进一步讨论针灸治疗VD的机制,为临床推广和显示中医治疗VD的优势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中采取4-血管阻断法制备VD模型,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其大脑中NO的含量。结果:模型大鼠表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在水迷宫实验中,其潜伏期显著延长,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与其余三个象限无显著差异;其大脑NO水平明显升高。而电针组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相同时间内跨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多于其余三个象限;其大脑NO含量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结论:电针刺激能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能显著降低其大脑NO含量,具有逆转缺血性脑损伤后NO含量升高所致神经元损害过程,可能最终减少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学习记忆能力 氧化亚氮
下载PDF
电针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赖新生 王黎 唐纯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中用4-血管阻断模型,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用Tunel法检测鼠脑皮质和海马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大鼠表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 目的:观察电针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中用4-血管阻断模型,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用Tunel法检测鼠脑皮质和海马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大鼠表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在定位航行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潜伏期显著延长;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与其余三个象限无显著差异;其顶叶皮层及海马有大量的凋亡细胞出现。而电针能显著缩短定位航行试验的潜伏期。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多于其余三个象限,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其顶叶皮层及海马CA1区的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受损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电针能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拮抗脑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血管性痴呆 电针 学习记忆能力 凋亡 神经细胞
下载PDF
芝麻素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谷氨酸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欢 杨解人 +2 位作者 张俊秀 姚海 马同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07-511,共5页
目的:研究芝麻素(sesamin,Se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谷氨酸(Glu)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正常SD大鼠40只,首先建立空白对照组(NS 5.0 m L·kg-1·d-1)10只,其余灌胃三氯化铝(Al Cl3,15mg... 目的:研究芝麻素(sesamin,Se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谷氨酸(Glu)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正常SD大鼠40只,首先建立空白对照组(NS 5.0 m L·kg-1·d-1)10只,其余灌胃三氯化铝(Al Cl3,15mg·kg-1·d-1)联合腹腔注射D-半乳糖(D-gal,180 mg·kg-1·d-1)造模20周。于造模第13周将大鼠随机分为AD模型组(NS 5.0 m L·kg-1·d-1),Ses低剂量组(80 mg·kg-1·d-1),Ses高剂量组(160 mg·kg-1·d-1),每组各10只,继续给药8周后,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Glu阳性细胞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Glu蛋白表达。结果:Ses用药组可以明显缩短AD大鼠逃避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同时可以下调Glu阳性细胞和蛋白表达。结论:Ses可能通过拮抗Glu受体,有效减少Glu水平,降低了神经兴奋性毒性,从而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素 阿尔茨海默病 学习记忆 谷氨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