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分蘖发生及与特定部位叶片叶鞘含氮率的关系 被引量:21
1
作者 丁艳锋 黄丕生 凌启鸿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4-18,共5页
以水培的方法,设计不同的供氮水平,研究了水稻分蘖的发生、生长,出叶和干物质生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分蘖发生及新叶的出生与供氮水平及叶片、叶鞘的含氮率关系密切,过高过低的供氮水平均不利,即分蘖发生及新叶的出生要求一个... 以水培的方法,设计不同的供氮水平,研究了水稻分蘖的发生、生长,出叶和干物质生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分蘖发生及新叶的出生与供氮水平及叶片、叶鞘的含氮率关系密切,过高过低的供氮水平均不利,即分蘖发生及新叶的出生要求一个最适的供氮水平,在本试验中是70~50mg/L;过低的氮素供应水平,会使叶蘖同伸的n—3关系打破,出现叶蘖n—4同伸的滞后现象;分蘖的发生与发生分蘖的节位和上一节位的叶片、叶鞘的含氮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此两叶的含氮率高则分蘖发生多,因此,这两叶含氮率的高低可作为分蘖发生与否的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蘖 叶片 叶鞘 含氮率
下载PDF
甘蔗叶鞘在弹性剥叶元件作用下破坏高速摄影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牟向伟 区颖刚 +3 位作者 吴昊 刘庆庭 宋键铭 黄世醒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5-89,共5页
为了研究整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剥叶过程甘蔗叶鞘在弹性剥叶元件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研制了甘蔗剥叶试验台,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了蔗叶的破坏过程,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蔗叶鞘在弹性剥叶元件作用下的主要破坏形式有叶鞘脱落、叶鞘... 为了研究整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剥叶过程甘蔗叶鞘在弹性剥叶元件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研制了甘蔗剥叶试验台,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了蔗叶的破坏过程,并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蔗叶鞘在弹性剥叶元件作用下的主要破坏形式有叶鞘脱落、叶鞘撕裂和叶鞘与茎秆分离。通过建立弹性剥叶元件作用于叶鞘的简化力学模型,结合叶鞘的力学特性分析了蔗叶在弹性剥叶元件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弹性剥叶元件对叶鞘施加的力是破坏叶鞘的主要作用力。叶鞘不同的破坏形式与叶鞘的生长性状和力学特性有关,含水率低于20%干叶鞘的主要破坏形式为叶鞘脱落,含水率为20%~50%的湿叶鞘的主要破坏形式为叶鞘撕裂,含水率大于50%的青叶鞘的主要破坏形式为叶鞘与茎秆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叶鞘 弹性剥叶元件 破坏 高速摄影
下载PDF
淹涝胁迫对水稻叶鞘和叶片中淀粉粒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阳生 王建波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0年第6期528-530,T007,共4页
关键词 水稻 淹涝胁迫 叶鞘 叶片 淀粉粒
下载PDF
谷子茎秆叶鞘叶片及其结合部位的拉伸力学性能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红波 薛晋霞 +5 位作者 王炳轩 张燕青 武新慧 李晓斌 崔清亮 杨作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1-17,共7页
针对谷子机械收获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秆叶易缠绕问题,该研究以晋谷21、张杂10为对象,分别对谷子不同节间的茎秆、叶鞘、叶片和叶环各部位进行拉伸力学测试,并利用SAS统计软件对测试数据做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相关力学参数沿茎秆节间的... 针对谷子机械收获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秆叶易缠绕问题,该研究以晋谷21、张杂10为对象,分别对谷子不同节间的茎秆、叶鞘、叶片和叶环各部位进行拉伸力学测试,并利用SAS统计软件对测试数据做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相关力学参数沿茎秆节间的变化规律。2个谷子品种的茎秆在上下节间处的弹性模量、抗拉力和抗拉强度均差异显著(P<0.05)。由茎秆表皮拉伸测试测得晋谷21的茎秆弹性模量为4.15~6.64 GPa,抗拉强度为67.65~130.13 MPa,抗拉力为343.97~1598.37 N;张杂10的茎秆弹性模量为4.54~7.98 GPa,抗拉强度为73.22~136.50 MPa,抗拉力为167.66~567.54 N。2个谷子品种在不同节间位置、不同部位(叶鞘、叶片及叶环)的抗拉力和抗拉强度差异均极显著(P<0.01)。晋谷21的中上部节间叶鞘、叶片及叶环平均抗拉强度分别为13.30、10.13和4.18 MPa,平均抗拉力分别为122.16、41.23和25.80 N。张杂10的中上部节间叶鞘、叶片及叶环平均抗拉强度分别为13.30、11.77和4.24 MPa,平均抗拉力分别为104.30、59.48和22.87 N。测试结果表明,谷子茎秆、叶鞘、叶片和叶环部位中抗拉强度最弱位置在鞘叶相连接的叶环位置处。谷子机械收获时可选择在茎秆中部以上、穗部第2节间以下各节间的叶环位置处进行秆叶分离,施力大小20~25 N。研究结果可为谷子收获装置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收获 试验 谷子 拉伸特性 强度 茎秆 叶鞘 叶片
下载PDF
水稻灌浆期叶鞘蛋白质差异表达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兆伟 熊君 +6 位作者 李振方 齐晓辉 陈鸿飞 邵彩虹 王经源 梁义元 林文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9-626,共8页
为研究叶鞘在籽粒灌浆期间代谢的分子机理,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大穗型水稻"金恢809"在籽粒灌浆不同时期,叶鞘的蛋白质组变化趋势,共检测到23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11个得到鉴定,并按其表达丰度的变化分为6类。第1类,... 为研究叶鞘在籽粒灌浆期间代谢的分子机理,应用差异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了大穗型水稻"金恢809"在籽粒灌浆不同时期,叶鞘的蛋白质组变化趋势,共检测到23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11个得到鉴定,并按其表达丰度的变化分为6类。第1类,随着灌浆进程表达量逐渐降低,如α-亚基草酰乙酸脱羧酶;第2类,表达量先升后降,如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小链和ADP-核糖基化因子1;第3类,表达量先降后升再降低,如生长素响应因子、锌指-C3HC4型家族蛋白、液泡H+-ATP酶和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活化酶;第4类,表达量先升后降再升又降,如核酮糖α亚基结合蛋白;第5类,表达量先降后升,如金属硫蛋白Ⅱ相似蛋白-1A和牻牛儿基牻牛儿基二磷酸合酶;第6类,表达量逐渐升高,如蛋白激酶家族蛋白。这6类蛋白分别参与叶鞘光合作用、激素调节、物质转运、植株衰老的抗性反应以及细胞信号转导,共同调控叶鞘的源、库、流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鞘 蛋白质组 籽粒灌浆
下载PDF
水稻叶鞘和节间生长过程的动态模拟 被引量:12
6
作者 常丽英 汤亮 +3 位作者 顾东祥 杨杰 曹卫星 朱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25,共7页
通过对不同水分和氮素水平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鞘和节间伸长过程的连续观测和定量分析,构建了水稻主茎和分蘖叶鞘与节间生长的模拟模型。采用Logistic方程描述了主茎和分蘖叶鞘及节间的动态伸长过程;基于同伸叶鞘间的关系用二次曲线描... 通过对不同水分和氮素水平下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鞘和节间伸长过程的连续观测和定量分析,构建了水稻主茎和分蘖叶鞘与节间生长的模拟模型。采用Logistic方程描述了主茎和分蘖叶鞘及节间的动态伸长过程;基于同伸叶鞘间的关系用二次曲线描述了分蘖叶鞘长度的变化;基于节间长度与直径的线性关系描述了节间直径的变化。另外,用叶片含水量和含氮量描述了不同水分和氮素水平对叶鞘和节间生长的影响。利用独立的水稻田间试验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测试和检验,结果显示,主茎和分蘖叶鞘(一级分蘖和二级分蘖)长度模拟值的根均方差(RMSE)分别为0.65、0.52和0.46 cm;节间长度和直径模拟值的RMSE分别为0.42、0.15 cm。本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定量描述不同品种和环境条件下水稻叶鞘和节间的动态伸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鞘 节间 模拟模型
下载PDF
温度对芦苇不同部位分解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柳新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42-1044,共3页
研究温度对芦苇不同部位分解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促进了各部分分解速度,在5、15和25℃下,7个月后叶片干物质剩余率为75%、64%和55%,茎秆为80%、68%和61%,茎鞘为83%、80%和74%。从5℃到25℃,叶片、叶鞘和茎秆分别多分解了20%、19%和... 研究温度对芦苇不同部位分解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促进了各部分分解速度,在5、15和25℃下,7个月后叶片干物质剩余率为75%、64%和55%,茎秆为80%、68%和61%,茎鞘为83%、80%和74%。从5℃到25℃,叶片、叶鞘和茎秆分别多分解了20%、19%和9%,表明温度对各部分分解的影响存在差异。进一步由Q10可以看出,从5℃到15℃再到25℃,叶片、茎鞘和茎秆的Q10分别为1.3860和1.3059,1.5582和1.2602,1.1412和1.2746。成分不同可能是引起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此结果对于预测未来生态系统中C循环等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叶片 茎秆 叶鞘 分解速度 温度
下载PDF
不同抗盐性小麦叶鞘的Na^+/K^+选择性(英文) 被引量:7
8
作者 丁同楼 段培 王宝山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3-126,共4页
以200mmol/LNaCl处理耐盐小麦(TriticumaestivumL.)品种DK961和盐敏感小麦品种LM153d后,DK961叶鞘中Na+含量和叶片中K+含量均显著高于LM15,这造成DK961叶片中Na+/K+比显著低于LM15。即DK961的叶鞘以其较LM15更强的限制Na+、推动K+向叶... 以200mmol/LNaCl处理耐盐小麦(TriticumaestivumL.)品种DK961和盐敏感小麦品种LM153d后,DK961叶鞘中Na+含量和叶片中K+含量均显著高于LM15,这造成DK961叶片中Na+/K+比显著低于LM15。即DK961的叶鞘以其较LM15更强的限制Na+、推动K+向叶片运输的能力来保持叶片相对较低的Na+/K+比,即叶鞘在小麦抗盐性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胁迫 Na^+/K^+选择性 叶鞘 小麦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剑叶叶鞘的光合功能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兆武 萧浪涛 +4 位作者 罗孝和 李合松 吴成春 康朵兰 史齐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08-1515,共8页
以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父本“9311”、母本“培矮64S”和三系杂交稻组合“汕优63”为研究材料,采用^14C同位素示踪等技术,研究了“两优培九”剑叶叶鞘的光合能力与叶鞘光合产物的分配。结果表明,两优培九剑叶叶鞘的净光合速... 以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及其父本“9311”、母本“培矮64S”和三系杂交稻组合“汕优63”为研究材料,采用^14C同位素示踪等技术,研究了“两优培九”剑叶叶鞘的光合能力与叶鞘光合产物的分配。结果表明,两优培九剑叶叶鞘的净光合速率均值比汕优63高0.10μmol CO2 m^-2s^-2,尤以第3期,即灌浆关键时期,极显著高于汕优63,其他时期差异不显著;其叶鞘叶绿素含量的均值比汕优63高2.36SPAD值,各期均高于汕优63,其中,第1、3期显著高于汕优63;其剑叶叶鞘的Rubisco初始活性和总活性与汕优63差异不显著,但Rubisco活化率均值比汕优63高1.52%,具有平均优势,其中第3期显著高于汕优63;其叶鞘光合产物输送到穗部的量即转化为经济产量的量比汕优63高;与父母本相比,其剑叶叶鞘光合能力的均值具有平均优势或超亲优势;水稻叶鞘完全具有同叶片一样的光合能力,只有值的大小差异;水稻叶鞘的光合产物对产量的贡献一般为10%~20%。两优培九叶鞘及叶片光合功能都较强是其具有超高产特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两优培九 剑叶 叶鞘 光合功能
下载PDF
玉米植株叶片和根系的抗旱性差异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胜群 宋凤斌 周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8,共5页
为了研究玉米(Zea mays L.)的叶片和根系抗旱性差异,以田间种植的玉米品种‘掖单13’和‘丹玉13’为材料,在拔节期取样,分别对玉米的叶片、叶鞘及初生根、第1层至第5层次生根的基部、中部和根尖的保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拔节期... 为了研究玉米(Zea mays L.)的叶片和根系抗旱性差异,以田间种植的玉米品种‘掖单13’和‘丹玉13’为材料,在拔节期取样,分别对玉米的叶片、叶鞘及初生根、第1层至第5层次生根的基部、中部和根尖的保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拔节期玉米不同器官保水能力不同,叶鞘的保水能力最强,其次是根系,叶片的保水能力最弱。初生根和各层次生根不同部位相比较,根基部保水能力最强,其次是根中部,根尖的保水能力最弱;不同类型根保水能力相比较,初生根基部、中部和根尖部分的保水能力均最弱;第1层至第5层次生根基部的保水能力是根系发生时间越晚,其保水能力越强;根中部和根尖的保水能力在第1层至第5层次生根中有不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鞘 初生根 次生根 保水
下载PDF
花期低温对水稻叶鞘生理及结实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项洪涛 梁晓艳 +6 位作者 郑殿峰 李琬 王彤彤 王畅 王立志 李冰 齐德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4-122,共9页
盆栽条件下,以耐冷性不同的2个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龙稻5(耐冷型)和龙粳11(冷敏型)为材料,于开花期在人工气候室进行低温(15℃,分别持续1,2,3,4,5 d)处理,研究开花期低温对不同耐冷性水稻结实率及叶鞘膜透性、抗氧化酶等生理指标... 盆栽条件下,以耐冷性不同的2个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龙稻5(耐冷型)和龙粳11(冷敏型)为材料,于开花期在人工气候室进行低温(15℃,分别持续1,2,3,4,5 d)处理,研究开花期低温对不同耐冷性水稻结实率及叶鞘膜透性、抗氧化酶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2 d时,龙稻5和龙粳11的花粉活力分别下降了8.21%和16.10%,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低温处理3 d后,龙稻5的结实率下降到99.90%,与CK相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低温处理1 d后,龙粳11的结实率下降到60.04%,与对照相比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低温处理提高了水稻叶鞘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处理5 d时各指标达最大值,与CK相比,龙稻15和龙粳11分别提高了38.01%和20.77%、25.06%和84.85%、25.82%和23.63%。同时低温处理也提高了叶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处理3 d时酶活性达最大值,龙稻15和龙粳11分别较CK提高了10.57%和14.90%、86.26%和68.71%、17.73%和28.25%。综上所述,开花期低温引起水稻叶鞘膜脂过氧化程度升高,但也诱导水稻叶鞘抗氧化系统开启、保护酶活性上升以抵御低温伤害;开花期低温导致水稻花粉活力降低并引起结实率降低,耐冷品种较冷敏品种抵御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花期低温 水稻 叶鞘 生理特性 结实率
下载PDF
甘蔗成熟期叶鞘纤维素酶活性对自然脱落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樊仙 刘少春 +2 位作者 高欣欣 刀静梅 邓军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28-1232,共5页
采用脱叶性不同的4个甘蔗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成熟期叶鞘纤维素酶活性对蔗叶脱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活性影响甘蔗叶片脱落,在收获期叶鞘纤维素酶活性与植株脱落率均达到最高。不同叶位中,+10叶位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相关性分析表... 采用脱叶性不同的4个甘蔗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成熟期叶鞘纤维素酶活性对蔗叶脱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活性影响甘蔗叶片脱落,在收获期叶鞘纤维素酶活性与植株脱落率均达到最高。不同叶位中,+10叶位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4个甘蔗品种的+10叶位叶鞘纤维素酶活性与脱落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叶鞘 纤维素酶 脱落率
原文传递
Bph30confers resistance to brown planthopperby fortifying sclerenchyma in rice leaf sheaths 被引量:7
13
作者 Shaojie Shi Huiying Wang +16 位作者 Lingyun Nie Di Tan Cong Zhou Qian Zhang YiLi Bo Du Jianping Guo Jin Huang DiWu Xiaohong Zheng Wei Guan Junhan Shan Lili Zhu Rongzhi Chen Longjian Xue Linda L.Walling Guangcun He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714-1732,共19页
Phloem-feeding insects cause massive losses in agriculture and horticulture.Host plant resistance to phloem-feeding insects is often mediated by changes in phloem composition,which deter insect settling and feeding an... Phloem-feeding insects cause massive losses in agriculture and horticulture.Host plant resistance to phloem-feeding insects is often mediated by changes in phloem composition,which deter insect settling and feeding and decrease viability.Here,we report that rice plant resistance to the phloem-feeding brown planthopper(BPH)is associated with fortification of the sclerenchyma tissue,which is located just beneath the epidermis and a cell layer or two away from the vascular bundle in the rice leaf sheath.We found that BPHs prefer to feed on the smooth and soft region on the surface of rice leaf sheaths called the long-cell block.We identified Bph30 as a rice BPH resistance gene that prevents BPH stylets from reaching the phloem due to the fortified sclerenchyma.Bph30 is strongly expressed in sclerenchyma cells and enhances cellulose and hemicellulose synthesis,making the cell walls stiffer and sclerenchyma thicker.The structurally fortified sclerenchyma is a formidable barrier preventing BPH stylets from penetrating the leaf sheath tissues and arriving at the phloem to feed.Bph30 belongs to a novel gene family,encoding a protein with two leucine-rich domains.Another member of the family,Bph40,also conferred resistance to BPH.Collectively,the fortified sclerenchyma-mediated resistance mechanism revealed in this study expands our understanding of plant-insect interactions and opens a new path for controlling planthoppers in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brown planthopper fortified sclerenchyma-mediated resistance cell wall leaf sheath BREEDING
原文传递
旱育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付群 韦文生 +2 位作者 王忠 许祥明 熊飞 《江苏农学院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45-48,共4页
以“汕优63”为材料,用树脂切片法观察细胞结构,用光合、蒸腾分析系统测定叶片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研究旱育对秧苗结构、生理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旱育使秧苗生长变得迟缓。(2)旱育使植株中淀粉含量增高。(3)旱秧栽... 以“汕优63”为材料,用树脂切片法观察细胞结构,用光合、蒸腾分析系统测定叶片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研究旱育对秧苗结构、生理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旱育使秧苗生长变得迟缓。(2)旱育使植株中淀粉含量增高。(3)旱秧栽后发根出蘖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秧 光合速率 生长
下载PDF
Effect of Chemical Extraction on Physicochem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oum Palm Fibres 被引量:3
15
作者 S. Zannen L. Ghali +1 位作者 M. T. Halimi M. Ben Hssen 《Advances in 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 2014年第10期203-216,共14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hemical extraction method on the properties of doum palm fibres. The method of extraction which is carried out is a soda treatment. First,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hemical extraction method on the properties of doum palm fibres. The method of extraction which is carried out is a soda treatment. First,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xtraction processes was undertaken. Secondly,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surface morphology, density, linear density and diameter),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tenacity, strain)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FT-IR spectra) of doum palm fibres were inspected. Finally, a comparison between properties of doum palm fibres and other vegetal ones has been included. Results indicates an influence of soda treatment on properties of Doum palm fibers. In fact, there is an improvement on fibers diameter and linear density while increasing soda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and treatment duration. Moreover, the studied fibers have a low density which does not exceed 1. The fibers tenacity achieved the maximum value of 20.86 cN/Tex when precessing in the following combination (0.75 N, 100°C and 180 mn). In the end, the FTIR spectra reveals a change in structure after this alkali treatment while increasing the cellulose amount exposed on the fiber surface and consequently the number of possible reaction sites (OH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m PALM Fibres leaf sheath Extraction SODA Treatment Physical PROPERTIES MECHANICAL PROPERTIES Chem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Plastid Signals and the Bundle Sheath: Mesophyll Development in Reticulate Mutants 被引量:3
16
作者 Peter K. Lundquist Christian Rosar +1 位作者 Andrea Brautigam Andreas P.M. Weber 《Molecular Plant》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4-29,共16页
The development of a plant leaf is a meticulously orchestrated sequence of events producing a complex organ comprising diverse cell types. The reticulate class of leaf variegation mutants displays contrasting pigmenta... The development of a plant leaf is a meticulously orchestrated sequence of events producing a complex organ comprising diverse cell types. The reticulate class of leaf variegation mutants displays contrasting pigmentation between veins and interveinal regions due to specific aberr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sophyll cells. Thus, the reticulate mutants offer a potent tool to investigate cell-type-specific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The discovery that most mutants are affected in plastid-localized, metabolic pathways that are strongly expressed in vasculature-associated tis- sues implicates a crucial role for the bundle sheath and their chloroplasts in proper development of the mesophyll cells. Here, we review the reticulate mutants and their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with a focus on those in Arabidopsis thali- ana. Two alternative models have been put forward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tid metabolism and meso- phyll cell development, which we call here the supply and the signaling hypotheses. We critically assess these proposed models and discuss their implications for leaf development and bundle sheath function in C3 species. The characteriza- tion of the reticulate mutants supports the significance of plastid retrograde signaling in cell development and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undle sheath in C3 photosyn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iculate MESOPHYLL bundle sheath DEVELOPMENT intercellular signaling leaf variegation plastid.
原文传递
SP1调控碳水化合物分配对穗形态的影响
17
作者 梁成刚 汪燕 +2 位作者 李天 大杉立 青木直大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2-159,共8页
探讨SP1在水稻“源-库”系统中的调控作用,为解析稻穗形成的机理和青贮饲料稻分子育种提供科学参考。以sp1与WT为材料,进行氮处理和生长分析,表型鉴定、碳水化合物测定和RT-qPCR检测。结果发现,氮处理10 d时,sp1与WT无表型差异,但在高... 探讨SP1在水稻“源-库”系统中的调控作用,为解析稻穗形成的机理和青贮饲料稻分子育种提供科学参考。以sp1与WT为材料,进行氮处理和生长分析,表型鉴定、碳水化合物测定和RT-qPCR检测。结果发现,氮处理10 d时,sp1与WT无表型差异,但在高、中氮条件下,sp1相对生长速率显著提高;24 d时sp1叶鞘、根、植株干重提高,叶鞘氮含量降低、碳/氮比值提高,说明充裕的氮能促进sp1生长,SP1可能影响叶鞘碳-氮平衡。抽穗期sp1株高显著降低,分蘖数显著提高,稻穗变小并伴随高位分蘖发生。孕穗期sp1茎、鞘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与WT差异较小,但抽穗期茎中淀粉、蔗糖和叶鞘中淀粉、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明显提高。SP1在叶鞘基部高表达,推测突变SP1能抑制蔗糖由茎鞘向穗的运输,导致高位分蘖发生和稻穗变小。SP1可应用于青贮饲料稻分子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形态 SP1 碳水化合物 叶鞘 青贮饲料稻
下载PDF
冬小麦不同灌浆时期穗和叶茎鞘对粒重的贡献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金芝 黄明 +3 位作者 李友军 王志敏 田文仲 高海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2-939,共8页
为了揭示冬小麦穗和叶茎鞘在不同灌浆时期对粒重的贡献,于2011-2012年度,在大田条件下,选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6个冬小麦品种,进行穗遮光和去叶+茎鞘遮光处理,研究了冬小麦不同灌浆时期的干物质积累转运量和粒重,分析了穗和叶茎鞘对粒... 为了揭示冬小麦穗和叶茎鞘在不同灌浆时期对粒重的贡献,于2011-2012年度,在大田条件下,选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的6个冬小麦品种,进行穗遮光和去叶+茎鞘遮光处理,研究了冬小麦不同灌浆时期的干物质积累转运量和粒重,分析了穗和叶茎鞘对粒重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穗遮光和去叶+茎鞘遮光显著影响冬小麦茎鞘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以及其对穗粒重的贡献率。穗和叶茎鞘对冬小麦粒重的贡献率总体表现为灌浆前期低、中后期高;在灌浆中期穗对粒重的贡献优于叶茎鞘,而在灌浆前期和后期呈相反规律,且其影响效应因品种而异;整个灌浆期穗对单粒重和穗粒重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30.31%和34.64%,叶茎鞘分别为32.87%和35.95%。穗对粒重贡献的关键时期为灌浆中期,筛选和培育灌浆中期穗对粒重贡献率高的品种有利于提高冬小麦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叶茎鞘 粒重 贡献
下载PDF
叶鞘对杂交水稻茎秆抗倒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文雨 张玉烛 魏中伟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6,共5页
为了明确叶鞘对杂交水稻茎秆抗倒能力的影响,选取4个杂交水稻品种,研究了其基部节间包鞘及去鞘的抗折力差异和基部节间叶鞘的包茎层数、包茎厚度、存活数量及其与节间包鞘抗折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部节间包鞘的抗折力是去鞘的1.4~1.9... 为了明确叶鞘对杂交水稻茎秆抗倒能力的影响,选取4个杂交水稻品种,研究了其基部节间包鞘及去鞘的抗折力差异和基部节间叶鞘的包茎层数、包茎厚度、存活数量及其与节间包鞘抗折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基部节间包鞘的抗折力是去鞘的1.4~1.9倍,去鞘后的抗折力较包鞘的降幅24.3%~46.8%,叶鞘在齐穗期对抗倒性弱的品种影响大,而在成熟期对抗倒性强的品种影响大。从齐穗期到成熟期,叶鞘包茎层数、厚度及存活数量总体呈现显著或极显著下降,且抗倒性强的品种叶鞘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抗倒性较弱的品种,且下降幅度表现为抗倒性弱的品种大于抗倒性强的品种。叶鞘包茎层数、厚度及存活数量与节间包鞘的抗折力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叶鞘能极显著提高水稻基部节间的抗倒伏能力,主要通过增加叶鞘的包茎层数、包茎厚度、活性等来改善植株形态生理指标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茎秆 叶鞘 倒伏
原文传递
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剑叶及其叶鞘的光合作用(英文)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兆武 李合松 +1 位作者 王若仲 萧浪涛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31-537,共7页
以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LYP9)和杂交稻‘汕优63’(SY63)为研究材料,用^(14)C同位素示踪等技术,研究了剑叶的叶片与叶鞘的光合作用与光合产物向叶鞘的分配。结果表明,‘两优培九’剑叶及其叶鞘的净光合速率的均值均高于‘汕优63’;剑... 以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LYP9)和杂交稻‘汕优63’(SY63)为研究材料,用^(14)C同位素示踪等技术,研究了剑叶的叶片与叶鞘的光合作用与光合产物向叶鞘的分配。结果表明,‘两优培九’剑叶及其叶鞘的净光合速率的均值均高于‘汕优63’;剑叶叶鞘中部群体内透光率均值、倒二叶叶鞘中部群体内的透光率均值高于‘汕优63’;剑叶及其叶鞘的Rubisco初始羧化活性均值、总羧化活性均值和活化率均值都高于‘汕优63’,其差异大多数时期达显著水平。‘两优培九’叶鞘光合产物的输出比‘汕优63’快,其叶鞘光合产物输送到穗部的量即转化为经济产量的量比‘汕优63’高。‘两优培九’叶鞘的光合产物主要输送到穗等部位,对产量有一定的(约为15%)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杂交稻 剑叶 叶片 叶鞘 光合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