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源北沙参叶片表型特征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鑫 吴尚满 +3 位作者 安康 周春霞 牟进鹏 卞福花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10-117,共8页
以来自山东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的8个不同种源地,异地栽培同一环境下的多年生北沙参植株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种源北沙参叶片形态特征、显微结构、叶绿素含量等进行测定,并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系统聚类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 以来自山东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的8个不同种源地,异地栽培同一环境下的多年生北沙参植株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种源北沙参叶片形态特征、显微结构、叶绿素含量等进行测定,并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系统聚类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价,以期揭示北沙参不同种质资源叶片表型适应性特征。结果表明:由于长期人工选择,栽培种源北沙参的叶面积、叶柄长显著大于野生种源。而野生种源的光合结构、叶绿素含量等均优于栽培种源,具有更强的适应海滨沙滩强光照、干旱、多盐、大风的野生环境的能力,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平方欧式距离为10时,聚类分析将8个种源分为3组,栽培种源莱阳和赤峰聚为一组,野生种源情人岛、田横岛、海阳、日照、金石滩聚为一组,野生种源八仙岛单独聚为一组,具有叶片厚、叶肉组织厚等光合结构优势。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栽培种源赤峰北沙参叶片表型综合得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沙参 种质资源 叶片表型 适应性
原文传递
出露石牙对珍稀濒危植物四药门花分布与叶表型性状的影响
2
作者 俞筱押 杨光琴 +2 位作者 丁智强 余瑞 潘成臣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2-358,共7页
喀斯特区常见的出露石牙对水分和养分的再分配影响了植物物种的分布与适应特征。为了解出露石牙对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四药门花(Loropetalum subcordatum)的分布与叶表型性状的影响,用样带法对贵州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四药门花个体根... 喀斯特区常见的出露石牙对水分和养分的再分配影响了植物物种的分布与适应特征。为了解出露石牙对中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四药门花(Loropetalum subcordatum)的分布与叶表型性状的影响,用样带法对贵州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四药门花个体根部和周边最近石牙与土表连接处的距离进行调查、并选择距石牙不同距离的乔木植株叶片进行表型特征测量。根据四药门花植株的分布特征,将其与石牙距离分为三组(0 cm、0.1~10 cm、≥10 cm)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本次共调查到四药门花个体515株,其中胸径≥1 cm的388株(75.3%)。胸径最大值为17.5 cm,该植株距石牙7 cm。胸径≥1 cm植株距石牙0 cm、0.1~10 cm、≥10 cm植株数分别为89株平均胸径3.44±2.26 cm、21株平均胸径4.38±4.55 cm和278株平均胸径3.93±2.75 cm;幼苗和幼树距离石牙0 cm有19株、0.1~10 cm有62株、≥10 cm有46株。②茂兰四药门花种群叶长106.60±19.28 mm、叶宽47.53±10.10 mm、叶宽/长0.45±0.08、叶厚0.32±0.05 mm、叶柄长12.82±3.35 mm、叶柄径1.43±0.35 mm。距石牙0 cm组、0.1~10 cm组和≥10 cm组四药门花的叶长、叶宽、叶柄径差异不显著(P>0.05),叶厚、叶宽/叶长、叶柄长差异极显著(P<0.01)。石牙出露深刻影响了四药门花的分布和植物的适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表型性状 空间分布 异质性 岩溶 石牙 四药门花 珍稀濒危植物
下载PDF
尾叶樱桃天然种群叶表型性状变异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朱弘 朱淑霞 +3 位作者 李涌福 伊贤贵 段一凡 王贤荣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68-1178,共11页
为揭示中国特有植物尾叶樱桃(Cerasusdielsiana)在现代核心分布区天然种群的叶表型地理变异规律及其生态适应性特征,该研究通过多重比较、巢氏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主坐标分析(PCoA)、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 为揭示中国特有植物尾叶樱桃(Cerasusdielsiana)在现代核心分布区天然种群的叶表型地理变异规律及其生态适应性特征,该研究通过多重比较、巢氏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主坐标分析(PCoA)、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等数理方法,对来自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台湾5省8个尾叶樱桃天然种群的11个叶表型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其不同地理单元间叶表型多样性和地理变异规律及对地理气候的响应。结果显示:1)尾叶樱桃主要叶表型性状变异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平均变异系数为22.44%,其中变异系数最大和最小的分别为叶面积(50.83%)与一级侧脉数(7.96%);平均叶表型性状的分化系数为30.78%,种群内的变异(51.55%)大于种群间的变异(22.55%)。2)PCA表明对尾叶樱桃叶表型性状变异起主要贡献作用的前三大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2.400%,可以综合概括和排序为"大小性状"(73.242%)与"形状性状"(19.158%)。3)叶宽(r=–0.641)、叶面积(r=–0.658)和一级侧脉数(r=0.659)性状均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或正相关关系,气温季节变化和最湿季降水量对叶表型性状变异影响较大。4)基于PCoA和UPGMA聚类分析可将8个天然种群划分为4类。尾叶樱桃天然种群叶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在数量上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大小性状"是性状间变异的主要来源,平均表型分化处于中等程度水平,种群内是叶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来源;各种群间表型分化划分结果与地理位置基本一致,在地理空间上呈现以经度为主的梯度变异模式,"气候变异性"与"展叶期降水量"是驱动叶表型性状变异的主要气候因子,推测这是尾叶樱桃在长期进化中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环境相适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樱桃 天然种群 地理-气候因子 叶表型分化
原文传递
新疆地区欧洲李叶片表型性状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颉刚刚 欧阳丽婷 +2 位作者 谢军 刘贝贝 耿文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2-78,共7页
以新疆塔城、伽师、伊犁和轮台的21株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 Linn.)单株[‘塔城槟子’(‘Tacheng Binzi’)5株,‘伽师酸梅’(‘Jiashi Suanmei’)、‘吾尔江’(‘Wuerjiang’)、‘艾努拉’(‘Ainula’)、‘阿鲁恰’(‘Aluqia’)和‘... 以新疆塔城、伽师、伊犁和轮台的21株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 Linn.)单株[‘塔城槟子’(‘Tacheng Binzi’)5株,‘伽师酸梅’(‘Jiashi Suanmei’)、‘吾尔江’(‘Wuerjiang’)、‘艾努拉’(‘Ainula’)、‘阿鲁恰’(‘Aluqia’)和‘克孜吾尔江’(‘Keziwuerjiang’)各1株,均为国内栽培型;‘塔城酸梅’(‘Tacheng Suanmei’)2株,分别为国内栽培型和疑似国内野生型;欧洲李5株,均为国内野生型;‘法兰西’(‘French’)、‘斯坦勒’(‘Stanley’)、‘女神’(‘Goddess’)和‘理查德’(‘Richard’)各1株,均为国外引进型]为实验材料,对其叶片13个表型性状(包括5个定性指标和8个定量指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欧洲李单株叶片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5%~48.5%,其中,单叶干质量、叶形、叶缘和单叶面积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8.5%、39.4%、39.2%和37.4%,明显高于其余表型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85.311%;其中,单叶面积和单叶干质量、叶基和叶尖、叶厚和叶柄长、叶色和叶缘的载荷分别在第1、第2、第3和第4主成分中较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5.0处,供试21株单株被分成3组,其中,5株国内野生型聚为一组,1株国内栽培型(‘阿鲁恰’)及4株国外引进型聚为一组,其余10株国内栽培型及1株疑似国内野生型聚为一组,并且,国内野生型与国内栽培型的亲缘关系较近。研究结果显示:新疆地区的欧洲李叶片表型性状多样性较高,单叶干质量、单叶面积、叶形及叶缘是欧洲李多样性分析的主要依据;并且,影响欧洲李叶片表型性状的主要因子有单叶面积-单叶干质量因子、叶基-叶尖因子、叶厚-叶柄长因子和叶色-叶缘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李 叶片表型性状 多样性 亲缘关系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中国板栗36个叶片表型性状的多样性 被引量:14
5
作者 郭燕 张树航 +2 位作者 李颖 张馨方 王广鹏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1009,共19页
【目的】揭示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叶片表型性状的变异规律及多样性特征,为中国板栗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科学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10个省份(群体)240份资源的36个叶片表型性状(31个数量性状和5个质量性状)进行检测... 【目的】揭示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叶片表型性状的变异规律及多样性特征,为中国板栗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科学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10个省份(群体)240份资源的36个叶片表型性状(31个数量性状和5个质量性状)进行检测,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板栗叶片表型多样性水平及其与原产地的地理、环境因子关系。【结果】巢式方差分析表明,31个数量性状在群体内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同时叶片长、叶片宽、叶片长/宽、锯齿高度等15个数量性状及3个质量性状(叶片形状、叶基形状和叶缘锯齿特征)在群体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说明板栗叶片表型在群体内和群体间均存在丰富变异。群体间叶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7.95%,远小于群体内的92.05%,说明叶片表型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部。板栗叶片表型的平均变异系数(CV)和平均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18.05%和1.27,5个质量性状中以叶片形状的CV和H′最高(35.67%,0.86),叶缘特征最低(5.60%,0.07);31个数量性状的CV在8.68%(叶片长/宽)-32.73%(锯齿深度),H′在1.54(叶背茸毛密度)-2.09(叶片结构疏松度)。叶片外观形态、生理指标和解剖性状的平均H′分别为2.03、2.04和2.04,CV由高到低分别为15.27%(外观形态)>15.18%(生理指标)>12.17%(解剖结构)。10个群体表型性状CV均值在17.11%(陕西)-19.66%(山东),H′均值在0.99(安徽)-1.80(河北)。板栗叶片大多表型性状与地理气候因子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其中年均气温等温度指标和年降水量与叶基形状、锯齿高度等性状呈负相关(经度和纬度与之呈正相关),与叶片长/宽呈正相关(经度和纬度与之呈负相关)。【结论】板栗叶片表型在群体间和群体内均存在丰富变异,但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个体基因型间的变异),因而以叶片表型性状作为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叶片表型性状 群体间 群体内 变异规律 表型多样性
下载PDF
江西4刨花楠种源苗木叶片表型性状与生物量分配的比较 被引量:15
6
作者 徐朝斌 钟全林 +5 位作者 程栋梁 胡松竹 胡波 伍伯妍 孙晓媚 张佩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0-924,共5页
采用实验地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对江西4种源刨花楠(Machilus pauhoi)苗木叶片长(LL)、宽(LW)、厚(LT)、重(LH)、叶面积(LA)及比叶面积(SLA)等表型性状与生物量分配进行比较,4种源的种子分别来自江西崇义(CY)、遂川(SC)、泰和(TH)和永新(Y... 采用实验地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对江西4种源刨花楠(Machilus pauhoi)苗木叶片长(LL)、宽(LW)、厚(LT)、重(LH)、叶面积(LA)及比叶面积(SLA)等表型性状与生物量分配进行比较,4种源的种子分别来自江西崇义(CY)、遂川(SC)、泰和(TH)和永新(YX)4县。结果表明:(1)刨花楠不同种源间苗木的LL、LW、LT、LH、LA与SLA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LL大小为TH>SC>YX>CY,LW为CY>TH>SC>YX,LT为SC>YX>TH>CY,LH为TH>CY>SC>YX,LA为TH>CY>SC>YX,SLA为YX>SC>CY>TH。(2)叶片的LL、LW、LH与LA四者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SLA与LL、LW、LH、LA四者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LT虽呈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P>0.05)。(3)不同种源间苗木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大小为SC>TH>CY>YX;4种源苗木各构件的生物量占总生物量比都为叶>茎>根。(4)不同种源间苗木各相同构件间的相对生物量结构虽存在差异,但相差不显著(P>0.05),其中叶相对生物量大小为TH>SC>YX>CY,茎相对生物量为CY>SC>TH>YX,根相对生物量为YX>CY>TH>SC。(5)不同种源间苗木的根冠比大小为YX>TH>CY>SC,但相差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表型性状 比叶面积 构件生物量 种源 刨花楠苗木
下载PDF
不同种源楠木叶片表型性状变异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欧汉彪 林建勇 +1 位作者 李娟 梁瑞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7-644,共8页
【目的】分析不同地理种源楠木叶片的表型性状变异特征及其地理分布情况,为楠木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具有代表性楠木种源4年生幼树为材料,测定其叶片的13个表型性状,分析不同地理种源楠木幼树叶片的形态变异及其种源内... 【目的】分析不同地理种源楠木叶片的表型性状变异特征及其地理分布情况,为楠木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具有代表性楠木种源4年生幼树为材料,测定其叶片的13个表型性状,分析不同地理种源楠木幼树叶片的形态变异及其种源内和种源间的分化情况。【结果】6个种源楠木叶柄长、叶面积和叶长的方差分量百分比均在30.00%以上。叶面积以福建建瓯种最大(26.82 cm^2),以广西富川种最小(20.01 cm^2);叶长以重庆江津种最长(12.85 cm),江西崇义种最短(10.36 cm);叶宽以贵州思南种最宽(3.43 cm),广西富川种最窄(2.90 cm);叶周长以湖南沅陵种最长(28.95 cm),江西崇义种最短(25.25 cm)。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经度与叶厚、叶柄长、叶尖角和叶基角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叶长和叶脉角呈极显著负相关;纬度与叶面积、叶长、叶宽、叶周长、叶柄长和宽基距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尖角和叶基角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楠木叶片的表型性状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且种源间的变异大于种源内变异;不同种源地楠木叶片具有从西到东表现变近圆趋势、从南到北表现变狭长趋势、随年降水量的增加表现变小趋势及随≥10℃年积温的增加表现变窄趋势的特征,可供楠木品种选育和利用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木 种源 叶表型性状 变异规律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天然居群叶片的表型性状和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变异规律 被引量:14
8
作者 罗芊芊 周志春 +3 位作者 邓宗付 喻龙华 孙建军 徐刚标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5,共9页
以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Lemée et H.Lév.)L.K.Fu et Nan Li〕18个天然居群为研究对象,对叶片的5个表型性状和3个氮磷化学计量指标进行了比较,对各性状和指标及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基... 以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Lemée et H.Lév.)L.K.Fu et Nan Li〕18个天然居群为研究对象,对叶片的5个表型性状和3个氮磷化学计量指标进行了比较,对各性状和指标及地理-气候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叶片表型性状对18个居群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南方红豆杉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周长和叶宽长比的变幅分别为2.32~3.00 cm、0.33~0.48 cm、0.64~1.12 cm^2、5.43~7.03 cm和0.14~0.17;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79%~29.56%,以叶宽长比的变异系数最大,且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差异极显著(P<0.01)。叶片的氮含量、磷含量和氮磷比的变幅分别为14.30~20.83 g·kg^(-1)、0.96~1.61 g·kg^(-1)和10.62~22.28;各指标的变异系数为11.13%~20.90%,以氮磷比的变异系数最大,且在居群间差异极显著。5个表型性状在居群内的方差分量百分比均值(51.54%)明显大于居群间(22.88%)。叶长与叶宽长比无显著相关性,其他表型性状间均极显著或显著(P<0.05)正相关;氮磷比与氮含量显著正相关,与磷含量极显著负相关;氮磷比与叶长显著负相关,与叶面积和叶周长显著正相关;叶长、叶面积和叶周长与经度显著负相关,叶宽长比与最热月最高温极显著负相关。在欧氏距离15处,18个居群可聚为2类,其中,第1类的居群大部分位于浙江省和福建省,第2类的居群大部分位于江西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天然居群叶片的表型性状和氮磷化学计量指标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且大多为随机变异;叶长、叶面积和叶周长在地理空间上呈现以经度为主的单一变异模式;随经度增大叶片趋于短小,叶片氮磷比越大叶片越宽大;叶片表型性状的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天然居群 叶片表型性状 氮磷化学计量 地理变异
下载PDF
枣种质资源叶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仇倩倩 冯一峰 吴翠云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2-293,共12页
【目的】研究物种的稳定性和进化潜能,利于优异资源的筛选和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也为引种和资源筛选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塔里木大学枣种质资源圃177份... 【目的】研究物种的稳定性和进化潜能,利于优异资源的筛选和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依据,也为引种和资源筛选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塔里木大学枣种质资源圃177份材料12个叶表型性状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1)枣叶片以卵圆形、叶尖钝尖、叶基圆形、叶缘钝齿类型居多,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2~1.22。(2)数值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9.30%~42.79%,平均变异系数为23.59%。(3)主成分分析中叶片宽度-叶片长度-叶面积因子这一特征向量的贡献率为23.04%。(4)综合描述性状与数量性状,将其分为6大类群,充分反映各资源之间的亲属关系。【结论】177份枣种质资源的叶性状具有较为丰富的表型。叶基性状、叶片形状、锯齿数、锯齿高度、叶面积和叶周长在种群间的差异较大,进化潜力更大,是枣多样性分析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质资源 叶片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油茶F1代苗期叶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东雪 曾雯珺 +2 位作者 江泽鹏 蔡娅 张乃燕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118,共6页
探索油茶(Camellia oleifera)杂交F1代叶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特征,为杂交后代早期选择提供依据,以"岑软24号×湘林210"杂交F1代的62个单株为试验材料,对其叶表型性状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4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21%... 探索油茶(Camellia oleifera)杂交F1代叶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特征,为杂交后代早期选择提供依据,以"岑软24号×湘林210"杂交F1代的62个单株为试验材料,对其叶表型性状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14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21%~37.50%,其中叶面积的变异系数最小,仅为2.21%,而叶片鲜重、干重和饱和鲜重的变异系数均较大,分别为35.42%、37.50%和36.84%;2)各性状均具有较好的连续性正态分布趋势;3)14个性状在F1代的中亲优势率为-16.60%~44.66%,超亲优势率为-21.05%~38.06%,其中10个性状的中亲优势值为正值,且遗传传递力都超过100%,叶面积、叶周长、叶长和叶片干物质含量这4个性状的超亲优势值为正值;4)91对相关性分析中有65对达到极显著水平,8对达到显著水平;5)系统聚类将F1代的62个单株分为2个类群、4个亚类,聚类结果充分反映了各类群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F1代 叶表型性状 杂种优势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香花油茶不同无性系叶表型性状及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梦秋 张日清 +3 位作者 蔡娅 程俊媛 尹显明 叶航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2-109,共8页
【目的】为香花油茶良种选育和生态经济型品种筛选提供参考。【方法】以生长良好的30个香花油茶无性系叶为材料,使用叶面积仪和Dualex植物多酚-叶绿素仪对叶表型性状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叶水分含量特征:叶含水量为52.07%~62.... 【目的】为香花油茶良种选育和生态经济型品种筛选提供参考。【方法】以生长良好的30个香花油茶无性系叶为材料,使用叶面积仪和Dualex植物多酚-叶绿素仪对叶表型性状和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叶水分含量特征:叶含水量为52.07%~62.44%,含水量高于55%的无性系占比70%以上。叶表型性状:15号无性系的叶长最大,29号无性系的叶宽、叶面积、叶周长、形状系数均最小;各无性系叶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18%~23.07%,叶周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9.18%),叶面积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3.07%);叶宽、叶面积与其他叶表型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在主成分分析中,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2.708%,说明这2个主成分概括了6个性状的主要信息。其中,叶面积的特征向量值最大,其次是叶宽,叶面积和叶宽是区分香花油茶无性系最主要的叶性状。经聚类分析,香花油茶各无性系可被划分为3个类群。叶绿素含量:香花油茶不同无性系间叶绿素含量存在变异,变异系数为8.48%;25号无性系叶基、叶中的叶绿素含量与其他无性系有显著差异,叶尖叶绿素含量除与18号无性系无显著差异外,与其他无性系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香花油茶叶表型性状的遗传差异较大;叶中的叶绿素含量与叶总体的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最高,即叶中部可作为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最佳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花油茶 无性系 叶的水分含量特征 叶表型性状 叶绿素含量 叶位
下载PDF
中国金花茶与越南金花茶叶表型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伍思宇 梁晓静 +2 位作者 韦晓娟 王坤 廖健明 《广西林业科学》 2019年第3期336-341,共6页
以16种中国金花茶(Camellia Section Chrysantha Chang)与7种越南金花茶为研究对象,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9个叶表型性状的变异状况,并对23种金花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叶片长宽比和叶柄长/叶全长,越南金花茶其它叶表型指标的平均... 以16种中国金花茶(Camellia Section Chrysantha Chang)与7种越南金花茶为研究对象,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9个叶表型性状的变异状况,并对23种金花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叶片长宽比和叶柄长/叶全长,越南金花茶其它叶表型指标的平均值均显著大于中国金花茶。不同种间的变异系数差异程度也不同,范围在9.10%~31.76%之间,其中,武鸣金花茶(Camellia wumingensis)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9.10%),柠檬黄金花茶(Camellia limonia)的变异系数最大(31.76%)。主成分分析中,两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037%,说明它们包含了9个叶片性状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其中,叶宽的载荷量最大,其次是叶面积和叶子鲜重,是区分金花茶不同种最主要的叶片性状。聚类分析中,除了显脉金花茶(Camellia euphlebia)、塔姆岛金花茶(Camellia tamdaoensis)和箱宁金花茶(Camellia phanii)之外,其它的中国金花茶与越南金花茶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距离,进一步说明中国金花茶与越南金花茶叶表型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组 叶表型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杉木闽楠异龄复层林中闽楠叶片形态适应特征
13
作者 林智榕 李成珺 +3 位作者 陈水兰 陈志云 吴鹏飞 刘爱琴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以不同杉木闽楠复层林经营模式(TN40处理和TN60处理)中的闽楠叶片为研究材料,探讨不同处理对闽楠阴生叶、阳生叶的表型性状、解剖结构及气孔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同一光环境不同叶型来看,TN40处理的闽楠阳生叶的叶片厚度、比叶重、... 以不同杉木闽楠复层林经营模式(TN40处理和TN60处理)中的闽楠叶片为研究材料,探讨不同处理对闽楠阴生叶、阳生叶的表型性状、解剖结构及气孔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同一光环境不同叶型来看,TN40处理的闽楠阳生叶的叶片厚度、比叶重、栅栏组织厚度、中脉厚度较阴生叶分别增加了13.77%、9.86%、7.49%、11.79%,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TN60处理的闽楠阳生叶的叶片厚度、叶组织密度、比叶重、气孔密度较阴生叶分别增加了6.32%、9.46%、8.70%、6.42%,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从同一叶型不同光环境来看,闽楠阳生叶在TN40处理下叶干物质含量、比叶重、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中脉厚度、气孔密度较TN60处理分别提高了6.13%、4.00%、11.62%、12.17%、15.22%、8.80%、9.00%,而叶片含水率、叶组织密度则分别降低了5.04%、3.97%,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闽楠阴生叶在TN40处理下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气孔密度较TN60处理分别增加了5.52%、5.50%、11.25%,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从闽楠叶片形态适应特征来看,TN40处理更适合闽楠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层林 闽楠 阴生叶 阳生叶 叶片表型性状 叶片解剖结构 气孔结构
下载PDF
我国风铃木类植物叶性状表型变异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捷 李蓉蓉 +2 位作者 孟景祥 张勇 仲崇禄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1-861,共11页
风铃木类植物是世界著名的木本花卉,在我国的城市绿化、景观营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我国东南、华南沿海地区风铃木的栽培种类和遗传多样性,构建可靠的表型鉴别方法,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院热带林业实验站内的6种风铃木试验... 风铃木类植物是世界著名的木本花卉,在我国的城市绿化、景观营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全面了解我国东南、华南沿海地区风铃木的栽培种类和遗传多样性,构建可靠的表型鉴别方法,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院热带林业实验站内的6种风铃木试验种群为参照,通过对比18个叶表型性状在不同种间的遗传变异水平,筛选稳定的遗传鉴定性状,并对我国东南、华南沿海11个城市中的812株风铃木栽培林木进行遗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风铃木类植物的叶表型性状在种间及种内个体间均具有显著的差异,其中复叶长、小叶长、小叶宽、小叶长宽比、叶先端长宽比、叶缘、叶质地、叶被毛、小叶叶形9个叶表型性状的表型分化系数、种间重复力均超过了60%,表明这些性状在种间的变异有较高的遗传关联,能够作为风铃木类植物分类、鉴定标准。②我国东南、华南沿海地区常用的风铃木栽培林木共分4大类10种变异类型,其中,A类包含银鳞风铃木,B类包含有红花风铃木,紫花风铃木、洋红风铃木,C类群包含金花风铃木,D类群包含黄花风铃木。此外,B、C、D大类内的不同变异类型在叶形,叶大小,叶尖长、叶质地以及叶被毛上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反映出我国风铃木种群的现有遗传变异及种质多样性。本研究在种源对照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叶表型性状在不同风铃木物种间的遗传变异,揭示了9个可靠的种间变异性状,并以此为参考对我国东南、华南沿海城市景观园林中风铃木类植物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该研究结果将会为我国风铃木类植物的分类研究、栽培生产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铃木 叶表型性状 巢氏方差分析 聚类分析 变异分析
下载PDF
高州油茶种群叶片性状变异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鹏 杨颖 +2 位作者 奚如春 黄容容 许叶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5期13-19,共7页
为阐述高州油茶(Camellia gauchowensis)种群间和种群内叶片性状变异特征,在广东省内高州油茶主产区选取3个代表种群为研究对象,选择6个叶片性状为特征变量,运用巢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对叶片性状进行种群间、种... 为阐述高州油茶(Camellia gauchowensis)种群间和种群内叶片性状变异特征,在广东省内高州油茶主产区选取3个代表种群为研究对象,选择6个叶片性状为特征变量,运用巢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对叶片性状进行种群间、种群内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高州油茶除叶厚、锯齿百分比外,其余叶片表型性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群间和种群内变异丰富。群内变异(9.45%)大于群间变异(5.33%),因此叶片变异的主要来源是其群内变异。其中群间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0.362 7,分化水平较大。(2)叶片性状平均变异系数(CV)为16.77%(9.85%~35.02%),其中叶柄长、叶厚、叶形指数、叶长、叶宽、锯齿百分比的变异系数依次为35.02%、15.67%、14.65%、13.09%、12.33%,9.85%。(3)6个叶片性状指标可归纳为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73.33%。(4)年均气温越高,叶形指数越大;随着海拔上升,叶柄长度越短;纬度越高,年均降水量越大,锯齿百分比越小。随着经度与纬度变大,叶形指数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州油茶 种群 叶片性状 变异特征
下载PDF
杜仲F_(1)代叶片性状变异及杂种优势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辰露 钟健 +6 位作者 庆军 王璐 杜红岩 刘攀峰 杜庆鑫 王琦 杜兰英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5-235,共11页
【目的】为杜仲杂交子代的优良种质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杜仲杂交F_(1)代群体的134个子代为研究对象,采用性状离散特征描述、Pearson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面积、红色成分值、绿色成分... 【目的】为杜仲杂交子代的优良种质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杜仲杂交F_(1)代群体的134个子代为研究对象,采用性状离散特征描述、Pearson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叶长、叶宽、叶周长、叶面积、红色成分值、绿色成分值、蓝色成分值、叶绿素参考值、鲜比叶质量、干比叶质量、节间距共14个叶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杜仲F 1代群体的14个叶片性状变异系数为6.29%~36.97%,其中叶宽、叶长等6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达到15%以上,说明在F 1群体中普遍存在遗传变异。134个F 1代的主要性状值展现出连续性较好的正态分布趋势;在14个叶表型性状中,31对性状指标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性(P<0.01),3对性状指标表现出显著相关性(P<0.05);14个叶表型性状的中亲优势率为-88.53%~45.95%,14个叶表型性状的超亲优势率为-94.50%~9.6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7.5处134个单株可聚为Ⅰ、Ⅱ、Ⅲ等3个大类群,其中Ⅰ、Ⅱ类群又可单独分为2个亚类。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4个叶表型性状提取出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6.686%。【结论】杜仲杂交子代叶表型变异丰富,叶宽、叶长、叶面积等6个性状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F_(1)代 叶表型性状 杂种优势 遗传变异
下载PDF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黄梅秤锤树的光合生理特性
17
作者 王世彤 宋帅帅 +4 位作者 李杰华 杨腾 何艺琴 魏新增 江明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1-708,共8页
黄梅秤锤树(Sinojackia huangmeiensis)是我国特有种,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为探讨黄梅秤锤树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与适应,选择3种生境中(林窗、林下、全光照)的植株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生境中叶片表型性状、光... 黄梅秤锤树(Sinojackia huangmeiensis)是我国特有种,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为探讨黄梅秤锤树对不同光环境的响应与适应,选择3种生境中(林窗、林下、全光照)的植株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生境中叶片表型性状、光合特征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结果表明:林窗和林下生境黄梅秤锤树的比叶面积(SLA)显著高于全光照生境,叶厚度(LT)和叶干物质含量(LDMC)显著低于全光照生境;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光饱和点(LSP)在全光照生境中最高,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在林下生境中最低;林窗和全光照生境黄梅秤锤树的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光量子产量[Y(II)]、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都高于林下生境。黄梅秤锤树通过增加SLA,降低LCP、Rd和NPQ来适应弱光环境,通过增加LT、LDMC、LSP和NPQ来适应强光环境,对不同的生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对其种群更新与维持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人工引种的成功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叶片表型性状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原文传递
不同品种肉桂叶表型性状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晓静 李开祥 +4 位作者 梁文汇 黄开顺 李宝财 梁建昆 陆珍先 《广西林业科学》 2016年第1期40-44,共5页
以清化桂(Cinnamomum cassia vat.macrophyll)和西江桂(Cinnamomum cassia)的11个家系为研究对象,分析10个叶表型性状的变异状况,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对11个家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清化桂家系的叶全长、叶片长、叶宽、叶子... 以清化桂(Cinnamomum cassia vat.macrophyll)和西江桂(Cinnamomum cassia)的11个家系为研究对象,分析10个叶表型性状的变异状况,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对11个家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清化桂家系的叶全长、叶片长、叶宽、叶子鲜重、叶面积的平均值显著大于西江桂家系。不同品种家系问的变异系数差异程度不同,范围在13.29%-22.41%之间,其中,西江-6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仅为13.29%,而西江-5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2.41%。主成分分析中,前三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0.979%,说明这三个主成分概括了10个性状指标的主要信息。其中,叶柄长/叶全长的载荷量最大,其次是叶片长和叶全长,是区分肉桂不同品种最主要的叶片性状。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1个家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清化桂家系,一类是西江桂家系,表明清化桂和西江桂是2个遗传距离较远的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叶表型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广西盾翅藤不同种源叶形态及生理的变异分析及综合评价
19
作者 黄松殿 马道承 +3 位作者 梁小春 吕钦杨 莫艺莛 王凌晖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100,共11页
【目的】为广西盾翅藤的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广西西部的6个广西盾翅藤野生地理种源(靖西、龙州、大新、崇左、平果、大化)进行实地调查、采样、引种,对5个叶表型性状(叶长、叶宽、叶形指数、叶面积、叶周长)及5个生... 【目的】为广西盾翅藤的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广西西部的6个广西盾翅藤野生地理种源(靖西、龙州、大新、崇左、平果、大化)进行实地调查、采样、引种,对5个叶表型性状(叶长、叶宽、叶形指数、叶面积、叶周长)及5个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而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游离脯氨酸含量在种源间差异显著,其余9项指标在种源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所有指标种源内变化幅度为1.41%~71.84%,种源间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可溶性蛋白含量(29.93%)、叶面积(19.98%)、游离脯氨酸含量(17.24%)、总叶绿素含量(11.39%)、叶宽(11.05%)、类胡萝卜素含量(10.97%)、叶长(10.47%)、叶周长(10.33%)、叶形指数(8.51%)、可溶性糖含量(7.10%)。生理指标的变异程度总体大于叶表型性状。各类指标与种源地海拔、年平均气温、年均降水量、无霜期4项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当种源地往东、北方向发展时,叶片先逐渐变狭长,而后逐渐变小。随着种源地的变化,生理指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广西盾翅藤叶片伸长、加宽与面积的扩大存在关联,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2种光合色素的合成近乎同步,但叶片的变异与其生理指标间关系不明显。在所有指标中可提取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90.602%,6个种源根据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大新、龙州、崇左、靖西、大化、平果。可将6个地理种源分为3类,平果、崇左2个种源各单为一类,其余种源(大新、龙州、靖西、大化)被归为同一大类。【结论】所有种源中大新、龙州2个种源的综合表现较佳,适宜在南宁地区引种种植并深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盾翅藤 叶表型性状 生理指标 遗传多样性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濒危植物水青树叶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段帆 李珊 甘小洪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0年第1期32-40,共9页
通过对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24个居群161株个体的10个叶形态性状与7个叶表皮微形态性状进行观测,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对其叶表型性状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青树叶表型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 通过对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24个居群161株个体的10个叶形态性状与7个叶表皮微形态性状进行观测,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对其叶表型性状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青树叶表型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幅度为4.21%~49.2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0.82~2.07之间,其中叶最长(LLEST)性状最高,叶先尖削(LBPI)性状最低,平均1.80;叶形态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性状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有47对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15对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中前三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可达83.712%,可靠地代表了水青树表型性状的分布;Q型聚类分析发现,当阈值为15时,24个水青树居群可分为3类。水青树总体表现出较低表型多样性,唐家河、虹口、佛坪三个居群应作为保护与管理的重点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青树 叶表型性状 相关性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