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垃圾处理的新动向——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技术 被引量:37
1
作者 李启彬 刘丹 欧阳峰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27,共4页
基于传统垃圾卫生填埋场的不足 ,介绍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及其对垃圾和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和阻滞机理 ,总结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降低渗滤液污染强度、增加填埋场有效容积、提高产气量、加速填埋场稳定、降低垃圾处置成本等优势 ,概... 基于传统垃圾卫生填埋场的不足 ,介绍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及其对垃圾和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和阻滞机理 ,总结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降低渗滤液污染强度、增加填埋场有效容积、提高产气量、加速填埋场稳定、降低垃圾处置成本等优势 ,概括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设计和操作运行要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垃圾处理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渗滤液回灌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探讨 被引量:29
2
作者 孙英杰 徐迪民 胡跃城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5-68,共4页
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处理工艺方案及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 ,针对合并处理与单独处理方案本身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渗滤液回灌技术作为合并处理中预处理工艺 。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填埋场渗滤液 合并处理 单独处理 回灌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不同渗滤液循环方式对填埋层甲烷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晓星 何品晶 +1 位作者 邵立明 李国建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04-308,共5页
通过填埋模拟柱 ,实验室研究了以我国大城市生活垃圾组成为依据的新鲜垃圾填埋层在不同渗滤液循环方式条件下甲烷产生的规律 .渗滤液循环方式包括 :原液循环、好氧预处理 (SBR)后循环、与陈垃圾出水混合后循环 .结果表明 :新鲜垃圾填埋... 通过填埋模拟柱 ,实验室研究了以我国大城市生活垃圾组成为依据的新鲜垃圾填埋层在不同渗滤液循环方式条件下甲烷产生的规律 .渗滤液循环方式包括 :原液循环、好氧预处理 (SBR)后循环、与陈垃圾出水混合后循环 .结果表明 :新鲜垃圾填埋层初期渗滤液COD、VFA浓度高 ,原液循环导致有机酸的积累 ,抑制了甲烷化进程 ;初期渗滤液经预处理控制一定COD、VFA浓度后循环 ,能够显著地缩短产甲烷滞后时间、加速甲烷化进程 ;当填埋层进入稳定的甲烷化阶段后 ,渗滤液循环才能有效地降解渗滤液中的有机污染 ,近 10 0 %地转化为填埋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滤液 循环方式 填埋层 甲烷 滞后时间 脂肪酸 有机碳气相转化率 预处理 COD 降解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及处理现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青松 金春姬 +2 位作者 乔志香 向勇 崔良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3年第4期80-83,共4页
城市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含许多污染物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加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介绍了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性质及现有的处理方法,分析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认为回灌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城市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含许多污染物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若不加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介绍了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性质及现有的处理方法,分析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认为回灌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应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填埋场 渗滤液处理 回灌 有机废水 环境污染
下载PDF
渗滤液回灌条件下生化反应器填埋场水分运移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洪涛 殷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6-72,共7页
渗滤液回灌的填埋场生化反应器具有减少渗滤液处理难度、加速填埋场稳定化的作用 ,其中控制填埋场水分是研究的关键 .通过对填埋场水分运移特征的分析 ,建立了渗滤液回灌条件下 ,生化反应器填埋场水分迁移的饱和 非饱和三维非稳定数学模... 渗滤液回灌的填埋场生化反应器具有减少渗滤液处理难度、加速填埋场稳定化的作用 ,其中控制填埋场水分是研究的关键 .通过对填埋场水分运移特征的分析 ,建立了渗滤液回灌条件下 ,生化反应器填埋场水分迁移的饱和 非饱和三维非稳定数学模型 ,并求其有限单元数值解 ,以此定量模拟和预报不同回灌条件下填埋场水分的时空分布规律并进行实用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反应器 填埋场 渗滤液回灌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三种垃圾填埋场单元模拟器对废物降解的对比试验 被引量:20
6
作者 罗锋 陈万志 +2 位作者 李小鹏 曹琳 范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4-479,共6页
在最佳pH值、水分含量和反应温度下,比较了生物模拟器(CBL)和渗滤液回灌的模拟器(LRL)及传统卫生填埋场(CSL)的模拟器的沉降率、产气率和甲烷百分比、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等有机负荷、可生化降解性、重金属浓度和特定甲烷菌活度(SMA... 在最佳pH值、水分含量和反应温度下,比较了生物模拟器(CBL)和渗滤液回灌的模拟器(LRL)及传统卫生填埋场(CSL)的模拟器的沉降率、产气率和甲烷百分比、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等有机负荷、可生化降解性、重金属浓度和特定甲烷菌活度(SMA)的变化趋势.结合SMA的变化和产气峰值的时间,可以得出脂肪酸和糖类甲烷菌引起了第一次产气峰值,蛋白质和脂类甲烷菌催生了第二次产气峰值.CSL、LRL、CBL的沉降率分别为7.1%、43.3%和60.3%,产气率CBL最高可达1.26m3/d, LRL最高0.92m3/d, CSL则没有峰值,甲烷含量CBL稳定在73%,LRL稳定在51%,CSL含量很低且不稳定,SMA,有机负荷,有机负荷可生化降解性BOD/CODCr均为CBL表现最佳,可见生物处理效果上,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快速降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垃圾填埋场 甲烷生成 甲烷产率 城市固体废物(MSW) 渗滤液循环 特定甲烷菌活度(SMA)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稳定化评价参数的中试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蒋建国 张唱 +3 位作者 黄云峰 杨国栋 冯向明 黄中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8-62,共5页
采用4座单个填充规模约30t的垃圾填埋柱(R1~R4),每周分别回灌1.6,0.8,0.2m^3的渗滤液以及0.1m^3清水(R4)进行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试实验.通过对填埋场稳定化过程中渗滤液、填埋气体(LFG)、垃圾特性参数、场地沉降等方面进... 采用4座单个填充规模约30t的垃圾填埋柱(R1~R4),每周分别回灌1.6,0.8,0.2m^3的渗滤液以及0.1m^3清水(R4)进行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试实验.通过对填埋场稳定化过程中渗滤液、填埋气体(LFG)、垃圾特性参数、场地沉降等方面进行的多指标数值监测及结果分析,确定了渗滤液、填埋气体、垃圾特性参数等3个因子中包含的COD、BOD5、BOD5/COD、NH3-N、CH4所占百分比、生化产甲烷潜能(BMP)、挥发性固体含量(VS)、纤维素、半纤维素、与木质素之比[(C+H),L]8个指标作为评价参数,建立3因子8参数填埋场稳定化综合指数计算评价方法和综合指数分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渗滤液回灌 填埋场稳定化 评价参数 填埋气体(LFG)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6
8
作者 孙英杰 肖学斌 巩新炜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57-61,105,共6页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对于保护环境、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笔者主要从资源化的角度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新技术———低温干馏燃烧法、渗沥液回流、厌氧发酵技术的原理及应用进行了阐述 .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资源化 焚烧 渗沥液回流 厌氧发酵
下载PDF
利用填埋层内生物代谢控制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 被引量:9
9
作者 邹庐泉 何品晶 +1 位作者 邵立明 李国建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0-73,共4页
讨论了目前国内卫生填埋场运行中存在的渗滤液问题 ,分析了不同填埋结构中生物代谢环境和主要污染物的代谢途径 ,探讨了不同填埋结构中利用渗滤液回灌来控制渗滤液污染的“生物反应器型”填埋技术。
关键词 填埋层 生物代谢 生活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污染 回灌 生物反应器 垃圾处理
下载PDF
城市固体废物生物处理方法及其可行性 被引量:14
10
作者 董军 赵勇胜 +2 位作者 李兵 陈延君 张文静 《四川环境》 2003年第1期8-12,共5页
生物反应堆是通过强化微生物转化和降解有机废物的能力进行处理固体废物的一种方法。本文分别对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和兼性生物处理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各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生物反应堆具有明显的社... 生物反应堆是通过强化微生物转化和降解有机废物的能力进行处理固体废物的一种方法。本文分别对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和兼性生物处理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各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生物反应堆具有明显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为以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堆 渗滤液循环 迁移转化
下载PDF
浓缩液回灌对垃圾填埋体水位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詹良通 兰吉武 +2 位作者 邓林恒 吕国庆 陈云敏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6-131,共6页
成都长安填埋场渗滤液反渗透处理工艺日产260t浓缩液,拟在填埋场进行回灌处理,回灌工程实施前需评估回灌工程对垃圾填埋体稳定性的影响。在该填埋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查结果的基础上,利用GMS软件开展了垃圾填埋体非饱和-饱和三维渗... 成都长安填埋场渗滤液反渗透处理工艺日产260t浓缩液,拟在填埋场进行回灌处理,回灌工程实施前需评估回灌工程对垃圾填埋体稳定性的影响。在该填埋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查结果的基础上,利用GMS软件开展了垃圾填埋体非饱和-饱和三维渗流分析,模拟和预测了浓缩液回灌前后填埋体内渗滤液水位变化。基于渗流分析结果,利用Slope/W软件分析了浓缩液回灌对垃圾填埋体稳定性的影响,并提出回灌工程安全稳定控制措施。分析表明,现状水位条件下垃圾填埋体恰能满足稳定安全控制要求,现状水位线即为安全控制水位;若直接实施浓缩液回灌,全场渗滤液水位明显上升,垃圾填埋体稳定安全系数明显降低,不能满足稳定安全控制要求;如果预先将全场水位降低3m后再实施回灌,回灌后水位低于现状水位,满足稳定安全控制要求。在该填埋场布设45口抽排竖井,预计实施渗滤液抽排3个月后可将全场水位降低3m,满足浓缩液回灌工程稳定安全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液 回灌 填埋体 水位 稳定
下载PDF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稳定技术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启彬 刘丹 +1 位作者 欧阳峰 韩志勇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9,共3页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污泥接种、回灌前对渗滤液进行加热、不同的渗滤液回灌频率对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稳定进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污泥接种、回灌前对渗滤液进行加热、较高的环境温度均有利于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快速稳定,垃圾填埋前期较低的渗...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污泥接种、回灌前对渗滤液进行加热、不同的渗滤液回灌频率对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稳定进程的影响。研究表明,污泥接种、回灌前对渗滤液进行加热、较高的环境温度均有利于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快速稳定,垃圾填埋前期较低的渗滤液回灌频率有助于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快速进入产甲烷阶段,后期较高的渗滤液回灌频率则有利于填埋垃圾较快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稳定技术 生活垃圾 渗滤液 回灌频率 垃圾处理
下载PDF
渗滤液循环对填埋气体产生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晓星 何品晶 +1 位作者 邵立明 李国建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4-268,共5页
以上海市生活垃圾组成为依据,通过填埋模拟柱实验研究了不同渗滤液循环方式对新鲜垃圾填埋层填埋气体(LFG)产生的影响.渗滤液循环方式包括:原液循环、厌氧预处理后循环、好氧预处理后循环、原液与陈垃圾柱出水混合后循环.结果表明,原液... 以上海市生活垃圾组成为依据,通过填埋模拟柱实验研究了不同渗滤液循环方式对新鲜垃圾填埋层填埋气体(LFG)产生的影响.渗滤液循环方式包括:原液循环、厌氧预处理后循环、好氧预处理后循环、原液与陈垃圾柱出水混合后循环.结果表明,原液循环抑制了甲烷化进程,产气速率小,产气期分散.渗滤液经适当预处理后循环均能改善LFG的各项气量指标,表现为产气速率显著提高、产气期集中(本实验条件下约1a);Qt(实际累积产气量)增加,Q有效 Qt值(甲烷浓度大于50%的填埋气体量与实际累积产气量的比值)大于0 80,Qt Qp值(实际累积产气量与计算总产气量的比值)大于0 4.但渗滤液经不同预处理后循环对LFG各项气量指标的优化效果不同,排序为厌氧预处理后循环>原液与陈垃圾柱出水混合后循环>好氧预处理后循环.优化LFG各项气量指标的关键是:①缩短填埋层进入稳定的甲烷化阶段的时间;②减少垃圾中有机物的场外去除量.而渗滤液的预处理程度和方式对这两个因素有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滤液 填埋气体 厌氧预处理 垃圾 好氧 产气速率 产生量 后循环 实验研究 比值
下载PDF
基于渗滤液回流的干式厌氧发酵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超 周瀛 +3 位作者 刘刚金 徐芙清 寇巍 钱名宇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27-1738,共12页
基于渗滤液回流的干式厌氧发酵技术,为中国沼气事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废弃物处理方法。文章概述了基于渗滤液回流方式的干式厌氧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对于渗滤液回流的方式、阶段、比例和处理方式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多种渗滤液回... 基于渗滤液回流的干式厌氧发酵技术,为中国沼气事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废弃物处理方法。文章概述了基于渗滤液回流方式的干式厌氧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对于渗滤液回流的方式、阶段、比例和处理方式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多种渗滤液回流干式发酵典型工艺及工程实例,并概述了干式厌氧发酵过程中优势菌群的特征及转变。研发适合处理我国城镇垃圾和有机农业废弃物的干式厌氧发酵工艺及成套化小型设备,开展基于渗滤液回流干发酵技术的试点工作,并在中央地方补贴等政策制定过程中统筹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厌氧发酵 沼气 渗滤液回流 动力学模型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水分迁移模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殷勇 王洪涛 张相锋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6-40,共5页
以渗滤液回灌为核心的填埋场生化反应器是当今国际固体废物研究的新方向 ,其具有减少渗滤液处理难度和加速填埋场稳定化的作用 ,其中控制填埋场水分是关键。本文通过对填埋场水分运移特征的分析 ,建立了渗滤液回灌条件下 ,生化反应器填... 以渗滤液回灌为核心的填埋场生化反应器是当今国际固体废物研究的新方向 ,其具有减少渗滤液处理难度和加速填埋场稳定化的作用 ,其中控制填埋场水分是关键。本文通过对填埋场水分运移特征的分析 ,建立了渗滤液回灌条件下 ,生化反应器填埋场水分迁移的饱和 -非饱和三维非稳定数学模型 ,并求其有限单元数值解 ,定量模拟和预报不同回灌条件下填埋场水分的时空分布规律并进行实用研究。针对重庆市长生桥卫生填埋场设计情况和实际条件 ,运移模拟模型分析了水平沟和竖式井回灌条件下填埋场内水分的分布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处理 生化反应器 渗滤液回灌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垃圾填埋场 水分迁移模型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厌氧-准好氧运行加速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垃圾稳定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启彬 刘丹 +1 位作者 欧阳峰 韩志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1-375,共5页
通过厌氧型、好氧型和准好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比较,提出了厌氧-准好氧联合运行加速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垃圾降解和稳定的填埋场运行方法,并通过模拟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按厌氧方式运行710 d的模拟垃圾柱改为按准好氧方式运行360 d... 通过厌氧型、好氧型和准好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的比较,提出了厌氧-准好氧联合运行加速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垃圾降解和稳定的填埋场运行方法,并通过模拟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按厌氧方式运行710 d的模拟垃圾柱改为按准好氧方式运行360 d后,每天回灌1次的D1柱和每周回灌2次的D4柱渗滤液COD浓度分别由705 mg/L和669 mg/L下降到135mg/L和178 mg/L,氨氮浓度由650 mg/L和877 mg/L降到不能检出水平;而继续按厌氧方式运行的垃圾柱D2和D3的渗滤液COD浓度仅分别由435mg/L和852 mg/L下降到295 mg/L和596 mg/L,氨氮浓度由654 mg/L和1 107 mg/L下降到469mg/L和783 mg/L.模拟厌氧型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垃圾柱稳定后期改为按准好氧方式运行,能加快渗滤液COD和氨氮浓度的衰减速率,而较高的渗滤液回灌频率更能强化这一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厌氧-准好氧运行 渗滤液回灌 稳定 城市垃圾
下载PDF
渗滤液回灌对填埋垃圾含水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启彬 刘丹 欧阳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0-22,共3页
文章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的渗滤液回灌频率、回灌量和回灌速率对压实密度不同的垃圾的含水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通道流的存在和影响,渗滤液的产生时间提前于填埋垃圾达到其有效贮水率的时间;渗滤液回灌频率越高、回灌量越大、回... 文章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的渗滤液回灌频率、回灌量和回灌速率对压实密度不同的垃圾的含水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通道流的存在和影响,渗滤液的产生时间提前于填埋垃圾达到其有效贮水率的时间;渗滤液回灌频率越高、回灌量越大、回灌速率越慢、垃圾体温度越低、垃圾压实密度越高,则填埋垃圾的有效贮水率越大、含水率越高。在实施渗滤液回灌操作时,须综合考虑滤液回灌频率、回灌量、回灌速率、垃圾温度和垃圾压实密度等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渗滤液回灌 含水率 有效贮水率
下载PDF
考虑垃圾体沉降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回灌运移规律 被引量:8
18
作者 冯世进 张旭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36-1842,共7页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在渗滤液的回灌过程中,垃圾体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这主要是由于填埋体的自重和生物降解所致。由于沉降变形会导致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垃圾体的孔隙比减小,孔隙比的减小会影响垃圾体的渗透系数和填埋场所能容纳的渗滤...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在渗滤液的回灌过程中,垃圾体会产生较大的沉降变形,这主要是由于填埋体的自重和生物降解所致。由于沉降变形会导致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垃圾体的孔隙比减小,孔隙比的减小会影响垃圾体的渗透系数和填埋场所能容纳的渗滤液量。为了研究考虑垃圾体沉降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回灌运移规律,根据质量守恒原理,以修正的Darcy定理为基础,结合Elagroudy等人提出的沉降模型,建立了考虑垃圾体沉降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回灌的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了非饱和条件下渗滤液在生物反应器填埋场中的运移规律,分析了回灌强度、垃圾体初始孔隙比、初始含水率和组成成份等参数变化对垃圾体含水率和填埋场单位表面积回灌量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渗滤液回灌 运移规律 沉降
下载PDF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固相垃圾的水解速率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启彬 刘丹 欧阳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在一级反应动力学基础上,建立了反映温度变化影响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固相有机垃圾水解模型,通过模拟实验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并对模型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进入减速产甲烷阶段后,环境温度较高时,较高的渗滤液... 在一级反应动力学基础上,建立了反映温度变化影响的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固相有机垃圾水解模型,通过模拟实验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并对模型可靠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进入减速产甲烷阶段后,环境温度较高时,较高的渗滤液回灌频率有利于固相有机垃圾的水解和填埋场的快速稳定;环境温度较低时,应降低渗滤液回灌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垃圾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 水解速率 渗滤液回灌
下载PDF
Influence of Leachate Recirculation on Landfill Degradation and Biogas Production
20
作者 Kokou N’wuitcha Komlan Déla Donald Aoukou +2 位作者 Yawovi Nougbléga Magolmèèna Banna Xavier Chesneau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CAS 2023年第1期37-51,共15页
Population growth combined with the rising standard of living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is the reason for the ever-increasing production of waste which management is costing states a lot of money for its disposal. Am... Population growth combined with the rising standard of living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is the reason for the ever-increasing production of waste which management is costing states a lot of money for its disposal. Among available waste treatment techniques, landfill is one of the most promoted waste management techniques 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bioreactor concept. However, the control of biodegradation parameters in order to accelerate waste stabi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reasons, the technique of leachate recirculation by injection into the waste is increasingly used to improve the degradation of landfilled waste. The injection of leachate is possible using vertical boreholes, horizontal pipes, infiltration ponds or a combination of these. Indeed, moisture is the main factor in waste degradation and biogas production. The migration of leachate to the bottom of the landfill creates low moisture in the upper areas of the landfill reducing the growth of microbial populations. This results in low or no biogas production.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work is to develop a numerical model of leachate recirculation by injection into the waste to rewet the waste and restart biological activity. Th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diffusion of the wet front increases with time and depth. The lateral widening of the wet front is slow in relation to the progression of the wet front towards the bottom of the waste cell. This indicates the predominance of gravity effects over diffusion phenomena.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distributed re-injection is the best mode of leachate recirculation because the moisture distribution on the whole waste mass is totally satisfactory and the biogas generation is more important. Leachate recirculation campaigns should be done periodically to rewet the waste, boost microbial activity and hope for a quicker stabilization of the landfi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ISTURE leachate recirculation BIOGAS Distributed Reinjection LANDFILL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