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薰衣草光合生理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11
1
作者 孟林 陈淑燕 +2 位作者 毛培春 郭强 田小霞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3-656,共4页
采用负水头供水控水装置控制土壤体积含水量,对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40 d后的孟士德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Munstead')、蝴蝶薰衣草(L.stoechas‘Pedunculata')、狭叶薰衣草(L.angustifolia)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 采用负水头供水控水装置控制土壤体积含水量,对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40 d后的孟士德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Munstead')、蝴蝶薰衣草(L.stoechas‘Pedunculata')、狭叶薰衣草(L.angustifolia)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G_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土壤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蝴蝶薰衣草和狭叶薰衣草的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孟士德薰衣草呈下降趋势。3种薰衣草的P_n,T_r和G_s均随土壤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呈下降趋势,且胁迫程度越强,下降幅度越大。重度干旱胁迫下,孟士德薰衣草的WUE为5.47 mmol·mol^(-1),分别是蝴蝶薰衣草和狭叶薰衣草的2.49倍和1.8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薰衣草 光合生理特性
下载PDF
6种薰衣草在深圳地区的引种栽培表现 被引量:2
2
作者 田大翠 郭明鑫 李璐 《热带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57-61,共5页
在深圳地区引种狭叶薰衣草、阔叶薰衣草、大甜薰衣草、西班牙薰衣草、羽叶薰衣草、齿叶薰衣草等6种薰衣草,对其栽培适应性、生物学性状和繁殖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6种薰衣草在深圳进行栽培应用的可能性。结果证实:薰衣草在深圳地... 在深圳地区引种狭叶薰衣草、阔叶薰衣草、大甜薰衣草、西班牙薰衣草、羽叶薰衣草、齿叶薰衣草等6种薰衣草,对其栽培适应性、生物学性状和繁殖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探讨6种薰衣草在深圳进行栽培应用的可能性。结果证实:薰衣草在深圳地区室外栽培无法顺利越夏,实现多年生。但羽叶薰衣草可作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深圳地区进行观赏种植,阔叶薰衣草作为一年生植物栽培也可用于观赏和干花制作,齿叶薰衣草和西班牙薰衣草则具有盆栽造型的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引种栽培 生物学性状 繁殖特性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PCA及DPLS对薰衣草品种的识别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静 王强 +1 位作者 唐军 张正方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4-619,共6页
【目的】采用快速可靠的方法对薰衣草品种进行鉴别。【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法及偏最小二乘判别(DPLS)法对不同品种薰衣草进行鉴别分析。【结果】对不同品种薰衣草的快速FTIR光谱鉴别,采用PCA法对光谱数... 【目的】采用快速可靠的方法对薰衣草品种进行鉴别。【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法及偏最小二乘判别(DPLS)法对不同品种薰衣草进行鉴别分析。【结果】对不同品种薰衣草的快速FTIR光谱鉴别,采用PCA法对光谱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得到四种不同品种薰衣草的特征差异。用特征谱图作为输入建立判别偏最小二乘模型,四个品种薰衣草共47个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DPLS)模型,对未知的16个样本进行预测,DPLS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R2)为0.991 0,交叉验证均方根标准差(RMSEE)是0.119 3,预测均方根标准差(RMSEP)为0.146 2,品种识别率为100%。【结论】PCA对不同薰衣草具有较好的聚类作用,DPLS模型能对薰衣草的品种进行较好的识别,为薰衣草品种快速鉴别提供了较好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判别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芳香疗法联合情绪释放技术对失眠乳腺癌患者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1
4
作者 陈英 陈晓洁 +3 位作者 王舒洁 汪丹丹 姚侃斐 祝雪花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1-658,共8页
目的探讨薰衣草芳香疗法联合情绪释放技术(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s,EFT)对心脾两虚型失眠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7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科住院的心脾两虚型失眠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薰衣草芳香疗法联合情绪释放技术(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s,EFT)对心脾两虚型失眠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7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科住院的心脾两虚型失眠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两水平的析因设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2)、薰衣草芳香疗法组(n=33)、EFT组(n=32)和联合组(n=32)。对照组给予失眠常规护理;在失眠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薰衣草芳香疗法组给予薰衣草芳香疗法,EFT组给予EFT干预,联合组同时给予薰衣草芳香疗法联合EFT的综合干预,干预周期为2周。分别于患者入组24 h内、干预2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睡眠质量的评估,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评估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用中医证候量表评估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前后,除对照组外,3组的PSQI评分、医院焦虑量表评分、医院抑郁量表评分及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4组的PQSI评分、医院焦虑量表评分、医院抑郁量表评分及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049,P<0.001;F=9.328,P<0.001;F=14.934,P<0.001;F=3.741,P<0.05),且2种疗法结合的综合干预方案在总体疗效上优于单独任何一种疗法;2种疗法对心脾两虚中医症状的改善存在协同的交互效应。结论联合应用薰衣草芳香疗法与EFT可有效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在缓解不良情绪、减轻症状方面也具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疗法 薰衣草 情绪释放技术 乳腺癌 心脾两虚型失眠 中医护理
原文传递
4种芳香植物精油抗焦虑作用的评价 被引量:35
5
作者 胡忆雪 张楠 +1 位作者 杨森艳 姚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58-63,共6页
采用高架十字迷宫(EPM)和Vogel饮水冲突2种造模方式进行试验,比较了嗅吸薰衣草、甜橙、檀香、香紫苏4种单方精油对大鼠焦虑症状的缓解作用。通过GC-MS分析了4种单方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薰衣草精油的抗焦虑作用最好,其次为香紫苏精... 采用高架十字迷宫(EPM)和Vogel饮水冲突2种造模方式进行试验,比较了嗅吸薰衣草、甜橙、檀香、香紫苏4种单方精油对大鼠焦虑症状的缓解作用。通过GC-MS分析了4种单方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薰衣草精油的抗焦虑作用最好,其次为香紫苏精油,甜橙和檀香精油无明显的抗焦虑作用。薰衣草和香紫苏精油中含量最高的2种挥发性成分均为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焦虑 精油 薰衣草 香紫苏 高架十字迷宫 Vogel饮水冲突
下载PDF
吸入不同浓度薰衣草精油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28
6
作者 李家霞 刘云峰 +1 位作者 李光武 傅佳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11期1418-1421,共4页
目的探讨吸入不同浓度薰衣草精油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嗅觉检查采用改良康涅狄格州化学感觉临床研究中心(CCCRC)的方法检测嗅觉正常167例和嗅觉缺失30例。嗅觉正常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 目的探讨吸入不同浓度薰衣草精油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嗅觉检查采用改良康涅狄格州化学感觉临床研究中心(CCCRC)的方法检测嗅觉正常167例和嗅觉缺失30例。嗅觉正常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分别吸入薰衣草精油浓度为100%、1%、1‰、蒸馏水和嗅觉缺失组吸入1%薰衣草精油后均采用24 h动态血压仪观测血压和心率变化;并测定实验前后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I(AngI)、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指标。结果 (1)100%薰衣草精油组吸入后15 min平均动脉压(MAP)下降(P<0.05),作用持续2 h;1%薰衣草精油组吸入后15 min MAP下降(P<0.05),作用持续5 h;1‰薰衣草精油组吸入30 min后MAP下降(P<0.05),作用持续30 min。蒸馏水组血压没有明显变化(P>0.05)。四组实验前后心率均没有显著变化;(2)1%薰衣草精油组吸入1%薰衣草精油后血浆PRA、AngI、AngⅡ、ALD和NE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I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而嗅觉缺失组吸入1%薰衣草精油和蒸馏水组吸入蒸馏水后血浆PRA、AngI、AngⅡ、ALD和NE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吸入3种不同浓度薰衣草精油均能降低高血压患者MAP,其中1%薰衣草精油组血压降低较明显,作用时间久,且对心率均没有影响。其作用机制是薰衣草精油通过嗅觉通路降低血浆PRA、AngⅡ、ALD和NE的浓度而降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嗅觉通路 血压
下载PDF
薰衣草经嗅觉通路吸入对小鼠抑郁样行为改变及其作用机制初步探讨 被引量:22
7
作者 牛利华 胡庆东 +3 位作者 徐金勇 刘利茵 李光武 顾怀宇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61-865,F0003,共6页
目的研究薰衣草对抑郁症小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薰衣草通过嗅觉通路对抑郁症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CUMS)+孤养的方法建立抑郁症模型,建模成功后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抑... 目的研究薰衣草对抑郁症小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薰衣草通过嗅觉通路对抑郁症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CUMS)+孤养的方法建立抑郁症模型,建模成功后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抑郁对照组、抑郁+纯净水吸入组和抑郁+薰衣草吸入组,每组8只,另设一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小鼠可正常摄食、饮水,不给予任何刺激。抑郁+薰衣草精油吸入组持续吸入雾化薰衣草水溶液1h,每天3次;抑郁对照组不给任何药物;抑郁+纯净水吸入组吸入雾化的纯净水1h,每天3次。连续暴露4周,并分别在造模前、后及暴露的1、2、3、4周记录体重,进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消耗实验。HE染色观察脑区神经元的形态变化,c-fos、c-jun、5-羟色胺(5-HT)免疫组化观察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与造模后相比,抑郁+薰衣草吸入组在暴露3周后悬尾实验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1),且接近空白对照组(P>0.05);暴露1周后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明显缩短(P<0.01),在暴露3周后接近空白对照组(P>0.05);暴露2周后糖水消耗量有明显增加(P<0.01),且接近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抑郁对照组、抑郁+薰衣草精油吸入组海马、下丘脑、杏仁核HE染色可见明显的胶质细胞数量减少,细胞核蓝染较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抑郁对照组比较,抑郁+薰衣草精油组小鼠的下丘脑、杏仁核、海马内5-HT、c-fos、c-jun表达均有明显增加。结论薰衣草精油吸入可以缓解小鼠的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抑郁症 嗅觉通路 芳香疗法
原文传递
芳香保健纺织品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潮霞 陈水林 《染整技术》 CAS 2005年第3期1-4,共4页
根据芳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芳香疗法的应用实践,采用分子包覆材料β-环糊精为壁材原料,对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的薰衣草香精进行包结络合,并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同时阐述了芳香保健纺织品的产品形式。
关键词 医疗保健 Β-环糊精 薰衣草 香味纺织品 微胶囊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薰衣草精油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云 陈计峦 +3 位作者 刘绪广 杨静 冯玮 冯作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1-83,共3页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薰衣草精油,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探讨了超声波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频率为45kHz,超声时间为45min,超声温度为50℃,超声功率为80W时效果最佳。
关键词 超声波 薰衣草 精油 提取
下载PDF
SFE-CO_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提取熏衣草精油的抗菌活性比较与GC-MS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蔚青 金建忠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821-1824,共4页
目的:考察用SFE—CO2萃取(SFE—CO2)技术和水蒸气蒸馏法(HD)提取的熏衣草精油的体外抗微生物活性,比较两者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滤纸片琼脂平板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检测SFE—CO2和HD熏衣草精油对4种细菌和4种真菌的抗菌活性... 目的:考察用SFE—CO2萃取(SFE—CO2)技术和水蒸气蒸馏法(HD)提取的熏衣草精油的体外抗微生物活性,比较两者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滤纸片琼脂平板扩散法和琼脂稀释法检测SFE—CO2和HD熏衣草精油对4种细菌和4种真菌的抗菌活性,采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两种提取法的熏衣草精油对测试的所有微生物均具有不同程度抗菌作用,SFE—CO2萃取物抗细菌与抗真菌作用均较HD精油强,其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63~3.33g·L^-1,最低杀菌浓度(MBC/MFC)为1.04~5.00g·L^-1。GC—MS法分别鉴定出SFE—CO2和HD精油的34种和29种化合物,其质量分数为出峰物质总量的95.51%和98.39%,两者主要成分中乙酸芳樟酯和乙酸薰衣草酯含量相差较大。结论:SFE—CO2和HD熏衣草精油均对试验菌株有抗菌活性,SFE—CO2法提取的熏衣草精油抗菌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熏衣草 精油 抗菌活性 SFE—CO2萃取 GC—MS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与罗勒精油对痤疮致病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单孔荣 王红丽 +4 位作者 姚乃捷 宋燕平 余瑾 陈林珍 梁有连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677-680,共4页
目的探讨薰衣草精油与罗勒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抑菌圈试验检测薰衣草精油与罗勒精油抑菌敏感性,抑菌曲线试验检测抑菌持续效果。结果抑菌圈试验表明,倍比稀释浓度1%~16%... 目的探讨薰衣草精油与罗勒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效果。方法采用滤纸片扩散法抑菌圈试验检测薰衣草精油与罗勒精油抑菌敏感性,抑菌曲线试验检测抑菌持续效果。结果抑菌圈试验表明,倍比稀释浓度1%~16%薰衣草精油与1%~16%罗勒精油各实验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大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25%、0.5%的薰衣草精油与罗勒精油抑菌圈直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抑菌效果。16%薰衣草精油与16%罗勒精油抑菌圈直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菌效果与阳性对照组相当。抑菌曲线试验表明,1%薰衣草精油和1%罗勒精油对3种痤疮致病菌抑菌持续效果达8~12 h,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薰衣草精油和罗勒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均具有持久抑菌活性,可作为痤疮菌的天然抑菌剂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油 薰衣草 罗勒 痤疮菌 抑菌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抗氧化成分提取及其对DPPH·清除率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计峦 宋丽军 +1 位作者 张云 冯作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3-176,共4页
采用有机溶剂法和超声波法提取薰衣草精油抗氧化成分,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有机溶剂提取薰衣草干花抗氧化成分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g∶mL)1∶25,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1h。薰衣草干花抗氧化成分提取率×... 采用有机溶剂法和超声波法提取薰衣草精油抗氧化成分,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有机溶剂提取薰衣草干花抗氧化成分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g∶mL)1∶25,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1h。薰衣草干花抗氧化成分提取率×DPPH·清除率为0.25;超声波提取薰衣草干花抗氧化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5%,料液比(g∶mL)1∶20,超声波功率60W,提取时间45min。薰衣草干花抗氧化成分的提取率×DPPH·清除率为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抗氧化成分 提取 抗氧化性
下载PDF
香味微胶囊的保健功能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潮霞 陈水林 《染整技术》 CAS 2005年第6期1-3,共3页
根据芳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芳香疗法的应用实践,采用分子包覆材料β-环糊精为壁材原料, 对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的薰衣草等香精进行包结络合,并对香精微胶囊缓释性能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同时探讨了香精微胶囊在纺织品上的应用方法... 根据芳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芳香疗法的应用实践,采用分子包覆材料β-环糊精为壁材原料, 对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的薰衣草等香精进行包结络合,并对香精微胶囊缓释性能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同时探讨了香精微胶囊在纺织品上的应用方法和产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保健 Β-环糊精 薰衣草 香味纺织品 微胶囊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的提取及成分鉴定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少馀 冯丽娇 罗志刚 《广东化工》 CAS 2007年第9期109-112,共4页
本文采用改进的水蒸气蒸馏从薰衣草全草中提取精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离鉴定了精油的化学成分,共分离出58个组分,鉴定了芳樟醇(26.59%)、薰衣草醇(5.44%)、乙酸芳樟酯(23.01%)、乙酸薰衣草酯(10.80%)等42种化合物,占总出峰... 本文采用改进的水蒸气蒸馏从薰衣草全草中提取精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离鉴定了精油的化学成分,共分离出58个组分,鉴定了芳樟醇(26.59%)、薰衣草醇(5.44%)、乙酸芳樟酯(23.01%)、乙酸薰衣草酯(10.80%)等42种化合物,占总出峰面积的96.48%。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水蒸气蒸馏,不仅可以降低能耗,还能提高精油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精油 水蒸气蒸馏 GC—MS分析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伊犁薰衣草花色苷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魏婷 曾永明 +3 位作者 何伟 耿莉莉 周婷婷 杨国琴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4-252,共9页
以新疆伊犁薰衣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花色苷的工艺条件。以薰衣草花色苷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设计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超声辅助提取伊犁薰衣草花色苷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温度为63℃、... 以新疆伊犁薰衣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花色苷的工艺条件。以薰衣草花色苷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设计实验结合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超声辅助提取伊犁薰衣草花色苷的最佳实验条件为:温度为63℃、提取剂为61%的乙醇、料液比为38:1 mL/g、超声提取27 min,该条件下花色苷得率为4.88%。通过测定薰衣草花色苷的还原能力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羟基自由基(·OH)和亚硝酸根离子的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薰衣草花色苷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花色苷 响应曲面法 抗氧化性 提取
原文传递
薰衣草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沈寿东 崔长旭 +1 位作者 全吉淑 沈明花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3-215,共3页
目的:研究薰衣草乙醇提取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分别用HE染色法和溴化二苯偶氮盐(MTT)检测法,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和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显微镜下可见A549、SMMC7721形态明显改变,200 mg... 目的:研究薰衣草乙醇提取物对人肺癌细胞A549、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分别用HE染色法和溴化二苯偶氮盐(MTT)检测法,观察其形态学变化和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显微镜下可见A549、SMMC7721形态明显改变,200 mg/mL马力诺薰衣草提取物作用48 h时,其抑制率分别为(79.61±4.40)%,(81.05±5.16)%。结论:薰衣草对A549、SMMC7721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提取物 肿瘤细胞
原文传递
薰香疗法缓解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 被引量:16
17
作者 黄玉晓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3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薰衣草薰香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薰香组(n=42)和对照组(n=40),薰香组内瘘穿刺前嗅吸浓度1%薰衣草精油5min,对照组予空白嗅吸蒸馏水。结果薰香组内瘘穿刺时的VAS评分、... 目的探讨薰衣草薰香疗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薰香组(n=42)和对照组(n=40),薰香组内瘘穿刺前嗅吸浓度1%薰衣草精油5min,对照组予空白嗅吸蒸馏水。结果薰香组内瘘穿刺时的VAS评分、状态焦虑(S-A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薰衣草薰香疗法能有效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时疼痛和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内瘘穿刺 薰衣草 薰香疗法 疼痛 焦虑
下载PDF
GC-MS法测定熏衣草精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1
18
作者 金建忠 哈成勇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71,共4页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熏衣草精油,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分别鉴定出34种和29种化合物,占出峰物质总数的95.51%和98.39%.两种精油成分主要区别在于乙酸薰衣草酯和乙酸芳樟酯的质量分数相差较大,且第五个...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熏衣草精油,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分别鉴定出34种和29种化合物,占出峰物质总数的95.51%和98.39%.两种精油成分主要区别在于乙酸薰衣草酯和乙酸芳樟酯的质量分数相差较大,且第五个主成分不同,分别为异丁酸叶醇酯和α-松油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熏衣草 GC-MS 精油
下载PDF
薰衣草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艳玲 郝俊蓉 姚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78-582,共5页
研究采用近年来从国外引种成功的10个薰衣草品种,通过RAPD技术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从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引物共扩增到364条扩增产物,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条带数为20.8条,产生的DNA片段大小分布在0.1~2.0 kb之间,其中... 研究采用近年来从国外引种成功的10个薰衣草品种,通过RAPD技术进行亲缘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从2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引物共扩增到364条扩增产物,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条带数为20.8条,产生的DNA片段大小分布在0.1~2.0 kb之间,其中309个条带具有遗传多态性,多态性比率高达99.38%;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0个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0.33处聚类为2大类,以穗状薰衣草组和法国薰衣草组聚在第1类,其中穗状薰衣草组的孟士德(L.angustifolia‘Munstead’)、英国(L.angustifolia)、玫瑰(L.angustifolia‘Rosea’)、Spira(L.angustifolia‘Spira’)、Grosso(L.×intermedia‘Grosso’)、未定名薰衣草聚在一起,法国薰衣草组的Helmsdale(L.stoechas‘Helmsdale’)、蝴蝶(L.stoechas pedunculata‘Fragrant Butterfly’)聚在一起;以齿叶(L.dentata)、Creek(L.lannata×L.dentata‘Goodwin Creek’)聚在第2类。证明RAPD分析结果是进行薰衣草种质资源分类评价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薰衣草 亲缘关系 RAPD 种质资源
下载PDF
薰衣草精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秋霞 陈计峦 江英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3-125,共3页
对水蒸气提取薰衣草精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探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薰衣草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液料比为1:12,提取时间为1h,浸泡时间为2h时提取效果最佳。
关键词 薰衣草 精油 提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