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空空导弹攻击区的快速模拟法求解 被引量:14
1
作者 黄家成 张迎春 罗继勋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5期132-134,共3页
建立了空空导弹攻击区快速模拟法解算的模型,该模型可快速生成各种攻击条件下的导弹攻击区,且具有一定通用性,适合全向攻击。以某型号实例进行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由该模型生成的攻击区具有良好的性能。
关键词 空空导弹 快速模拟法 攻击区
下载PDF
多UCAV编队攻击地面多目标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丁琳 高晓光 王笑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4864-4867,共4页
在UCAV编队攻击地面多目标的航线规划中,采用航线长度相等法进行目标分配,按照分配的目标顺序得到编队的几何航线。并在兼顾到攻击效果的前提下,确定了空地导弹攻击区内的代价分布,由此提高了空地导弹的命中概率,并使航线代价较小。仿... 在UCAV编队攻击地面多目标的航线规划中,采用航线长度相等法进行目标分配,按照分配的目标顺序得到编队的几何航线。并在兼顾到攻击效果的前提下,确定了空地导弹攻击区内的代价分布,由此提高了空地导弹的命中概率,并使航线代价较小。仿真结果表明航线长度相等法对UCAV编队攻击地面多目标是有效的,攻击区代价分布法更符合实战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AV编队 航线长度相等法 攻击区 代价分布
下载PDF
高海情舰载导弹发射安全区域仿真 被引量:1
3
作者 迟鑫鹏 郑旺辉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3-83,共11页
舰载导弹在发射时会受到舰船姿态与速度的影响,使自身的姿态、位置速度发生改变。在高海情背景下,为了避免间隔发射的2枚导弹相互干扰,对发射后初始弹道的安全区域展开了研究。依据垂直发射导弹飞行初始段的运动特性,建立了弹道发射安... 舰载导弹在发射时会受到舰船姿态与速度的影响,使自身的姿态、位置速度发生改变。在高海情背景下,为了避免间隔发射的2枚导弹相互干扰,对发射后初始弹道的安全区域展开了研究。依据垂直发射导弹飞行初始段的运动特性,建立了弹道发射安全区域模型;对不同发射时刻下2枚导弹的弹道进行了安全区域界定。模型解决了高海情导弹发射安全区域界定的问题,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 高海情 发射 包围盒 运动规律 安全区域
下载PDF
某型空地电视制导导弹可发射域研究
4
作者 翁兴伟 傅裕松 +1 位作者 闫威 闫敏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5期129-131,共3页
分析了某型空地电视制导导弹的制导原理,建立了该型电视制导导弹空间六自由度运动方程组,给出了该型导弹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和控制信号的形成模型。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技术建立了空地电视制导导弹的气动力参数模型,对该型空地电视制导导弹... 分析了某型空地电视制导导弹的制导原理,建立了该型电视制导导弹空间六自由度运动方程组,给出了该型导弹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和控制信号的形成模型。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技术建立了空地电视制导导弹的气动力参数模型,对该型空地电视制导导弹的可发射域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了影响可发射域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制导 发射域 空地导弹
下载PDF
满足大动压模拟要求的试验弹道优化设计
5
作者 周祥 郑伟 +1 位作者 王鹏 王磊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3-39,共7页
为了解决弹道导弹在高海拔发射场进行飞行试验时的大动压检验问题,提出一种模拟大动压条件的试验弹道设计方法。针对发射场的实际特点,建立残骸再入的动力学模型与落区边界模型;将大动压模拟条件转化为过程约束,提出一种主动段联合优化... 为了解决弹道导弹在高海拔发射场进行飞行试验时的大动压检验问题,提出一种模拟大动压条件的试验弹道设计方法。针对发射场的实际特点,建立残骸再入的动力学模型与落区边界模型;将大动压模拟条件转化为过程约束,提出一种主动段联合优化策略。基于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分别设计了三组满足不同大动压模拟条件和各项约束的试验弹道,并给出了对应的落区调整方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设计结果表明,最大动压主要出现在一级,一级最大负攻角增加,则最大动压也明显提高;同时调整发射方位角和二、三级程序角可以保证试验弹道满足弹头落点约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压 弹道优化设计 发射场 落区 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
下载PDF
“嫦娥二号”发射高风险气象保障分析
6
作者 江晓华 汪正林 +3 位作者 党建涛 裴军林 刘伟 张峻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4期63-68,共6页
通过对"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任务西昌发射场气候背景、气象保障的难点、保障风险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发射日气象保障历程,研究发现发射日出现的冷空气影响场区的天气过程主要出现在"发射窗口"之后,为任务成功提... 通过对"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任务西昌发射场气候背景、气象保障的难点、保障风险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发射日气象保障历程,研究发现发射日出现的冷空气影响场区的天气过程主要出现在"发射窗口"之后,为任务成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决策依据。结果表明,航天气象保障具有高风险性,需要加大对气象信息的研究力度,完善应对预案,提高气象风险决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 场区 气象保障 风险
下载PDF
导弹变深度发射动力调节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悦 周儒荣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7-131,共5页
该文针对导弹变深度发射提出通过改变发射装置高压室喷管喉部的通气面积来实现发射动力可调。通过内弹道设计和计算 ,给出了对应于发射深度范围的通气面积调节范围 ,并分析了通气面积对导弹运动、发射装置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计算和分析... 该文针对导弹变深度发射提出通过改变发射装置高压室喷管喉部的通气面积来实现发射动力可调。通过内弹道设计和计算 ,给出了对应于发射深度范围的通气面积调节范围 ,并分析了通气面积对导弹运动、发射装置内弹道性能的影响。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 ,通过改变喷管喉部的通气面积 ,使导弹发射装置的燃气动力得到了有效调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 变深度发射 喷管 通气面积 内弹道
下载PDF
燃气发生器喷喉面积对导弹发射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悦 周儒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3-357,共5页
为提高潜艇的快速反应能力 ,必须使潜艇具备导弹变深度发射能力 ,则导弹发射系统就必须提供能量可变的发射动力。根据发射系统内弹道计算模型 ,针对燃气发生器喷喉面积对导弹发射动力的影响进行导弹运动参数、内弹道性能的计算与分析。... 为提高潜艇的快速反应能力 ,必须使潜艇具备导弹变深度发射能力 ,则导弹发射系统就必须提供能量可变的发射动力。根据发射系统内弹道计算模型 ,针对燃气发生器喷喉面积对导弹发射动力的影响进行导弹运动参数、内弹道性能的计算与分析。在发射筒构造诸元和装填条件确定时 ,当燃气发生器喷喉面积在一定范围变化 ,导弹运动加速度、出筒速度以及燃气工质的做功能力发生相应改变。因此提出在喷管内设有一调节锥 ,通过改变调节锥的轴向位置来控制喷喉面积 ,以实现有限度的可调发射动力 ,并给出对应于某发射深度范围的喷喉面积调节范围。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燃气发生器喷喉面积 ,使潜射导弹发射动力得到有效调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 发射动力 内弹道 喷喉面积 燃气发生器
下载PDF
运载火箭演进及智能技术展望 被引量:8
9
作者 刘鲁江 梁建国 +1 位作者 吴佳林 盛英华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1年第3期53-62,共10页
运载火箭是进入空间的主要运输工具,决定着一个国家进入、利用和控制空间的能力。首先,总结了国外运载火箭的演进历史,提出了传统升级和创新发展两种演进模式。其次,根据运载火箭演进规律提出了评估指标——面推比。以此指标能够引领运... 运载火箭是进入空间的主要运输工具,决定着一个国家进入、利用和控制空间的能力。首先,总结了国外运载火箭的演进历史,提出了传统升级和创新发展两种演进模式。其次,根据运载火箭演进规律提出了评估指标——面推比。以此指标能够引领运载火箭向合理的方向演进。然后,回顾了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演进历程,根据面推比提出了产品后续优化的方向。最后,展望了运载火箭智能技术,指出未来我国运载火箭应从运输工具向重复使用的智能运输平台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构型 运载能力 面推比 垂直起降 智能控制
下载PDF
RLV末端能量管理段轨迹实时生成算法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胡孟权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24,29,共5页
采用类似于航天飞机的末端能量管理段飞行轨迹结构,将可重复使用空间飞行器(RLV)飞行轨迹分为搜索飞行、航向校正以及预着陆飞行三段进行待飞距预测,并利用三次多项式表示飞行器高度-待飞距剖面。通过调节航向校正锥位置和半径的方法调... 采用类似于航天飞机的末端能量管理段飞行轨迹结构,将可重复使用空间飞行器(RLV)飞行轨迹分为搜索飞行、航向校正以及预着陆飞行三段进行待飞距预测,并利用三次多项式表示飞行器高度-待飞距剖面。通过调节航向校正锥位置和半径的方法调整待飞距,提出了RLV末端能量管理段飞行轨迹的实时生成算法。该算法考虑了整个末端能量管理飞行阶段的轨迹约束,给定末端能量管理段的起始条件,能实时筛选并生成一条满足要求的参考轨迹线。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空间飞行器 末端能量管理 航向校正锥 参考轨迹
下载PDF
重复使用运载器末端区域能量管理段三维制导轨迹在线推演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军 黄一敏 杨一栋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7,共7页
研究了重复使用运载器(RLV)末端区域能量管理段(TAEM)三维制导轨迹在线推演算法。根据RLV当前动压、位置和航向,规划动压参考剖面和横侧向参考轨迹,采用基于高度的质点动力学方程在线推演出满足过载、动压约束以及终点动压、位置和航向... 研究了重复使用运载器(RLV)末端区域能量管理段(TAEM)三维制导轨迹在线推演算法。根据RLV当前动压、位置和航向,规划动压参考剖面和横侧向参考轨迹,采用基于高度的质点动力学方程在线推演出满足过载、动压约束以及终点动压、位置和航向要求的三维轨迹。横侧向参考轨迹规划分为2个阶段,即消除横向位置误差兼顾减小纵向位置误差阶段和消除纵向位置误差阶段,提出了组合使用3种模态消除纵向位置误差的新方法。对于三维轨迹推演,提出了采用航迹倾斜角补偿法二次推演三维轨迹的新算法,修正终点位置误差超过自动着陆(ALI)容许范围的三维制导轨迹,使误差进入容许范围。仿真计算结果显示,该三维轨迹在线推演算法具有快速、准确、对初始点位置和航向分布鲁棒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重复使用运载器 末端区域能量管理段 三维制导轨迹 在线推演 横侧向参考轨迹
下载PDF
RLV末端能量管理段三维制导轨迹推演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军 黄一敏 杨一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727-1731,共5页
研究了重复使用运载器(reusable launch vehicle,RLV)末端能量管理段(terminal area energy manage-ment,TAEM)三维制导轨迹推演算法。根据初始点和终点的位置、航向、动压,规划动压参考剖面和横侧向参考轨迹,采用基于高度的质点动力学... 研究了重复使用运载器(reusable launch vehicle,RLV)末端能量管理段(terminal area energy manage-ment,TAEM)三维制导轨迹推演算法。根据初始点和终点的位置、航向、动压,规划动压参考剖面和横侧向参考轨迹,采用基于高度的质点动力学方程推演生成符合过载、动压、终点位置和航向约束条件的三维制导轨迹。横侧向参考轨迹的设计可以分成两步:第一步,消除横向的位置误差,同时减小纵向的位置误差;第二步,消除纵向的位置误差。根据纵向位置误差大小,组合使用三种模态的轨迹予以消除,节省了计算量。仿真计算显示,三维制导轨迹推演算法具有快速、准确、对初始点位置和航向分布鲁棒性强的特点,为在线轨迹设计提供了基础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器 末端能量管理段 动压剖面 横侧向参考轨迹 三维制导轨迹推演
下载PDF
驱动气体的密度梯度对弹丸发射速度的影响
13
作者 王马法 李俊玲 柳森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9,共10页
为进一步提升轻气炮的发射能力,提出采用梯度气体替代单一氢气或氦气作为驱动气体的方法,通过对等直径发射器进行分析,建立了弹丸在梯度气体驱动下的加速运动模型,对比了氖-氦梯度气体驱动与单一氦气驱动的发射能力差异,分析了梯度气体... 为进一步提升轻气炮的发射能力,提出采用梯度气体替代单一氢气或氦气作为驱动气体的方法,通过对等直径发射器进行分析,建立了弹丸在梯度气体驱动下的加速运动模型,对比了氖-氦梯度气体驱动与单一氦气驱动的发射能力差异,分析了梯度气体参数对发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氦气驱动相比,氖-氦梯度气体驱动能够提升0.4~1.4 km/s的发射速度或降低0.2~0.9 GPa的发射过载;气体的密度和活塞的运动速度对发射速度和过载的影响最大,气体压力和多方气体指数的影响次之;梯度气体中,高密度气体应选择多方气体指数和密度较高的气体(如氖气、氩气等);梯度气体界面位置(高密度气体占比)对发射速度的影响不大,但高密度气体占比少有利于降低弹底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发射 等直径发射器 梯度气体 理论模型
下载PDF
考虑交接班误差的RLV进场着陆轨迹和安全交接区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宏伦 苏子康 裴云峰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92-3105,共14页
针对考虑交接班误差的重复使用运载器(RLV)无动力自动进场着陆段轨迹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将整个自动进场着陆过程分成交接段、标称下滑段和标称拉平段3个阶段。在依据标称交接班状态、触地状态逆序完成拉平段、下滑段的标称轨迹设计的... 针对考虑交接班误差的重复使用运载器(RLV)无动力自动进场着陆段轨迹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将整个自动进场着陆过程分成交接段、标称下滑段和标称拉平段3个阶段。在依据标称交接班状态、触地状态逆序完成拉平段、下滑段的标称轨迹设计的前提下,针对可能存在的交接班误差,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纵、侧向位置和速度交接班误差的交接段在线三维轨迹设计方法,并结合阻力舵调整策略,实现RLV从交接班点向标称轨迹的平滑过渡;然后,在交接段轨迹设计基础上提出了交接高度平面内"安全交接区域(SIA)"的概念及其求解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轨迹设计方法及SIA对存在交接班误差的无动力进场着陆轨迹设计问题具有实际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器 飞行器着陆 交接班误差 安全交接区域 着陆轨迹设计 轨迹延拓
原文传递
基于PID的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接收系统
15
作者 王冲 张鑫鑫 +3 位作者 周捷 袁金如 孙立达 沈亦纯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3年第3期144-150,共7页
本文重点针对卫星发射主动段存在遥测盲区问题,开展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数据接收方法的研究,突破发射场通信建立、地面测控天线指向控制、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接收系统搭建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PID的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接收系统,进... 本文重点针对卫星发射主动段存在遥测盲区问题,开展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数据接收方法的研究,突破发射场通信建立、地面测控天线指向控制、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接收系统搭建等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PID的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接收系统,进而高质量实现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数据全时段接收与监测。提出的方法在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发射任务中得到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卫星发射主动段遥测数据接收完整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发射 主动段 遥测盲区 遥测接收系统 PID
下载PDF
运载火箭落区控制的栅格舵机构技术实践
16
作者 王辰 杨建民 +1 位作者 崔照云 吴会强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9,共8页
通过在运载火箭级间段增设栅格舵气动控制机构,能够在一二级分离后对一子级的姿态进行气动力控制,提高其落点精度,从而提高运载火箭内陆发射的落区安全性。按照动作时序,栅格舵机构需完成连接解锁-展开锁定-传动传力的动作功能,并承受... 通过在运载火箭级间段增设栅格舵气动控制机构,能够在一二级分离后对一子级的姿态进行气动力控制,提高其落点精度,从而提高运载火箭内陆发射的落区安全性。按照动作时序,栅格舵机构需完成连接解锁-展开锁定-传动传力的动作功能,并承受火箭上升段和返回段的力、热载荷。对用于运载火箭落区控制的栅格舵机构技术路线进行阐述,形成栅格舵结构设计—载荷判别计算—机构构型设计—关键零组件设计—试验验证的栅格舵机构设计及验证的研制脉络,提出组合可调式的展开锁定机构设计方法,最后对用于运载火箭落区控制及重复使用的栅格舵机构设计提出技术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落区控制 栅格舵机构 展开锁定机构 传动机构
下载PDF
最小期望接触面积下的电枢臂弯曲形状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永胜 鲁军勇 +2 位作者 谭赛 李玉 李白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39,共5页
电枢结构直接影响电枢轨道间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等接触特性,进而决定电磁发射状况。为此,通过对不同接触面积下的电磁发射装置进行瞬态电磁场分析,得到了C形固体电枢与轨道间的最小期望接触面积。在假设电枢臂为悬臂梁的条件下,综合趋... 电枢结构直接影响电枢轨道间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等接触特性,进而决定电磁发射状况。为此,通过对不同接触面积下的电磁发射装置进行瞬态电磁场分析,得到了C形固体电枢与轨道间的最小期望接触面积。在假设电枢臂为悬臂梁的条件下,综合趋肤效应和接触电阻的接触层模型,确立了分布力载荷。在此基础上,基于分布力载荷作用下电枢臂变形的挠曲线,得到了电枢臂弯曲形状与枢轨界面间接触压力及接触面积的关系。该研究为电枢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发射 悬臂梁 分布力 最小期望接触面积 挠曲线
下载PDF
重复使用运载器末端能量管理段制导系统仿真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春贞 黄一敏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60-1264,共5页
为了对重复使用运载器末端能量管理段制导系统进行研究,根据末端能量管理段的制导策略,搭建了集成的、具有层次结构的制导系统仿真结构,将Matlab/Simulink、Stateflow和GUI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易于维护和扩展的伪5自由度仿真环境。利用... 为了对重复使用运载器末端能量管理段制导系统进行研究,根据末端能量管理段的制导策略,搭建了集成的、具有层次结构的制导系统仿真结构,将Matlab/Simulink、Stateflow和GUI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了易于维护和扩展的伪5自由度仿真环境。利用伪5自由度仿真环境对末端能量管理段的制导策略和制导规律进行了非线性仿真,结果表明了制导策略的合理性以及RLV伪5自由度非线性仿真环境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器 末端能量管理 制导 伪5自由度仿真
下载PDF
基于参数化轨迹的TAEM段在线制导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樊朋飞 刘蛟龙 +1 位作者 凡永华 闫杰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12-326,共15页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末端能量管理阶段的在线轨迹生成与制导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参数化轨迹描述且不依赖在线积分推演与气动辨识的三维轨迹预测-校正制导算法。首先,设计了由动压上边界、下边界和最大能量边界构成的动压包线,由一个参...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末端能量管理阶段的在线轨迹生成与制导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参数化轨迹描述且不依赖在线积分推演与气动辨识的三维轨迹预测-校正制导算法。首先,设计了由动压上边界、下边界和最大能量边界构成的动压包线,由一个参数对包线内的动压剖面进行描述,采用离线计算的方式预先获得飞行航程随动压剖面参数、倾侧角和能量高度变化的关系并存为三维数表。随后,根据当前状态和地面航迹参数计算得到各飞行阶段地面航程信息,在待飞航程的预测中,考虑侧向机动的航程损失和模型偏差影响,采用分段查表和在线估计航程修正系数的方法对预测航程进行了两次修正。最后,研究了约束条件下的多轨迹参数连续更新策略,以保证消除航程偏差的同时轨迹具有适宜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初始位置、能量状态散布不敏感,其末端位置控制精度保持在米级。完成单次轨迹预测-校正的时间不超过2.3ms,拥有较高的在线预测效率,对突发故障造成的模型偏差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 末端能量管理 在线轨迹生成 参数化轨迹 预测-校正制导 查表法
原文传递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空导弹发射区解算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薛亚勇 胡国文 《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 2018年第4期48-52,共5页
针对传统发射区解算多项式拟合方法存在多项式函数难确定、函数分段范围难把握的问题,采用了BP神经网络(BPNN)实现数据整体拟合。当数据量大且复杂时,拓展神经网络的深度不能完整学习数据特征。针对该问题,引入了深度置信网(DBN)。在DB... 针对传统发射区解算多项式拟合方法存在多项式函数难确定、函数分段范围难把握的问题,采用了BP神经网络(BPNN)实现数据整体拟合。当数据量大且复杂时,拓展神经网络的深度不能完整学习数据特征。针对该问题,引入了深度置信网(DBN)。在DBN仿真训练中,选用双隐层网络结构,随着隐单元数的增加,拟合性能有较明显提升。仿真结果表明,深度学习方法更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深度神经网络架构,可应用于地空导弹发射区解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空导弹发射区 BP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深度置信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