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兴起及深入(上)
被引量:2
- 1
-
-
作者
杨华
粟慧
-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
出处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9,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峡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发现与研究"(项目号:08XKG001)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开展前后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0年~1949年),此阶段里由于考古发现资料很少,故研究者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学方面着手研究,老一辈史学大师吴致华、顾颉刚、徐中舒、董作宾、童书业、卫聚贤等对巴、蜀民族的由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了“巴蜀文化”这一概念,这是巴蜀文化研究的第一个高潮;第二阶段(1950年~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发掘工作,据广元宝轮院、巴县冬笋坝、涪陵小田溪几处战国时期墓葬的发掘资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专家们提出了“巴文化”概念,进而认为这些战国时期的墓葬资料当属于“晚期巴文化遗存”.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三峡东部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时期人类居住遗址,对其文化性质,专家们分析认为应属于“早期巴文化遗存”.出版了一批具有影响的研究著作和研究论文,此乃巴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高潮;第三阶段(1980年~2010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发掘出了大批巴人遗址和墓群,对巴文化起源由过去判断是在夏商时期的认识又向前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建立起了一批巴文化学术研究组织,举办了多次巴文化研究学术活动,创办了一些巴文化研究刊物,这一时期为巴文化学术研究活动的最高峰.文章对巴文化研究活动兴起与深入前后80余年研究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概述.
-
关键词
巴文化
巴蜀文化
考古发现
早期巴文化
晚期巴文化
学术研究活动
-
Keywords
ba culture
bashu cultur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early ba culture
latest ba culture
research activities of scholarship
-
分类号
I206.4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兴起及深入(下)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杨华
何怀红
-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湖北省宜昌博物馆
-
出处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25-35,52,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峡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发现与研究"(项目号:08XKG00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巴文化研究活动的开展前后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0年~1949年),此阶段由于考古发现资料很少,故研究者主要是从历史文献学方面着手研究,老一辈的史学大师吴致华、顾颉刚、徐中舒、董作宾、童书业、卫聚贤等对巴、蜀民族的由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了“巴蜀文化”这一概念,这是巴蜀文化研究的第一个高潮;第二阶段(1950年~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发掘工作,据广元宝轮院、巴县冬笋坝、涪陵小田溪几处战国时期墓葬的发掘资料,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专家们提出了“巴文化”概念,进而认为这些战国时期的墓葬资料当属“晚期巴文化遗存”,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三峡东部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商时期人类居住遗址,对其文化性质,专家们分析认为应属“早期巴文化遗存”,出版了一批具有影响的研究著作和研究论文,此乃巴文化研究的第二个高潮;第三阶段(1980年~2010年),考古工作者在三峡地区发掘出了大批巴人遗址和墓群,对巴文化起源由过去判断是在夏商时期的认识又向前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建立起了一批巴文化学术研究的组织,举办了多次巴文化研究的学术活动,创办了一些巴文化研究刊物,这一时期为巴文化学术研究活动的最高峰。文章对巴文化研究活动兴起与深入前后80余年研究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概况。
-
关键词
巴文化
巴蜀文化
考古发现
早期巴文化
晚期巴文化
学术研究活动
-
Keywords
ba culture
bashu culture
archaeological founding
early ba culture
latest ba culture
academic research activities
-
分类号
I206.4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