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存阳离子对土壤吸附Cu^(2+)的影响特征 被引量:16
1
作者 徐明岗 李菊梅 陈世宝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35-938,共4页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我国4种典型土壤——砖红壤、赤红壤、黄棕壤和暗棕壤在伴随阳离子分别为Na+、Ca2+、Zn2+时对Cu2+的吸附。结果表明,无论是单溶质或复合离子体系下,土壤对Cu2+的吸附等温线都可用Langmuir方程很好地拟合;Cu2+的... 采用室内试验方法,研究了我国4种典型土壤——砖红壤、赤红壤、黄棕壤和暗棕壤在伴随阳离子分别为Na+、Ca2+、Zn2+时对Cu2+的吸附。结果表明,无论是单溶质或复合离子体系下,土壤对Cu2+的吸附等温线都可用Langmuir方程很好地拟合;Cu2+的吸附结合能(K)在Na+体系下为砖红壤>赤红壤>黄棕壤>暗棕壤,说明4种土壤对Cu2+吸附的亲和力依次减弱,但Ca2+共存时使土壤对Cu2+的吸附结合能明显增大,说明Ca2+可使土壤对Cu2+专性吸附增强;Na+共存时不影响土壤对Cu2+的吸附,而Ca2+、Zn2+共存时可使土壤对Cu2+的最大吸附量(Xm)平均分别降低14.5%和33.6%,且降低的程度为暗棕壤和黄棕壤>赤红壤>砖红壤,Cu2+、Zn2+、Ca2+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共存离子 砖红壤 黄棕壤 吸附等温线
下载PDF
pH对砖红壤和黄棕壤Cu^(2+)吸附与解吸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明岗 曾希柏 李菊梅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9-351,共3页
对砖红壤和黄棕壤在不同浓度、不同pH下吸附和解吸Cu2+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2种土壤Cu2+吸附量均随平衡液中Cu2+浓度增加而增大,两者关系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Cu2+吸附量随pH升高而增加,Cu2+分配系数的对数与pH呈极显著的线... 对砖红壤和黄棕壤在不同浓度、不同pH下吸附和解吸Cu2+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2种土壤Cu2+吸附量均随平衡液中Cu2+浓度增加而增大,两者关系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方程。Cu2+吸附量随pH升高而增加,Cu2+分配系数的对数与pH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吸附一个Cu2+所释放H+的平均数砖红壤(1. 19)大于黄棕壤(1. 01)。可解吸Cu2+的数量随pH升高和吸附Cu2+的数量增加而增加,在pH4~6下,黄棕壤吸附Cu2+及可解吸Cu2+的比例(平均为10. 5% )大于砖红壤(平均为3. 1% )。由此认为, 2种土壤吸附Cu2+虽以专性吸附为主,但砖红壤的表面吸附点位较少,专性吸附点位的比例较高,对Cu2+的亲和性或专性吸附性大于黄棕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吸附 砖红壤 黄棕壤
原文传递
不同钾肥对赤红壤和水稻土中铅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平 徐明岗 +2 位作者 申华平 宋正国 杜文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9-144,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赤红壤和水稻土上,施用4种钾肥(KH_2PO_4、K_2SO_4、KNO_3、KCl),在各为5种用量(K 0、60、140、240、360 mg/kg)条件下,小油菜对铅的吸收量及土壤溶液铅和植株吸收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赤红壤上KCl、KNO_3、K_2S...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赤红壤和水稻土上,施用4种钾肥(KH_2PO_4、K_2SO_4、KNO_3、KCl),在各为5种用量(K 0、60、140、240、360 mg/kg)条件下,小油菜对铅的吸收量及土壤溶液铅和植株吸收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赤红壤上KCl、KNO_3、K_2SO_4各处理土壤溶液铅的浓度均随钾肥施入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KCl最高用量(360 mg/kg)下土壤溶液铅增加最高,达106.9%,K_2SO_4(K)240 mg/kg水平下增加97.8%;水稻土上3种钾肥的情况与之类似,只是增加幅度略低,这可能与赤红壤具有较多的可变电荷和因其CEC较小而缓冲性也小有关。两种土壤施用KH_2PO_4下,随施入量的增加,土壤溶液的铅均显著减少;KH_2PO_4最高用量下,赤红壤和水稻土水溶性铅分别比对照减少45.0%和63.8%。另外,种植第2季作物后,施用KH_2PO_4,两种土壤溶液铅含量与植株茎叶和根系吸收铅浓度之间均表现为良好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肥 植物有效性 赤红壤 水稻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