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近端外侧壁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对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意义 被引量:45
1
作者 张世民 马卓 +2 位作者 杜守超 胡孙君 陶友伦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研究观测股骨近端外侧壁的骨性与软组织解剖特征,为临床向股骨头内打入拉力螺钉或螺旋刀片的股骨外侧皮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16例成人股骨干燥标本、10例尸体下肢标本和2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横断面CT图像,分别测量外侧壁的... 目的研究观测股骨近端外侧壁的骨性与软组织解剖特征,为临床向股骨头内打入拉力螺钉或螺旋刀片的股骨外侧皮质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用16例成人股骨干燥标本、10例尸体下肢标本和2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横断面CT图像,分别测量外侧壁的骨性面积、软组织附着及其面积以及外侧壁骨皮质的厚度。结果骨性外侧壁平均高(24.4±2.4)mm,宽(23.3±2.0)mm,面积(567.0±82.8)mm2。臀中肌、臀小肌的止点与股外侧肌起点,在外侧壁处相互交织,形成致密坚韧的腱膜样重叠部,平均高(33.2±2.3)mm,宽(28.2±1.9)mm,厚(1.6±0.1)mm。老年人小转子平面的股骨外侧壁皮质薄弱,厚仅(2.3±0.5)mm。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外侧壁皮质薄弱,容易骨折。推荐选用头髓钉系统进行内固定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外侧壁 外侧骨皮质 转子外侧壁 外侧壁软组织 转子间骨折
下载PDF
股骨近端外侧壁的骨折特征地图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英琪 张世民 +3 位作者 熊文峰 马卓 杜守超 胡孙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125,共5页
目的通过骨折地图技术,明确股骨近端外侧壁的骨折特征,为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集9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CT数据,进行分割建模、虚拟复位。其中有56例发生外侧壁骨折,测量其外侧壁及骨折区宽度、高度、面积,骨折线走行... 目的通过骨折地图技术,明确股骨近端外侧壁的骨折特征,为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采集9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CT数据,进行分割建模、虚拟复位。其中有56例发生外侧壁骨折,测量其外侧壁及骨折区宽度、高度、面积,骨折线走行等参数,并在3D重建模型上绘制骨折特征地图。结果 96例患者中56例有外侧壁骨折,其中A2型71.4%(40例),外侧壁骨折块平均宽度(10.1±6.0)mm,高度(23.1±11.3)mm,面积(158.5±105.2)mm2,占外侧壁面积(12.1±8.1)%,骨折线与水平面成角(64.6±14.5)°;A3型28.6%(16例),外侧壁骨折块平均宽度(26.0±7.0)mm,高度(38.8±11.7)mm,面积(860.1±357.0)mm2,占外侧壁面积(64.5±25.9)%,骨折线与水平面成角(30.2±39.6)°。结论不同类型转子间骨折的外侧壁特征有明显差异,通过骨折地图技术可直观展现骨折信息,可为制作转子间骨折模型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折地图 影像叠加 股骨近端外侧壁 转子外侧壁
下载PDF
食物成瘾及其神经环路调控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牟连伟 王雅榕 +1 位作者 严梦思 舒麟捷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1-889,共9页
食物成瘾是指人们对某些特定食物(高度加工、可口、高热量的食物)的依赖性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并表现出一系列成瘾样的行为学变化,具有强迫性、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食物成瘾可引起肥胖症,而且是大部分人不能维持减肥效果或坚持限制... 食物成瘾是指人们对某些特定食物(高度加工、可口、高热量的食物)的依赖性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并表现出一系列成瘾样的行为学变化,具有强迫性、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食物成瘾可引起肥胖症,而且是大部分人不能维持减肥效果或坚持限制性饮食以保持健康体重的核心因素。深入理解食物成瘾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将为干预食物成瘾以改善肥胖提供准确的靶点。食物成瘾的诊断标准是耶鲁大学食物成瘾量表,而食物成瘾的动物模型为小鼠食物自我管理模型。外侧下丘脑-腹侧被盖区-伏隔核神经环路、腹侧被盖区-前边缘皮质-伏隔核神经环路和外侧隔核-结节核神经环路是调控食物成瘾的关键神经环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成瘾 耶鲁大学食物成瘾量表 神经环路 外侧下丘脑 腹侧被盖区 伏隔核 前边缘皮质
下载PDF
经口内切口行下颌角及骨外板截除的面下部轮廓整形术 被引量:5
4
作者 罗延平 南华 柳大烈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27-32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口内切口行下颌角及骨外板截骨术对面下部轮廓的治疗效果。方法在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对68例因下颌角肥大致方形脸的患者行口内切口定位,并肿胀麻醉,充分显露下颌截骨区,直视下用来复锯行下颌角和部分下颌骨升支、水平... 目的探讨经口内切口行下颌角及骨外板截骨术对面下部轮廓的治疗效果。方法在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对68例因下颌角肥大致方形脸的患者行口内切口定位,并肿胀麻醉,充分显露下颌截骨区,直视下用来复锯行下颌角和部分下颌骨升支、水平支外板斜行截除术,颏孔周围以小圆柱磨头磨平,放置负压引流并关闭黏骨膜切口。结果所有患者术中一次性截除的骨片完整,术中及术后无大出血、血肿、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效果满意,切口均I期愈合。结论经口内切口行下颌角及骨外板斜行截骨的手术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且效果良好,适合大部分情况的下颌角肥大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 外板 斜行截骨 来复锯
原文传递
Activation of Dopamine D2 Receptors Alleviates Neuronal Hyperexcitability in the Lateral Entorhinal Cortex via Inhibition of HCN Current in a Rat Model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Pain 被引量:3
5
作者 Shi-Hao Gao Yong Tao +3 位作者 Yang Zhu Hao Huang Lin-Lin Shen Chang-Yue Gao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9期1041-1056,共16页
Functional changes in synaptic transmission from the lateral entorhinal cortex to the dentate gyrus(LEC-DG)are considered responsible for the chronification of pain.However,the underlying alterations in fan cells,whic... Functional changes in synaptic transmission from the lateral entorhinal cortex to the dentate gyrus(LEC-DG)are considered responsible for the chronification of pain.However,the underlying alterations in fan cells,which are the predominant neurons in the LEC that project to the DG,remain elusive.Here,we investigated possible mechanisms using a rat model of 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induced inflammatory pain.We found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cyclic nucleotide-gated currents(Ih),which led to the hyperexcitability of LEC fan cells of CFA slices.This phenomenon was attenuated in CFA slices by activating dopamine D2,but not D1,receptors.Chemogenetic activation of the ventral tegmental area-LEC projection had a D2 receptor-dependent analgesic effect.Intra-LEC microinjection of a D2 receptor agonist also suppressed CFA-induced behavioral hypersensitivity,and this effect was attenuated by pre-activation of the Ih.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down-regulating the excitability of LEC fan cells through activation of the dopamine D2 receptor may be a strategy for treating chronic inflammatory p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ammatory pain lateral entorhinal cortex Neuronal hyperexcitability Dopamine D2 receptor HCN current
原文传递
针刺十三鬼穴对抑郁模型大鼠脑组织中kir4.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杨 程文静 +6 位作者 李鹏 陈文婕 陈依平 沈俊良 龙娜沙 陈健坤 孟宪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776-6780,共5页
目的:探究针刺上星、大陵穴对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外侧缰核、前额皮质、海马中kir4.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氟西汀组,每组12只。采用CUMS结合孤养建立抑郁模型,针刺组于... 目的:探究针刺上星、大陵穴对慢性不可预测轻度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外侧缰核、前额皮质、海马中kir4.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氟西汀组,每组12只。采用CUMS结合孤养建立抑郁模型,针刺组于造模前1 h给予针刺干预,隔日1次,每次20 min,共计11次。氟西汀组于造模前1 h给予氟西汀(2.1 mg/kg)灌胃干预,1次/d,共计21 d。通过体质量、糖水偏好试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大鼠抑郁样行为表现;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外侧缰核、前额皮质、海马中kir4.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氟西汀组体质量显著提升(P<0.01),针刺和氟西汀治疗后大鼠糖水偏好指数显著增加(P<0.01),不动时间显著减少(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外侧缰核、前额皮质和海马中kir4.1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针刺组能逆转大鼠前额皮质中kir4.1蛋白表达(P<0.01),氟西汀组能降低kir4.1在外侧缰核、海马和前额皮质的表达(P<0.05,P<0.01)。结论:针刺十三鬼穴通过降低大鼠脑中kir4.1蛋白表达,起到预防大鼠发生抑郁样行为效果,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的潜在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十三鬼穴 kir4.1蛋白 外侧缰核 前额皮质 海马 机制 针刺
原文传递
Neuronal Response to Reward and Luminance in Macaque LIP During Saccadic Choice
7
作者 Ziqi Wu Aihua Chen Xinying Cai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4-28,共15页
Recent work in decision neuroscience suggests that visual saliency can interact with reward-based choice,and the lateral intraparietal cortex(LIP)is implicated in this process.In this study,we recorded from LIP neuron... Recent work in decision neuroscience suggests that visual saliency can interact with reward-based choice,and the lateral intraparietal cortex(LIP)is implicated in this process.In this study,we recorded from LIP neurons while monkeys performed a two alternative choice task in which the reward and luminance associated with each offer were varied independently.We discovered that the animal’s choice was dictated by the reward amount while the luminance had a marginal effect.In the LIP,neuronal activity corresponded well with the animal’s choice pattern,in that a majority of reward-modulated neurons encoded the reward amount in the neuron’s preferred hemifield with a positive slope.In contrast,compared to their responses to low luminance,an approximately equal proportion of luminance-sensitive neurons responded to high luminance with increased or decreased activity,leading to a much weaker population-level response.Meanwhile,in the non-preferred hemifield,the strength of encoding for reward amount and luminanc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sugges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se two factors in the LIP.Moreover,neurons encoding reward and luminance were homogeneous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anterior-posterior axis of the LIP.Overall,our study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neural instantiation of a priority map in the LIP in reward-based deci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WARD LUMINANCE Attention Priority map Saccadic choice lateral intraparietal cortex
原文传递
Impaired Parahippocampal Gyrus-Orbitofrontal Cortex Circuit Associated with Visuospatial Memory Deficit as a Potential Biomarker and Interventional Approach for Alzheimer Disease 被引量:2
8
作者 Lin Zhu Zan Wang +15 位作者 Zhanhong Du Xinyang Qi Hao Shu Duan Liu Fan Su Qing Ye Xuemei Liu Zheng Zhou Yongqiang Tang Ru Song Xiaobin Wang Li Lin Shijiang Li Ying Han Liping Wang Zhijun Zhang 《Neuro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8期831-844,共14页
The parahippocampal gyrus-orbitofrontal cortex(PHG-OFC)circuit in humans is homologous to the postrhinal cortex(POR)-ventral lateral orbitofrontal cortex(vlOFC)circuit in rodents.Both are associated with visuospatial ... The parahippocampal gyrus-orbitofrontal cortex(PHG-OFC)circuit in humans is homologous to the postrhinal cortex(POR)-ventral lateral orbitofrontal cortex(vlOFC)circuit in rodents.Both are associated with visuospatial malfunctions in Alzheimer’s disease(AD).However,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remain to be elucidated.In this study,we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impaired POR-vlOFC circuit and visuospatial memory deficits through retrograde tracing and in vivo local field potential recordings in 5XFAD mice,and investigated alterations of the PHG-OFC circuit by multi-dom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in patients on the AD spectrum.We demonstrated that an impaired glutamatergic POR-vlOFC circuit resulted in deficient visuospatial memory in 5XFAD mice.Moreover,MRI measurements of the PHG-OFC circuit had an accuracy of 77.33%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converters versus non-converters.Thus,the PHG-OFC circuit explains the neuroanatomical basis of visuospatial memory deficits in AD,thereby providing a potential predictor for AD progression and a promising interventional approach for 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s disease 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Postrhinal cortex Visuospatial memory Ventral lateral orbitofrontal cortex Uncinate fasciculus
原文传递
根据不同解剖部位分析脑白质疏松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郝光 张晓敏 +3 位作者 张帆 常青 宋爱霞 薛茜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360-1364,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解剖部位脑白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脑白质疏松患者210例,根据脑白质疏松解剖部位将患者分为单纯侧脑室体旁白质疏松组(A组,n=131)、侧脑室体旁和皮质下白质疏松共存组(B组,n=79),另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作为健康... 目的分析不同解剖部位脑白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脑白质疏松患者210例,根据脑白质疏松解剖部位将患者分为单纯侧脑室体旁白质疏松组(A组,n=131)、侧脑室体旁和皮质下白质疏松共存组(B组,n=79),另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回顾性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得分、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史、饮酒史、颅外血管狭窄、颅内血管狭窄、血清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Scr)、血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不同解剖部位脑白质疏松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颅外血管狭窄、颅内血管狭窄为单纯侧脑室体旁白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OR=1.876、2.028、1.674,P<0.05),MMSE得分升高为单纯侧脑室体旁白质疏松发生的保护因素(OR=0.548,P<0.05);年龄增长、高血压病史、颅外血管狭窄、颅内血管狭窄、血清Hcy水平升高为侧脑室体旁和皮质下白质疏松共存的危险因素(OR=2.132、1.740、1.855、2.050、2.208,P<0.05),MMSE得分升高、PT延长为侧脑室体旁和皮质下白质疏松共存发生的保护因素(OR=0.540、0.509,P<0.05)。结论单纯侧脑室体旁白质疏松、侧脑室体旁和皮质下白质疏松共存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解剖部位 侧脑室体 皮质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下载PDF
来复锯行下颌角和外板一次性切除术缩窄下面部宽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大勇 邵祯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430-1432,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一次性切除下颌角和外板矫正下面部宽大的新方法。方法:静脉复合加局部浸润麻醉后,口内入路,旋转锉磨除部分外板后,以来复锯以一定的角度,行内外板不等量截骨,沿截骨标记线切除下颌角和部分外板。结果:50例下颌角肥大病例... 目的:探索一种一次性切除下颌角和外板矫正下面部宽大的新方法。方法:静脉复合加局部浸润麻醉后,口内入路,旋转锉磨除部分外板后,以来复锯以一定的角度,行内外板不等量截骨,沿截骨标记线切除下颌角和部分外板。结果:50例下颌角肥大病例,48例术后效果满意或者较满意,无骨折、下齿槽神经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来复锯一次性切除下颌角和外板是一种安全、可控、损伤小、恢复快、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复锯 磨除法 截骨术
下载PDF
经外侧裂-岛叶皮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
11
作者 陈祖雄 李忠华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7年第5期6-8,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外侧裂-岛叶皮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月贵定县人民医院及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外侧裂-岛叶皮层入路手... 目的 探讨经外侧裂-岛叶皮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月贵定县人民医院及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5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外侧裂-岛叶皮层入路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24 h复查头部CT,血肿清除〉95%者47例(90.3%),血肿清除85% -95%者5例(9.7%),无一例患者再出血. 术后两周内清醒病例49例(94.2%),一月内清醒2例(3.8%),随访6月,植物人1例(2.0%). 应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Ⅰ级16例(30.8%),Ⅱ级29例(55.7%),Ⅲ级6例(11.5%),Ⅳ级0例,Ⅴ级1例(2.0%). 结论 经外侧裂-岛叶皮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具有手术视野开阔,手术径路直接,距离短,血肿清除率高,止血彻底以及对皮层的损害轻微,神经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裂 岛叶皮层 基底节区 脑出血
原文传递
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颞叶皮质入路手术治疗壳核出血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38
12
作者 唐晓平 游潮 +12 位作者 张涛 彭华 赵龙 杨彬彬 印晓鸿 段军伟 漆建 唐文国 王远传 冯凌 罗仁国 李舜 苟章洋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7-820,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和经颞叶皮质入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壳核出血的优劣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壳核出血病例73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经外侧裂岛叶进入血肿腔,B组经颞叶皮质进入血肿腔。对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操作、... 目的比较分析经外侧裂岛叶入路和经颞叶皮质入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壳核出血的优劣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壳核出血病例732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经外侧裂岛叶进入血肿腔,B组经颞叶皮质进入血肿腔。对两组术前临床资料、手术操作、血肿清除量与再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术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手术操作比较,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进入血肿腔更容易、血肿残腔止血更顺利、对意外发现血管病变处理更方便、去骨瓣减压病例数更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经侧裂岛叶入路清除血肿95%以上的例数较经颞叶入路为多,再出血例数较经颞叶入路为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清除脑壳核血肿,经侧裂岛叶入路较经颞叶皮质入路更符合微创理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壳核 外科治疗 外侧裂岛叶入路 颞叶皮质入路
原文传递
经外侧裂入路与颞叶皮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8
13
作者 汤军 夏涛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640-643,共4页
目的:比较经外侧裂入路与颞叶皮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治疗方式将8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经颞叶皮层入路显微手术(对照组,n=37)及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组(观察组,n=43)。比较两组... 目的:比较经外侧裂入路与颞叶皮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治疗方式将8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经颞叶皮层入路显微手术(对照组,n=37)及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组(观察组,n=43)。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24 h患者血肿清除情况;术前、术后3 d、7 d、30 d,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估两组患者意识障碍程度;术后6个月,分别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及生活能力,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优于对照组(Z=-2.054,P=0.040)。术后3 d、7 d、30 d,观察组患者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2.780、3.192、3.221,P=0.007、0.002、0.002)。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GOS分级优于对照组(Z=-2.250,P=0.024),ADL分级优于对照组(Z=-2.382,P=0.017)。术后,两组患者颅内感染、肺部感染、二次出血、消化道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颞叶皮层入路相比,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可有效提高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促进患者意识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基底节区 经外侧裂入路 经颞叶皮层入路 显微血肿清除术
下载PDF
前额叶皮层与双任务加工执行功能 被引量:14
14
作者 谭金凤 伍姗姗 +2 位作者 徐雷 王丽君 陈安涛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27-2135,共9页
执行功能是完成复杂行为的先决条件,双任务加工为探究执行功能的经典范式之一。通过对双任务加工执行功能定位研究发现,前额叶皮层在双任务执行过程中占据核心地位。经典双任务范式包括行为双任务范式和交叠双任务范式。前额叶皮层(pref... 执行功能是完成复杂行为的先决条件,双任务加工为探究执行功能的经典范式之一。通过对双任务加工执行功能定位研究发现,前额叶皮层在双任务执行过程中占据核心地位。经典双任务范式包括行为双任务范式和交叠双任务范式。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为双任务加工执行功能定位相关脑区,主要表现为具有特定区域和激活程度改变两种观点,且前额叶皮层的三个子区域——额极皮层(frontopolar cortex,FPC)、内侧前额叶皮层(medial frontal cortex,MFC)和外侧前额叶皮层(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LPFC)——在双任务执行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FPC主要与协调子任务加工有关;MFC根据动机线索对任务设置形成奖励预期;LPFC主要负责对任务设置规则进行选择和表征。介绍了双任务加工的神经计算模型,形象的揭示了前额叶皮层如何参与双任务执行过程。今后应进一步根据研究目的采用更适合的双任务范式并改进已有的分析方法,对双任务加工的执行功能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任务执行功能 前额叶皮层 额极皮层 内侧前额叶皮层 外侧前额叶皮层
下载PDF
社会决策中的公平准则及其神经机制 被引量:17
15
作者 罗艺 封春亮 +2 位作者 古若雷 吴婷婷 罗跃嘉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0-308,共9页
社会决策中的公平准则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分别从动机和认知的角度对这个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在这些工作中,最为突出的是"均等","互惠"和"情绪"三个模型的提出。均等和互惠模型试... 社会决策中的公平准则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分别从动机和认知的角度对这个课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在这些工作中,最为突出的是"均等","互惠"和"情绪"三个模型的提出。均等和互惠模型试图从动机角度理解个体的公平行为,而情绪模型则更强调个体在公平决策中的认知和情绪的加工过程。近年来脑成像的研究也为这些模型提供了相应的支持,其中与公平准则最密切的脑区是脑岛和背外侧前额叶:前者一般被认为是反映了个体面对不公平待遇时的负性情绪体验;而后者主要负责决策过程中的抑制控制。但这些脑区具体的功能还存在很多争议,反映了不同理论模型对特定脑区功能的不同理解。未来研究应注意三个模型之间的相互补充,以及加强多模态的脑指标的运用,并注重相关脑区的整体性,此外,公平决策行为中的个体差异,以及社会情境对其的影响也应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准则 社会决策 情绪 脑岛 背外侧前额叶
下载PDF
口内入路精确骨皮质劈除的面部轮廓重塑术 被引量:14
16
作者 袁继龙 柳大烈 +2 位作者 石杰 李攀 高景恒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359-362,共4页
目的介绍口内入路骨皮质劈除面部轮廓重塑术的手术设计、操作技巧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2月,对150例求美者的肥大下颌角行口内入路下颌角区骨外板皮质劈除、磨削的方法整形;高突的颧骨体、颧弓行口内入路颧骨... 目的介绍口内入路骨皮质劈除面部轮廓重塑术的手术设计、操作技巧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2月,对150例求美者的肥大下颌角行口内入路下颌角区骨外板皮质劈除、磨削的方法整形;高突的颧骨体、颧弓行口内入路颧骨体、颧弓外侧骨皮质劈除及颧骨体局部磨削的方法缩小。所有手术均在局部浸润麻醉联合经鼻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下完成。术后口内放置引流,局部加压包扎。结果150例求美者中,术后双侧不对称者6例,有2例求美者行再次整形后双侧对称;面神经暂时性损伤者60例,术后2~6个月逐渐恢复正常;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手术均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口内入路精确骨皮质劈除面部轮廓重塑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入路 骨皮质劈除 面部轮廓
原文传递
斜视性弱视猫视中枢神经元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郑汉 阴正勤 伍宛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61-564,共4页
目的 观察斜视对猫外侧膝状体神经元和视皮层神经元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色素氧化酶技术 ,测定斜视猫外侧膝状体各投射层细胞及视皮层第Ⅳ细胞层细胞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 ,了解其功能与形态学的关系。结果  3只斜视猫斜视眼投... 目的 观察斜视对猫外侧膝状体神经元和视皮层神经元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色素氧化酶技术 ,测定斜视猫外侧膝状体各投射层细胞及视皮层第Ⅳ细胞层细胞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 ,了解其功能与形态学的关系。结果  3只斜视猫斜视眼投射到同侧外侧膝状体A1层细胞的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降低 ,而投射到对侧外侧膝状体A层细胞的酶活性未见降低 ;斜视猫双侧视皮层 17区第Ⅳ层发生交替柱状酶活性未见降低。结论 在视觉发育可塑性敏感期内产生的斜视性弱视损害了外侧膝状体和视皮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氧化酶 斜视性弱视 中枢神经元
下载PDF
视觉的神经基础 被引量:9
18
作者 寿天德 《自然杂志》 2015年第1期17-25,共9页
视觉系统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的感觉通道。从单个神经细胞到系统水平简要地介绍了迄今为止数十年来神经科学家对视觉神经机制研究的重要成果,让读者对视觉的神经基础有一个清晰和全面的了解。
关键词 视觉 视网膜 外膝体 视觉皮层 同步化
下载PDF
社会疼痛情绪调节的认知神经机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9
作者 莫李澄 李宜伟 张丹丹 《应用心理学》 2024年第1期33-43,共11页
由社会关系破裂或损伤引起的负性情绪体验称为社会疼痛。社会疼痛不但带给我们灾难性的情绪感受,也是诸多精神障碍的主要诱因。揭示社会疼痛情绪调节的认知神经机制,一方面能促进我们完善情绪调节理论,另一方面可为临床缓解精神障碍患... 由社会关系破裂或损伤引起的负性情绪体验称为社会疼痛。社会疼痛不但带给我们灾难性的情绪感受,也是诸多精神障碍的主要诱因。揭示社会疼痛情绪调节的认知神经机制,一方面能促进我们完善情绪调节理论,另一方面可为临床缓解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疼痛提供帮助。本文回顾并总结了情绪调节研究在非社会性情绪和社会疼痛情境中的发现,指出目前该领域尚未解决的问题,并提供了可行的研究思路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疼痛 情绪调节 外侧前额叶 前扣带回
下载PDF
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在下颌角肥大矫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高晓燕 杨娴娴 +2 位作者 张如鸿 穆雄铮 韦敏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06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术在下颌角肥大矫治中的临床效果,并且比较传统与改良的各种下颌角截骨手术方法的利弊。方法对15例下颌角肥大患者,根据其临床分型,分别施行口内入路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术,必要时辅以下颌角全层截骨...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术在下颌角肥大矫治中的临床效果,并且比较传统与改良的各种下颌角截骨手术方法的利弊。方法对15例下颌角肥大患者,根据其临床分型,分别施行口内入路下颌角外板矢状劈除术,必要时辅以下颌角全层截骨。结果术后对15例下颌角肥大患者6个月至2年的随访,双侧下颌角间距有明显缩小,双下颌角间距与双颧间距之比平均从87.64%下降到82.78%,并且术后下颌骨升支与体部的角度接近正常,侧面观形态自然,弧线优美,体表无瘢痕。结论该手术方法不仅能有效矫治以下颌角肥大为表现的下面部过宽,而且术后保持了正常下颌骨侧面应有的自然形态,达到了下颌截骨术后下颌骨整体形态的协调美观,是目前较为理想的下颌角肥大矫治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角肥大 外板劈除 下颌角截骨手术 形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