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伏邪理论论治肺部结节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邹佳佳
孙子凯
-
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出处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8期48-51,共4页
-
文摘
以伏邪理论探讨肺结节发病机制,并以此指导临床治疗。认为肺结节多系气郁、伏痰、伏瘀、伏毒等蓄积于肺,其发生发展受正气虚实和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正气的虚实状态贯穿始终,影响着本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环境因素可引起邪气性质的变化和正气虚实的交替,对所伏之邪的启动、积聚、转化亦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临床治疗中,应注重未病先防,益气养阴以扶正气,解毒散结以祛伏邪。
-
关键词
肺结节
伏邪理论
伏邪性质
中医治疗
-
Keywords
pulmonary nodule
latent evils theory
the nature of latent evils
TCM therapy
-
分类号
R714.253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
-
题名基于伏邪学说探讨遗传性共济失调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郝文杰
杨文明
李祥
周璇
-
机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出处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第7期10-12,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373599)。
-
文摘
遗传性共济失调是一组以小脑萎缩而致的慢性进行性共济失调为特征的疾病,其与中医伏邪学说有着相似之处。文章主要从伏邪理论探讨遗传性共济失调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辨证论治,以拓展诊治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
关键词
遗传性共济失调
伏邪学说
中医药
-
Keywords
Hereditary Ataxia
latent evils theo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基于伏毒理论研究糖尿病代谢记忆效应的中医机制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李俊贤
谢春光
-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77-1179,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273749)
-
文摘
糖尿病高血糖"代谢记忆"效应,不仅长期影响糖尿病血管病变治疗效果,亦极有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产生因素,然现代医学对其引发机制亟待研究。从祖国医学"伏毒"理论角度,分析热毒、湿毒、痰毒、瘀毒、糖毒等"伏毒"病理基础与糖尿病的联系,以探索糖尿病高血糖"代谢记忆"效应的中医机理,望其可为中医药特异性纠正该记忆提供理论支持,并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指明新的方向。
-
关键词
糖尿病
代谢记忆效应
“伏毒”理论
中医机制
-
Keywords
Diabetes
Metabolism memory
"latent evils" theory
Mechanism of TCM
-
分类号
R25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从伏邪理论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孟姣
郝晓凤
谢立科
罗傑
孙梅
金琪
苗梦璐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底病眼外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9期74-77,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603666)
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重点研发项目(Z181100001718183)。
-
文摘
视网膜静脉阻塞可由多种外邪或内伤邪气侵袭导致脉络瘀阻,血溢脉外,其继发的黄斑水肿为常见并发症且易反复发作。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是由外感或内生邪气侵袭,伏于体内,累及脾、肝、肾诸脏,以脾胃虚弱、肝肾亏虚等正气虚弱为本,痰湿、气滞、瘀血等积聚于黄斑为标,其本虚标实是伏邪的关键。因此基于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结合八纲、脏腑、三焦辨证,从伏邪理论探讨RVO-ME的治疗,从健脾祛湿、疏肝养肝、益气活血、温补肾阳等方面论治,以期促进RVO-ME消退,减缓RVO-ME复发,提高患者视力和生活质量。
-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
伏邪理论
论治
-
Keywords
macular edema secondary to retinal vein occlusion
latent evil theory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
分类号
R774.1
[医药卫生—眼科]
-
-
题名名中医曹式丽教授从伏邪论治足细胞病变学术经验初探
- 5
-
-
作者
郑亚娜
窦一田
-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32期110-113,共4页
-
基金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2021063)
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2021ZD014)。
-
文摘
足细胞病变是多种常见的慢性肾小球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其临床治疗难度大,常用治疗方案疗效欠理想。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曹式丽教授在长期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形成了特色学术观点与临证经验,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足细胞病变参与的慢性肾脏病颇有成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中医药防治足细胞病变特色经验是曹式丽中医肾病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该特色学术经验的理论阐释尚待完善。文章抛砖引玉,从伏邪理论初探曹式丽教授足细胞病变中医药防治理论形成的思维过程,希冀相关梳理分析结果不仅有助于完善曹式丽慢性肾脏病中医药防治体系的理论尝试,而且对如何揣摩、汲取乃至内化中医名家认识疾病、学用中医宝贵思路进行有益探索。故文章拟从伏邪角度,初步分析曹式丽教授足细胞病变防治经验,为临床上进一步从伏邪论治足细胞病变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足细胞病变
伏邪
学术理论
形成过程
-
Keywords
Podocytopathy
The latent evil theory
Academic theory
Formation process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