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的COVID-19重症与迟发性重症肌无力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张小凤 车明璐 +1 位作者 阳李 张春青 《重庆医学》 CAS 2024年第21期3228-3232,3239,共6页
目的基于孟德尔随机化(MR)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易感、住院、重症与迟发性重症肌无力(LOMG)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方法筛选非重叠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公开数据,将COVID-19易感、住院、重症作为暴露数据,LOMG作为结局数据,主要采... 目的基于孟德尔随机化(MR)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易感、住院、重症与迟发性重症肌无力(LOMG)之间潜在的因果关系。方法筛选非重叠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公开数据,将COVID-19易感、住院、重症作为暴露数据,LOMG作为结局数据,主要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评估因果效应,辅以MR-Egger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型、简单模型等方法,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遗传预测的COVID-19重症与LOMG(OR=1.01,95%CI=1.00~1.03,P=0.046)呈正向因果关系。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该研究结果稳健(P>0.05),未发现异质性或水平多效性。结论COVID-19重症可能与LOMG风险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迟发型重症肌无力 孟德尔随机化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煜东 段瑞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6期14-17,共4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因其增高的发病率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尤其晚发型MG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逐年升高。在临床工作中,相当一部分晚发型MG患者在发病前即患有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因其增高的发病率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尤其晚发型MG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逐年升高。在临床工作中,相当一部分晚发型MG患者在发病前即患有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基础研究均提示糖尿病型MG可能是一个不同于传统MG临床亚型的独特亚型。糖尿病型MG患者更多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型重症肌无力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型重症肌无力
下载PDF
免疫吸附疗法治疗晚发型重症肌无力
3
作者 刘骏峰 薛骏 +5 位作者 赵重波 游怀舟 卢家红 顾勇 林善锬 吕传真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83-786,共4页
目的观察蛋白A免疫吸附(IA)治疗对晚发型重症肌无力(MG)相关抗体的清除效果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5例晚发型MG患者,其中10例MG患者接受IA治疗,15例接受丙种球蛋白(0.4g·kg-1·d-1)冲击治疗5d。观察两组治疗... 目的观察蛋白A免疫吸附(IA)治疗对晚发型重症肌无力(MG)相关抗体的清除效果及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5例晚发型MG患者,其中10例MG患者接受IA治疗,15例接受丙种球蛋白(0.4g·kg-1·d-1)冲击治疗5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中特异性标志物连接素抗体(Titin—ab)、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突触前膜抗体(PrsmR—ab)的变化,同时测定治疗前后定量重症肌无力(QMG)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呼吸机使用人数和平均住院天数的差异,并分析3种抗体水平的下降和QMG评分改善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免疫吸附组和丙种球蛋白组的Titin—ab(P/N值)、AchR—ab(P/N值)、PrsmR.ab(P/N值)均显著下降(均P〈0.05)。其中免疫吸附组的Titin—ab下降幅度显著大于丙种球蛋白组(54.7%±3.5%比19.9%±3.1%,P〈0.05)。免疫吸附组的QMG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丙种球蛋白组(42.4%±4.2%比23.8%±3.7%,P〈0.05)。免疫吸附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丙种球蛋白组(70%比40%,P〈0.05);临床症状开始缓解的时间也明显缩短【(5.38±0.42)d比(8.40±1.54)d,P〈0.011;呼吸机使用人数(1/10比6/15,P〈O.05)和平均住院天数[(13.50±0.50)d比(16.00±0.50)d,P〈0.05]均低于丙种球蛋白组。相关分析显示Titin—ab的下降幅度和QMG评分下降呈正相关(r=0.6315,P〈0.01)。结论免疫吸附疗法能快速有效清除晚发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的致病抗体,短期疗效优于丙种球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吸附 晚发型重症肌无力 连接素抗体
原文传递
小剂量托珠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极晚发型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杨亭亭 王泽祎 +5 位作者 樊泽新 袁博艺 马琳 卢剑峰 刘喷飓 刘广志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托珠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极晚发型重症肌无力(very-late-onset myasthenia gravis,VLOMG)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作者单位收治的VLOMG患者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平均年龄(74.1... 目的观察小剂量托珠单抗联合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治疗极晚发型重症肌无力(very-late-onset myasthenia gravis,VLOMG)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作者单位收治的VLOMG患者6例,其中男2例、女4例,平均年龄(74.1±4.5)岁,病程0.5~38个月,中位数13个月。给予患者甲基泼尼松龙冲击联合托珠单抗治疗,托珠单抗治疗方案为按体重4 mg/kg静脉注射,每隔4周1次,连续3次。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个月对患者进行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Myasthenia Gravis Foundation of America,MGFA)定量评分(quantitative myasthenia gravis scale,QMGS)、重症肌无力日常活动评分(myasthenia gravis-activity of daily living,MG-ADL),同时检测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情况,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时患者QMGS评分和MG-ADL评分均降低[(4.5±2.5)分比(13.8±5.5)分,t=4.33,P=0.007;(1.3±1.4)分比(8.0±4.4)分,t=4.10,P=0.009]。治疗过程中除1例患者因皮肤感染延迟用药1个月外,其他患者未诉特殊不适。结论小剂量托珠单抗联合激素治疗VLOMG可显著缓解MG症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提示托珠单抗可能在治疗VLOMG中具有治疗潜能,但其确切疗效及安全性尚需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晚发型重症肌无力 免疫治疗 托珠单抗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单中心超晚发型重症肌无力队列的临床特点及短期预后分析
5
作者 雷涛 黄远洪 +7 位作者 衷画画 刘晓青 江其龙 闫翀 宋捷 奚剑英 罗苏珊 赵重波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23年第3期331-338,共8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单中心超晚发型重症肌无力(MG)的基线临床特点及短期预后情况。方法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1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MG数据库中登记确诊的361例MG患者,收集MG患者的人口学(性别、年龄)资料、临床特点、合并慢... 目的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单中心超晚发型重症肌无力(MG)的基线临床特点及短期预后情况。方法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1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MG数据库中登记确诊的361例MG患者,收集MG患者的人口学(性别、年龄)资料、临床特点、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用药等基线资料及MG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MG相关评分包括MG日常生活质量量表(MG-ADL),定量评分(MGFA-QMG)及MG生存质量(QoL-15)评分。根据发病年龄分为3组:早发型(18~49岁)组(172例)、晚发型(50~64岁)组(108例)及超晚发型(≥65岁)组(81例)。对超晚发型组的临床特点及短期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61例MG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49∶212,平均年龄(49.89±15.7)岁。与早发型组比较,超晚发型组的基线临床特点:(1)两组均以女性为主,但超晚发型组中男性比例显著增高(P=0.0001);(2)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比例显著降低(P=0.013)。与超晚发型组高龄匹配的临床基线特点包括:BMI增高(P=0.0015),高血压病(P<0.0001)及糖尿病(P<0.0001)比例升高。基线期早发型组的MG相关评分(MG-ADL、MGFA-QMG及QoL-15)及治疗药物与超晚发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的短期(6个月)疗效:超晚发型组自身治疗前后对比可见MG-ADL评分中的延髓肌总分治疗后显著下降(P=0.0001),而QMG总分及其中的眼肌总分显著下降(P=0.0397及P=0.0079)。结论超晚发型MG与早发型MG患者比较,具有男性比例高、合并慢性基础疾病较多、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比例低等基线临床特点,超晚发型组患者经短期治疗后的临床评分可有不同程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超晚发型 亚组分析 治疗预后
原文传递
晚发型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向波 贾建平 +1 位作者 李存江 詹淑琴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 观察晚发型 (≥ 5 0岁 )重症肌无力 (MG)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5 3例 MG患者 ,其中晚发型 2 9例 (5 4.7% ) ,2 9例均做 EMG、Ach R- Ab、胸腺 CT及 X线检查 ;分别给予皮质激素药物、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和新斯的明类药物... 目的 观察晚发型 (≥ 5 0岁 )重症肌无力 (MG)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5 3例 MG患者 ,其中晚发型 2 9例 (5 4.7% ) ,2 9例均做 EMG、Ach R- Ab、胸腺 CT及 X线检查 ;分别给予皮质激素药物、大剂量免疫球蛋白(IVIG)和新斯的明类药物治疗。 2 9例中男性 16例 ,女性 13例 ,平均年龄 6 4.4(5 0~ 83)岁。结果 分型以轻型为多 ,占 75 .8% ,无胸腺瘤证据 ,Ach R- Ab阳性率 36 .3%。三组治疗以 IVIG+新斯的明组疗效好 (P<0 .0 1) ,激素治疗组不良反应大。结论 晚发型 MG发病在增加 ,此型胸腺瘤少见 ,以新斯的明 +IVIG治疗效果好 ,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型重症无力 免疫球蛋白 临床特点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