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1优臻占在将乐县作中稻示范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季祥丰 《福建稻麦科技》 2022年第4期39-41,共3页
明1优臻占系福建省三明市茂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同用明1A×明轮臻占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和福建省品种审定。2020—2021年明1优臻占在将乐县安仁乡作中稻示范试种,表现分... 明1优臻占系福建省三明市茂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共同用明1A×明轮臻占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品种,2021年通过国家和福建省品种审定。2020—2021年明1优臻占在将乐县安仁乡作中稻示范试种,表现分蘖中等,株型较整齐,后期青枝腊秆,转色好,米质香甜。总结了明1优臻占在将乐县作中稻示范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籼 三系杂交稻 明1优臻占 优质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杂交晚稻产量构成因素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方宗风 毕仁协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31,共3页
通过对杂交晚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回归和通径分析,认为夺取杂交晚稻高产,应以适增亩蔸数,酌控蔸穗数,确保实粒数,兼顾千粒重为主攻方向。
关键词 杂交稻 产量 构成因素
下载PDF
单本密植机插杂交晚稻产量形成特点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方升亮 单双吕 +8 位作者 张恒栋 曹放波 陈佳娜 范龙 赵春容 王玉梅 周雪峰 黄敏 邹应斌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0-25,33,共7页
以杂交稻泰优390和隆晶优1212为材料,开展大田试验,在不同秧龄(15、20、25和30 d)下对单本密植机插和常规机插杂交晚稻的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各秧龄下,单本机插的处理分蘖数均少于常规机插,但... 以杂交稻泰优390和隆晶优1212为材料,开展大田试验,在不同秧龄(15、20、25和30 d)下对单本密植机插和常规机插杂交晚稻的分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各秧龄下,单本机插的处理分蘖数均少于常规机插,但成穗率、每穗粒数和二次枝梗比常规机插平均高18.36%、21.00%和26.92%;单本机插分蘖中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低于常规机插,但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要高于常规机插;单本机插分蘖中期、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单茎干物质量分别比常规机插高0.02 g、0.11 g和0.37 g;单本机插在15、20、25和30 d秧龄下的产量分别较常规机插高10.08%、11.08%、18.64%和20.07%。由此可见,杂交晚稻采用单本密植机插,有利于控制无效分蘖,形成个体优势,增加二次枝梗数,扩大库容量,提高齐穗后群体干物质量,进而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晚稻 单本密植 机插 秧龄 干物质 产量
下载PDF
协优赣20(协优1666)的选育和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肖晓春 王云基 肖诗锦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68-72,共5页
以野败型不育系的恢复系测64-7为母本与爪哇型广亲和系轮回422通过有性杂交,从杂交后代中经多代定向选择,育成具有爪哇稻血缘偏籼型恢复系01666与大面积应用的协青早A配制成一个高产、优质、抗性较强的亚亚种间强优势新... 以野败型不育系的恢复系测64-7为母本与爪哇型广亲和系轮回422通过有性杂交,从杂交后代中经多代定向选择,育成具有爪哇稻血缘偏籼型恢复系01666与大面积应用的协青早A配制成一个高产、优质、抗性较强的亚亚种间强优势新组合协优1666。该组合通过两年江西省区试平均6.15t/hm2,比对照汕优桂33增产5.55%,居第二位;1996年参加南方5省16个试点晚稻新组合筛选试验,平均产量6.84t/hm2,居首位,比对照汕优64增产5.83%,差异达显著水平。几年生产示范一般产量6.5~7.2t/hm2,比当地主栽组合增产10%左右,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提出了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优赣20 晚稻 杂交
下载PDF
晚季杂交水稻群个体协调栽培技术的研究
5
作者 金松青 方德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05-112,共8页
本研究比较了晚季杂交水稻上进行的两种栽培措施。其区别在于:新栽培措施的施氮比例为5:2:2:1(即基面肥50%,分蘖肥20%,保花肥20%,粒肥10%),而常规栽培措施的施氮比例为7:3:0:0;新栽培措施在分蘖盛期采用灌深水控蘖而常规栽培措施则... 本研究比较了晚季杂交水稻上进行的两种栽培措施。其区别在于:新栽培措施的施氮比例为5:2:2:1(即基面肥50%,分蘖肥20%,保花肥20%,粒肥10%),而常规栽培措施的施氮比例为7:3:0:0;新栽培措施在分蘖盛期采用灌深水控蘖而常规栽培措施则采取传统的搁田控蘖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新栽培措施对3个不同穗型的供试组合均有明显增产效果,其中大田和盆栽试验中分别比常规栽培措施增产6.2%~10.7%和10.5%~12.6%。新栽培措施能增产的机理有:(1) 群体得到有效控制,成穗率提高;(2) 冠层结构合理,株型得到改善;(3) 个体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物质生产和积累多,茎鞘物质转运率高,经济系数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晚稻 杂交稻 栽培
下载PDF
对杂交晚稻育种技术和田间筛选的认识与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春莲 尹建华 +5 位作者 黄永萍 熊运华 吴延寿 邹国兴 彭志勤 杨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12-14,17,共4页
我国杂交晚稻育种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江西是长江流域双季稻比例最高的省份,结实率低是杂交晚稻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提高结实率是杂交晚稻育种研究的重要方向,缩短生育期适应双季稻区抛秧和机插秧是新需求,产量水平的突破需要耐低... 我国杂交晚稻育种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江西是长江流域双季稻比例最高的省份,结实率低是杂交晚稻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提高结实率是杂交晚稻育种研究的重要方向,缩短生育期适应双季稻区抛秧和机插秧是新需求,产量水平的突破需要耐低肥和高光效育种等新资源和新技术。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重点关注结实率和成穗率,注意早熟材料的田间筛选方法,缩小试验误差等田间筛选工作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晚稻 育种 结实率 耐低肥 高光效 田间筛选 试验误差
下载PDF
连作杂交晚稻精准条播长秧龄机插的生长及产量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亚梁 朱德峰 +5 位作者 张玉屏 陈若霞 向镜 陈惠哲 谌江华 汪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5-225,共11页
为明确精准条播(precision drill sowing,PS)在连作晚稻长秧龄机插中的有益效果。本试验以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设置标准9寸秧盘横向16条(PS-16,45.7 g盘^(-1))和18条(PS-18,60.5 g盘^(-1))精准条播,并以传统撒播(broadcast sowing,BS,60... 为明确精准条播(precision drill sowing,PS)在连作晚稻长秧龄机插中的有益效果。本试验以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设置标准9寸秧盘横向16条(PS-16,45.7 g盘^(-1))和18条(PS-18,60.5 g盘^(-1))精准条播,并以传统撒播(broadcast sowing,BS,60.5 g盘^(-1))作为对照,同期播种,设置20、25、30和35 d 4个机插秧龄,比较分析各播种方式水稻秧苗素质、机插特性、群体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精准条播提高秧苗群体透光性,与撒播相比,精准条播提高了长秧龄秧苗的素质,增加了带分蘖秧苗的比例,其中PS-16秧苗素质最好,带分蘖秧苗的比例最高。(2)与撒播相比,精准条播显著降低机插漏秧率,提高机插取秧2~3株苗比例,PS-16和PS-18间差异不明显。秧龄延长增加机插秧苗伤根程度和伤苗率,降低秧苗存活率,其中PS-16的伤根程度和伤苗率增加幅度最小,机插秧苗存活率最高。(3)机插秧龄延长增加了秧苗缓苗返青天数进而推迟水稻生育期,各机插秧龄下,PS-16的缓苗返青期最短,生育期因秧龄延长而推迟的天数最少。(4)精准条播有效促进分蘖,其中PS-16效果最好,PS-16机插10 d分蘖数平均比PS-18和BS高16.4%和20.8%。机插秧龄延长降低群体分蘖高峰苗数,各秧龄下高峰苗数PS-16>PS-18>BS。成穗率在不同播种方式处理间差异不大。(5)秧龄延长降低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PS-16下降幅度最小。(6)不同机插秧龄下,精准条播通过增加有效穗数进而提高水稻产量,有效降低了机插秧龄延长导致的产量损失,各机插秧龄下产量PS-16>PS-18>BS。试验说明,与传统撒播相比,精准条播增强了秧苗素质,提高了机插质量,缩短了长秧龄下的返青时间,促进了分蘖早发,增加了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进而有效减少了连作杂交晚稻因机插秧龄延长而引起的产量损失,其中精准16条条播效果好于18条条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晚稻 杂交稻 精准条播 长秧龄 机插 产量
下载PDF
晚籼杂两优277氮、磷、钾施肥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杨利 游艾青 +4 位作者 范先鹏 王传雷 李四斌 胡刚 刘凯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1-173,共3页
采用二次回归组合设计试验,研究两优277的施肥技术,建立了产量对氮、磷、钾施肥量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并提出了优化施肥方案,即获得每公顷7681.3kg以上产量的合理施肥量应为氮(N)180.0~207.0kg,磷(P2O5)91.5~105.0kg,钾(K2O)132.0~15... 采用二次回归组合设计试验,研究两优277的施肥技术,建立了产量对氮、磷、钾施肥量的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并提出了优化施肥方案,即获得每公顷7681.3kg以上产量的合理施肥量应为氮(N)180.0~207.0kg,磷(P2O5)91.5~105.0kg,钾(K2O)132.0~159.0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籼杂两优277 肥料效应函数 施肥
下载PDF
华南籼稻高效育种——从“早晚兼用型”到“常恢兼用型”水稻育种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宏 周少川 +6 位作者 黄道强 王重荣 王志东 陈宜波 赵雷 龚蓉 潘阳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7期1-7,共7页
以华南籼稻育种为主题,综述育种效率高的“早晚兼用型”水稻育种和“常恢兼用型”水稻育种。早晚兼用型水稻育种在品种培育上成效显著,甚至影响了水稻的育种和生产模式;常恢兼用型水稻育种是对早晚兼用型水稻育种的继承和发展,并取得了... 以华南籼稻育种为主题,综述育种效率高的“早晚兼用型”水稻育种和“常恢兼用型”水稻育种。早晚兼用型水稻育种在品种培育上成效显著,甚至影响了水稻的育种和生产模式;常恢兼用型水稻育种是对早晚兼用型水稻育种的继承和发展,并取得了突出成效,育成了极具影响力的品种黄华占、黄莉占、黄广油占、黄粤丝苗、五山油占(华占)、五山丝苗等,在南方稻区的水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黄华占通过广东、湖南、湖北等8省审定,是我国年度推广面积最大的籼稻品种;华占共配组142个组合,252次通过各级审定,是配组组合最多的恢复系;五山丝苗通过广东、陕西等4省审定,共配组47个组合,88次通过各级审定。以晶两优534、隆两优华占等两系杂交稻组合为例证,提出并倡导在南方稻区进行杂交稻育种的新策略:在华南培育精品恢复系,在南方不同生态区创制适合所在生态区的不育系,并配组成优势互补的强势组合,形成合作共赢、协同发展和高效互补的整体水稻育种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晚兼用型水稻 常恢兼用型水稻 常规稻 杂交稻 育种策略
下载PDF
优质高产杂交晚稻天丰优134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强 涂军明 +5 位作者 张金林 王欢 梅凯华 高正刚 陈蔚 孙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94-996,共3页
天丰优134是用天丰A与恢复系R134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倒伏和易制种等特点。阐述了天丰优134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栽培和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晚籼稻 天丰优134 选育 国标2级
下载PDF
优质高产杂交双季晚籼A优338的选育及利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强 涂军明 +8 位作者 张金林 王欢 梅凯华 高正刚 吕锐玲 陈蔚 孙伟 刘松柏 郭建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61-2364,共4页
A优338是湖北省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用自育不育系A4A与恢复系R338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倒伏和易制种等特点。阐述了A优338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晚籼稻 A优338 选育 国标2级
下载PDF
优质高产杂交晚稻玺优447的栽培与制种技术
12
作者 张盛 蔡星星 +3 位作者 李兴华 王欢 周强 周楠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2期72-74,共3页
玺优447是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玺A与自选恢复系冈恢447组配而成的优质高产杂交晚稻组合。介绍了玺优447的品种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晚稻 玺优447 品种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高产优质杂交晚籼益丰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试种表现
13
作者 周应林 邹细标 彭应财 《中国稻米》 2014年第6期73-75,共3页
益丰优华占是用江西大众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三系不育系益丰A,与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强优恢复系华占配组而成的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达到国标2-3级,稻瘟病抗性好,制种产量高,适应性广,2014年3月通... 益丰优华占是用江西大众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三系不育系益丰A,与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强优恢复系华占配组而成的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达到国标2-3级,稻瘟病抗性好,制种产量高,适应性广,2014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本文主要介绍了益丰优华占的特佂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丰优华占 杂交晚籼 优质稻 高产稳产 特征特性
下载PDF
两系杂交晚籼两优277制种技术
14
作者 胡刚 王清洲 +8 位作者 熊传刚 游艾青 吕维林 刘凯 梁武林 张龚 樊勇 杨国才 方明洋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9-281,共3页
两系杂交晚籼两优277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较强、米质优、熟期适宜等特点,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潜江、荆门的制种实践,总结出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培育适龄多蘖壮秧、合理密植、促进父母本平衡生长和提高... 两系杂交晚籼两优277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较强、米质优、熟期适宜等特点,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潜江、荆门的制种实践,总结出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培育适龄多蘖壮秧、合理密植、促进父母本平衡生长和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等高产制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晚稻 两优277 亲本特征特性 制种技术
下载PDF
两系杂交晚籼两优277的选育与应用
15
作者 刘凯 胡刚 +3 位作者 杨国才 游艾青 陈志军 卢兴桂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16-417,共2页
两优277(Y620)是用籼型光敏核不育系YW-2S与恢复系双七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籼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米质优、熟期适宜、抗白叶枯病等特点。适应湖北无稻瘟病的双季稻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关键词 两系杂交晚籼 两优277 优质 选育 栽培
下载PDF
秀洲区单季杂交晚粳稻新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严冬晖 《中国稻米》 2014年第6期84-86,共3页
秀洲区是浙北晚粳稻主产区,为选择适宜本区作单季直播稻种植的杂交粳稻新品种,组织引进了一批杂交粳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为大面积生产上选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浙优18、甬优538、春优84等3个品种丰产性较好、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 秀洲区是浙北晚粳稻主产区,为选择适宜本区作单季直播稻种植的杂交粳稻新品种,组织引进了一批杂交粳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为大面积生产上选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浙优18、甬优538、春优84等3个品种丰产性较好、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可以在本区扩大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季晚稻 杂交粳稻 品种比较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