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二叠系油气成藏期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梁浩 苟红光 +1 位作者 梁桂宾 龚璇 《吐哈油气》 2001年第4期26-31,103,共7页
本文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芦草沟组烃源岩生烃物质基础—有机质显微组分进行研究,认为芦草沟组烃源岩主要生烃组分为腐泥无定形体,以油气成藏期基本概念为依据,沿着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这一主线对油气成藏过程进行分析,... 本文在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芦草沟组烃源岩生烃物质基础—有机质显微组分进行研究,认为芦草沟组烃源岩主要生烃组分为腐泥无定形体,以油气成藏期基本概念为依据,沿着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这一主线对油气成藏过程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出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二叠系油气成藏关键时期为晚燕山期,对重塑油气动态成藏过程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二叠系裂缝性储层裂缝含油性、有效性研究具重要的参考价值,必将有助于下一步油气勘探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显微组分 腐泥无定形体 油气成藏期 晚燕山期
下载PDF
浙东燕山晚期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2
作者 陈三元 毛建仁 薛怀民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1年第4期60-71,共12页
浙东燕山晚期侵入岩分为I型和A型,本文研究了两个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A型花岗岩与I型花岗岩相比较,富硅、富碱、贫镁、贫钙、低铝,(Na+K)/Al(分子数)比值高,富Nb、Zr、Ga、F,而贫Sr、Ba、Cr、Ni、Co、V,Rb/Sr... 浙东燕山晚期侵入岩分为I型和A型,本文研究了两个不同成因类型花岗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A型花岗岩与I型花岗岩相比较,富硅、富碱、贫镁、贫钙、低铝,(Na+K)/Al(分子数)比值高,富Nb、Zr、Ga、F,而贫Sr、Ba、Cr、Ni、Co、V,Rb/Sr、Ga/Al比值高,LREE/HREE比值低,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为“V”型,δEu强烈亏损;是下地壳残留的麻粒岩相较低程度部分熔融或是早期部分熔融形成Ⅰ型岩浆之后残余的亏损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Ⅰ型花岗岩是由下地壳岩石部分熔融形成母岩浆,在岩浆上升过程中与中上陆壳物质发生混染和分离结晶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地球化学 成因
下载PDF
四川大梁子和天宝山铅锌矿床地球化学差异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寇林林 张森 钟康惠 《地质与资源》 CAS 2015年第1期26-32,共7页
通过矿床宏观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讨论,认为天宝山和大梁子矿床是构造-岩浆-热液形成的矿床,形成于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作用诱发的陆内造山有关.天宝山和大梁子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是构造-岩浆-热液运移路... 通过矿床宏观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讨论,认为天宝山和大梁子矿床是构造-岩浆-热液形成的矿床,形成于晚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作用诱发的陆内造山有关.天宝山和大梁子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是构造-岩浆-热液运移路径所在地质环境的差异所致,反映了双会地区在复杂地质演化过程中,沿构造带走向所形成的地质环境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铅锌矿床 地球化学差异 地质环境差异 构造-岩浆-热液 晚燕山—喜马拉雅期 会理-会东地区 四川
下载PDF
对吉林省“晚印支亚构造层”归属的一点认识
4
作者 孙永波 《吉林地质》 1991年第1期79-83,共5页
本文对吉林省“晚印支亚构造层”的归属进行了重新认识,建立了“晚印支—燕山亚构造层”,这一认识可以通过上三叠统沉积建造、地层接触关系,构造变形特征及构造格局转化加以证明,并与按大地构造性质所划分的构造层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晚印支 亚构造层 吉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