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晚清民国时期唐绍仪“民主共和”政治思想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欣怡
《上海地方志》
2023年第2期77-84,96,共9页
“民主共和”是唐绍仪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唐绍仪幼年赴美留学期间是其“民主共和”思想萌芽的重要时期;第一次南北和谈期间,唐绍仪初步公开了他“民主共和”的政治思想;担任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后,唐绍仪“民主共和”的政治思想日...
“民主共和”是唐绍仪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唐绍仪幼年赴美留学期间是其“民主共和”思想萌芽的重要时期;第一次南北和谈期间,唐绍仪初步公开了他“民主共和”的政治思想;担任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后,唐绍仪“民主共和”的政治思想日益公开化,并具体化为对西方民主制度中内阁、国会、约法等要素的效仿和学习;此后,唐绍仪在辞任内阁总理及与袁世凯决裂等事件中,体现出对“民主共和”思想的维护和贯彻。袁世凯去世后,愈发紧张的“内忧外患”局势及此前“民主共和”实践中的受挫均使唐绍仪认识到,“和平”对国家和人民十分重要,动荡时期国会和约法不可持续,由此,在“民主共和”思想中加入了“和平”这一思想前提。这也体现出唐绍仪的“民主共和”思想与中国国情和时局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其“民主共和”思想逐渐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绍仪
民主共和
政治思想
和平
晚清民国时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清民国园林建筑装饰风格的变迁与特征
被引量:
5
2
作者
居阅时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58,共3页
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开始,基于苏州私家园林的考察,分析晚清民国园林建筑的装饰风格。研究发现,中西文化融会的结果使晚清民国园林建筑的材料、色调、纹样、家具陈设和植物布置几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的视觉效果和艺...
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开始,基于苏州私家园林的考察,分析晚清民国园林建筑的装饰风格。研究发现,中西文化融会的结果使晚清民国园林建筑的材料、色调、纹样、家具陈设和植物布置几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不同于古典园林建筑装饰,体现在色调轻松明亮、室内装饰更显人情味和尊贵、室外装饰愉悦可亲、植物象征以西方式的理性代替东方式的感性等几方面,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美学效果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同时可视的园林建筑反映出东西方文化融会的结果,是研究东西方文化结合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晚清民国
园林建筑装饰
文化融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验、知识与政治:晚清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富士山认识
3
作者
向卿
郭雯
《日本问题研究》
2022年第1期55-68,共14页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人的富士山认识构建了富士山作为日本代表、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神山、绝景、避暑胜地等多重形象和意义,也塑造了它作为“异国之山”“东亚之山”“文明之山”的多重面孔,总体上也呈现出从“客观叙述和赞美”向“...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人的富士山认识构建了富士山作为日本代表、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神山、绝景、避暑胜地等多重形象和意义,也塑造了它作为“异国之山”“东亚之山”“文明之山”的多重面孔,总体上也呈现出从“客观叙述和赞美”向“赞美和批判并存”的立场转变。这种认识是主体与对象在一定时空内基于经验而发生知识性·情感性联系的过程,既立足于中国文人关于富士山的体验和知识,也受到近代文明观、中日关系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也对中国人的自我认识和日本人的富士山认识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国时期
中国知识分子
富士山
跨国境
文明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晚清民国时期都匀地区宗教信仰发达的原因
4
作者
高乾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09-112,共4页
纵观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宗教信仰渗透在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研究宗教信仰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内涵。中国宗教信仰扎根深厚、分布广泛,不同的历史环境塑造了形态各异的地方性神祇。都匀地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
纵观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宗教信仰渗透在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研究宗教信仰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内涵。中国宗教信仰扎根深厚、分布广泛,不同的历史环境塑造了形态各异的地方性神祇。都匀地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在近代历史上宗教信仰十分发达。通过对民国《都匀县志稿》和当地的地方馆藏档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与都匀地区独特的社会生态环境及政治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国都匀
宗教信仰
发达
原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怒江山地民族的刀耕火种文化研究
5
作者
吴俊宏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74-79,共6页
刀耕火种是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怒江山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在晚清民国时期,他们仍把山林当作自己的“生存之源,衣食之本”,世居深山峡谷,与自然环境世代为伴,通过原始的刀耕火种耕作方式,获取“衣食...
刀耕火种是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怒江山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在晚清民国时期,他们仍把山林当作自己的“生存之源,衣食之本”,世居深山峡谷,与自然环境世代为伴,通过原始的刀耕火种耕作方式,获取“衣食住行”生活资料,在与自然、族群的互动过程中,保持了一种动态的平衡稳定性,彼此和谐相处。在某种程度上,刀耕火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有限,是适应当时山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凸显他们的经济与文化水平的同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民国
怒江
山地民族
刀耕火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晚清民国时期杭州城市火灾及消防机制研究
6
作者
王庆国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4-49,共6页
火灾是城市生活的重大安全隐患,杭州开埠后,人口、房屋和城市面积迅速扩大,火灾隐患大幅增加。晚清至民国时期杭州火患发生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频繁发生的火灾对杭州城市社会的正常运转和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面对火患...
火灾是城市生活的重大安全隐患,杭州开埠后,人口、房屋和城市面积迅速扩大,火灾隐患大幅增加。晚清至民国时期杭州火患发生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频繁发生的火灾对杭州城市社会的正常运转和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面对火患,杭州官、民两种消防组织应运而生,共同参与到防火、救火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变与不变中共同维护杭州城市的繁荣与稳定。晚清民国时期杭州火灾及其应对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城市消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救火
晚清民国
消防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末民国时期大学国文教科书编纂出版研究
7
作者
梁超
《印刷文化(中英文)》
2023年第4期110-120,共11页
清末民国时期的大学国文教科书是中国近代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由于该时期大学国文教科书数量丰富、种类繁多,以往研究未能予以全面梳理。本文将清末民国时期的大学国文教科书发展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
清末民国时期的大学国文教科书是中国近代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由于该时期大学国文教科书数量丰富、种类繁多,以往研究未能予以全面梳理。本文将清末民国时期的大学国文教科书发展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并详细梳理了各时期的编纂出版情况。研究该时期的大学国文教科书,可反映大学国文教材的发展特征及其历史变迁,具有研究语文教育史和出版史的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国
大学国文
编纂出版
原文传递
题名
晚清民国时期唐绍仪“民主共和”政治思想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欣怡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文理学院
出处
《上海地方志》
2023年第2期77-84,96,共9页
文摘
“民主共和”是唐绍仪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唐绍仪幼年赴美留学期间是其“民主共和”思想萌芽的重要时期;第一次南北和谈期间,唐绍仪初步公开了他“民主共和”的政治思想;担任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后,唐绍仪“民主共和”的政治思想日益公开化,并具体化为对西方民主制度中内阁、国会、约法等要素的效仿和学习;此后,唐绍仪在辞任内阁总理及与袁世凯决裂等事件中,体现出对“民主共和”思想的维护和贯彻。袁世凯去世后,愈发紧张的“内忧外患”局势及此前“民主共和”实践中的受挫均使唐绍仪认识到,“和平”对国家和人民十分重要,动荡时期国会和约法不可持续,由此,在“民主共和”思想中加入了“和平”这一思想前提。这也体现出唐绍仪的“民主共和”思想与中国国情和时局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其“民主共和”思想逐渐走向成熟。
关键词
唐绍仪
民主共和
政治思想
和平
晚清民国时期
Keywords
Tang
Shaoyi
democratic
republic
political
thought
peac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清民国园林建筑装饰风格的变迁与特征
被引量:
5
2
作者
居阅时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文化哲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
中国文物学会古建园林委员会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58,共3页
文摘
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开始,基于苏州私家园林的考察,分析晚清民国园林建筑的装饰风格。研究发现,中西文化融会的结果使晚清民国园林建筑的材料、色调、纹样、家具陈设和植物布置几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不同于古典园林建筑装饰,体现在色调轻松明亮、室内装饰更显人情味和尊贵、室外装饰愉悦可亲、植物象征以西方式的理性代替东方式的感性等几方面,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美学效果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同时可视的园林建筑反映出东西方文化融会的结果,是研究东西方文化结合的范例。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晚清民国
园林建筑装饰
文化融合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landscape
building
decoration
cultural
fusion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验、知识与政治:晚清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富士山认识
3
作者
向卿
郭雯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日本问题研究》
2022年第1期55-68,共1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户时代日本人的身份建构研究”(13BSS016)。
文摘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文人的富士山认识构建了富士山作为日本代表、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神山、绝景、避暑胜地等多重形象和意义,也塑造了它作为“异国之山”“东亚之山”“文明之山”的多重面孔,总体上也呈现出从“客观叙述和赞美”向“赞美和批判并存”的立场转变。这种认识是主体与对象在一定时空内基于经验而发生知识性·情感性联系的过程,既立足于中国文人关于富士山的体验和知识,也受到近代文明观、中日关系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它也对中国人的自我认识和日本人的富士山认识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
晚清民国时期
中国知识分子
富士山
跨国境
文明观
Keywords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Chinese
intellectuals
Mount
Fuji
cross-border
view
of
civilization
分类号
G125 [文化科学]
C912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晚清民国时期都匀地区宗教信仰发达的原因
4
作者
高乾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09-112,共4页
文摘
纵观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宗教信仰渗透在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研究宗教信仰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内涵。中国宗教信仰扎根深厚、分布广泛,不同的历史环境塑造了形态各异的地方性神祇。都匀地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在近代历史上宗教信仰十分发达。通过对民国《都匀县志稿》和当地的地方馆藏档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与都匀地区独特的社会生态环境及政治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晚清民国都匀
宗教信仰
发达
原因
Keywords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Duyun
religious
belief
developed
reason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怒江山地民族的刀耕火种文化研究
5
作者
吴俊宏
机构
三亚学院
出处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74-79,共6页
基金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文化走廊与云贵高原”(19XMZ035)阶段性成果。
文摘
刀耕火种是最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怒江山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在晚清民国时期,他们仍把山林当作自己的“生存之源,衣食之本”,世居深山峡谷,与自然环境世代为伴,通过原始的刀耕火种耕作方式,获取“衣食住行”生活资料,在与自然、族群的互动过程中,保持了一种动态的平衡稳定性,彼此和谐相处。在某种程度上,刀耕火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有限,是适应当时山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凸显他们的经济与文化水平的同质性。
关键词
晚清民国
怒江
山地民族
刀耕火种
Keywords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era
(1911-1949)
Nujiang
mountainous
nationalities
slashand-burn
cultivation
分类号
F31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晚清民国时期杭州城市火灾及消防机制研究
6
作者
王庆国
机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4-49,共6页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2044424)。
文摘
火灾是城市生活的重大安全隐患,杭州开埠后,人口、房屋和城市面积迅速扩大,火灾隐患大幅增加。晚清至民国时期杭州火患发生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频繁发生的火灾对杭州城市社会的正常运转和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面对火患,杭州官、民两种消防组织应运而生,共同参与到防火、救火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变与不变中共同维护杭州城市的繁荣与稳定。晚清民国时期杭州火灾及其应对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城市消防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火灾
救火
晚清民国
消防机制
Keywords
fire
hazards
firefighting
systems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
of
china
era
urban
safety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民国时期大学国文教科书编纂出版研究
7
作者
梁超
机构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基础部
出处
《印刷文化(中英文)》
2023年第4期110-120,共11页
基金
2022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新时代消防精神视域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2210039002)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重点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YJZD2022005)阶段性成果。
文摘
清末民国时期的大学国文教科书是中国近代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由于该时期大学国文教科书数量丰富、种类繁多,以往研究未能予以全面梳理。本文将清末民国时期的大学国文教科书发展分为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并详细梳理了各时期的编纂出版情况。研究该时期的大学国文教科书,可反映大学国文教材的发展特征及其历史变迁,具有研究语文教育史和出版史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
清末民国
大学国文
编纂出版
Keywords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
of
china
era
University
Chinese
Language
Compilationand
Research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晚清民国时期唐绍仪“民主共和”政治思想的历史考察
刘欣怡
《上海地方志》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晚清民国园林建筑装饰风格的变迁与特征
居阅时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经验、知识与政治:晚清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富士山认识
向卿
郭雯
《日本问题研究》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晚清民国时期都匀地区宗教信仰发达的原因
高乾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怒江山地民族的刀耕火种文化研究
吴俊宏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晚清民国时期杭州城市火灾及消防机制研究
王庆国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清末民国时期大学国文教科书编纂出版研究
梁超
《印刷文化(中英文)》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