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氩弧熔覆Cr-Si-B系合金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喜明 关振中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2-25,共4页
研究了氩弧熔覆层的组织与性能,通过对激光熔覆、火焰熔覆的组织对比分析,说明了白亮层形成过程及产生条件。指出氩弧熔覆能实现熔覆层的冶金结合且具有良好的成形性,使用灵活,能得到与激光熔覆相近性能的熔覆层,可以在生产中采用... 研究了氩弧熔覆层的组织与性能,通过对激光熔覆、火焰熔覆的组织对比分析,说明了白亮层形成过程及产生条件。指出氩弧熔覆能实现熔覆层的冶金结合且具有良好的成形性,使用灵活,能得到与激光熔覆相近性能的熔覆层,可以在生产中采用氩弧熔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弧熔覆 激光熔覆 白亮层 冶金结合 扩散
下载PDF
45钢激光硼合金化工艺优化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秀香 李翔 +2 位作者 戴姣燕 田林海 徐金富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7-100,共4页
为提高45钢表面硬度,采用CO2激光器在45钢表面进行激光硼合金化处理,通过正交试验方法优化激光硼合金化工艺,研究合金层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45钢激光硼合金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4 k W,扫描速度8 mm/s,KBF4的质量分数3%;经该... 为提高45钢表面硬度,采用CO2激光器在45钢表面进行激光硼合金化处理,通过正交试验方法优化激光硼合金化工艺,研究合金层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45钢激光硼合金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激光功率4 k W,扫描速度8 mm/s,KBF4的质量分数3%;经该工艺处理后的合金化层分为合金层、过渡区;合金层厚度约为860μm,组织为Fe2B及少量α-Fe,表层组织形态呈胞状,次表层呈树枝状,平均硬度为1 350HV0.1;过渡区厚度约为100μm,硬度从1 350HV0.1到230HV0.1呈梯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合金化 工艺优化 合金层厚度
下载PDF
Y_2O_3对WC-B_4C激光合金化层裂纹与耐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谭友宏 刘敏 马文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16,6-7,共4页
目前,有关稀土氧化物粉末粒度大小及含量对激光陶瓷合金化层裂纹及耐磨性能影响的研究较少。以近纳米级Y2O3-WC-B4C粉末对60CrMnMo钢表面进行激光陶瓷合金化,以提高其耐磨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轮... 目前,有关稀土氧化物粉末粒度大小及含量对激光陶瓷合金化层裂纹及耐磨性能影响的研究较少。以近纳米级Y2O3-WC-B4C粉末对60CrMnMo钢表面进行激光陶瓷合金化,以提高其耐磨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轮式磨耗试验机分析、考察了Y2O3含量对合金化层的组织、物相、硬度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2O3使合金化层表面更加平整、光滑,表面裂纹减少、变细;合金化层硬度随着Y2O3含量增加而降低;合金化层物相主要有Fe-Cr,Cr23C6,B2W,B13C2等;随Y2O3含量增加,树枝晶减少,合金化层组织更均匀致密,磨损量先减小后增大;Y2O3含量为4%时,合金化层组织最细、耐磨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合金化 Y2O3-WC-B4C粉末 60CRMNMO钢 裂纹 耐磨性能
下载PDF
45钢表面激光碳合金化层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海涛 张蕾涛 +2 位作者 夏慧芸 戴姣燕 徐金富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37-241,共5页
利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碳合金化层,借助OM、XRD和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最佳工艺下合金化层的组织和性能,并与利用传统气体渗碳技术制备渗碳层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影响合金化层硬度的主次顺序为激光功率>搭接率>... 利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碳合金化层,借助OM、XRD和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最佳工艺下合金化层的组织和性能,并与利用传统气体渗碳技术制备渗碳层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影响合金化层硬度的主次顺序为激光功率>搭接率>扫描速度;随着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搭接率的增大,合金化层的硬度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当激光功率为1.5 kW、扫描速度为500 mm/min、搭接率为40%时,合金化层硬度最高,其厚度为600μm,组织由针状马氏体、碳化物(M_(7)C_(3)、Fe_(3) C)以及少量残留奥氏体组成,平均硬度约为617 HV0.3,热影响区厚度为400μm,组织为马氏体以及残留奥氏体,平均硬度约为432 HV0.3,基体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硬度约为201 HV0.3;与传统气体渗碳工艺相比,激光碳合金化具有组织细小、高效、绿色环保等优势,是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合金化 正交试验 合金化层 渗碳 显微硬度
原文传递
45钢激光氮合金化涂层的组织性能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海涛 樊帅奇 +2 位作者 张蕾涛 戴姣燕 徐金富 《金属热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9-214,共6页
利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氮合金化层,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合金化工艺参数,采用OM、XRD、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优化工艺处理后的合金化层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随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增大,合金化层硬... 利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氮合金化层,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合金化工艺参数,采用OM、XRD、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优化工艺处理后的合金化层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随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增大,合金化层硬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1.0 kW和500 mm·min^(-1)时硬度分别达到最大值782 HV0.3和725 HV0.3,随着搭接率的增加,合金化层硬度逐渐下降,其最优工艺为:激光功率1.0 kW、扫描速度500 mm/min和搭接率30%;经最优工艺处理后的合金化区组织由γ-(Fe,N)、γ-(Fe,C)、针状马氏体、γ'(Fe_(4)N)、ε(Fe_(2)N)以及Fe_(3)C等固溶体和化合物组成,以柱状晶和胞状晶为主,厚度约为120μm,平均硬度约为816 HV0.3,热影响区组织由少量针状马氏体以及残留奥氏体等组成,厚度约为200μm,硬度由768 HV0.3到242 HV0.3呈梯度分布;合金化层的摩擦因数约为0.4827,磨损率为8.218×10^(-1)5 m^(3)·N^(-1)·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合金化 渗氮 显微硬度 耐磨性 合金化层
原文传递
Modification of Steel Surface Using the Laser Energy Olga Chudina
6
作者 Olga Chudina 《Journal of Surface Engineered Materials and Advanced Technology》 2014年第4期181-188,共8页
The article is devoted to surface hardening of steels by alloying with the use of laser energy. Two combined technologies were proposed: first—laser alloying by nitride-forming elements followed by nitriding, and sec... The article is devoted to surface hardening of steels by alloying with the use of laser energy. Two combined technologies were proposed: first—laser alloying by nitride-forming elements followed by nitriding, and second—the local laser alloying followed by metallization in atmosphere of ammonia. It is shown that laser alloying in continuous radiation forms a layer with a homogeneous fine-grained structure with thickness of 600 microns. The subsequent nitriding increases the microhardness of the surface layer of low-carbon steels to 20,000 MPa, increases wear-resistance in a 3 - 15 times and crack resistance in a 1.5 times. Two-stage technology of metallization allows getting diffusion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steels with the thickness, which is 1.5 - 2 times higher than after traditional metallization. In addition, this method of surface modifica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temperature of diffusion metallization and reduce the processing time to 3 hours. The optimal regimes of both technologies, which provide homogeneous multiphase diffusion layers with high 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were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alloying NITRIDING METALLIZATION DIFFUSION layer
下载PDF
GCr15钢激光B_(4)C/Cr合金化层的组织及耐蚀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童冰倩 李振兴 +3 位作者 张群莉 姚喆赫 陈智君 姚建华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7-195,共9页
采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GCr15钢表面制备了耐腐蚀的Cr合金化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合金化层的显微组织和物相,并测试了合金化层的硬度和电化学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化层与基材呈良好的冶金结合,显微组织... 采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GCr15钢表面制备了耐腐蚀的Cr合金化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合金化层的显微组织和物相,并测试了合金化层的硬度和电化学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化层与基材呈良好的冶金结合,显微组织为典型的枝晶组织。相比纯Cr粉获得的合金化层,B_(4)C/Cr混合粉末获得的合金化层组织更精细,且存在Fe_(2)B和CrB两种新的强化相。B_(4)C的添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合金化层的硬度和耐蚀性。当B_(4)C与Cr两种粉末的质量比为1∶16时,合金化层的显微硬度约为621 HV,是基体的2~3倍,且腐蚀电位较高,耐腐蚀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GCR15钢 激光合金化 Cr合金化层 硬度 腐蚀性能
原文传递
45kWCO_2激光器大面积CSiB+NiMoCo合金化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钟敏霖 刘文今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15,共5页
用45kWCO2激光器在XC38碳钢上激光合金化获得了表面光洁、无氧化和无裂纹缺陷的大面积合金化层。合金化区的微观组织由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和多元共晶所组成,其硬度为61~65HRC。保护气体对于激光合金化结果有明显的影响。与氩气和氮气... 用45kWCO2激光器在XC38碳钢上激光合金化获得了表面光洁、无氧化和无裂纹缺陷的大面积合金化层。合金化区的微观组织由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和多元共晶所组成,其硬度为61~65HRC。保护气体对于激光合金化结果有明显的影响。与氩气和氮气保护比较,氦气保护能产生最好的表面光洁度、最细化的微观组织(二次臂间距SAD,Ar∶N2∶He=1∶1∶06)、最高的冷却速率(Ar∶N2∶He=1∶11∶4)、最高的表面硬度(HV02,Ar∶N2∶He=1∶114∶115)、最多的合金元素溶解率(Ar∶N2∶He=1∶11∶15)。这些结果可以用3种气体的物理特性之间差别来很好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 激光合金化 激光器 保护气体 微观组织
下载PDF
激光扫描速度对球墨铸铁热轧辊表面铁基合金化层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硕煜 赵毅 +1 位作者 解明祥 叶文虎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43-249,共7页
采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球墨铸铁QT600-3表面制备铁基合金化层,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Raman光谱仪、显微硬度计和高温摩擦磨损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激光扫描速度对铁基合金化层物相、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常温和高温摩擦学... 采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球墨铸铁QT600-3表面制备铁基合金化层,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Raman光谱仪、显微硬度计和高温摩擦磨损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激光扫描速度对铁基合金化层物相、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常温和高温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铁基合金化层与基体冶金结合良好、显微硬度高(高达830 HV0. 1)、高温摩擦因数低至0. 28、高温磨损率低至2. 41×10^-6g·N^-1·m^-1。合金化层显微组织为奥氏体树枝晶+共晶碳化物,且随着扫描速度增加,组织逐渐细化,合金化层平均厚度减小,裂纹率升高,显微硬度先增加后减小,高温耐磨性能逐渐提高。铁基合金化层的高温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同时还存在着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墨铸铁 激光合金化 Fe基合金粉末 扫描速度 组织 耐磨性能
原文传递
球墨铸铁轧辊表面镍基激光合金化层及其磨损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硕煜 张林 +1 位作者 解明祥 叶文虎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0-225,共6页
采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球墨铸铁QT600-3表面制备镍基合金强化层,通过XRD、SEM和摩擦磨损试验等研究了不同激光扫描速率对合金化层物相、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常温和高温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使用Raman光谱仪对磨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i... 采用激光合金化技术在球墨铸铁QT600-3表面制备镍基合金强化层,通过XRD、SEM和摩擦磨损试验等研究了不同激光扫描速率对合金化层物相、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常温和高温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使用Raman光谱仪对磨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i合金化层与基体冶金结合好、显微硬度高(高达720 HV0.1)、高温摩擦因数低至0.305、高温磨损率低至7.55×10-6g·N-1·m-1。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显微组织更加致密,显微硬度先升高后降低,700℃耐磨性能提高,但合金化层裂纹率增加。高温摩擦磨损过程中,合金化层的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同时还存在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同时,扫描速率的增加可细化晶粒和提高显微硬度。而Ni合金化层表面在高温摩擦过程中形成的氧化产物和碳化物在高温下会对提高其耐磨性能产生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合金化 Ni基合金化层 扫描速度 高温磨损
原文传递
45^#碳钢表面激光铬镍合金化及其耐磨性的研究
11
作者 杨德华 张绪寿 赵永红 《固体润滑》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2-37,共6页
作者利用1.1kW CO<sub>2</sub>激光器对45<sup>#</sup>碳钢表面进行了激光铬镍合金化处理。通过对合金层的成分和相组织分析,以及对合金层和基体的硬度与耐磨性的研究认为,激光铬镍合金化层的组织是胞状枝晶,... 作者利用1.1kW CO<sub>2</sub>激光器对45<sup>#</sup>碳钢表面进行了激光铬镍合金化处理。通过对合金层的成分和相组织分析,以及对合金层和基体的硬度与耐磨性的研究认为,激光铬镍合金化层的组织是胞状枝晶,其相组成为马氏体加残余奥氏体。测试结果表明,合金层的显微硬度是45<sup>#</sup>碳钢基体的2~3倍,耐磨性也明显地比基体材料的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钢 表面激光 铬镍合金化 耐磨性
下载PDF
镁合金激光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2
作者 陈长军 王东生 +1 位作者 郭文渊 王茂才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6,共2页
综述了激光表面改性 (激光表面重熔、激光表面合金化、激光表面熔敷、激光多层熔敷 )的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 镁合金 激光表面改性 研究进展 激光表面重熔 激光表面合金化 激光熔敷 激光多层涂敷
下载PDF
脉冲激光LGA法钛表面氮化及其XRD和SEM微观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宙模 蔡猛 +4 位作者 郭钊 吴嘉达 伍长征 吴凌晖 李富铭 《激光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51-157,共7页
用调Q-YAG和XeCl脉冲激光在钛表面以激光气体合金化(LGA)方法生成氮化钛层。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不同激光能量、不同N_2气压,不同作用脉冲数等条件下TiN的结晶取向、结晶形态、氮化程度。用扫描电镜(... 用调Q-YAG和XeCl脉冲激光在钛表面以激光气体合金化(LGA)方法生成氮化钛层。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不同激光能量、不同N_2气压,不同作用脉冲数等条件下TiN的结晶取向、结晶形态、氮化程度。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它们的微观结构。对脉冲激光的LGA法机理进行了探讨。也发现了用LGA法对M_o的氮化生成Mo_2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 氮化钛 脉冲激光 LGA法
下载PDF
MgO对激光合金化层裂纹的影响
14
作者 李艳丽 史列平 李玲 《新技术新工艺》 2010年第8期92-93,共2页
主要介绍了在30CrMnSi表面进行Ni-25粉末的激光合金化,在优化后的激光工艺参数下,选取最佳的MgO添加量,经试验验证,当MgO的添加量为0.2%时,能够得到较好的合金化层,合金化层与基体呈良好的冶金结合,合金化层没有裂纹。
关键词 激光合金化 MGO 裂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