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技术的复合——现代大跨木结构的探索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晨 《华中建筑》 2011年第10期63-66,共4页
现代大跨木结构在公共建筑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该文通过对现代大跨木结构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技术复合特点的研究,试图探寻现代大跨木结构发展的关键线索。
关键词 现代木结构 大跨度建筑 技术 复合
下载PDF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9
2
作者 丁洁民 张月强 张峥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5-32,共8页
结构创新要满足建筑造型、建筑功能和建筑室内空间效果。结构创新过程即为结构与建筑融合过程,首先结构体系的选择要与受力性能、建筑造型相结合,并通过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上海东方体育中心室外跳水池、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这三个典型案... 结构创新要满足建筑造型、建筑功能和建筑室内空间效果。结构创新过程即为结构与建筑融合过程,首先结构体系的选择要与受力性能、建筑造型相结合,并通过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上海东方体育中心室外跳水池、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这三个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阐述;其次结构布置要与建筑空间相协调,也通过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体育馆、济宁游泳馆、重庆西站这三个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通过上海交响乐团、滇池水上乐园这两个典型案例分析指出,因建筑造型越来越复杂,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到结构设计中,不仅可以提高结构设计的效率,同时还可以提升建筑与结构的融合度,可见结构创新离不开数字化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建筑 建筑造型 结构体系 结构布置 数字化技术
原文传递
整合表现主义与相对便宜主义--日本大跨体育建筑结构设计的两种批判性转向 被引量:6
3
作者 钱晨 张婷 《建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55,共5页
通过对日本大跨体育建筑中结构和空间关系的研究,辨析出历史进程中,技术高潮之外的两种批判性设计转向:整合表现主义和相对便宜主义,进一步总结出两种结构介入空间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结构设计 日本 大跨 体育建筑 整合表现主义 相对便宜主义
原文传递
传承·开放·创新——哈工大以技术为核心的大跨度建筑教育特色发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罗鹏 刘德明 王哲 《中国建筑教育》 2014年第2期31-36,共6页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跨度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在当代的创新探索;阐释了其坚持以技术为核心,重视实践、开放交流、教研结合和注重创新的教学指导思想与特色发展之路;并结合当前的教学实践,探索大跨度建筑与技术跨学科协同...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跨度建筑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在当代的创新探索;阐释了其坚持以技术为核心,重视实践、开放交流、教研结合和注重创新的教学指导思想与特色发展之路;并结合当前的教学实践,探索大跨度建筑与技术跨学科协同的研究型教学体系建设与教学方法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教育 大跨度建筑 技术 教育特色
原文传递
大跨建筑混合结构的分类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宏伟 《城市建筑》 2008年第11期29-31,共3页
作为新型结构体系,大跨混合结构目前在学界尚未有统一明确的分类,本文根据其是否含有索(膜)单元和结构体系抵抗变形能力的强弱,将混合结构归纳为两大类别7种形式,为进一步研究奠定理性基础。
关键词 大跨建筑 混合结构类
下载PDF
某场馆钢结构设计优化分析
6
作者 刘忠清 黄徐斌 《江苏建筑》 2022年第S02期5-10,共6页
某科技馆造型新颖、外形似飘带、结构复杂、具有大跨结构及大悬挑等特点。文章从项目管理角度出发,通过组织某科技馆钢结构优化方案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大幅节约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周期。文章概要介绍了项目钢结构设计优化的思路、经验和... 某科技馆造型新颖、外形似飘带、结构复杂、具有大跨结构及大悬挑等特点。文章从项目管理角度出发,通过组织某科技馆钢结构优化方案工作,取得显著效果,大幅节约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周期。文章概要介绍了项目钢结构设计优化的思路、经验和效果,以期为同类结构设计或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结构 大悬挑结构 结构优化 项目管理
下载PDF
深圳机场卫星厅工程钢屋盖结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连飞 区彤 +2 位作者 谭坚 林松伟 罗赤宇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90-97,83,共9页
深圳机场卫星厅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机场交通枢纽工程,屋盖设计采用建筑结构一体化的设计理念,结构方案充分考虑建筑构型需求,利用结构布置逻辑与建筑设计逻辑一致的原则,以建筑平面X形构型为基准并结合室内X形装饰效果,最终屋盖结构体... 深圳机场卫星厅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机场交通枢纽工程,屋盖设计采用建筑结构一体化的设计理念,结构方案充分考虑建筑构型需求,利用结构布置逻辑与建筑设计逻辑一致的原则,以建筑平面X形构型为基准并结合室内X形装饰效果,最终屋盖结构体系采用交叉立体桁架结构方案。4个角部指廊屋盖结构为交叉立体桁架方案,2个中央指廊采用交叉立体桁架与三角锥网架混合结构方案,整个卫星厅屋盖交叉桁架最大跨度为75m,三角锥网架最大跨度为72m,从而结构方案实现了边界条件复杂情况下的大跨度空间效果。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各工况下的内力分析,对结构体系的静动力性能、结构稳定性、抗震性能及节点分析等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并对交叉桁架与三角锥网架这类混合结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屋盖结构体系采用交叉立体桁架方案不仅减少了传统桁架平面外需要设置侧向支撑需求,同时在结构逻辑布置上与建筑设计理念达到了融合,实现了建筑结构一体化的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钢屋盖 交叉立体桁架 三角锥网架 施工模拟 建筑结构一体化 结构稳定性
下载PDF
行波效应对不同结构体系多塔斜拉桥地震响应影响——以杭州湾六塔斜拉桥(嘉绍大桥)为研究案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方自奋 《福建建筑》 2019年第10期89-95,共7页
考虑地震波的行波效应,结合嘉绍大桥这一大跨度多塔斜拉桥的工程实例,利用ansys有限元数值分别模拟嘉绍大桥的基准体系模型、全固接体系模型以及全漂浮体系模型,采用动态时程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结构体系在一致输入以及考虑行波效... 考虑地震波的行波效应,结合嘉绍大桥这一大跨度多塔斜拉桥的工程实例,利用ansys有限元数值分别模拟嘉绍大桥的基准体系模型、全固接体系模型以及全漂浮体系模型,采用动态时程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结构体系在一致输入以及考虑行波效应的多点输入2种不同输入方式下的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行波效应对斜拉桥结构内力有显著的影响,大跨度斜拉桥抗震性能分析必须考虑行波效应.且行波效应的影响与结构自身约束条件、视波速、构件位置及研究响应类型(位移与内力)等有较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效应 大跨度斜拉桥 结构体系 地震响应
下载PDF
大跨钢管拱桁架结构计算简化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汪志香 李惠强 杜婷 《基建优化》 2005年第6期117-119,共3页
钢管拱桁架结构是大跨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受力明确,计算模型简单,施工方便,用钢量省等优点。结合实际工程,对钢管拱桁架结构在设计过程中的简化模型进行计算分析。
关键词 大跨建筑 钢管拱桁架 简化模型
下载PDF
数字化语境下的大跨建筑与结构协同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鹏 刘德明 《城市建筑》 2016年第10期117-121,共5页
数字技术的推动为大跨建筑与结构的协同设计提供了新的突破与机遇。本文首先解读大跨建筑与结构协同设计的内涵、发展历程及制约协同设计发展的因素,并指出数字技术为大跨建筑协同设计带来的三个核心突破:结构技术的突破、协同设计手段... 数字技术的推动为大跨建筑与结构的协同设计提供了新的突破与机遇。本文首先解读大跨建筑与结构协同设计的内涵、发展历程及制约协同设计发展的因素,并指出数字技术为大跨建筑协同设计带来的三个核心突破:结构技术的突破、协同设计手段的突破、专业知识壁垒的突破。最后以设计实验为载体,深入解读数字技术支持下,大跨建筑与结构协同设计的过程与方法,并探讨数字技术的局限性以及大跨建筑协同设计在数字时代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建筑 结构设计 数字技术 协同设计
下载PDF
大跨建筑发展概述
11
作者 武涛 《山西建筑》 2015年第8期60-61,共2页
简单介绍了大跨度建筑的发展历史,着重对大跨钢结构的主要形式及优势进行了阐述,并对大跨木结构的发展趋势与限制因素作了分析,为大跨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大跨度 建筑 结构 发展
下载PDF
老木新花——新型木构建筑的结构表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邹青 《新建筑》 2013年第6期124-127,共4页
在木材的结构系统、构造措施和营造工艺等方面,新型木建筑已突破传统木建筑的技术和审美局限,蕴含着设计美学、结构功能和材料复合的巨大潜力。从结构表现的视角切入,展开对大跨度新型木构建筑的研究,探讨木材料结构、构造与形式表现之... 在木材的结构系统、构造措施和营造工艺等方面,新型木建筑已突破传统木建筑的技术和审美局限,蕴含着设计美学、结构功能和材料复合的巨大潜力。从结构表现的视角切入,展开对大跨度新型木构建筑的研究,探讨木材料结构、构造与形式表现之间的逻辑关系,对现代木构建筑涉及的结构技术与美学观念进行了分析,引发出对基于木材料特定属性的结构形式的思考,并分类型进行了实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木构建筑 结构表现 技术 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