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贝莱斯芽孢杆菌B6强化驱油机制分析及在高矿化度油藏中的应用
1
作者 陈显轲 孙培耀 +4 位作者 蔡勇 张淼峰 张伟 杨博 马安周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48-1959,共12页
【目的】筛选油藏内源功能微生物并探究其驱油机理,现场试验以确定油藏内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技术应用的工艺和技术可行性。【方法】采集英东油田样品,利用原油平板筛选驱油功能菌,评价其环境适应性并优化培养条件,通过乳化性能、降黏... 【目的】筛选油藏内源功能微生物并探究其驱油机理,现场试验以确定油藏内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技术应用的工艺和技术可行性。【方法】采集英东油田样品,利用原油平板筛选驱油功能菌,评价其环境适应性并优化培养条件,通过乳化性能、降黏防蜡和烃转化能力等评估其驱油性能并探索其潜在机制,并在油田现场进行微生物强化驱油试验。【结果】从油水样品中分离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B6,其乳化活性指数(emulsifying activity index,EI24)值为100.00%,降黏率为97.20%,防蜡率为86.90%,表明菌株B6具有良好的乳化降黏性能,具有提高原油采收的潜力,并且能够减少原油中的重质组分而增加轻质烃类,改善原油物性,提升原油品质。进一步在英东油田、跃进油田和花土沟油田进行微生物单井吞吐和清防蜡作业,共进行62井次现场试验,累计增油1460.36 t,平均延长洗井周期47 d,经济效益为342.50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4。【结论】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证实内源微生物Bacillus velezensis B6具有显著提高原油采收和油井清防蜡的效果,应用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吞吐采油 乳化降黏 规模化发酵 微生物清防蜡
原文传递
不同搅拌策略对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发酵生产破伤风毒素的影响
2
作者 郑喆 张建飞 +6 位作者 丁苗 李振忠 王忠 陈文韬 付晶 冯鹏 陈作江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35-41,共7页
目的考察不同搅拌策略对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tetani,C.tetani)大规模发酵生产破伤风毒素的影响,建立稳定的C.tetani发酵工艺。方法在1500 L发酵罐中,采用不同搅拌策略发酵C.tetani。发酵过程中测定发酵液菌体浓度和毒素絮... 目的考察不同搅拌策略对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tetani,C.tetani)大规模发酵生产破伤风毒素的影响,建立稳定的C.tetani发酵工艺。方法在1500 L发酵罐中,采用不同搅拌策略发酵C.tetani。发酵过程中测定发酵液菌体浓度和毒素絮状单位(flocculation unit,Lf),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tent基因和tetR基因的表达量;发酵液经深层过滤、超滤、两步盐析等工艺纯化后得到精制毒素,测定精制毒素的絮状单位、体积和蛋白氮含量,并计算其产量、纯度和收率。结果不同搅拌策略对C.tetani的生长、产毒、tent基因和tetR基因的表达量以及精制毒素的产量、纯度和收率均有显著影响(P均<0.05);Stir-3组批培养结束时的平均产毒量为(110±10)Lf/mL,精制毒素的平均产量为(88±9)Lf/mL培养基,均高于其他试验组(P均<0.05);Stir-3组精制毒素的平均收率和纯度分别为79.8%±3.0%和(2798±83)Lf/mg PN,高于Stir-1和Stir-4组(P均<0.05),但与Stir-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etani大规模发酵时,可以采取两阶段搅拌控制策略(前12 h不搅拌,12 h后连续搅拌)以提高破伤风毒素的产量和纯度,不同搅拌策略可通过影响tent基因和tetR基因的表达量进而影响C.tetani的产毒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 大规模发酵 破伤风毒素 tent基因 tetR基因
原文传递
重组人源白介素-1β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产品的纯化
3
作者 董文宁 刘成琴 《齐鲁药事》 2007年第9期560-562,共3页
目的初步建立重组人源IL-1β巴斯德毕赤酵母的培养体系;进一步优化大规模培养重组人源IL-1β巴斯德毕赤酵母的条件;探讨大规模纯化重组人源IL-1β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产物的条件;鉴定酵母表达产物及纯化样品。方法在菌体湿重达190g.L-1... 目的初步建立重组人源IL-1β巴斯德毕赤酵母的培养体系;进一步优化大规模培养重组人源IL-1β巴斯德毕赤酵母的条件;探讨大规模纯化重组人源IL-1β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产物的条件;鉴定酵母表达产物及纯化样品。方法在菌体湿重达190g.L-1左右时开始甲醇诱导表达;选用了SP Sepharose XL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反相疏水柱层析进行纯化。结果在pH4.5的含0.5%蛋白胨的FM21培养基中发酵时,放罐时间在30h较为适宜;经过纯化蛋白纯度即可达95%以上。结论最终经过鉴定,表达和纯化的样品就是我们想要得到的IL-1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β毕赤酵母表达 大规模发酵 纯化
下载PDF
重组脂肪酶X12-5的大规模发酵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4
作者 王凤 唐湘华 +4 位作者 李俊俊 许波 杨云娟 谢振荣 黄遵锡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39-142,共4页
实验室保藏的一株产脂肪酶基因工程菌X12-5,经过摇瓶发酵,测得酶活力为65U/mL。为进一步提高酶活力,应用于工业生产,将其进行上罐(180L)发酵。大规模发酵后,酶活高达220000U/g,实现了脂肪酶的高效表达。对其酶学性质研究表明,最适温度... 实验室保藏的一株产脂肪酶基因工程菌X12-5,经过摇瓶发酵,测得酶活力为65U/mL。为进一步提高酶活力,应用于工业生产,将其进行上罐(180L)发酵。大规模发酵后,酶活高达220000U/g,实现了脂肪酶的高效表达。对其酶学性质研究表明,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45℃和7.0;pH在4.0~7.0,温度在50℃以下酶活相对稳定;Mg2+、Mn2+、Ca2+对酶活有明显促进作用。由该脂肪酶的酶学性质初步判断其在制革工业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基因工程菌 大规模发酵 酶学性质
下载PDF
灵芝液态深层发酵产物中10种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的鉴定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晓璐 张劲松 +5 位作者 周帅 韩伟 唐庆九 王金艳 冯娜 冯杰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800-1810,共11页
通过规模化液态深层发酵获得灵芝发酵产物,采用多种硅胶色谱柱层析及重结晶的方式,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核磁、质谱等波谱分析,鉴定出这些化合物均属于含羟基或酮基的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分别为(9S,10R,11E,13R)-9,10,13-trih... 通过规模化液态深层发酵获得灵芝发酵产物,采用多种硅胶色谱柱层析及重结晶的方式,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核磁、质谱等波谱分析,鉴定出这些化合物均属于含羟基或酮基的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分别为(9S,10R,11E,13R)-9,10,13-trihydroxyoctadec-11-enoicacid(1)和(9S,10R,11E,13S)-9,10,13-trihydroxyoctadec-11-enoicacid(2)的混合物、12S^(*),13S^(*)-dihydroxy-9-oxo-10(E)-octadecenoicacid(3)、9R^(*),10R^(*)-dihydroxy-13-oxo-11(E)-octadecenoicacid(4)、12S^(*),13R^(*)-dihydroxy-9-oxo-10(E)-octadecenoicacid(5)、9S^(*),10R^(*)-dihydroxy-13-oxo-11(E)-octadecenoicacid(6)、10(S)-hydroxy-8(Z)-octadecenoic acid(7)、12-oxooctadeca-8,10-dienoic acid(8)、9,12-dihydroxy-10-eicosenoic acid(9)和9-oxooctadeca-10,12-dienoicacid(10)。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灵芝发酵产物中获得,且具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中,化合物8和化合物10对L1210细胞增殖抑制的IC_(50)值分别为13.00μmol/L和16.88μmol/L,对K562细胞增殖亦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是具有抗肿瘤潜力的天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规模化深层发酵 结构鉴定 体外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