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步法制备携载治疗剂的树枝状大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 1
-
-
作者
郭朝阳
朱艳鹏
吴丽婷
陈研
杨晓英
-
机构
天津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天津市临床药物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220-224,共5页
-
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7JCQNJC1410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M590208)
-
文摘
目的:通过双模板策略一步法制备携载治疗剂的树枝状大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DLMSNs)。方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以治疗剂二茂铁甲酸(FCA)或血卟啉二盐酸盐(HP)为辅助模板剂,制备了DLMSN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粒度仪和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DLMSNs的形貌、粒径、红外吸收特征等。结果:所得DLMSNs具有中心径向结构,粒径小于100 nm,单分散性好。通过调整CTAB与辅助模板的比例,可以很好地控制DLMSNs的孔径和粒径。通过选择合适的方法除掉CTAB后,辅助模板剂仍有一定量保留在DLMSNs中,并进一步发挥抗肿瘤的治疗作用。结论:该方法不仅避免了以前报道的有毒辅助模板剂的使用,而且仅以水为反应溶剂,避免了使用有毒的有机溶剂。将为DLMSNs的制备提供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
关键词
大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双模板法
肿瘤治疗
-
Keywords
large-pore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dual-templating method
tumor therapy
-
分类号
O63
[理学—高分子化学]
-
-
题名改良扩孔介孔硅介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向分化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慧敏
钟奇帜
黄紫华
郭嘉欣
王若旬
麦穗
-
机构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
出处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8年第3期135-143,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0776)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A030313068)
-
文摘
目的探讨自制的扩孔介孔硅纳米粒子(LPMSNs)的材料性能,及其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和成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溶胶凝胶法合成介孔硅纳米颗粒(MSNs),使用扩孔剂1,3,5-三甲苯(TMB)对初始合成的小孔径高温扩孔。透射电镜(TEM)、N_2吸附解吸附、孔径分布、孔容及比表面积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检测其形貌结构和理化性能。体外分离培养BMSCs,并对其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进行鉴定,取第3代细胞用于实验。配置不同浓度LPMSNs培养液,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LPMSNs的细胞毒性。分为对照组、LPMSNs组(10μg/m L),培养21 d后,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矿化结节。培养7、14 d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成骨相关基因碱性磷酸酶(ALP)、Runx相关转录因子(Runx2)、骨钙素(OCN)表达。培养14 d后,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相关蛋白水平表达。使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TEM显示LPMSNs粒径约为200 nm,其N_2吸附解吸附曲线为Ⅳ型等温线,有吸附的迟滞环;LPMSNs的孔径分布图显示其孔径分布峰值为7.39 nm,BET比表面积图计算出来的BET比表面积为(340.5±2.8)m^2/g,BJH孔容为1.8 cm^3/g。在LPMSNs的FTIR的数据中,可观察到位于460 cm^(-1)的Si-O-Si横向摇摆振动峰(TO1);位于800 cm-1的Si-O-Si对称伸缩振动峰(TO2);位于1070 cm-1的Si-O-Si非对称伸缩振动峰(TO3),位于940~960 cm^(-1)的Si-OH键振动峰,位于3000~3700 cm^(-1)的-OH振动峰。TGA显示LPMSNs在28~1000℃之间整个失重所占百分比约为1.61%。CCK-8法结果显示低浓度(<20μg/m L)的LPMSNs对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茜素红染色法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MSNs组的细胞矿化结节形成数量较多,体积较大。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LPMSNs组7 d时ALP表达量(6.2±1.9)与对照组相�
-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骨生成
纳米粒
扩孔介孔硅
-
Keyword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steogenesis
nanoparticles
large pore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
分类号
R783.1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