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hat Is the Impact of Major Diversion Attitude on Undergraduates' Learning Gains?--The Mediating Role of Course Perception
1
作者 Qintao Sun Yueqi Shi 《教育技术与创新》 2023年第1期1-15,共15页
Major divers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rge-category student enrollment and training model.The degree to which undergraduates recognize the logic of the major diversion system,their satisfaction with the diverte... Major divers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rge-category student enrollment and training model.The degree to which undergraduates recognize the logic of the major diversion system,their satisfaction with the diverted major,and their major identity after diversion all influence their subsequent learning process and outcomes.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undergraduates in this study discovered that major diversion attitude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undergraduates'learning gains;the mediating effect test discovered that course perception plays a partially mediating role between major diversion attitude and learning gains.Therefore,under the large-category student enrollment and training model,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major diversion system in terms of formulation,major selection guidance,and major identity promotion.Furthermore,strengthening the logical connection and content coupling of different types of courses,dealing with the proportion,priority,and sequence of courses,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course resources,and reasonably planning and setting courses a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undergraduate learning g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large-category enrollment and training major diversion attitude course perception learning gains
下载PDF
传统与变革:我国本科院校大类招生培养模式与分类体系 被引量:36
2
作者 赵菊梅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3-52,共10页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经历了孕育、试点、发展三个阶段的探索历程。根据前期大类培养所依托的组织不同,目前国内高校开展的大类招生培养模...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经历了孕育、试点、发展三个阶段的探索历程。根据前期大类培养所依托的组织不同,目前国内高校开展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可分为学院内大类招生培养、跨学院大类招生培养、开设实验班大类招生培养、成立本科生院大类招生培养等四种模式。这四类模式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处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实践中与制度化的大学体系的矛盾冲突等方面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选择上一定要立足学校的办学实际和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致力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院校 大类招生 培养模式 分类 改革
下载PDF
大类模式下学生是如何选择专业的? 被引量:21
3
作者 杜洋 童玲欣 +1 位作者 曹庆华 王晓飞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9,共11页
专业选择是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基于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的调查,揭示在大类模式下学生选择专业的实际过程和行为目标,从学生入学前、大类培养阶段、专业培养阶段三个阶段分析了专业意向、专业认知、政策认知... 专业选择是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基于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的调查,揭示在大类模式下学生选择专业的实际过程和行为目标,从学生入学前、大类培养阶段、专业培养阶段三个阶段分析了专业意向、专业认知、政策认知、满意度等情况。结果显示,大类培养能够使学生充分了解大学专业的内涵、明确个人专业意向,有利于提高专业满意度和专业思想稳固度。高校实施大类模式下的专业选择时,应抓住政策制定、专业认知教育、学生满意度提升等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模式 大类招生 专业选择 研究型大学
下载PDF
大类模式:我国研究型大学本土专业教育模式改革探索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婷婷 秦己媛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8,共10页
大类模式是我国研究型大学探索的本土专业教育模式,它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等改革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大类模式改革实践是建立在"三要素、多组合"框架下的多种类型体系,在招生方式、学生自主选择专... 大类模式是我国研究型大学探索的本土专业教育模式,它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宽口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等改革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大类模式改革实践是建立在"三要素、多组合"框架下的多种类型体系,在招生方式、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学生中心理念落实、新型大类组织机构构建等方面探索了很多创新制度和做法。但大类模式改革因已触及专业教育模式的深层问题,在其推行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新旧制度、观念、教育模式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模式 研究型大学 专业教育模式 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
下载PDF
三段式通识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静 钱政 《高教学刊》 2024年第S01期48-52,共5页
建设教育强国,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通识教育”重在培养综合素养能力,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正越来越成为人才培养改革的热点。担负着发展航空航天事业使命的B大学,紧跟国家战略需求调整育人模式。从21世纪... 建设教育强国,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方向。“通识教育”重在培养综合素养能力,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正越来越成为人才培养改革的热点。担负着发展航空航天事业使命的B大学,紧跟国家战略需求调整育人模式。从21世纪初B大学经过科学试点、有序推进,最终形成三段式本科通识教育体系,即大类通识培养阶段、专业基础培养阶段与研究能力培养阶段结合。其中在大类培养阶段,以书院制育人与课堂教育结合强化通识教育,塑造基本科学研究思维;在专业基础培养阶段,培养跨学科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在研究能力培养阶段,将科学前沿和交叉学科融合,培养科研能力;通过三阶段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效果显著。该文深入分析B大学通识教育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仍面临的困境,思考如何在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更加突出B大学特色,进一步升级现有通识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三段式通识教育体系 大类通识培养阶段 专业基础培养阶段 研究能力培养阶段
下载PDF
地质类专业招生模式及人才培养实践
6
作者 刘志新 罗育超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26期9-12,共4页
大类招生已经成为全国高校地质类专业招生的主要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还有助于满足多元化就业需求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在本科培养方案总学分不断压缩的情况下,地质类专业大类招生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通... 大类招生已经成为全国高校地质类专业招生的主要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还有助于满足多元化就业需求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但在本科培养方案总学分不断压缩的情况下,地质类专业大类招生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通过对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类专业不同招生模式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方案,专业教师提前介入人才培养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提出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地质类专业内涵建设的支持和重视,鼓励更多的人投身于地质类专业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类专业 大类招生 人才培养 本科生导师制
下载PDF
角色代入法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4
7
作者 鹿现永 杜洋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8-41,共4页
"大学化学"课程在大类培养中起到塑造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根据"新工科"的要求和大班化授课的特点,提出采用角色代入法进行"大学化学"课程的授课,利用角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开启良好的... "大学化学"课程在大类培养中起到塑造学生化学科学素养的重要作用。根据"新工科"的要求和大班化授课的特点,提出采用角色代入法进行"大学化学"课程的授课,利用角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开启良好的师生互动,建立以学习共同体为导向的高效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培养 角色代入法 大学化学 师生互动
原文传递
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化学专业课程通识化建设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杨 姚远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18,共6页
为适应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求,提出将最能体现专业内在魅力的高年级化学专业课程向低年级通识教育转变的课内和课外培养方案改革建议,构建“一个结合、两大贯通、三项改革”的通识化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大类教育培养方案,使... 为适应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求,提出将最能体现专业内在魅力的高年级化学专业课程向低年级通识教育转变的课内和课外培养方案改革建议,构建“一个结合、两大贯通、三项改革”的通识化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大类教育培养方案,使学生在专业分流之时能够全面了解并理性选择专业,合理规划未来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培养 教学改革 化学专业课程 通识化建设
原文传递
大类招生视角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建设与实践
9
作者 曲楠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3年第11期145-147,共3页
学科大类招生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给高等院校基础必修课程,如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建设,讨论了课程框架、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建设措施。
关键词 大类招生 高等院校 无机与分析化学 混合式教学 课程建设
下载PDF
中国利率市场波动溢出性和动态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10
作者 张翀 陈启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3-137,共5页
建立和完善基于利率债和利率衍生品的利率市场是债券市场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分析研究市场信息在上述两个市场之间的传导以及现货与衍生品的相关性对于利率市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采用BEKK和DCC模型检验了利率债与利率互换之间的波... 建立和完善基于利率债和利率衍生品的利率市场是债券市场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分析研究市场信息在上述两个市场之间的传导以及现货与衍生品的相关性对于利率市场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采用BEKK和DCC模型检验了利率债与利率互换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估计了两者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利率债与利率互换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价格引导和波动溢出效应,两者相关性呈现动态时变的特征.该动态相关性受到股票、商品和货币等大类资产价格影响显著,股票和商品价格对于长短端相关性的影响方式不同,解释了利率互换作为避险工具在不同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预期下所起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互换 债券收益率 BEKK模型 DCC-GARCH模型 大类资产价格
下载PDF
广东省高校公共管理大类分流培养的实践与反思
11
作者 曾保根 《韶关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6-10,共5页
近年来,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力推行公共管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根据四所高校在涉及专业、分流时点、考核方式、成班规模和培养模式及在招生入口与毕业出口、高考志愿与分流志愿、专业设置... 近年来,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力推行公共管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根据四所高校在涉及专业、分流时点、考核方式、成班规模和培养模式及在招生入口与毕业出口、高考志愿与分流志愿、专业设置与学生志愿选择、分流培养与教学资源、分流培养与配套制度等方面情况,从理顺好招生入口与分流志愿之间的张力、拿捏好专业设置与学生志愿之间的分寸、统筹好分流培养与教学资源之间的配置、设计好大类分流培养的配套制度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高校 公共管理 大类分流培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类专业新生课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以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德志 李周 +1 位作者 蔡圳阳 彭需发 《高教学刊》 2021年第31期109-112,共4页
为了应对新一代科技和产业革命,国家启动新工科建设,支持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并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同时大力推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满足国家未来发展对宽口径知识储备、多领域交叉融合的高科技人才需求。此背景下,在高等... 为了应对新一代科技和产业革命,国家启动新工科建设,支持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并对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同时大力推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满足国家未来发展对宽口径知识储备、多领域交叉融合的高科技人才需求。此背景下,在高等教育起始阶段开展包含专业介绍与思想引领内容的新生课教学,能激发新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专业观。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构建“因‘材’成才”新生课教学体系,打造“德‘材’融合”大思政课堂,有效地开展了新生课体系研究与教学实践,可为我国高校工科类专业新生课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新生课 课程思政 大类培养 材料类专业
下载PDF
系统安全性设计与评估课程积木式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长啸 肖国松 王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2-185,共4页
针对机务维修大类专业中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差异化需求,对系统安全性设计与评估课程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共性通用知识要素+差异化教学模块"的课程教学内容规划,并针对性地开发了积木式教学实验平台,设计了7个共性知识实验单元... 针对机务维修大类专业中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差异化需求,对系统安全性设计与评估课程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共性通用知识要素+差异化教学模块"的课程教学内容规划,并针对性地开发了积木式教学实验平台,设计了7个共性知识实验单元,12个差异化实验单元,并针对4个专业规划了39个飞机系统案例,完成了9个系统的案例数据开发,有效支持了大类专业的差异化实验教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务维修 大类培养 共性通用知识要素 差异化教学 积木式实验平台
下载PDF
高考改革对高水平大学招生的影响及其应对 被引量:37
14
作者 王小虎 潘昆峰 苗苗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60,71,共6页
随着新高考改革方案在全国的推行,高水平大学招生工作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分析了高考改革可能导致的中学生基本素质能力构成的变化,高考成绩区分度降低,高校专业生源质量差距加大及专业选择前置带来考生选考难度等四个问题,指出了这些... 随着新高考改革方案在全国的推行,高水平大学招生工作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分析了高考改革可能导致的中学生基本素质能力构成的变化,高考成绩区分度降低,高校专业生源质量差距加大及专业选择前置带来考生选考难度等四个问题,指出了这些问题对高水平大学人才选拔工作的影响。为应对高考改革,高水平大学必须主动推进大类培养,研究招生标准和方法,提前介入中学生职业规划,加强与优质中学的教育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改革 人才选拔 高水平大学 大类培养
原文传递
高校学业困难生预警与帮扶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20
15
作者 周伟辉 江全元 《高教论坛》 2013年第11期100-103,106,共5页
浙江大学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的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宽口径的发展平台,但对低年级大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大类培养的模式谈起,阐述了求是学院蓝田学园学业分级预警机制的构建和配套学业帮扶措施的实施。在总结当前机制成效的同时... 浙江大学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的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宽口径的发展平台,但对低年级大学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大类培养的模式谈起,阐述了求是学院蓝田学园学业分级预警机制的构建和配套学业帮扶措施的实施。在总结当前机制成效的同时,也归纳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培养 学业指导 筛选指标 分级预警 学业帮扶
下载PDF
大类培养下校院两级学业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魏茜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59,共5页
高校学业预警是高校学风建设、学生学业质量的重要保证。大类培养对学生学业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也更加关注学业预警的有效性。对六所实施大类培养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学业预警指标分析发现,当前高校多以校级学业预警为主,校级... 高校学业预警是高校学风建设、学生学业质量的重要保证。大类培养对学生学业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也更加关注学业预警的有效性。对六所实施大类培养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学业预警指标分析发现,当前高校多以校级学业预警为主,校级学业预警以学业成绩为判据,以退学为最终指向,在预警处理上存在滞后性。为克服校级预警的不足,提出构建院级学业预警指标体系以对校级学业预警指标进行优化和补充,并在分析校院两级学业预警实施成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实施院级学业预警对校级学业预警的补充和优化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培养 学风建设 校院两级 学业预警
下载PDF
基于大类招生的网络安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静 赖英旭 +2 位作者 赵虎 杨震 杨胜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6-200,共5页
我国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显,主要内因在于全民网络空间安全意识淡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现实社会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近年高校开始实行大类招生,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深化改革。本文针对社会对网络安全人才的实际... 我国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显,主要内因在于全民网络空间安全意识淡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和现实社会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近年高校开始实行大类招生,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深化改革。本文针对社会对网络安全人才的实际需求,结合大类招生改革特点,切实从职业发展、全民安全意识等多个维度出发,构建了多方位的网络安全人才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低年级通识教育阶段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网络安全意识;高年级专业教育阶段学生通过课程体系、科技活动和基于职业场景的实践项目相融合提高实践工程能力。并且通过评价体系反馈修正实践教学内容,切实保证提高本科生实践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招生 网络安全 实践能力 培养体系
下载PDF
大类招生模式下地理学专业分流的挑战与策略——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永桂 王禹熹 谢渝 《中国地质教育》 2021年第1期42-46,共5页
自2001年"元培计划"以来,"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成为我国高校本科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近20年来的历程中,该政策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问题。地理学作为一个具有综合性、学... 自2001年"元培计划"以来,"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成为我国高校本科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近20年来的历程中,该政策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给高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问题。地理学作为一个具有综合性、学科交叉性且交集范围极其广泛的学科,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多元化。通过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系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大类培养模式下,存在基础型课程专业性不足、学生对大类专业了解滞后的问题,将会造成专业分流时学生专业选择意向与各专业教学资源不匹配的问题,进而导致二级学科方向冷热不均,不利于地理学高素质综合人才的培养。基于调查分析结果,提出了强化专业宣传、加强专业选择引导、注重学生心理以及提供二次选择机会等方面的解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招生 专业分流 地理学 策略 本科教育
下载PDF
信息类专业大类培养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探索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俊社 张晓明 张建燕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3-145,共3页
大类培养模式下,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从信息类专业大类培养的目标出发,探索基于项目驱动实训的教学模式,通过对项目驱动实训教学的分析,并结合当前信息类人才就业需求,在实践教学的经验基础上... 大类培养模式下,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是一个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从信息类专业大类培养的目标出发,探索基于项目驱动实训的教学模式,通过对项目驱动实训教学的分析,并结合当前信息类人才就业需求,在实践教学的经验基础上,研究设计了基于项目驱动实训教学的体系和过程,开发了项目驱动实训的教学模块。经过4届本科生的教学实践,在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人才培养 信息类专业 项目驱动教学 实训教学模块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理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育军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期42-45,共4页
我国已经形成涵盖多个方面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而地理学与国家重大需求、人们日常生活均密切相关,因此,吸引众多学生报考。了解“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理学本科人才的培养状况对于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地... 我国已经形成涵盖多个方面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而地理学与国家重大需求、人们日常生活均密切相关,因此,吸引众多学生报考。了解“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理学本科人才的培养状况对于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地理学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包括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大类招生成为趋势,多元化成长路径逐步构建,实践教学日益增强。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挑战需要应对,例如,大类培养与专业学习的协调、教学体系与课程内容的优化、教师教育与学生学习的转型、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的提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类招生 多元化成长 实践教学 地理学 “双一流”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