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权结构、债务约束与高管薪酬——以2008—2013年上市公司为例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德林 杨英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2-82,共11页
与西方经济环境不同,中国上市公司向来存在大股东控制、债务软约束的治理环境。在这样的治理环境中,股东与管理层、大股东与小股东、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关系集中在公司高管层的激励与约束上。本文在控制了业绩、规模、行业等因素后... 与西方经济环境不同,中国上市公司向来存在大股东控制、债务软约束的治理环境。在这样的治理环境中,股东与管理层、大股东与小股东、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关系集中在公司高管层的激励与约束上。本文在控制了业绩、规模、行业等因素后,研究了大股东控制程度、财务杠杆水平等如何影响"货币薪酬+持股水平"这个薪酬包的结构与水平,且这种影响有些存在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债务约束 薪酬结构 激励 代理理论 股权结构 高管薪酬 制度环境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审计质量与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基于贵糖股份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波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CSSCI 2017年第3期297-309,共13页
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潜在的私人收益(例如,更加便利的盈余操控)相关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管理层有隐瞒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强烈动机。本文通过贵糖股份的案例揭示了在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控制,且股权集中的"壕沟效应"压倒"... 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与潜在的私人收益(例如,更加便利的盈余操控)相关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管理层有隐瞒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强烈动机。本文通过贵糖股份的案例揭示了在上市公司被大股东控制,且股权集中的"壕沟效应"压倒"利益协调效应"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可以通过控制董事会、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人选而使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督机制失效,导致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无法得到及时的识别、披露和整改。但高质量审计师的引入,能够发挥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治理功能,揭露被隐瞒不报的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监管者应高度关注大股东控制对于内部控制规范有效执行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为高质量审计师有效发挥治理作用创造更好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公司治理 审计质量 内部控制 重大缺陷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公司治理与跨国并购决策 被引量:8
3
作者 刘锴 纳超洪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3-54,共12页
选取2007~2013年上市公司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数据,实证检验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决策中大股东的股权代理问题和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对跨国并购决策中股权代理问题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跨国并购决策中存在大股东代理问题,国有... 选取2007~2013年上市公司国内并购和跨国并购数据,实证检验中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决策中大股东的股权代理问题和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对跨国并购决策中股权代理问题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跨国并购决策中存在大股东代理问题,国有上市公司和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越不愿意进行跨国并购;股权制衡、董事长海外背景和公司海外销售水平能够缓解跨国并购决策中的大股东代理问题,而产品市场竞争则会加剧跨国并购决策中的大股东代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并购 大股东控制 代理问题 公司治理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管理层过度自信与现金股利 被引量:23
4
作者 黄莲琴 屈耀辉 傅元略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5-113,共9页
以2002~2007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大股东控制、管理层过度自信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当局具有不愿意支付现金股利的动机,而大股东具有显著的支付股利动机;大股东控股比例的增加能够有效地监督... 以2002~2007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大股东控制、管理层过度自信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当局具有不愿意支付现金股利的动机,而大股东具有显著的支付股利动机;大股东控股比例的增加能够有效地监督过度自信管理当局制定的股利支付政策,促使其提升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意向和支付水平。这一研究将大股东治理与管理当局过度自信相结合,从理性与非理性的视角为"股利之谜"提供了新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管理层过度自信 股利支付意向 股利支付力度
原文传递
大股东控制下的股权融资依赖与投资行为研究——基于行为财务视角 被引量:12
5
作者 郝颖 刘星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3-79,88,共8页
基于行为公司财务研究视角,文章首先阐释了股票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机制。然后,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融资的利益侵占动机分析,对不同股权融资依赖程度的公司投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取得了股权融资的公司中,股... 基于行为公司财务研究视角,文章首先阐释了股票误定价影响企业投资行为的机制。然后,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融资的利益侵占动机分析,对不同股权融资依赖程度的公司投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取得了股权融资的公司中,股票市价与企业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股权融资的依赖程度越大,企业投资水平对股票市价的敏感性越高;大股东控制与股票市价的交互作用对公司投资规模的推动效果,显著高于单一的股票市价因素。文章结论的含义与启示在于:尽管股票定价偏差的非市场效率因素对公司投资行为具有独立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因公司治理模式和所有权控制特征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股权融资依赖 投资行为 行为公司财务
下载PDF
控制权私利、资本配置与企业价值 被引量:9
6
作者 李训 代彬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2-107,共6页
从资本投资的视角出发,分析控制权私利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以及资本配置行为在此影响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控制权私利和公司价值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当控制权溢价水平较低时,控制权私利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不显著;当控制... 从资本投资的视角出发,分析控制权私利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以及资本配置行为在此影响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控制权私利和公司价值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当控制权溢价水平较低时,控制权私利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不显著;当控制权溢价处于中间水平时,控制权私利对公司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当控制权溢价水平较高时,控制权私利对公司价值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资本投资在整个影响过程中都发挥着"催化剂"的促进效应,大股东主要通过资本投资占有控制性资源进而获取控制权私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控制权私利 资本投资 企业价值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与技术创新间关系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建君 王婷 孙丰文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4-210,共7页
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已经愈发重要。目前学者主要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大股东的治理动机出发研究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股权性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但研究内容相对广泛与笼统,未能将研究主题细分与深入。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 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已经愈发重要。目前学者主要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大股东的治理动机出发研究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股权性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但研究内容相对广泛与笼统,未能将研究主题细分与深入。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现象比较普遍,有必要专门探讨大股东控制下的企业其技术创新如何。沿用之前的研究脉络,整理和归纳出大股东控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技术创新 股权结构 综述
下载PDF
定向增发、控制权变动及其信号传递效应 被引量:8
8
作者 肖万 《南方经济》 CSSCI 2012年第2期50-61,共12页
当公司再融资引起股权结构显著变动时,其必然会对公司控制权配置、竞争和转移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传递到资本市场会使公司股价发生相应波动。这种效应在股权高度集中公司更为明显,因为大股东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大股东股权进而公司控... 当公司再融资引起股权结构显著变动时,其必然会对公司控制权配置、竞争和转移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传递到资本市场会使公司股价发生相应波动。这种效应在股权高度集中公司更为明显,因为大股东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大股东股权进而公司控制权变动传递了公司经营管理的内部信息。采用事件研究法,本文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在我国具有正的公告效应。但是,定向增发对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不同其公告效应也不同:使大股东控制权转移类定向增发其AAR和CAR最大,控制权强化类定向增发居次,控制权弱化类最后。可见,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传递出了明确的公司控制权变动信号,彰显了大股东控制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突出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增发 大股东控制 信号传递效应 公司治理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的状态举证:或然性问题与控制权竞争 被引量:7
9
作者 宗计川 赵旸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77,共6页
大股东控制行为及其福利结果是公司治理研究与监管领域的一个核心内容。从股东关系、股权性质、持股比例与非比例控制类型等方面对大股东间是相互制衡还是合谋,或者说还存在其他的关系进行探讨的结果表明,大股东相互制衡是一种"踮... 大股东控制行为及其福利结果是公司治理研究与监管领域的一个核心内容。从股东关系、股权性质、持股比例与非比例控制类型等方面对大股东间是相互制衡还是合谋,或者说还存在其他的关系进行探讨的结果表明,大股东相互制衡是一种"踮脚"均衡,并不稳定,所谓的制衡更有可能是控制权竞争的一种表现形式;大股东控制关系更多表现为合谋与控制权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控制权竞争 公司治理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邵志浩 尚婷婷 才国伟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80-788,共9页
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大股东控制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升有助于抑制企业金融化,支持大股东的“监督效应”和金融化的“投资替代”动机;在管理层持股比例低、盈余管理严重、机构投资者持股... 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大股东控制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升有助于抑制企业金融化,支持大股东的“监督效应”和金融化的“投资替代”动机;在管理层持股比例低、盈余管理严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低及分析师跟踪人数少的情况下,大股东控制对金融化的影响更强,表明大股东确实通过“监督效应”约束了企业金融化。进一步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金融化的负向影响,在非国有、经营风险高、融资约束大的企业以及金融市场收益高、金融投资风险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高的环境中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金融化 监督效应 投资替代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高管薪酬和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琦 吴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80-85,共6页
以2009—2011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大股东的视角来实证研究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探究大股东控制在高管薪酬激励效果中的协同效应和壕堑效应。研究发现:内部高管比例越大,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越小;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高... 以2009—2011年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大股东的视角来实证研究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探究大股东控制在高管薪酬激励效果中的协同效应和壕堑效应。研究发现:内部高管比例越大,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越小;大股东持股比例越大,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越大。大股东控制与高管薪酬激励效果的关系密切,这说明在高管薪酬激励效果中大股东控制确实具有协同效应和壕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高管薪酬 公司绩效 民营上市公司
下载PDF
关系股东视角的大股东控制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明琪 杜蕊 +1 位作者 贾文劢 罗浩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7-147,共11页
选择2011-2015年我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关系股东视角对大股东控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大股东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同时,更进一步讨论了企业的财务决策结果对其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单独... 选择2011-2015年我国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关系股东视角对大股东控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大股东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同时,更进一步讨论了企业的财务决策结果对其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单独无法对投资效率产生影响;而前五大、前十大股东的持股状况对投资效率有显著的影响。而从股权制衡角度来看,无论是用Z指数还是用S指数来衡量股权制衡,都会对投资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当企业存在关系股东且持股比例较高时,就越有可能使得投资效率产生损失。进一步地关于财务决策的研究发现,当企业负债程度越高时,大股东导致的投资效率损失就会越少,就越会使得企业的投资效率得到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负债具有显著的治理作用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投资效率 财务决策 资本结构 公司治理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对资产替代及资本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江伟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7年第9期68-73,共6页
在债权人的法律保护以及自我保护都比较弱的情况下,大股东会选择很高的负债比率进行资产替代,从而侵害债权人的利益。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公司类别以及债务期限结构都会对大股东选择很高的负债比率进行资产替代的行为产生影响。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资产替代 资本结构
下载PDF
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研究框架与文献述评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希晖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69-75,共7页
控股股东控制是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基本特征,股权集中类上市公司治理的核心就是解决控股股东为实现"超控制权收益"而"掏空"上市公司的问题,控股股东"掏空"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普遍现象。通过对我国上... 控股股东控制是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基本特征,股权集中类上市公司治理的核心就是解决控股股东为实现"超控制权收益"而"掏空"上市公司的问题,控股股东"掏空"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普遍现象。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掏空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动机、途径、影响因素及如何抑制掏空行为进行综述,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控制 掏空 公司治理
下载PDF
所有者管理、大股东控制与高管创新激励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小保 瓮小霞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63-73,95,共12页
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管理权配置模式(所有者管理与经理人管理)及股权集中的资本市场环境,考察了所有者管理和大股东控制对高管创新激励的影响,并得到了下面的实证分析结论:1)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所有者管理与高管创新激励存在明显的正... 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管理权配置模式(所有者管理与经理人管理)及股权集中的资本市场环境,考察了所有者管理和大股东控制对高管创新激励的影响,并得到了下面的实证分析结论:1)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所有者管理与高管创新激励存在明显的正向交互效应,即当实际控制人担任上市的核心职位(正副董事长或总经理)时,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的正相关关系得以加强,说明与经理人管理的民营上市公司相比,采用所有者管理的民营上市公司中实际控制人对于企业创新激励持更积极的态度;2)随着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的增加,实际控制人对管理层的过度监督对企业创新激励效果存在显著的反向调节作用,即大股东对管理层的过度控制会削弱高管激励与企业创新的正相关关系,这也意味着实际控制人在追求控制权私利的同时,会扼杀高管在经营管理方面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者管理 大股东控制 创新激励 民营上市公司
下载PDF
中国上市公司机构持股时对大股东控制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群 黄谦 任志刚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2年第3期43-49,共7页
以中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机构持股时对大股东控制与盈余管理两者关系的影响这一视角出发,说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沪、深市A股上市公司2007年的满足研究要求的公司治理和财务数据为例,通过建... 以中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从机构持股时对大股东控制与盈余管理两者关系的影响这一视角出发,说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以沪、深市A股上市公司2007年的满足研究要求的公司治理和财务数据为例,通过建立研究假设和研究模型进行实证验证。研究发现以6%为机构持股高低的分界点,机构持股比例高时,可以抑制大股东控制对会计盈余的操纵,起到积极股东的作用;当机构持股比例低时,则可以加剧大股东控制对会计盈余的操纵,起到消极股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构持股 盈余管理 大股东控制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异地财务独董与公司创新——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风 吴晓晖 《财会通讯(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115,共5页
以深圳证券交易市场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大股东控制、异地财务独董与公司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研发投资之间显著负相关,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治理问题,抑制了公司的... 以深圳证券交易市场2009-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大股东控制、异地财务独董与公司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研发投资之间显著负相关,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治理问题,抑制了公司的创新。进一步,在区分是否聘请异地财务独董的情况下,研究显示,异地财务独董对大股东持股比例和研发投资的关系产生了显著影响,促进了公司的创新。表明异地财务独董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治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异地财务独董 研发投资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对现金持有影响的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数据 被引量:1
18
作者 武晓玲 詹志华 翟明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6-124,共9页
从现金持有理论和股东控制权理论出发,以2002~2006年沪深两市52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股东控制权进行可靠的度量,建立了实证分析模型,研究了大股东控制及其约束机制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控制并... 从现金持有理论和股东控制权理论出发,以2002~2006年沪深两市52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股东控制权进行可靠的度量,建立了实证分析模型,研究了大股东控制及其约束机制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控制并不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的直接原因,大股东控制度较高的上市公司反而会持有较少的现金;股东之间的制约能够有效地减少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金持有 大股东控制 制约机制
原文传递
大股东控制:利益冲突与法律调整
19
作者 宋小保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23-28,共6页
随着对公司治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更加关注大股东控制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与现有研究不同,在承接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公司治理模式的转变对企业内利益主体利益关系的影响,探讨了大股东控制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并... 随着对公司治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更加关注大股东控制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与现有研究不同,在承接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公司治理模式的转变对企业内利益主体利益关系的影响,探讨了大股东控制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大股东控制对企业债权人价值的影响。研究认为,大股东控制会加大债权人的风险,提高负债融资的代理成本。最后,文章从法律层面分析了对投资者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股东控制 利益冲突 法律调整 投资者
下载PDF
大股东控制下的股权再融资决策
20
作者 王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1,155,共10页
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股权再融资的选择方式和认购量能作为信号向外部投资者表明公司的质量。本文发现:公开增发发行成本较高且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小时,存在唯一的分离均衡,此时高质量公司定向增发,低质量公司配股;当公开增发成本较高且大股... 不对称信息条件下,股权再融资的选择方式和认购量能作为信号向外部投资者表明公司的质量。本文发现:公开增发发行成本较高且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小时,存在唯一的分离均衡,此时高质量公司定向增发,低质量公司配股;当公开增发成本较高且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大时,定向增发是唯一的混同均衡;当公开增发成本较低且大股东持股比例较小时,公开增发是唯一的混同均衡。模型预测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为正,配股的公告效应为负,而公开增发的公告效应不明确,这与大量实证文献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大股东控制 精炼贝氏均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