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5篇文章
< 1 2 1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断面小净距公路隧道现场监测分析研究 被引量:123
1
作者 夏才初 龚建伍 +1 位作者 唐颖 朱合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50,共7页
针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的特点,对福建省鹤上隧道进行地表下沉、围岩内部位移、洞周收敛、拱顶下沉、围岩压力、衬砌内力等项目的监测工作。基于监测结果,分析该隧道围岩和支护系统的变形及受力特点,指出小净距隧道开挖影响的时空范围和... 针对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的特点,对福建省鹤上隧道进行地表下沉、围岩内部位移、洞周收敛、拱顶下沉、围岩压力、衬砌内力等项目的监测工作。基于监测结果,分析该隧道围岩和支护系统的变形及受力特点,指出小净距隧道开挖影响的时空范围和隧道衬砌支护的最佳时机,并为支护体系的优化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可为类似条件下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小净距 大断面 公路隧道 监控量测
下载PDF
大断面煤巷快速掘进施工工艺 被引量:82
2
作者 马长乐 袁龙飞 +3 位作者 张羽 胡万胜 曹长江 魏红磊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100,共3页
在高瓦斯条件下,巷道掘进的快慢将直接影响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以余吾煤业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掘进工作面的现场观测分析,找到影响大断面煤巷快速掘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变顶板临时支护和优化掘进施工工艺等措施,同时利用... 在高瓦斯条件下,巷道掘进的快慢将直接影响采掘工作面的正常接替。以余吾煤业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掘进工作面的现场观测分析,找到影响大断面煤巷快速掘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改变顶板临时支护和优化掘进施工工艺等措施,同时利用工业工程现场管理知识对工序进行标准时间优化,提高了煤巷掘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 大断面 快速掘进 临时支护 工业工程 工序标准化
原文传递
深部大断面厚顶煤巷道围岩稳定原理及控制 被引量:81
3
作者 肖同强 柏建彪 +2 位作者 王襄禹 陈勇 于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74-1880,共7页
针对深部高地应力、大断面、厚顶煤巷道围岩控制难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方法研究了其变形破坏机制及其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深部大断面厚顶煤巷道顶煤塑性区呈"拱形"或上宽下窄的"倒梯形"形态,直接顶塑... 针对深部高地应力、大断面、厚顶煤巷道围岩控制难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等方法研究了其变形破坏机制及其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深部大断面厚顶煤巷道顶煤塑性区呈"拱形"或上宽下窄的"倒梯形"形态,直接顶塑性区则呈"矩形"形态,且存在肩角稳定区域。提出了"倒梯形"塑性区形成的层理面剪切破坏作用机制:在深部高应力(尤其是高水平应力)以及顶煤较大下沉产生的附加水平应力作用下,顶煤和直接顶之间的层理面发生剪切破坏,并引起其附近煤体破坏,促进了顶煤"倒梯形"塑性区的形成。基于此,提出了高强高预紧力锚杆和斜拉锚索梁联合支护围岩控制技术,认为斜拉锚索可锚固在肩角稳定区域,并起到限制顶煤与直接顶岩层之间层理面的剪切变形、阻止顶煤塑性区由"拱形"向"倒梯形"发展的作用。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厚顶煤 大断面 破坏机制 层理面 斜拉锚索梁
下载PDF
隧道围岩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1
4
作者 杨会军 王梦恕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2-96,共5页
新七道梁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本文对复杂条件下长大隧道影响围岩变形的施工因素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法模拟施工中围岩的力学特征,表明隧道施工对围岩变形影响显著。同时,在隧道内布设大量收敛值量测断面,并长期监测,对隧道围岩收敛测量... 新七道梁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本文对复杂条件下长大隧道影响围岩变形的施工因素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法模拟施工中围岩的力学特征,表明隧道施工对围岩变形影响显著。同时,在隧道内布设大量收敛值量测断面,并长期监测,对隧道围岩收敛测量数据进行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隧道开挖后围岩的变形具有时间相关性和空间相关性。变形包括三个阶段,即急剧变形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基本稳定阶段。同时分析开挖方法、支护结构、邻近施工、施工工序等施工因素对围岩变形的影响。结果认为施工中开挖初期对围岩变形影响最大,而设置仰拱可减小隧道围岩变形,因此应选择对围岩扰动小的开挖方法,并及时进行后序施工。将围岩变形施工因素分析动态反馈于施工中,取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大断面 变形量测 施工因素
下载PDF
大断面单洞四车道公路隧道结构设计与施工方案探讨 被引量:58
5
作者 宫成兵 张武祥 杨彦民 《公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77-182,共6页
龙头山隧道为双向分离式单洞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 ,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2 1.1m ,是目前国内单洞开挖跨度最大的隧道之一。本文采用工程类比法对该隧道的结构支护参数进行了多方案的比选 ,针对不同围岩地质区段和两侧已有的地下油库建筑 ,... 龙头山隧道为双向分离式单洞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 ,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2 1.1m ,是目前国内单洞开挖跨度最大的隧道之一。本文采用工程类比法对该隧道的结构支护参数进行了多方案的比选 ,针对不同围岩地质区段和两侧已有的地下油库建筑 ,提出了地表注浆、反压护拱、双侧壁导坑开挖和微震动爆破施工等方法。应用有限元数值方法 ,结合不同的施工步骤 ,对隧道支护结构和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确定的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案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结构设计 施工方案 工程类比法 支护参数
原文传递
鹤上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方案优化分析 被引量:68
6
作者 龚建伍 夏才初 +1 位作者 朱合华 唐颖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6-240,共5页
结合福州国际机场高速公路鹤上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工程实际,建立了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动态有限元分析程序,对隧道施工方案的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中模拟了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壁法和上下台阶法3种施工方案,对拱顶下沉、地表沉降... 结合福州国际机场高速公路鹤上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工程实际,建立了大断面小净距隧道施工动态有限元分析程序,对隧道施工方案的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分析中模拟了双侧壁导坑法、中隔壁法和上下台阶法3种施工方案,对拱顶下沉、地表沉降、中间岩柱应力、围岩稳定性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结合鹤上隧道围岩实际情况,在隧道出口Ⅴ级围岩段,改双侧壁导坑法为中隔壁法,顺利完成了施工,对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均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条件下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上隧道 大断面 小净距隧道 施工方案 优化
下载PDF
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研究 被引量:60
7
作者 赵东平 喻渝 +1 位作者 王明年 杨建民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69,共6页
文章统计分析了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期支护变形量,研究了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合理取值范围。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规律表现为:隧道拱顶、拱脚下沉差异小,隧道开挖后拱部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整体下沉;隧道拱顶下沉量均大于水平收... 文章统计分析了大断面黄土隧道初期支护变形量,研究了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规律及预留变形量合理取值范围。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规律表现为:隧道拱顶、拱脚下沉差异小,隧道开挖后拱部将产生一定程度的整体下沉;隧道拱顶下沉量均大于水平收敛;初期支护封闭后,隧道周边位移基本上不再发展;当隧道埋深小于40m时,隧道变形量较大且规律不明显;当隧道埋深大于40m时,隧道变形量分布相对集中。经过对现场量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可知:在Ⅳ级围岩条件下,大断面黄土隧道预留变形量可取10~15cm;在Ⅴ级围岩条件下,大断面黄土隧道预留变形量可取25~28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黄土隧道 变形规律 预留变形量
下载PDF
大断面黄土隧道变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59
8
作者 扈世民 张顶立 +2 位作者 郭婷 杨秀仁 苏洁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7-122,共6页
以兰渝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结合现场试验,对台阶法施工中围岩深部变形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围岩纵向变形规律并预测先期位移;研究预留核心土对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围岩拱部竖向位移弱化较慢,而边墙水... 以兰渝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结合现场试验,对台阶法施工中围岩深部变形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围岩纵向变形规律并预测先期位移;研究预留核心土对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围岩拱部竖向位移弱化较慢,而边墙水平位移弱化较快,水平收敛普遍小于拱顶沉降;隧道纵向先期位移约占总位移的31%~38%,预留核心土可有效控制围岩纵向变形;纵向位移与围岩弹性模量成反比,Hoek曲线与数值计算结果较接近,特别是掌子面前方较好吻合,数值计算先期位移占总位移的33%;预留核心土有效降低掌子面的临空范围,有利掌子面稳定;核心土适宜预留长度为2R/3(R为隧道换算半径);数值计算和实测的围岩变形规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黄土隧道 纵向变形 三维数值模拟
下载PDF
特厚煤层大断面切眼锚索支护的作用 被引量:51
9
作者 柴肇云 康天合 +1 位作者 李义宝 杨永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32-737,共6页
以酸刺沟煤矿6-1号煤层为例,采用物理模拟试验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不同埋深条件下仅锚杆支护和锚杆-锚索支护大断面开切[围岩破坏]化特征及锚固效果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仅锚杆支护开切眼两顶角处产生44.5~49.0°的斜向破裂,... 以酸刺沟煤矿6-1号煤层为例,采用物理模拟试验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不同埋深条件下仅锚杆支护和锚杆-锚索支护大断面开切[围岩破坏]化特征及锚固效果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仅锚杆支护开切眼两顶角处产生44.5~49.0°的斜向破裂,顶板呈层状垮落下沉,顶板上方164 mm处形成拱顶;锚杆-锚索支护开切眼两顶角处产生73.0~82.5°的斜向破裂,顶板呈半椭球状垮落下沉,拱顶位于顶板上方280 mm处,拱内顶板仍保持良好的完整性;随着围岩应力的增大(埋深增加),锚索对围岩的控制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大断面 锚固效应 物理模拟
下载PDF
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51
10
作者 龚建伍 雷学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412-417,共6页
结合小净距隧道工程特点,分别建立不同跨度小净距隧道有限元计算模型,对隧道施工过程力学特征及围岩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以研究三车道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区别于两车道小净距隧道的基本力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对应不同隧道跨度、隧道净距... 结合小净距隧道工程特点,分别建立不同跨度小净距隧道有限元计算模型,对隧道施工过程力学特征及围岩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以研究三车道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区别于两车道小净距隧道的基本力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对应不同隧道跨度、隧道净距和围岩级别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有显著差别,相同隧道净距条件下,三车道小净距隧道围岩应力状态比两车道隧道差,净距越小,差别越大,而围岩质量越低,差别也越显著;另外,在质量较差的围岩中,大断面小净距隧道围岩受力最薄弱部位主要集中在岩柱雁形部,而两车道小净距隧道则为岩柱中部。研究结果可为大断面小净距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小净距隧道 数值分析 围岩 稳定性
下载PDF
大断面回采巷道层状底板底臌机理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50
11
作者 刘成 宋选民 +2 位作者 刘叶 张晓亮 罗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49-1055,共7页
为研究大断面回采巷道底臌机理并寻求控制底臌的有效对策,通过对大断面回采巷道层状底板底臌机理进行理论推导,提出该类底板底臌的预测方法。结果表明:随着回采巷道底板断面的增大,岩梁的临界应力逐渐减小,更易失稳破坏;在水平力的作用... 为研究大断面回采巷道底臌机理并寻求控制底臌的有效对策,通过对大断面回采巷道层状底板底臌机理进行理论推导,提出该类底板底臌的预测方法。结果表明:随着回采巷道底板断面的增大,岩梁的临界应力逐渐减小,更易失稳破坏;在水平力的作用下,几乎所有大断面回采巷道均受到底臌的威胁;随着巷道宽度的增加,底臌量大致呈线性增加。同时对巷道一般支护、加固巷道帮角和顶板及在加固巷道帮角和顶板的基础上安装底板锚杆的3种支护方案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发现加固巷道帮角和顶板的同时安装底板锚杆可更好的防治底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回采巷道 层状底板 底臌
下载PDF
厚煤顶大断面切眼裂隙场演化及围岩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4
12
作者 何富连 许磊 +1 位作者 吴焕凯 王艳飞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6-346,共11页
针对厚煤顶大断面切眼宽度日益增大,围岩控制难题日益凸显的窘境,选取山西五家沟煤矿5203切眼为工程背景,采用UDEC数值模拟了切眼宽度6~10m过程中,围岩裂隙场分布特征、拓展趋势及相对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围岩裂隙场分为3个区:... 针对厚煤顶大断面切眼宽度日益增大,围岩控制难题日益凸显的窘境,选取山西五家沟煤矿5203切眼为工程背景,采用UDEC数值模拟了切眼宽度6~10m过程中,围岩裂隙场分布特征、拓展趋势及相对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围岩裂隙场分为3个区:裂隙贯通区、裂隙发育区、微裂隙区,均呈“半椭圆”状;切眼宽度的增加,顶板裂隙3区深度与切眼宽度成正比关系;两帮裂隙3区呈“台阶式”增长;底板裂隙贯通区呈“台阶式”增长,其余两区线性增长。同时,加剧了顶板微裂隙区向裂隙发育区的转化和裂隙发育区向裂隙贯通区的转化。由侧压系数1.0时不同切眼宽度等应力轴比分析,可知:顶板塌落区高度与巷高呈正指数增大,两帮塌落区厚度呈负指数减小。认为:性能优越的锚杆可更好的限制裂隙滑移,延缓围岩碎胀变形;双桁架锚索可锚固在肩角无裂隙区和顶板深部预应力叠加区,可封闭顶板中部裂隙贯通区。基于此提出了高强、高预紧力锚带网和双桁架锚索联合控制技术,切眼掘出后10d实现自稳,顶底板相对移近量125mm,两帮相对移近量94mm,顶板累计离层3mm。该研究丰富了大断面切眼围岩控制理论及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顶 大断面 切眼 裂隙 支护
下载PDF
大断面通道近距离上穿盾构隧道引起的变形分析 被引量:35
13
作者 贺美德 刘军 +2 位作者 乐贵平 张顶立 王梦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2期3682-3691,共10页
以北京地区大断面地下人行通道工程近距离上穿最小净距仅1.97 m的地铁10号线盾构隧道为背景,采用浅埋暗挖CRD法上穿盾构隧道施工,根据工程特点,分别对东线和西线隧道结构竖向位移、隧道结构水平收敛位移及道床结构竖向位移3种变形进行... 以北京地区大断面地下人行通道工程近距离上穿最小净距仅1.97 m的地铁10号线盾构隧道为背景,采用浅埋暗挖CRD法上穿盾构隧道施工,根据工程特点,分别对东线和西线隧道结构竖向位移、隧道结构水平收敛位移及道床结构竖向位移3种变形进行监测、分析。现场实测结果表明:(1)大断面通道上穿施工引起的既有地铁隧道结构变形以上浮为主,隧道结构竖向位移为-0.10~4.10 mm、水平收敛位移为-0.03^-1.80 mm、道床竖向位移为-0.30~2.90 mm,隧道结构与道床结构变形协调。(2)隧道结构竖向位移、水平收敛位移及道床结构竖向位移的变化规律一致,均经历了快速上升区、急速回落区、波动下降区及后期波动稳定区4个阶段。在通道掌子面开挖通过盾构隧道后,隧道结构的上浮变形速率明显加大,呈现陡升趋势;通过通道底板向下注浆后,隧道的整体上浮受到明显控制;向下注浆结束后,隧道的上浮变形速率已趋于平缓;通道二衬结构完成后,由于上部荷载的增加使得隧道整体变形呈波动下沉,并最终趋于稳定。可见,通道内注浆对于控制盾构隧道结构上浮作用明显,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隧道 大断面 上穿施工 竖向位移 水平收敛位移 现场监测
原文传递
浅谈大断面黄土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被引量:31
14
作者 龚成术 《铁道建筑技术》 2009年第6期71-74,共4页
结合郑西客运专线凤凰岭隧道试验段施工,对大断面(170 m2)黄土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技术进行总结,重点阐述了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适用条件、施工工艺及具体施工要点。该法较好地解决了黄土隧道施工中的诸多技术难题,是目前大断面黄土隧道... 结合郑西客运专线凤凰岭隧道试验段施工,对大断面(170 m2)黄土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技术进行总结,重点阐述了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适用条件、施工工艺及具体施工要点。该法较好地解决了黄土隧道施工中的诸多技术难题,是目前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中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黄土隧道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下载PDF
大断面破碎硐室围岩蠕变模拟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28
15
作者 韦四江 勾攀峰 于春生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9-494,共6页
对大断面破碎围岩多次返修巷硐,锚网索支护方式难以有效控制其强流变。结合焦煤公司中马村矿39#泵房多次返修的状况,认为高应力作用下的不稳定强流变岩层,支架受力不均等因素是硐室围岩失稳的主因,提出了主动支护与被动支护联合修复方案... 对大断面破碎围岩多次返修巷硐,锚网索支护方式难以有效控制其强流变。结合焦煤公司中马村矿39#泵房多次返修的状况,认为高应力作用下的不稳定强流变岩层,支架受力不均等因素是硐室围岩失稳的主因,提出了主动支护与被动支护联合修复方案:一次锚网索支护,二次封闭刚性支架联合支护,三次围岩注浆加固。采用蠕变数值模拟方法对原支护和返修加固方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方案在360 d时的断面收缩率达到92.2%,顶板最大下沉量达到2 792 mm,围岩处在加速蠕变失稳阶段;返修加固方案在1 000 d时的顶板最大下沉量仅56.8 mm,围岩处在蠕变稳定阶段;锚索作用在完整岩体范围内,锚杆大部分作用在塑性圈范围内,注浆范围外应力等值线密集,其峰值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且逐渐内移。工业性试验表明:224 d时,硐室表面最大位移为18 mm,变形速率小于0.5 mm/d,修复加固取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破碎围岩 多次返修 蠕变模拟 联合支护
原文传递
基于数值模拟的浅埋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施工工法对比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熊造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0-153,170,共5页
为了探求浅埋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的合适施工工法,以某浅埋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浅埋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施工的力学仿真模型,通过对隧道一新的施工工法(动态分部施工工法)与常用的三台阶法、CRD法、CD法及双... 为了探求浅埋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的合适施工工法,以某浅埋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浅埋软弱围岩大断面隧道施工的力学仿真模型,通过对隧道一新的施工工法(动态分部施工工法)与常用的三台阶法、CRD法、CD法及双侧壁导坑法等施工工法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动态分部工法的优缺点,并论证该新工法在依托工程施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 大断面 软弱围岩 隧道 数值模拟 工法对比
下载PDF
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监控技术 被引量:27
17
作者 宋冶 王新东 +1 位作者 王刚 李波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8,共7页
研究目的: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一般采用双侧壁、CRD、CD和留核心土台阶法施工。而对于特殊的黄土围岩、大断面及多种工法的施工环境,常规监测方法及现行规范的适用范围受到限制,需通过研究提出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监测的项目、监测... 研究目的: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一般采用双侧壁、CRD、CD和留核心土台阶法施工。而对于特殊的黄土围岩、大断面及多种工法的施工环境,常规监测方法及现行规范的适用范围受到限制,需通过研究提出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监测的项目、监测手段和方法,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研究结论:以郑西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监测为背景,通过现场试验及对10座大断面黄土隧道测试资料的统计分析,将常规方法与非接触方法进行对比,将规范极限值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后,针对多种工法施工环境提出了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监测项目、监测手段和方法,以及控制基准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大断面 黄土隧道 施工监测 控制基准值
下载PDF
大断面极软岩巷道钢管混凝土支架复合支护技术 被引量:26
18
作者 刘珂铭 高延法 张凤银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3-250,共8页
为解决清水营矿+786 m水平临时水仓大断面软岩巷道变形严重难以控制的支护难题,现场考察了巷道变形破坏形态,取样测试了巷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原因。研究得出:临时水仓巷道围岩属于典型的强膨胀型极软弱岩层,其变形... 为解决清水营矿+786 m水平临时水仓大断面软岩巷道变形严重难以控制的支护难题,现场考察了巷道变形破坏形态,取样测试了巷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分析了巷道变形破坏原因。研究得出:临时水仓巷道围岩属于典型的强膨胀型极软弱岩层,其变形主要由黏土矿物的滑移与吸水膨胀引起。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锚网喷+立椭圆形钢管混凝土支架+钢纤维混凝土碹体+加固锚索"的封闭式复合支护方案,建立了基于钢管混凝土支架的软岩巷道承压环强化支护力学模型,计算得出承压环的极限支护阻力可达1.99 MPa。随后运用FLAC^(3D)软件对不同断面形状的复合支护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最后,该复合支护技术在井下获得了成功应用,工程应用表明:巷道支护3年多来,围岩最终变形量小于100 mm,并且支护体力学性能良好,有效地控制了大断面软岩巷道的收敛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极软岩 钢管混凝土支架 承压环 封闭式 复合支护
原文传递
基于光纤光栅监测技术的京雄高铁大断面隧道结构健康监测 被引量:25
19
作者 吴静红 叶少敏 +2 位作者 张继清 赵青 张文轩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05-113,共9页
京雄城际铁路机场隧道DK46+092~DK53+300区间位于区域性地面沉降明显地段,为了更加迅速、直观地了解隧道在施工和后期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情况,掌握隧道结构的健康状态,需要对其进行安全监测。基于光纤光栅感测原理,在京雄高铁的在建隧道... 京雄城际铁路机场隧道DK46+092~DK53+300区间位于区域性地面沉降明显地段,为了更加迅速、直观地了解隧道在施工和后期运营过程中的安全情况,掌握隧道结构的健康状态,需要对其进行安全监测。基于光纤光栅感测原理,在京雄高铁的在建隧道中进行了隧道衬砌环向应变感测、隧道衬砌变形缝相对位移感测和隧道周边分层沉降监测;详细介绍了传感元件的布设安装工艺,实现了大断面隧道结构健康监测的自动化、远程化控制。初期监测结果显示了隧道在混凝土浇筑养护期以及回填期内断面上应变、轴力与弯矩的变化规律。光纤光栅自动化、长期监测的实时性和精确性有利于实现对隧道结构的实时监控和早期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京雄高铁 光纤光栅 布设工艺 大断面 隧道变形
原文传递
大断面回采巷道支护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24
20
作者 孙永富 张伟 +1 位作者 史晨昊 原登亮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6-39,共4页
针对大断面回采巷道锚杆(索)数量多、支护成本高、施工工艺复杂等问题,以某矿31103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优化为工程背景,基于加固拱理论计算和FLAC3D数值模拟技术验证,得到了全新的巷道支护参数,确定了巷道支护优化方案。结果表明:该支护... 针对大断面回采巷道锚杆(索)数量多、支护成本高、施工工艺复杂等问题,以某矿31103工作面回采巷道支护优化为工程背景,基于加固拱理论计算和FLAC3D数值模拟技术验证,得到了全新的巷道支护参数,确定了巷道支护优化方案。结果表明:该支护优化方案不仅可以有效保证回采巷道围岩强度,维持巷道的稳定性,还能降低成本,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现场作业人员的劳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断面 支护方案 回采巷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