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由曲面的大视场离轴反射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26
1
作者 操超 廖胜 +3 位作者 廖志远 白瑜 陈炳旭 范真节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1-39,共9页
大视场离轴反射光学系统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是未来空间光学系统的发展趋势。自由曲面在离轴反射光学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增大系统视场,但大视场自由曲面离轴反射光学系统初始结构较少,优化过程复杂,设计难度大。提出了一种大视场自由... 大视场离轴反射光学系统可以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是未来空间光学系统的发展趋势。自由曲面在离轴反射光学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增大系统视场,但大视场自由曲面离轴反射光学系统初始结构较少,优化过程复杂,设计难度大。提出了一种大视场自由曲面离轴反射光学系统设计方法,首先基于矢量像差理论与费马原理直接获得成像质量较好的无遮拦自由曲面初始系统,再对其进行简单优化即可得到最终的大视场自由曲面光学系统。该方法可以降低大视场自由曲面离轴反射光学系统的设计难度。设计了一个大视场自由曲面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光学系统视场为30°×3°,F数为2,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光学 离轴反射系统 自由曲面 大视场
原文传递
基于微透镜阵列的电子内窥镜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丹艺 薛常喜 +1 位作者 李闯 杨红芳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318,共6页
为了满足现代医疗领域中对内窥镜小型化、大视场的需求,采用反远距光学结构作为初始结构,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在原有结构中加入5×5微透镜阵列,得到了一种工作于可见光波段、全视场为110°、焦距为1.55mm、F数为4.2、最大通... 为了满足现代医疗领域中对内窥镜小型化、大视场的需求,采用反远距光学结构作为初始结构,利用Zemax光学设计软件在原有结构中加入5×5微透镜阵列,得到了一种工作于可见光波段、全视场为110°、焦距为1.55mm、F数为4.2、最大通光口径为3.15mm、系统总长为7.99mm的高清电子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该系统由6片透镜组成,以光阑面为界分为前组和后组,其中前组包括一片前后两面均为阵列面的镜片,后组包含一组双胶合透镜。整个系统的光学调制传递函数在120lp/mm处达到0.36,接近衍射极限,满足医疗使用的要求。设计结果表明,微透镜阵列在不改变口径的条件下对增大内窥镜光学系统视场有明显优势,在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内窥镜光学系统 微透镜阵列 大视场
原文传递
多波段空间推扫相机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祥翔 傅雨田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12-415,共4页
空间推扫相机的光学系统要求具有大视场、大口径、低F数等特点,据此设计了一种3波段光学系统。在参考国内外各种扫描或推扫相机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像差理论和系统要求,采用有效的分光方式和紧凑的光路结构,对不同的波段采用不同的像差校... 空间推扫相机的光学系统要求具有大视场、大口径、低F数等特点,据此设计了一种3波段光学系统。在参考国内外各种扫描或推扫相机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像差理论和系统要求,采用有效的分光方式和紧凑的光路结构,对不同的波段采用不同的像差校正方法,以及对系统优化组合后,最终得到了一个实用的光学系统。该系统包括可见、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波段,视场达到2.93°×0.3,°可见波段的F数为3.8,中波和长波波段的F数为1.9。从设计结果可以看出,系统3个波段的光学调制传递函数(MTF)都接近衍射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设计 大视场 大口径 光学传递函数
下载PDF
一种由粗到精的大视场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田毅龙 周伟 +1 位作者 王卫华 张银福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大视场的红外图像,由于分辨率高,对图像实现像素级处理很难满足实时性要求。针对大视场特定背景下的低空目标,提出一种由粗到精的检测方法。先将图像分块,计算分块图像熵值,组成熵值矩阵进行熵值分割,区分背景区域,得到所需求的目标可... 大视场的红外图像,由于分辨率高,对图像实现像素级处理很难满足实时性要求。针对大视场特定背景下的低空目标,提出一种由粗到精的检测方法。先将图像分块,计算分块图像熵值,组成熵值矩阵进行熵值分割,区分背景区域,得到所需求的目标可能出现的区域,完成粗检测;然后用Top-hat形态滤波法对所得区域进行精检测,得到检测目标。实测数据证明,该方法能在检测弱小目标的同时大大减少计算量,较好地满足了大视场下弱小目标的实时检测、处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系统 红外图像 大视场 弱小目标 实时检测
原文传递
大视场白光干涉测量系统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涛 王智彬 +9 位作者 胡佳琪 何耀楠 景炜昌 陈恩静 周文龙 于国明 杨宁 赵迪 张国锋 杨树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41,共13页
基于国产化的2倍迈克尔逊型干涉物镜组,优选配置0.5倍适配镜,对白光LED照明光源进行带通滤波参数的仿真估算和实验性能比较,构建了整套大视场白光干涉精密测量装置系统并进行了实验测试,通过白光干涉轴向响应实验曲线确定了中心波长。... 基于国产化的2倍迈克尔逊型干涉物镜组,优选配置0.5倍适配镜,对白光LED照明光源进行带通滤波参数的仿真估算和实验性能比较,构建了整套大视场白光干涉精密测量装置系统并进行了实验测试,通过白光干涉轴向响应实验曲线确定了中心波长。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光谱滤波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白光干涉轴向响应曲线;系统的水平最大视场达到了14 mm;高度为2.04μm和20.43μm的标准台阶样品的测量结果分别为2.05μm和20.47μm,10次测量重复精度(标准差)分别为12 nm和16 nm。对粗糙度样板、微机电系统传感结构和半导体晶圆膜层进行了实测,表明所研制的系统装置在三维光学无损精密检测领域的应用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光干涉 三维测量 大视场 滤波 半导体检测
下载PDF
基于硫系玻璃的大视场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吴海清 《红外》 CAS 2021年第7期1-8,共8页
在大视场红外光学系统中,基于普通红外光学材料实现的光学被动无热化系统存在透镜数量多且不易实现轻量化、小型化的技术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采用硫系玻璃与常用红外材料组合来实现光学被动无热化,并设计了一种视场为40°×32... 在大视场红外光学系统中,基于普通红外光学材料实现的光学被动无热化系统存在透镜数量多且不易实现轻量化、小型化的技术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采用硫系玻璃与常用红外材料组合来实现光学被动无热化,并设计了一种视场为40°×32.5°、工作波段为8~12 m、F数为1.0、工作温度范围为-55℃~+70℃的小型化非制冷红外成像光学系统。设计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紧凑、成像性能良好,在空间频率421p/mm处的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值大于0.3,能够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系玻璃 红外光学系统 无热化设计 大视场
下载PDF
Large-field objective lens for multi-wavelength microscopy at mesoscale and submicron resolution
7
作者 Xin Xu Qin Luo +7 位作者 Jixiang Wang Yahui Song Hong Ye Xin Zhang Yi He Minxuan Sun Ruobing Zhang Guohua Shi 《Opto-Electronic Adva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41-56,共16页
Conventional microscopes designed for submicron resolution in biological research are hindered by a limited field of view,typically around 1 mm.This restriction poses a challenge when attempting to simultaneously anal... Conventional microscopes designed for submicron resolution in biological research are hindered by a limited field of view,typically around 1 mm.This restriction poses a challenge when attempting to simultaneously analyze various parts of a sample,such as different brain areas.In addition,conventional objective lenses struggle to perform consistently across the required range of wavelengths for brain imaging in vivo.Here we present a novel mesoscopic objective lens with an impressive field of view of 8 mm,a numerical aperture of 0.5,and a working wavelength range from 400 to 1000 nm.We achieved a resolution of 0.74μm in fluorescent beads imaging.The versatility of this lens was further demonstrated through high-quality images of mouse brain and kidney sections in a wide-field imaging system,a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system,and a two-photon imaging system.This mesoscopic objective lens holds immense promise for advancing multi-wavelength imaging of large fields of view at high re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scopic objective lens large field-of-view high resolution MULTI-WAVELENGTH wide-field microscopy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下载PDF
基于编码板和针孔的大视野放射源定位系统
8
作者 刘玉洁 戴甜甜 +2 位作者 江年铭 侯岩松 魏清阳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16-1520,共5页
近年来,基于编码孔径成像技术的γ相机被广泛用于放射源的定位和监测,但其成像视野范围有限。虽然可采用多个编码板探测器同时探测的方式扩大视野范围,但会增加成本且设备较为笨重。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编码板和针孔混合系统,编码板全... 近年来,基于编码孔径成像技术的γ相机被广泛用于放射源的定位和监测,但其成像视野范围有限。虽然可采用多个编码板探测器同时探测的方式扩大视野范围,但会增加成本且设备较为笨重。因此,该文提出了一种编码板和针孔混合系统,编码板全编码视场角和半伪影视场角分别为19.33°和70.80°,增加的针孔可将系统视野扩展到123.40°。进一步基于vGATE仿真平台进行了Monte Carlo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所设计系统在编码板视野内实现了2.95°的空间角度分辨率,在扩展的针孔视野内实现了6.30°的空间角度分辨率,可对3 m处10mCi的放射源有效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孔径γ相机 针孔成像 大视野
原文传递
近红外单层大视场角超透镜研究
9
作者 陈若卉 鲁依林 +5 位作者 赵兴岩 邱阳 郑少南 钟其泽 董渊 胡挺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0-535,共6页
大视场角透镜是成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大视场成像效果,传统光学中需要由多个镜片组成的透镜组来纠正不同入射光角度带来的像差,从而在整个视场范围内获得无畸变的清晰图像。文章设计并制造了一种近红外超透镜,由分布在衬底两... 大视场角透镜是成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大视场成像效果,传统光学中需要由多个镜片组成的透镜组来纠正不同入射光角度带来的像差,从而在整个视场范围内获得无畸变的清晰图像。文章设计并制造了一种近红外超透镜,由分布在衬底两侧的单层超表面和金属光阑组成。该器件能够有效抑制像差,在940 nm波长下实现120°的广角成像。实验结果证明所制造的器件在设计的视场角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聚焦性能,平均实验聚焦效率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表面 超透镜 大视场角 近红外 光学设计
下载PDF
Near-Range Large Field-of-View Three-Dimensional Photon-Counting Imaging with a Single-Pixel Si-Avalanche Photodiode 被引量:3
10
作者 Guang-Yue Shen Tian-Xiang Zheng +4 位作者 Bing-Cheng Du Yang Lv E Wu Zhao-Hui Li Guang Wu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38-41,共4页
Large field-of-view(FoV) three-dimensional(3 D) photon-counting imaging is demonstrated with a single-pixel single-photon detector based on a Geiger-mode Si-avalanche photodiode. By removing the collecting lens(C... Large field-of-view(FoV) three-dimensional(3 D) photon-counting imaging is demonstrated with a single-pixel single-photon detector based on a Geiger-mode Si-avalanche photodiode. By removing the collecting lens(CL)before the detector, the FoV is expanded to ±10°. Thanks to the high detection efficiency, the signal-to-noise ratio of the imaging system is as high as 7.8 dB even without the CL when the average output laser pulse energy is about 0.45 pJ/pulse for imaging the targets at a distance of 5 m. A 3 D image overlaid with the reflectivity data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photon-counting time-of-flight measurement and the return photon inten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ar-Range large field-of-view Three-Dimensional Photon-Counting Imaging with a Single-Pixel Si-Avalanche Photodiode SI
下载PDF
离轴抛物镜扫描中继系统提升双光子显微成像视场 被引量:3
11
作者 姚靖 吴婷 +3 位作者 叶世蔚 高玉峰 郑炜 秦水介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17-224,共8页
本文提出利用离轴抛物镜共焦中继系统来改善双光子成像视场边缘像质变差的问题,进而提升双光子成像视场。不同于传统的双胶合透镜扫描中继系统,离轴抛物镜共焦扫描中继系统由一对离轴抛物镜构成,扫描振镜位于抛物面镜焦点处。仿真和试... 本文提出利用离轴抛物镜共焦中继系统来改善双光子成像视场边缘像质变差的问题,进而提升双光子成像视场。不同于传统的双胶合透镜扫描中继系统,离轴抛物镜共焦扫描中继系统由一对离轴抛物镜构成,扫描振镜位于抛物面镜焦点处。仿真和试验结果均显示,该系统能有效优化视场边缘的像散、场曲和畸变情况,提高成像质量。利用该扫描系统,我们实现了视场为2.4 mm×2.4 mm,横向分辨率为1μm的大视场双光子显微成像,能清晰分辨小鼠大脑切片中的神经轴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轴抛物面反射镜 双光子成像 共焦扫描中继 像差 大视场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的大视场地基光学天文图像薄云识别与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晓龙 蔡洪波 +1 位作者 黎华丽 魏建彦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61-167,共7页
为了提高天文观测的效率,需要对夜间地基光学天文观测中薄云的识别和影响程度评估的算法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云对地基光学天文观测的影响和传统地基云图的算法后,选取大视场地基光学天文设备地基广角相机阵(GWAC)的图像进行研究。其次... 为了提高天文观测的效率,需要对夜间地基光学天文观测中薄云的识别和影响程度评估的算法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云对地基光学天文观测的影响和传统地基云图的算法后,选取大视场地基光学天文设备地基广角相机阵(GWAC)的图像进行研究。其次,通过GWAC图像的灰度分布等特性的对比分析,选取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处理受薄云影响的GWAC图像。然后,应用FCM算法,通过重复多组实验,选定合适的聚类层次数、迭代次数和平滑因子等关键参数。最后,将FCM算法结果与传统天文学的恒星消光方法进行比较。设置平滑因子为1.5,聚类层次数为5,经过10次循环迭代计算后,FCM算法将夜晚的天空背景聚类成5个层次。层次分布结果与目测云层厚度分布相符,且与更精确的传统天文学恒星消光方法的结果也吻合。对于大视场地基光学天文图像中的薄云,FCM算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并分析出其厚薄分布结构,即能对薄云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评估。此FCM算法有望结合更大视场的鱼眼镜头和CCD相机的监测设备,研发出一类自动监测和实时评估云层分布和影响程度的专用设备,提高地基光学天文观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地基光学天文 大视场 云监测 模糊C均值聚类 地基广角相机阵
原文传递
双视场像旋转无热化超紧凑的红外无焦镜头 被引量:2
13
作者 廖小军 段媛 +2 位作者 贺祥清 张灏烨 郑永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46-1053,共8页
受孔径边缘光线像差的限制,折射式红外镜头较难在紧凑的外形尺寸下兼顾大口径、双视场、像旋转和无热化。在进一步给定大入瞳距和总长度等约束下,本文依据高斯光学和无热化理论确定镜头的初始结构数据,采用结构等性能方法改进设计和优... 受孔径边缘光线像差的限制,折射式红外镜头较难在紧凑的外形尺寸下兼顾大口径、双视场、像旋转和无热化。在进一步给定大入瞳距和总长度等约束下,本文依据高斯光学和无热化理论确定镜头的初始结构数据,采用结构等性能方法改进设计和优化过程。为提高镜头的紧凑性,采取视场横向切换、远摄物镜轴向压缩、非球面校正高阶像差、材料搭配与主动调焦相结合实现无热化等措施。设计了窄视场入瞳直径160 mm、长度仅345 mm的长波红外无焦镜头,在-40℃^+60℃范围内MTF和能量集中度接近衍射限,畸变<3%,满足前视红外成像和搜索跟踪系统远距离探测和测角的使用需求。对装调要点进行了简要讨论。该镜头具有较好的可生产性,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大口径 双视场 像旋转 无焦 无热化 超紧凑 等性能
下载PDF
基于透明超声换能器的光声显微镜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勇 廖唐云 +4 位作者 吴俊伟 邓丽军 邓宇 曾吕明 纪轩荣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98,共7页
光声显微镜结合了光学成像的高分辨率和声学成像的组织穿透深度,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小型化系统有着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传统光声显微镜的光路受超声换能器的不透明影响,声-光共聚焦扫描需要复杂的模块,不... 光声显微镜结合了光学成像的高分辨率和声学成像的组织穿透深度,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小型化系统有着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传统光声显微镜的光路受超声换能器的不透明影响,声-光共聚焦扫描需要复杂的模块,不利于光声系统的小型化发展。提出了基于透明超声换能器的光声显微镜,自主制作了7 MHz透明超声换能器,实现了小型化、低成本、大视场的同轴共焦成像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透明超声换能器的光声显微镜,横向分辨率为18.0μm,信噪比高达38 dB,成像范围可达16 mm×16 mm。对小鼠鼠耳皮下血管的成像实验验证了系统具有成像生物组织网络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 超声换能器 光声显微镜 生物医学应用 小型化 大视场
原文传递
一种应用于大视场形貌测量的宽带光干涉仪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行 王书敏 +4 位作者 徐舒成 马剑秋 雷李华 高志山 袁群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41-249,共9页
干涉测试是一种高精度的表面形貌无损测量方法。通常情况下,单色光干涉测试以激光作为光源,采用缩小成像方案测量表面面形。宽带光干涉测试能够有效避免单色光干涉测试时的2π相位模糊问题,常与显微成像技术相结合,测量阶跃型结构的表... 干涉测试是一种高精度的表面形貌无损测量方法。通常情况下,单色光干涉测试以激光作为光源,采用缩小成像方案测量表面面形。宽带光干涉测试能够有效避免单色光干涉测试时的2π相位模糊问题,常与显微成像技术相结合,测量阶跃型结构的表面微观形貌。当阶跃型结构样品的横向尺寸较大时,宽带光显微测试需要采用拼接手段,降低了测量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缩小成像的宽带光干涉仪,该仪器可用于大尺寸阶跃型表面的形貌测量,其工作波段为480~750 nm,采用1 inch探测器形成了47.60 mm×35.76 mm的测量视场。系统组成包括照明准直镜、干涉腔和成像镜。照明准直镜采用科勒照明方案,可以提供数值孔径NA=0.015、视场直径Φ=59.6 mm的均匀照明物方视场;干涉腔集合了Mirau型等光程干涉与Fizeau型无中心遮拦的优势,由倾斜1.5°的分光平板和倾斜3°的参考平板组成;成像镜与准直镜形成双远心成像光路,成像放大率为0.25×,在宽谱段范围内的畸变校正达到0.24%。采用构建完成的宽带光干涉仪测试了USAF1951分辨率板,系统分辨率可达14 lp/mm;测试了校准高度分别为7.805μm和46.554μm的台阶板,对阶跃型结构测量的高度偏差优于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形貌干涉测量 宽带光 大视场 光学设计
原文传递
基于环带拼接的电子内窥物镜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鑫 高志山 +3 位作者 许宁晏 陈露 袁群 郭珍艳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18-128,共11页
为了满足电子内窥物镜小体积、大视场的成像需求,将双层同心透镜作为初始结构,并在球透镜的最后一面叠加环带拼接面型,实现平场成像,之后进行多环带的面型融合,生成了完整面型。采用Q-type非球面表征的连续拼接面型可以保证成像质量,同... 为了满足电子内窥物镜小体积、大视场的成像需求,将双层同心透镜作为初始结构,并在球透镜的最后一面叠加环带拼接面型,实现平场成像,之后进行多环带的面型融合,生成了完整面型。采用Q-type非球面表征的连续拼接面型可以保证成像质量,同时可以满足连续性要求。最终优化得到了工作于可见光波段、全视场90°、系统长度仅为2.81 mm且仅由4个折射面构成的电子内窥物镜系统。该系统的全视场场曲小于0.1 mm,畸变在20%以内,在72 lp/mm下的调制传递函数可超过0.3,全视场相对照度大于0.5,满足电子内窥物镜的成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环形拼接面型 内窥成像 大视场
原文传递
高分辨率、大面阵红外无热化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海清 《红外》 CAS 2022年第10期1-9,共9页
利用普通红外光学材料实现的大视场光学被动无热化系统应用于当前新型高分辨率、大面阵红外探测器时存在透镜数量多,不易实现轻量化、小型化的技术问题。为此,引入了低折射率温度系数的硫系玻璃,并设计了一种工作波段为8~12 μm、视场为... 利用普通红外光学材料实现的大视场光学被动无热化系统应用于当前新型高分辨率、大面阵红外探测器时存在透镜数量多,不易实现轻量化、小型化的技术问题。为此,引入了低折射率温度系数的硫系玻璃,并设计了一种工作波段为8~12 μm、视场为40°×32.5°、F数为1.0且适配1280×1024探测器的光学被动无热化成像光学系统。设计结果表明,在-55℃~70℃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探测器特征频率42 1p/mm处的光学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值均大于0.35,系统成像性能良好,能够满足实际工程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系玻璃 红外光学系统 无热化 大视场
下载PDF
基于二次相位超表面的大视场紧凑型全Stokes偏振测量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雅鑫 蒲明博 +4 位作者 郭迎辉 靳金金 李雄 马晓亮 罗先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5-42,共8页
偏振是光的固有属性之一,然而传统的光强、光谱探测技术会造成电磁波的偏振信息的丢失。同时,基于偏振测量的器件及技术不仅存在视场局限的问题,而且系统复杂。基于介质型超表面设计了一种紧凑型大视场偏振探测器件,实现了对入射光的角... 偏振是光的固有属性之一,然而传统的光强、光谱探测技术会造成电磁波的偏振信息的丢失。同时,基于偏振测量的器件及技术不仅存在视场局限的问题,而且系统复杂。基于介质型超表面设计了一种紧凑型大视场偏振探测器件,实现了对入射光的角度及偏振态的探测。该器件由2×2的二次相位超表面组成,每个超表面可实现对特定偏振的对称性变换,即将入射角旋转对称性转变为焦平面内焦点平移对称性。二次相位的对称性变换理论使得此文可以在宽角度范围内(-40°^+40°)通过测量焦点的偏移量实现对入射角的表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斜入射对测量Stokes参数的影响,得到矫正的Stokes公式。利用4个焦点的强度和矫正的Stokes公式可计算出入射光的Stokes参数。在视场角为0°、20°、40°时,测量的Stokes参数与理论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表面 二次相位 波前调控 偏振探测 紧凑 大视场
下载PDF
Study of a millimeter-wave squint indirect holographic algorithm suitable for imaging with large field-of-view
19
作者 高翔 李超 方广有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2期546-551,共6页
In this paper a millimeter-wave (MMW) squint indirect holographic method is presented, which is suitable for imaging with a large field-of-view. The proposed system employs the squint operation mode to remove the ba... In this paper a millimeter-wave (MMW) squint indirect holographic method is presented, which is suitable for imaging with a large field-of-view. The proposed system employs the squint operation mode to remove the background and twin- image interferences, which achieves a similar effect to off-axis holography but leaves out the large-aperture quasi-optical component. The translational scanning manner enables a large field of view and ensures the image uniformity, which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in off-axis holography. In addition, a corresponding imaging algorithm for the presented scheme is developed to reconstruct the image from the recorded hologram. Some imaging results on typical objects, obtained with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 demonstrate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imaging scheme and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age reconstruction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llimeter-wave (MMW) indirect holographic scheme squint operation mode translational scan- ning manner large field-of-view image uniformity
下载PDF
大视场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靖 余志鹏 +3 位作者 高玉峰 叶世蔚 郑炜 赖溥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19,共11页
双光子显微成像具备高分辨率、天然层析能力和大穿透深度等特点,在活体动物成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如何在维持高分辨率的条件下,扩大双光子的成像视场,来满足生物医学中对大规模动态反应的监测需求,一直以来都是光学显微成像领域... 双光子显微成像具备高分辨率、天然层析能力和大穿透深度等特点,在活体动物成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如何在维持高分辨率的条件下,扩大双光子的成像视场,来满足生物医学中对大规模动态反应的监测需求,一直以来都是光学显微成像领域的难点,也是科研关注的重点。综述了大视场双光子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双光子显微成像系统的产生背景和设计原理,并从光学不变量的角度阐述了实现大视场双光子成像的理论基础。然后重点回顾了现有的几种大视场双光子成像方法,分别包括了扫描中继系统的边缘像差校准、高通量物镜的设计研发和自适应光学方法的使用。基于双光子成像的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特性,大视场双光子成像技术将成为一种在脑科学等需介观高分辨成像领域的应用中实现大区域动态监测的强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视场 双光子显微镜 成像物镜 像差 自适应光学 光学不变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