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地应力陡倾互层千枚岩地层隧道大变形研究 被引量:51
1
作者 李磊 谭忠盛 +2 位作者 郭小龙 吴永胜 罗宁宁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11-1622,共12页
在高地应力陡倾软岩地层中开挖隧道,易引发围岩发生大变形。为了明确大变形的诱发因素,分析围岩的破坏机制、变形特征及支护结构的受力规律,提出合理的控制技术,依托杨家坪隧道进行相关研究。通过岩石试验,分析绿泥石千枚岩显著的各向... 在高地应力陡倾软岩地层中开挖隧道,易引发围岩发生大变形。为了明确大变形的诱发因素,分析围岩的破坏机制、变形特征及支护结构的受力规律,提出合理的控制技术,依托杨家坪隧道进行相关研究。通过岩石试验,分析绿泥石千枚岩显著的各向异性力学特性,明确岩块的破坏形式与荷载角度的关系。通过现场观测和数值计算可知,围岩变形表现为整体内挤,水平收敛大于拱顶沉降,边墙围岩以水平向的弯折破坏和层面分离为主,其最大主应力呈"<",">"形分布,拱部和仰拱围岩以剪切滑移破坏为主,其最大主应力沿隧道切向。综合分析该隧道大变形的主要诱因是:高构造应力、不利岩层产状和低岩体强度。通过现场测试,总结了各支护结构的受力分布及发展规律。现场试验成果表明:与岩层大角度相交的长短组合锚杆配合注浆可有效加固围岩,改善围岩压力;减少开挖分部,使初支尽快成环,可充分发挥初支承载力;优化断面轮廓,可改善结构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隧道大变形 高地应力 岩石试验 数值计算 修建技术
原文传递
让压锚杆在大变形隧道支护应用中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彪 张志强 +1 位作者 汪波 周立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47-2055,共9页
锚杆在支护大变形隧道工程时常因变形过大而发生拉断破坏,为推广可延伸性锚杆在大变形隧道中的应用,提出了恒阻挤压滑移让压锚杆,通过挤压并拉伸锚杆杆体来消耗高地应力引起的围岩形变能量,实现让压功能;通过调整挤压套的位置、握裹力,... 锚杆在支护大变形隧道工程时常因变形过大而发生拉断破坏,为推广可延伸性锚杆在大变形隧道中的应用,提出了恒阻挤压滑移让压锚杆,通过挤压并拉伸锚杆杆体来消耗高地应力引起的围岩形变能量,实现让压功能;通过调整挤压套的位置、握裹力,可以依据具体大变形隧道工程的围岩特性,调节让压锚杆的让压荷载、最大让压量。通过室内试验,证明了恒阻挤压滑移让压锚杆让压装置可靠性,获得了恒阻挤压滑移让压锚杆力学特性。以兰渝线毛羽山隧道为应用工程,试验结果表明:让压锚杆在大变形隧道工程中可以保证可靠的让压效果;在软弱不良大变形隧道工程中,宜采用注浆等手段以保证让压锚杆的有效支护性能;让压锚杆可以有效控制围岩变形,保证大变形隧道中围岩的收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压锚杆 大变形隧道 支护特征曲线 现场试验
下载PDF
鄂西地应力测量与隧道岩爆预测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肖本职 罗超文 刘元坤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4472-4477,共6页
国家重点工程宜昌—万州(以下简宜万)铁路穿越鄂西灰岩山区,形成了大量深埋隧道。为了对设计进行优化并指导施工,在宜万铁路沿线进行了多个钻孔的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并通过地应力实测资料进行岩爆及塑性大变形分析预测。测试结果表明... 国家重点工程宜昌—万州(以下简宜万)铁路穿越鄂西灰岩山区,形成了大量深埋隧道。为了对设计进行优化并指导施工,在宜万铁路沿线进行了多个钻孔的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并通过地应力实测资料进行岩爆及塑性大变形分析预测。测试结果表明:鄂西灰岩山区具有中等偏高应力水平,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主要为近EW向。基于实测应力结果,通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判别法、Russenes判别法、Turchaninov判别法、Hoek判别法等4种判别方法进行预测,埋深较深的坚硬岩石隧道有岩爆发生的可能,而软岩隧道也有可能发生塑性大变形。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合理的开挖方式及防爆安全措施,防止灾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水压致裂法 岩爆 大变形 铁路隧道 鄂西地区
下载PDF
基于GZZ强度准则考虑应变软化特性的深埋隧道弹塑性解 被引量:20
4
作者 夏才初 徐晨 +1 位作者 刘宇鹏 韩常领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68-2477,共10页
基于三维非线性Hoek-Brown强度准则(GZZ强度准则),提出考虑应变软化特性的圆形隧道开挖后围岩非线性力学响应的求解方法。该强度准则不仅继承了传统二维Hoek-Brown准则的优点,并可以考虑中主应力2σ的影响。根据经典弹塑性理论采用数值... 基于三维非线性Hoek-Brown强度准则(GZZ强度准则),提出考虑应变软化特性的圆形隧道开挖后围岩非线性力学响应的求解方法。该强度准则不仅继承了传统二维Hoek-Brown准则的优点,并可以考虑中主应力2σ的影响。根据经典弹塑性理论采用数值方法得到考虑应变软化特性的围岩应力、应变、位移及塑性区范围的解答。计算结果表明,传统二维Hoek-Brown强度准则低估了围岩的变形能力。与之相比,采用考虑中主应力影响的GZZ强度准则计算得到的塑性区和软化区半径及围岩应变值更大。围岩最大环向应力θσ位于弹–塑性区边界处,从软化区向流动区过渡过程中围岩的环向应力曲线斜率发生了突变。在塑性软化区内,围岩应变值相对较小而应力值较大;在塑性流动区内,围岩的应力值相对较小,但其应变值非常大,流动区围岩的应变值可达软化区应变值的数十倍。塑性区围岩的软化可以使隧道洞壁附近的围岩应力减小,但会使其变形大大增加。当支护压力较小时,软化作用会使围岩变形增加数倍甚至数十倍。同样,在保证洞壁收敛变形不变的条件下,围岩软化后所需的支护反力会增加数倍甚至数十倍。在高地应力地区,围岩的软化使导致隧道发生大变形破坏的关键原因。在隧道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时适当考虑围岩的应变软化特征,对于避免隧道发生大变形破坏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深埋隧道 GZZ强度准则 应变软化 有限差分法 隧道大变形
原文传递
高地应力板状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曹小平 张云鹏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61,共7页
研究目的:针对板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开挖的大变形问题,采用单层初期支护+双层二衬的结构形式进行支护,并进行现场试验,对初期支护、钢拱架以及两层二衬的变形与受力进行了测量,分析该支护结构在控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方面的效果及... 研究目的:针对板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开挖的大变形问题,采用单层初期支护+双层二衬的结构形式进行支护,并进行现场试验,对初期支护、钢拱架以及两层二衬的变形与受力进行了测量,分析该支护结构在控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方面的效果及该方案的可行性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研究结论:(1)传统的初期支护方式在控制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大变形方面效果不佳;(2)板状岩层的走向和岩层的倾角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开挖后的变形及受力会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在垂直于板状软岩岩层(倾斜线)方向上的挤压力最大;(3)采用双层二衬结构,使初支与围岩一起产生变形而消除围岩的部分压力,第一层二衬起到强而稳定的支护作用并承担绝大部分的围岩压力,使第二层二衬受力很小而起到装饰作用,因此从高地应力软岩长期流变性的角度考虑,双层二衬结构对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建成后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运营具有很好的保障作用;(4)本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状岩层 高地应力 软岩隧道 隧道大变形 双层衬砌
下载PDF
火车岭隧道围岩大变形问题及治理 被引量:15
6
作者 罗学东 陈建平 +1 位作者 范建海 左昌群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52,共4页
在现场调研、工程地质勘察和应力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在建的十漫高速公路火车岭隧道施工中出现的大变形问题。结果表明,导致大变形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岩性、偏压和两郧断裂构造作用等。大变形治理及后续开挖施工时,不能依赖围岩的自承能力,... 在现场调研、工程地质勘察和应力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在建的十漫高速公路火车岭隧道施工中出现的大变形问题。结果表明,导致大变形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岩性、偏压和两郧断裂构造作用等。大变形治理及后续开挖施工时,不能依赖围岩的自承能力,必须增加初期支护的强度和刚度,增大预留变形量,同时及时进行二次衬砌来承担部分荷载,特殊地段可进行适当的地表治理。实践证明,整治后的大变形由最大1.6 m降低到不足20 mm,治理措施同时适用于十漫沿线其他大跨度公路隧道大变形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郧断裂 大变形 软岩隧道 治理
下载PDF
基于尖点突变理论和MF-DFA法的隧道大变形监测 被引量:14
7
作者 常瑶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123,共6页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发生大变形具有必然性,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判断变形趋势可为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成兰铁路松潘隧道为例,利用尖点突变理论和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法(MF-DFA)构建了高地...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发生大变形具有必然性,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判断变形趋势可为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成兰铁路松潘隧道为例,利用尖点突变理论和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法(MF-DFA)构建了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的稳定性及变形趋势判断模型,并进行变形预测。结果表明:尖点突变理论能有效评价隧道大变形的稳定性;松潘隧道目前处于稳定状态,但不同阶段的稳定性具有差异,且隧道稳定性不仅与累计变形量相关,也与变形曲线的增长过程相关;同时,MF-DFA分析得出隧道大变形具有多重分形特征,且具正向增长趋势,但趋势性较小。该方法为隧道大变形规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可为工程设计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道 大变形预测 MF-DFA 尖点突变理论 高地应力 松潘隧道
下载PDF
成兰铁路云屯堡隧道软岩大变形特征及地质成因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桂虎 韩爱果 陈锦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6-59,共4页
成都—兰州铁路云屯堡隧道已施工洞段出现多处软岩大变形,严重影响了施工安全及进度。从地层岩性、岩体结构、地应力、地下水等方面对云屯堡隧道软岩大变形特征及地质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隧道软岩大变形具有总变形量大、变形持... 成都—兰州铁路云屯堡隧道已施工洞段出现多处软岩大变形,严重影响了施工安全及进度。从地层岩性、岩体结构、地应力、地下水等方面对云屯堡隧道软岩大变形特征及地质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隧道软岩大变形具有总变形量大、变形持续时间长、空间分布不均匀的特征;隧道围岩完整性差、强度低是发生大变形的根本原因,较高地应力和发育的地下水造成强度应力比进一步降低,千枚岩、炭质千枚岩地段易发生轻微~中等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大变形 地质成因 统计分析 云屯堡隧道 软岩
下载PDF
让压预应力锚索在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伟 雷升祥 +2 位作者 肖清华 刘纪峰 陈桥枫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10-1117,共8页
为解决高地压、高流变条件下软岩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大变形控制难题,通过理论和数值分析,研究让压预应力锚索在隧道大变形控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内容包括2个方面,一是研究新型让压锚垫板在低预紧力及低围压下的力学性能,满足支护结构... 为解决高地压、高流变条件下软岩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大变形控制难题,通过理论和数值分析,研究让压预应力锚索在隧道大变形控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内容包括2个方面,一是研究新型让压锚垫板在低预紧力及低围压下的力学性能,满足支护结构先柔让压的要求;二是让压结束后,预应力锚索在高预紧力条件下改善支护结构受力性能,实现后刚强支的作用。结果表明:1)预应力锚索通过施加预紧力,增大洞壁径向阻力,提高围岩稳定性;2)预应力锚索在让压结束后对支护结构的主要作用是减跨,由此提高支护结构刚度和承载能力;3)围岩、支护结构和让压预应力锚索变形协调,力学上相互耦合,构成"先柔后刚"的支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隧道 隧道大变形 让压预应力锚索
下载PDF
桃树垭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分析与工程处理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新荣 钟祖良 +2 位作者 黄林伟 杜国平 刘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4-87,共4页
桃树垭隧道隧址区地质条件较差,主要为Ⅴ和Ⅵ级围岩。隧道建设过程中,产生强烈变形和严重破坏。围岩初期变形迅速,变形速率大,变形持续时间长,隧道破坏严重,主要表现为拱顶下沉、边墙内挤、喷混凝土剥落、钢拱架扭曲、衬砌开裂等等,变... 桃树垭隧道隧址区地质条件较差,主要为Ⅴ和Ⅵ级围岩。隧道建设过程中,产生强烈变形和严重破坏。围岩初期变形迅速,变形速率大,变形持续时间长,隧道破坏严重,主要表现为拱顶下沉、边墙内挤、喷混凝土剥落、钢拱架扭曲、衬砌开裂等等,变形破坏具有重复性和相似性。通过某一段初期支护大变形事故处置技术分析,从围岩的岩性条件、地下水条件、地应力条件以及隧道设计参数等方面,探讨了该隧道大变形的原因和机制,认为它是围岩塑性流动与围岩膨胀变形综合作用的结果。基于对围岩动态演化机制的正确认识,从围岩控制角度,修正并制定新的返修方案,对大变形段实施返修并取得了成功,同时将研究成果用于指导相同地质条件的后洞段施工,确保了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形 隧道工程 初期支护 整治措施
下载PDF
软岩巷道的弹-黏塑性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卢爱红 茅献彪 彭维红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3-317,共5页
软岩巷道围岩体具有明显的大变形、大地压、长时间持续流变的特性,这使得软岩巷道尤其是衬砌支护之后巷道的大变形研究及控制机理成为复杂的力学问题.本文利用围岩与支护的接触条件,运用弹-黏塑性理论研究了软岩巷道问题,并探讨了巷道... 软岩巷道围岩体具有明显的大变形、大地压、长时间持续流变的特性,这使得软岩巷道尤其是衬砌支护之后巷道的大变形研究及控制机理成为复杂的力学问题.本文利用围岩与支护的接触条件,运用弹-黏塑性理论研究了软岩巷道问题,并探讨了巷道位移、支护阻力与黏性系数和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黏性系数越小,时间对于软岩巷道变形影响越大;增大围岩的黏性系数将会减小巷道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大变形 弹-黏塑性理论 巷道变形 支护阻力
下载PDF
关山特长隧道高地应力下硬岩大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守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8-52,共5页
高地应力下隧道的围岩变形是岩体力学的关键问题之一,甘肃关山隧道埋深较大,在穿越高地应力区域时极易出现围岩失稳、塌方及支护结构大变形等现象。选取隧道典型试验段,通过数值计算及数据监测,对其大变形规律和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进... 高地应力下隧道的围岩变形是岩体力学的关键问题之一,甘肃关山隧道埋深较大,在穿越高地应力区域时极易出现围岩失稳、塌方及支护结构大变形等现象。选取隧道典型试验段,通过数值计算及数据监测,对其大变形规律和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进而得到了隧道围岩的变形和应力分布规律。根据分析结果,建议隧道衬砌施工时采用柔性支护的理念进行设计,优化边墙曲率,加大预留变形量,采取径向注浆加固及降低扰动。实践表明,一系列防控措施有效控制了围岩变形,降低了隧道施工风险,可为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硬岩 变形控制 注浆加固 深埋隧道
下载PDF
强风化炭质板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明胜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5-39,47,共6页
研究目的:为进一步探索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本文以某隧道强风化炭质板岩段为研究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两种方式,对三台阶法(工况1)和超前导洞扩挖法(工况2)两种方案的大变形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1)数值... 研究目的:为进一步探索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技术,本文以某隧道强风化炭质板岩段为研究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两种方式,对三台阶法(工况1)和超前导洞扩挖法(工况2)两种方案的大变形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论:(1)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从隧道变形控制效果来看,工况2的最大变形量相较于工况1减小了10%左右,减小幅度较小,工况1和工况2的最大变形量远小于隧道预留变形量,两个方案控制变形的效果很明显;(3)从施工效率来看,工况2相较于工况1增加了导洞的开挖与支护,施工效率降低了23.07%;(4)综合变形控制效果与施工效率,推荐该隧道强风化炭质板岩段采用三台阶法施工;(5)本研究结果可为强风化炭质板岩隧道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炭质板岩 大变形 开挖工法 隧道工程
下载PDF
软弱破碎围岩深埋隧道大变形控制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程志强 《铁道建筑技术》 2023年第7期158-162,共5页
在深埋软弱破碎围岩中,因其地应力高、围岩性质较差,开挖隧道出现的挤压大变形问题是困扰隧道建设者的一大难题;挤压大变形带来的支护结构破坏严重、造价剧增、工期延长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依托成兰铁路松潘隧道工程,开展了软弱破碎围... 在深埋软弱破碎围岩中,因其地应力高、围岩性质较差,开挖隧道出现的挤压大变形问题是困扰隧道建设者的一大难题;挤压大变形带来的支护结构破坏严重、造价剧增、工期延长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依托成兰铁路松潘隧道工程,开展了软弱破碎围岩深埋隧道大变形控制施工技术研究:基于监控量测数据及现场观察,分析了支护体系的变形特征、破坏特征;为判释变形及破坏的本质,于隧址区开展了地应力和洞周围岩松动圈等原位测试;结合原位测试结果,提出了“微三台阶上部预留核心土法+长短组合锚杆+纵环向等刚度拱架体系”的大变形控制施工技术,并成功应用于现场。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所采取的控制施工技术能够解决软弱破碎围岩深埋隧道大变形难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弱破碎围岩 大变形 深埋隧道 微三台阶上部预留核心土法
下载PDF
不同大变形等级的层状软岩隧道施工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亮亮 杨文波 +3 位作者 潘文韬 吴枋胤 王芝茏 杨自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4-467,共14页
为探究复杂艰险山区层状软岩隧道非对称破坏特征,提出不同大变形等级下层状软岩隧道的合理施工变形控制技术,以九绵高速公路典型层状软岩隧道为工程背景,建立针对复杂艰险山区层状软岩隧道的大变形等级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试验... 为探究复杂艰险山区层状软岩隧道非对称破坏特征,提出不同大变形等级下层状软岩隧道的合理施工变形控制技术,以九绵高速公路典型层状软岩隧道为工程背景,建立针对复杂艰险山区层状软岩隧道的大变形等级划分标准,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就不同大变形等级下施工工法和支护方式对层状软岩隧道力学行为的影响开展系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应力场–层理方向耦合影响下,层状软岩隧道受力与变形空间非对称分布最不利位置位于层理面法向或切向位置,并随着大变形等级(轻微、中等和强烈)的增大,隧道非对称力学特征越明显;此外,施工工法和支护方式对不同大变形等级的层状软岩隧道变形与受力改善效果存在差异,故针对3种大变形等级的层状软岩隧道,分别提出二台阶施工+单层初支+短锚杆支护、三台阶施工+单层初支+长短锚杆支护、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施工+双层初支+长短锚杆支护的建议施工变形控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层状软岩 大变形等级 隧道变形控制 非对称性分析
原文传递
大变形隧洞支护现状与新型让压支护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9
16
作者 朱安龙 汪波 +1 位作者 徐建强 王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50-54,76,共6页
随着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穿越高地应力区且工程地质环境恶劣的深埋长大隧洞工程不断涌现,高地应力、软岩条件下隧洞大变形问题日益凸显,并危及工程安全。对国内外大变形隧洞支护方式进行了系统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对交通、... 随着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穿越高地应力区且工程地质环境恶劣的深埋长大隧洞工程不断涌现,高地应力、软岩条件下隧洞大变形问题日益凸显,并危及工程安全。对国内外大变形隧洞支护方式进行了系统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对交通、水电水利等行业的隧道大变形问题的处理,均是以强支护或分层强支护为主的方案进行的,不仅造成材料的极大浪费,而且大变形造成的危害并未有效消除。而煤矿行业在处理大变形问题时成功采用了一种让压支护方案,通过对两种不同支护方式的对比分析,认为让压支护体系克服了目前交通、水电水利等行业中支护体系的缺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形隧洞 强支护 分层支护 让压支护
下载PDF
Excavation compensation theory and supplementary technology system for large deformation disasters 被引量:4
17
作者 Manchao He Qiru Sui Zhigang Tao 《Deep Undergroun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3年第2期105-128,共24页
Given the challenges in managing large deformation disasters in energy engineering,traffic tunnel engineering,and slope engineering,the excavation compensation theory has been proposed for large deformation disasters ... Given the challenges in managing large deformation disasters in energy engineering,traffic tunnel engineering,and slope engineering,the excavation compensation theory has been proposed for large deformation disasters and the supplementary technology system is developed accordingly.This theory is based on the concept that“all destructive behaviors in tunnel engineering originate from excavation.”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cavation compensation theory in five aspects:the“theory,”“equipment,”“technology,”the design method with large deformation mechanics,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First,the calculation method for compensation force has been developed based on this theory,and a comprehensive large deformation disaster control theory system is formed.Second,a negative Poisson's ratio anchor cable with high preload,large deformation,and super energy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large deformation disaster control.An intelligent tunnel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cloud platform system are established for remot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of Newton force in landslide geological hazards.Third,the double gradient advance grouting technology,the two-dimensional blasting technology,and the integrated Newton force monitoring--early warning--control technology are developed for different engineering environments.Finally,some applications of this theory in China's energy,traffic tunnels,landslide,and other field projects have been analyzed,which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s the capability of this theory in large deformation disaster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engineering excavation compensation large deformation NPR anchor cable slope engineering traffic tunnel engineering
下载PDF
滇西红层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圣强 《铁道建筑技术》 2022年第6期171-175,共5页
红层软弱破碎围岩强度低、胶结性差,隧道开挖引起结构失稳和破坏问题突出,施工风险高、难度大。本文以大瑞铁路杉阳隧道为工程依托,介绍滇西红层软弱破碎围岩地质隧道典型工程地质特点,研究分析其对施工造成的多种不利影响;通过优化隧... 红层软弱破碎围岩强度低、胶结性差,隧道开挖引起结构失稳和破坏问题突出,施工风险高、难度大。本文以大瑞铁路杉阳隧道为工程依托,介绍滇西红层软弱破碎围岩地质隧道典型工程地质特点,研究分析其对施工造成的多种不利影响;通过优化隧道断面、调整平导台阶参数、优化工装设备和调整支护参数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的研究应用,探索出一套适用于软弱破碎地质围岩隧道安全可靠的施工开挖技术,对提高此类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安全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供了较好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软弱破碎围岩 高地应力 隧道大变形 控制措施
下载PDF
浅埋富水隧道施工大变形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琳 杨林 +2 位作者 袁青 江鸿 肖靖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2-167,共6页
为解决富水条件下隧道洞口浅埋段大变形问题突出、施工难度大的问题,依托在建福州市董奉山隧道项目,对隧道断面大变形的破坏特征及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结果表明:洞口浅埋富水地段受地层、地形、水环境及施工等因... 为解决富水条件下隧道洞口浅埋段大变形问题突出、施工难度大的问题,依托在建福州市董奉山隧道项目,对隧道断面大变形的破坏特征及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结果表明:洞口浅埋富水地段受地层、地形、水环境及施工等因素影响,大变形以拱顶沉降为主,且在开挖后较短时间里变形急剧增加;隧道大变形表现为“急剧增长-缓慢增长-趋向稳定”3阶段变化规律,急剧增长阶段主要集中在下台阶开挖之前,其围岩变形量约占整个沉降变形的75%~80%。根据大变形分析情况提出:开挖前采用“超前帷幕注浆+井点降水”的辅助加固措施,改善掌子面前方围岩施工环境;开挖中采用钢架型号加强、中下台阶大直径锁脚及上台阶大拱脚等措施,可较大程度地控制隧道大变形发展,保证洞内施工安全。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富水地段 大断面隧道 大变形 拱顶沉降 应对措施 董奉山隧道
下载PDF
潮汐对海底隧道工作面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邢增良 张乐 +2 位作者 谭明伦 周鸣亮 黄宏伟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81-390,共10页
潮汐作用下水位变化触发海床地层应力的重分布,影响海底隧道施工中工作面围岩的稳定性。以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多相大变形数值计算方法—物质点法,分析了潮汐作用下水位变化对隧道开挖工作面围岩的破坏响应。通过数... 潮汐作用下水位变化触发海床地层应力的重分布,影响海底隧道施工中工作面围岩的稳定性。以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多相大变形数值计算方法—物质点法,分析了潮汐作用下水位变化对隧道开挖工作面围岩的破坏响应。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物质点法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通过模拟196组不同围岩等级下的水位变化,探究海床沉降、围岩变形、塑性破坏区的分布和特征。结果表明:水位降低会增大施工期间隧道工作面的变形;水位变化与不良围岩参数的组合是隧道工作面失稳的关键,并得到了16组诱发工作面大变形失稳的参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隧道 物质点法 水位变化 围岩失稳 大变形 岩石隧道开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