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行宫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后自然妊娠情况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淑红 孙恒子 +2 位作者 庄慧宇 张震宇 刘崇东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88-1191,共4页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患者行宫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后自然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北京朝阳医院因盆腔EMs合并不孕行宫腹腔镜手术联合术后GnRH-a治疗的患者...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患者行宫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后自然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北京朝阳医院因盆腔EMs合并不孕行宫腹腔镜手术联合术后GnRH-a治疗的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随访12~116个月,分析影响术后自然妊娠的临床因素。结果145例完整随访,随访率82.86%,术后自然妊娠率57.93%(84/145)。术后1~12个月累积自然妊娠率为44.83%,分别与术后13~24个月、25~36个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5岁组与≤35岁组相比、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评分>4分组与EFI≤4分组相比,术后自然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Ms分期(r-AFS)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不孕时间是影响术后自然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OR=0.125,P<0.001);不孕类型、术后输卵管通畅性为影响术后自然妊娠的独立保护因素(OR=4.684、2.196,P<0.001、P<0.05)。结论宫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盆腔EMs合并不孕患者,可提高其术后自然妊娠率,术后1年内是妊娠最佳时机。对于EFI≤4分组,尤其合并高危因素如年龄>35岁、不孕时间>3年、原发不孕及术后仍有输卵管梗阻,建议尽快辅助生殖受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宫腹腔镜手术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自然妊娠率
原文传递
MostCare监测SVV和PPV预测头低截石位宫腹腔镜手术患者容量反应的准确性 被引量:2
2
作者 纪宏新 朱秋宇 +3 位作者 孙浩翔 郭端英 何世琼 李安学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803-807,共5页
目的探讨MostCare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和脉压变异率(pulse pressure variation,PPV)预测头低截石位宫腹腔镜手术患者容量反应的准确性。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宫腹腔镜手术的全身麻醉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年龄4... 目的探讨MostCare监测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SVV)和脉压变异率(pulse pressure variation,PPV)预测头低截石位宫腹腔镜手术患者容量反应的准确性。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宫腹腔镜手术的全身麻醉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年龄40~60岁。采用MostCare监测患者MAP、心率、每搏量(stroke volume,SV)、每搏输出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心排血量(cardiac output,CO)、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SVV、PP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开始建立人工气腹血流动力学平稳后,在头低截石位下10~15 min内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电解质注射液7 ml/kg进行容量负荷试验。记录麻醉后平卧位气腹前(T_(1))、人工气腹后头高截石位容量负荷试验前(T_(2))、容量负荷试验结束后(T_(3))的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容量负荷试验前后SVI差值(△SVI)=15%为标准,分为有反应组(△SVI≥15%,16例)和无反应组(△SVI<15%,14例)。绘制SVV和PPV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预测容量反应的准确性和诊断阈值。结果与T_(1)比较,T_(2)时有反应组CO及T_(2)、T_(3)时两组SVV、PPV降低(P<0.05);与T_(2)比较,T_(3)时两组SVV和PPV降低(P<0.05),有反应组SV、SVI、CO和CI升高(P<0.05);T_(2)时无反应组SVV和PPV值低于有反应组(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VV和PPV预测容量反应有效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1和0.94,SVV和PPV的诊断阈值分别为8.0%和7.5%,敏感度分别为75.0%和87.5%,特异性分别为78.6%和92.9%。结论MostCare监测SVV和PPV均可预测头低截石位宫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容量变化,但两者诊断阈值较标准值均降低,且PPV的准确性高于SV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量变异度 脉压变异率 手术体位 宫腹腔镜手术 容量反应性
原文传递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修补术与阴式修补术治疗子宫剖宫产切口憩室对比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郭俊利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3期74-76,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联合宫腔镜修补术与阴式修补术治疗子宫剖宫产切口憩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子宫剖宫产切口憩室患者7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腔镜组和阴式组各35例,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联合宫腔镜修补术与阴式修补术治疗子宫剖宫产切口憩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子宫剖宫产切口憩室患者7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分成腔镜组和阴式组各35例,对腔镜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修补术治疗,对阴式组患者采用阴式修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憩室深度、憩室宽度及经期改善情况、预后情况。结果手术时长相比腔镜组(75.4±15.4)min显著长于阴式组(61.2±10.6)min(P<0.05);术中出血量相比腔镜组(80.6±16.1)mL显著少于阴式组(122.5±12.7)mL(P<0.05);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相比腔镜组(7.2±1.9)d显著短于阴式组(9.8±2.7)d(P<0.05);腔镜组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5±2.2)h和阴式组(3.6±2.5)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相比腔镜组(5.4±2.2)d显著短于阴式组(8.7±1.9)d(P<0.05)。手术前腔镜组的憩室深度、憩室宽度及经期分别为(10.6±3.2)mm、(21.1±4.6)mm、(14.3±4.8)d,阴式组分别为(10.4±3.0)mm、(20.9±4.7)mm、(14.6±4.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腔镜组分别为(4.3±1.6)mm、(11.5±3.8)mm、(7.0±3.6)d,阴式组分别为(4.5±1.9)mm、(11.8±3.4)mm、(7.2±3.2)d,较手术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和再妊娠率分别为97.1%、2.9%、22.9%,阴式组分别为94.3%、5.7%、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剖宫产切口憩室的治疗中,腹腔镜联合宫腔镜修补术与阴式修补术各有优势,都是十分有效的手术方法,在实际治疗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修补术 阴式修补术 切口憩室
下载PDF
单纯宫腔镜与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纵膈子宫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敬红 谢秀超 +1 位作者 何丝思 张潇月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年第11期91-93,96,共4页
目的比较单纯宫腔镜与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纵膈子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绵阳市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育龄期子宫纵膈畸形合并不孕病例90例,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45例为观察组,采用单纯宫腔镜手术的45例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比较单纯宫腔镜与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纵膈子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绵阳市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育龄期子宫纵膈畸形合并不孕病例90例,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45例为观察组,采用单纯宫腔镜手术的45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31.8±5.8)minvs (33.2±4.6)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20.6±1.5)mL]多于观察组[(15.6±3.9)mL],术中并发症(包括子宫穿孔、稀释性低钠血症、大出血等)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内妊娠率(66.7%)高于对照组(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较单纯性宫腔镜手术在纠正子宫纵膈形态方面更具有优势,手术并发症更少,术后妊娠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膈子宫 宫腔镜手术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下困难性子宫肌瘤剔除120例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金娟 成九梅 彭燕蓁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542-54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进行困难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巨大、多发、特殊部位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在腹腔镜下,术中采用腹腔镜超声监护、输尿管插管,必要时联合宫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手术并发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进行困难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巨大、多发、特殊部位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在腹腔镜下,术中采用腹腔镜超声监护、输尿管插管,必要时联合宫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在全部120例患者中,多发子宫肌瘤肌瘤数目>5个者59例,单发子宫肌瘤直径>8cm者43例(其中子宫肌壁间肌瘤29例,子宫浆膜下肌瘤14例),子宫阔韧带肌瘤9例,子宫颈肌瘤9例。剔除子宫肌瘤最多达15个,子宫肌瘤直径≥10cm者11例,其中直径最大的达12cm(为阔韧带肌瘤,重1800g)。患者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14±3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6±3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1d。结论困难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术中适当进行输尿管插管可降低输尿管损伤,术中超声的应用有助于彻底剔除肌瘤,降低术后复发率。联合宫腔镜手术可同时剔除粘膜下肌瘤,术后月经量增多症状明显缓解,合理应用辅助检查及熟练的手术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 超声 宫腔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