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感范畴与语言策略 被引量:24
1
作者 汤富华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21-24,共4页
二语习得过程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大众耳熟能详的“语感”。然而语感的定义多种多样未有定论。笔者试图从行为主义结构论找寻二语习得过程中带有公差的英语“语感”内涵并通过英语语感训练模式中六个假设的自由途径获取二语语能所需的语... 二语习得过程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大众耳熟能详的“语感”。然而语感的定义多种多样未有定论。笔者试图从行为主义结构论找寻二语习得过程中带有公差的英语“语感”内涵并通过英语语感训练模式中六个假设的自由途径获取二语语能所需的语感。本文就语感研究提出了本体的质疑,并指出理论与实际相悖相连的节点,并就母语语感与二语语感进行了甄别。针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CET行业中的弊端,笔者提出了更具操作性、理性的教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感范畴 语感本体 研究方法 语言策略 改良步骤
下载PDF
感觉语感的感觉——语感还是直觉 被引量:7
2
作者 汤富华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8-150,共3页
语言习得的机制问题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关键所在。从语言学习到语言能力的形成,这个过程究竟是什么在起决定性作用?作者认为,语感是这个过程的关键。文章力图从语言发生的机制与二语习得成因出发解读语感的作用以及母语与二语语感的差... 语言习得的机制问题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关键所在。从语言学习到语言能力的形成,这个过程究竟是什么在起决定性作用?作者认为,语感是这个过程的关键。文章力图从语言发生的机制与二语习得成因出发解读语感的作用以及母语与二语语感的差异,得出大学英语教学的可操作性目标,探索语言教育的自由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感范畴 语感能力 语感层次 教学策略
原文传递
语感的向度——以“五四”诗歌翻译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汤富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9-143,共5页
语感范畴在人文学科领域鲜有理论介入,但现有的探讨还停留于感觉层面,大多是一种心理的表述。事实上语感的内涵不能只局限于语言的本能感觉(intuition),还有人们对语言的知识体系构建(sense)。语感的更高层次应该是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美... 语感范畴在人文学科领域鲜有理论介入,但现有的探讨还停留于感觉层面,大多是一种心理的表述。事实上语感的内涵不能只局限于语言的本能感觉(intuition),还有人们对语言的知识体系构建(sense)。语感的更高层次应该是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美的一种感觉(feel),即诗感。诗感是跨语言的,诗歌翻译就给出许多的印证。"五四"译诗催生了中国新诗,从而导致文学的整体革命,其效度与译者的双语语感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语感的翻译向度与诗学向度分别做出阐述并详述了语感养成的内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感范畴 翻译向度 诗学向度
下载PDF
利用认知原型探讨语感的培养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敬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9年第6期95-97,共3页
语感在语言学习与应用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认知原型范畴理论依据家族相似性建立起来,为语感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本文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探讨语言学习中语感培养的问题,并提出语感培养的几个方法,有助于大学英... 语感在语言学习与应用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认知原型范畴理论依据家族相似性建立起来,为语感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本文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探讨语言学习中语感培养的问题,并提出语感培养的几个方法,有助于大学英语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感 认知 原型 范畴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语感的语用功能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许杨 李子荣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6期94-97,共4页
语感的养成是语用分析的基础,语用是语感认知深化的结果。对语感的性质、类型和功能等认知的深化,可知各层面都蕴含语用的功能。语感在性质上的差异性和共性、直觉性和抽象性、动态性和稳定性、单一性和并存性等认知,折射出语用的特色... 语感的养成是语用分析的基础,语用是语感认知深化的结果。对语感的性质、类型和功能等认知的深化,可知各层面都蕴含语用的功能。语感在性质上的差异性和共性、直觉性和抽象性、动态性和稳定性、单一性和并存性等认知,折射出语用的特色性和交际性;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用感等语感类型的发现,折射出语用的多样态和多角度。对语感在帮助理解、实时监察、改正优化、想象联想、增加情感等功能的探索,同样折射语用功能的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感性质 语感类型 语感功能 语用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