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二十年发展回顾与展望(2003—2023)
1
作者 张天皓 李真 《国际汉学》 CSSCI 2024年第6期128-136,155,共10页
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世界汉语教育史是基于历史语言学、语言接触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和海外汉学生长起来的。在汉语走向世界的今天,对域外各国汉语教育史的研究已成为国际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比较成... 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世界汉语教育史是基于历史语言学、语言接触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和海外汉学生长起来的。在汉语走向世界的今天,对域外各国汉语教育史的研究已成为国际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比较成熟的研究队伍逐步形成,取得了重大的学术进展,在基础文献翻译与整理、国别教育史梳理、重要个案研究等方面均涌现出了一批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本文将聚焦2003年到2023年这一时间段,从文献整理、研究专著、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四个方面对世界汉语教育史领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与成绩进行全面的总结与回顾,以期通过翔实的资料汇编和数据分析,呈现出本领域二十年以来的研究趋势和热点动向,为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今后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学术史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世界汉语教育史 海外汉学 语言接触与交流
下载PDF
从民汉语言的接触看民汉文化的交流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江民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39-141,共3页
文章从民汉语言接触中产生的借词入手,探讨分析了民汉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印证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在语言上的反映。
关键词 语言接触 借词 文化交流
下载PDF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心理路径
3
作者 李敏 姜永志 徐庆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3期167-172,共6页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层级递进的逻辑关系,体现了各民族沟通、理解最终形成认同的民族关系演变过程。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动民族接触最优条件的实现,促进各民族有效...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层级递进的逻辑关系,体现了各民族沟通、理解最终形成认同的民族关系演变过程。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动民族接触最优条件的实现,促进各民族有效沟通并准确理解,增加各民族语言相似性感知,最后达成共同内群体认同。具体社会心理路径表现为:群际接触增加民族交往,通用语言文字是民族接触的桥梁和媒介;有效沟通促进民族交流,通用语言文字是民族沟通的手段和工具;共同体认同加强民族交融,通用语言文字是共同体认同的基础和根本。该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对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如何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各个层面发挥作用问题进行系统阐述,期待为促进民族团结和铸牢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借鉴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语言文字 交往交流交融 群际接触 有效沟通 共同体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Language Policy in Nigeria and Nigerian Language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Non-Monolingual Nations
4
作者 Dare Owolabi Samuel Ayodele Dada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2年第11期1676-1685,共10页
In Nigeria, almost 500 indigenous languages continue to compete with the English language that has assumed the status of a global linguistic code. The contact, in different domains between English and indigenous langu... In Nigeria, almost 500 indigenous languages continue to compete with the English language that has assumed the status of a global linguistic code. The contact, in different domains between English and indigenous languages in the country continues to affect performance in English and contact languages, making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in either English or any of the indigenous languages unattainabl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show that although no particular document, so named, exists expressing the nation's policy on language, nonetheless, the country has a policy on language that accommodates the indigenous languages as substrates, while the English language holds sway in various linguistic domains. Using a simple descriptive survey with data from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linguistic implications of the contact between English and indigenous languages on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who are losing contact with the mother tongue, and also not demonstrating enough proficiency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opportunities that competence and maturation afforded a second language learner should be latched onto to gain the needed proficiency in English thus making them effective bilinguals and communicators in a world that is fast becoming a global village, and the inhabitants global citize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uage policy MULTILINGUALISM BILINGUALISM language contact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下载PDF
论外来词吸收与民族文化——以维吾尔族为例
5
作者 马俊智 马俊平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6-189,共4页
少数民族外来词吸收是民族语言接触的产物,与民族文化交流同步发生,是少数民族社会进步和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论文基于维吾尔族外来词吸收事实和特征,分析了少数民族外来词的吸收条件与使用情况,探讨了外来词对少数民族传统物质文... 少数民族外来词吸收是民族语言接触的产物,与民族文化交流同步发生,是少数民族社会进步和多元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论文基于维吾尔族外来词吸收事实和特征,分析了少数民族外来词的吸收条件与使用情况,探讨了外来词对少数民族传统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对新的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外来词吸收的前景和方式提出了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外来词 文化心理 语言接触 民族交往
原文传递
语言接触视角下的新疆各民族词语互借探析
6
作者 晁正蓉 杨洪建 《喀什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33-37,共5页
通过梳理新疆民汉语言接触中借词的互用现象,展现出新疆各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奋斗,建设边疆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交流交融景象。文中各民族词语互借现象正是新疆各民族文化长期交流交融的实证。
关键词 语言接触 借词 文化交流交融
下载PDF
从语言接触的角度考察民族关系——读《吐鲁番地区民族交往与语言接触研究——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有感
7
作者 敏春芳 《甘肃高师学报》 2021年第4期17-20,共4页
曹利华《吐鲁番地区民族交往与语言接触研究——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于2020年1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借助吐鲁番出土文献和历史文献,采用历史学、语言学的方法与理论,分析吐鲁番地区汉语在语音、借词、语法等方面对... 曹利华《吐鲁番地区民族交往与语言接触研究——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于2020年1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借助吐鲁番出土文献和历史文献,采用历史学、语言学的方法与理论,分析吐鲁番地区汉语在语音、借词、语法等方面对其他民族语言的吸收与利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4—8世纪吐鲁番地区的语言接触与民族交往。该书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反映民族交往与民族关系,研究视角新颖,结论可靠,有明显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吐鲁番地区民族交往与语言接触研究》是一部水平较高的学术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出土文书 语言接触 民族交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