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化表征理论的西班牙语语言借贷与文化身份构建研究
1
作者 裴冉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33期26-29,共4页
该研究以西班牙语为研究对象,探讨语言借用现象及其在文化身份构建中的作用。该文通过对西班牙语借词的历史演变路径进行细致剖析,揭示了语言借贷不仅是文化交流的产物,更是文化身份构建的重要手段。研究发现,西班牙语中的借词现象不仅... 该研究以西班牙语为研究对象,探讨语言借用现象及其在文化身份构建中的作用。该文通过对西班牙语借词的历史演变路径进行细致剖析,揭示了语言借贷不仅是文化交流的产物,更是文化身份构建的重要手段。研究发现,西班牙语中的借词现象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词汇表达,还深刻反映了跨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和文化互动的深度。借词在西班牙语中的演变过程,生动展示了西班牙及拉丁美洲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此外,该研究从文化表征理论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借词背后的意义与权力问题。最终,该文指出借词在文化身份构建中的作用:既有助于文化认同的强化,也可能成为文化冲突和身份质疑的触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班牙语 语言借贷 历史演变 文化表征 语言接触 文化身份
下载PDF
廿八都方言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陶寰 《东方语言学》 2007年第1期218-233,共16页
廿八都方言历来被认为是驻军形成的'官话方言岛',本文通过分析当地的地理环境、人口构成和文献对于驻军情况的记载,认为这个结论并不十分准确。在语言特征上它既有官话的成分,也有当地吴语的特点,甚至有其他的来源,但总的来说,... 廿八都方言历来被认为是驻军形成的'官话方言岛',本文通过分析当地的地理环境、人口构成和文献对于驻军情况的记载,认为这个结论并不十分准确。在语言特征上它既有官话的成分,也有当地吴语的特点,甚至有其他的来源,但总的来说,它是一种只有文读层的吴语。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说吴语的人在学习官话过程中母语产生的干扰,这一点在词汇语音层次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文章同时讨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方言接触(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哪些成分是容易借用的,哪些是不容易借用的,母语干扰中哪些因素干扰较大,哪些因素容易被替换。这一点对于汉语南方方言形成的过程有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廿八都话 吴语 官话 层次 接触 借用 母语干扰
原文传递
广西宾阳平话与壮语“吃”类词的接触与借贷 被引量:1
3
作者 康忠德 莫海文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6-171,共6页
以语言调查所掌握材料和语言接触理论为依据,将分布于百越之地广西宾阳平话和壮语的"吃"类词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者的对应关系和联系。认为,壮语与汉语之间具有同源关系,但在语言分化以后则表现为接触关系;单个词的语音对应... 以语言调查所掌握材料和语言接触理论为依据,将分布于百越之地广西宾阳平话和壮语的"吃"类词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者的对应关系和联系。认为,壮语与汉语之间具有同源关系,但在语言分化以后则表现为接触关系;单个词的语音对应现象固然可以证明语言的接触现象,有词族对应的语言现象也并非全然都是同源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接触 语言借贷 宾阳平话 壮语 “吃”类词
原文传递
汉赋中的“谶纬”考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蓉蓉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75-82,共8页
汉代谶纬的形成和流行,同汉赋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受谶纬的影响,汉赋创作中有专门谶纬题材的作品,如封禅、郊祀和天象等。汉赋中又有表现谶纬思想的,如受命而兴、符瑞祥兆和灾异遣告等。此外,在汉赋作品中,还有引用和化用纬书的词语,... 汉代谶纬的形成和流行,同汉赋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受谶纬的影响,汉赋创作中有专门谶纬题材的作品,如封禅、郊祀和天象等。汉赋中又有表现谶纬思想的,如受命而兴、符瑞祥兆和灾异遣告等。此外,在汉赋作品中,还有引用和化用纬书的词语,以加强作品的典雅蕴藉。从题材内容、思想意识和语言表达,汉赋都有谶纬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禅郊祀 受命而兴 祥瑞灾异 词语引用
下载PDF
云南跨境民族非遗本体变异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白玉宝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7期1-8,共8页
将视野投向文化本体,关注非遗本体当下的存续状态,是研究云南跨境民族非遗所秉持的基本立场。云南跨境民族非遗出现变异、濒危、消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无力改变经济全球化、文化一体化的时代大势,无法满足维系生存的基本需求以及渊源... 将视野投向文化本体,关注非遗本体当下的存续状态,是研究云南跨境民族非遗所秉持的基本立场。云南跨境民族非遗出现变异、濒危、消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无力改变经济全球化、文化一体化的时代大势,无法满足维系生存的基本需求以及渊源于农耕时代的非遗事项与当代社会之间存在落差和鸿沟。语言借用已经从根本上威胁到以语言作为主要载体的各个类别非遗的存续,相较而言,传统舞蹈也许是变异、濒危程度最浅的一类非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民族 非遗本体 变异趋势 语言借用 舞蹈传承
下载PDF
中国南海及临近海域的沟通语言(15~18世纪) 被引量:1
6
作者 苏尔梦 宋鸽(译) 《海洋史研究》 2020年第2期265-289,共25页
与葡萄牙语同时,马来语是在整个印度群岛,以及波斯、印度斯坦、上至中国的范围内使用的一种语言,但不同的是,葡萄牙语更多用于西方,而马来语更常用于印度群岛东部。——范伦丁(F.Valentijn),《新旧东印度志》,1724年,第二卷,第244页。... 与葡萄牙语同时,马来语是在整个印度群岛,以及波斯、印度斯坦、上至中国的范围内使用的一种语言,但不同的是,葡萄牙语更多用于西方,而马来语更常用于印度群岛东部。——范伦丁(F.Valentijn),《新旧东印度志》,1724年,第二卷,第244页。尽管从遥远的过去中国与东南亚之间就一直保持着联系,但我们对彼此间长期的文化交流过程与沟通语言等方面却知之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交流 马来语 沟通语言 东印度 葡萄牙语 中国与东南亚 18世纪
下载PDF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探讨(英文) 被引量:2
7
作者 邹园艳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98-102,共5页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主要探讨英语中汉语借词的历史,源语言和中介语言,以及借用的方式。文章还指出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反映了中国的文化,揭示了词汇借用不仅是单纯的语言现象,还是社会语言现象。文章期望能够激发英语学...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是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主要探讨英语中汉语借词的历史,源语言和中介语言,以及借用的方式。文章还指出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反映了中国的文化,揭示了词汇借用不仅是单纯的语言现象,还是社会语言现象。文章期望能够激发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了解词汇借用现象,并帮助其有效的扩大词汇量,同时也希望能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借词 源语言 中介语言 借用方式 文化
下载PDF
金沙江流域多民族聚居村落的民族关系考察——以丽江鲁南行政村为例
8
作者 和万传 杨林军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8-74,共7页
本文主要考察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境内金沙江边石鼓以北滇藏公路边上傈僳族、汉族、壮族和纳西族的经济交往、语言融合、通婚形式等情况,通过调查访问和研究,提出这四个少数民族经济互补、婚姻互通、语言互融、和谐共处。同时,各民族经... 本文主要考察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境内金沙江边石鼓以北滇藏公路边上傈僳族、汉族、壮族和纳西族的经济交往、语言融合、通婚形式等情况,通过调查访问和研究,提出这四个少数民族经济互补、婚姻互通、语言互融、和谐共处。同时,各民族经济生活方式、婚姻缔结取向、语言运用形式等都处在发展与演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流域 民族关系 经济互补 和谐共存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