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层气解吸阶段划分方法及其意义 被引量:71
1
作者 孟艳军 汤达祯 +3 位作者 许浩 曲英杰 李勇 张文忠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2-617,共6页
为了定量分析煤层气解吸特征对产能的影响,基于兰格缪尔等温吸附理论,建立了煤层气解吸阶段划分方法,并通过煤层气开发实例分析了方法的指示意义。引入解吸效率定量表征不同压力下的煤层气解吸速率。根据数学曲线上的关键节点,定义了启... 为了定量分析煤层气解吸特征对产能的影响,基于兰格缪尔等温吸附理论,建立了煤层气解吸阶段划分方法,并通过煤层气开发实例分析了方法的指示意义。引入解吸效率定量表征不同压力下的煤层气解吸速率。根据数学曲线上的关键节点,定义了启动压力、转折压力与敏感压力;不同煤样3个关键压力点的解吸效率为定值,据此将煤层气解吸过程划分为低效解吸、缓慢解吸、快速解吸与敏感解吸4个阶段。研究表明:快速与敏感解吸阶段对煤层气井产能贡献很大,低效与缓慢解吸阶段则很小;煤层吸附能力、含气性和储集层压力是影响煤层气解吸特征的关键因素。沁南和柳林地区煤层气开发现状表明建立的解吸阶段划分方法可以有效指导煤层气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兰氏方程 解吸效率 解吸阶段 沁南地区 柳林地区
下载PDF
对煤吸附甲烷的Lang muir方程的讨论 被引量:44
2
作者 赵志根 唐修义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煤吸附甲烷量一般用Langmuir方程来表示 .Langmuir方程是用单分子层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 ;在理论上 ,煤吸附甲烷不符合单分子层吸附模型 .由于煤吸附甲烷得到的吸附等温线都属于第Ⅰ类吸附等温线 ,所以可以用Langmuir方程来表示煤吸附甲... 煤吸附甲烷量一般用Langmuir方程来表示 .Langmuir方程是用单分子层吸附模型推导出来的 ;在理论上 ,煤吸附甲烷不符合单分子层吸附模型 .由于煤吸附甲烷得到的吸附等温线都属于第Ⅰ类吸附等温线 ,所以可以用Langmuir方程来表示煤吸附甲烷量 ;同时 ,Langmuir方程使用方便 ,两个吸附常数a和b的物理意义明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吸附 langmuir方程 单分子层吸附模型 吸附等温线 吸附常数
下载PDF
超临界氢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线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周亚平 周理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9-127,共9页
通过77-298K范围内氢在AX-21活性炭上的吸附数据,探讨如何用普通I-型等温线模型处理超临界条件下的吸附等混线,以获取关于超临界吸附系统的正确信息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虽然可用来表达实验数据,但不能提供关于该吸附系统的任何... 通过77-298K范围内氢在AX-21活性炭上的吸附数据,探讨如何用普通I-型等温线模型处理超临界条件下的吸附等混线,以获取关于超临界吸附系统的正确信息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虽然可用来表达实验数据,但不能提供关于该吸附系统的任何可靠信息;Virial方程虽不是整组数据的最好模型,但却能够可靠地确定Henry定律常数,然后可从vantHoff标绘决定等量吸附热.通过将实验数据拟合到Dubinin-Astakhov方程,讨论了某些吸附机理.虽然该方程可以最好地表达实验数据,但由于其中的四个参数在回归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以及方程中某些物理量在超临界领域定义的不严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 等温线模型 活性炭 超临界条件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及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6
4
作者 王新民 侯彦林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0-443,共4页
利用石灰性土壤,对猪粪(DR)、夏玉米秸秆(MR)和冬小麦秸秆(WR)单施或者与磷肥混施(在等磷量条件下)对土壤磷的吸附特性及其形态转化进行了为期15周的室内模拟培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DR、MR和WR单施,还是有机物料与磷肥混施,都可以减... 利用石灰性土壤,对猪粪(DR)、夏玉米秸秆(MR)和冬小麦秸秆(WR)单施或者与磷肥混施(在等磷量条件下)对土壤磷的吸附特性及其形态转化进行了为期15周的室内模拟培养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DR、MR和WR单施,还是有机物料与磷肥混施,都可以减少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增加土壤磷的活性,其中有机物料单施处理的用NaHCO3或者NaOH提取的活性无机磷(Pi)和有机磷(Po)提高较大,顺序为:猪粪>夏玉米秸秆>冬小麦秸秆.夏玉米秸秆处理与对照(CK)相比NaHCO3提取的Pi、Po增加的量分别为6 0mg·kg-1,5 6mg·kg-1,NaOH提取的Po增加的量为12 7mg·kg-1,而猪粪处理与CK相比NaHCO3提取的Pi、Po增加的量分别为7 1mg·kg-1,5 4mg·kg-1,NaOH提取的Po增加的量为14 1mg·kg-1.通过Langmuir方程求得磷的最大吸附量(b)、磷吸附结合能常数(k)、磷素最大缓冲量(MPBC)、标准需磷量(SPR)的值,进一步说明了3种有机物料均可使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降低,增加土壤中磷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 秸秆 有机磷 磷肥 石灰质 土壤 环境污染
下载PDF
水生植物对生态沟渠底泥磷吸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9
5
作者 李红芳 刘锋 +3 位作者 肖润林 何洋 王迪 吴金水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7-163,共7页
以用于小流域源头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3条生态沟渠为研究对象,采集入口处(S1)、中间段(S2)和出口处(S3)沟渠底泥,分析其属性和磷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沟渠底泥全磷含量在0.19~0.60 g·kg^(-1)范围内,且沿水流方向有增大趋势;草酸提... 以用于小流域源头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3条生态沟渠为研究对象,采集入口处(S1)、中间段(S2)和出口处(S3)沟渠底泥,分析其属性和磷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沟渠底泥全磷含量在0.19~0.60 g·kg^(-1)范围内,且沿水流方向有增大趋势;草酸提取态磷(Pox)及有机质含量与全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R2=0.920和P<0.05,R2=0.549,n=9);而底泥的p H值则随着水流方向有降低的趋势。Langmuir方程拟合吸附数据发现,底泥吸附/解吸平衡磷浓度(EPC0)、磷最大吸附量(Smax)和磷吸附键能参数(Kc)分别为0.08~0.38 mg·L^(-1)、555.6~909.1 mg·kg^(-1)和0.18~0.52 L·mg^(-1)。样点S2(挺水植物梭鱼草和沉水植物绿狐尾藻交接种植区)的Smax最大、EPC0最小,样点S3次之,而样点S1的Smax最小、EPC0最大。这说明水生植物的种植和合理配置,不仅能够影响底泥基本属性的变化,且能增强底泥对磷的吸附作用,有利于降低生态沟渠的磷输出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沟渠 水生植物 底泥磷吸附 langmuir方程
下载PDF
pH对砷在贵州红壤中的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35
6
作者 陈静 王学军 朱立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1-214,共4页
本文研究了贵州遵义红壤中pH对砷(As)的吸附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中As的浓度增大时,土壤对As的吸附量增大,吸附率逐渐降低,As从红壤的低能位点位逐渐进入到高能位吸附点位,吸附反应速率减慢.Langmuir方程拟合等温吸附效果较好,... 本文研究了贵州遵义红壤中pH对砷(As)的吸附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中As的浓度增大时,土壤对As的吸附量增大,吸附率逐渐降低,As从红壤的低能位点位逐渐进入到高能位吸附点位,吸附反应速率减慢.Langmuir方程拟合等温吸附效果较好,可决系数达到0.969(P<0.001).体系pH是影响红壤对As吸附、解吸的重要因素,As的吸附量随着体系pH的升高而降低,吸附态As的解吸量随着体系pH的升高而增大.酸性环境(pH=4-6.5)有利于As的吸附,碱性环境(pH=7-8.5)有利于As的解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红壤 等温吸附 langmuir方程 解吸
下载PDF
柴东石炭系页岩微观孔隙结构与页岩气等温吸附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刘圣鑫 钟建华 +6 位作者 马寅生 尹成明 刘成林 李宗星 刘选 李勇 刘晓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42,共10页
基于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泥页岩的孔隙结构分析,结合甲烷和二氧化碳在泥页岩中的高压等温吸附实验,对超临界条件下页岩气等温吸附特征进行研究,探讨页岩气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泥页岩具有多尺度孔隙结构,微孔比... 基于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泥页岩的孔隙结构分析,结合甲烷和二氧化碳在泥页岩中的高压等温吸附实验,对超临界条件下页岩气等温吸附特征进行研究,探讨页岩气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泥页岩具有多尺度孔隙结构,微孔比较发育,微孔比表面积对BET比表面积有较大的贡献;甲烷Langmuir吸附量随微孔比表面积或微孔体积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正相关性,同时受到微孔大小分布的影响;在超临界条件下,简单的Langmuir方程可近似拟合甲烷吸附的实验数据,而修改的微孔充填(Dubinin Radushkevich,D-R+K)超临界吸附模型对甲烷和二氧化碳吸附数据的拟合效果最好;吸附气可能主要以微孔充填的方式存在,而微孔为吸附气的主要储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超临界吸附 langmuir方程 Dubinin Radushkevich方程
下载PDF
固液相离子吸附体系中吸附剂浓度效应与Langmuir方程的适用性 被引量:22
8
作者 赵芳 吴晓芙 +1 位作者 张艳丽 黄中子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5-338,共4页
以蛭石吸附Zn2+和Cd2+为例,探讨Langmuir方程在固液相离子吸附体系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传统吸附等温线随吸附剂浓度W0增大而下降,吸附量qe不仅仅由液相平衡浓度Ce所决定,而是Ce和W0两个变量的函数;以Langmuir方程的线性形式对实验数据... 以蛭石吸附Zn2+和Cd2+为例,探讨Langmuir方程在固液相离子吸附体系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传统吸附等温线随吸附剂浓度W0增大而下降,吸附量qe不仅仅由液相平衡浓度Ce所决定,而是Ce和W0两个变量的函数;以Langmuir方程的线性形式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在给定吸附剂浓度水平下的实验数据与Langmuir方程拟合的相关性很好,但方程中的两个参数随吸附剂浓度增大而降低而且差异显著,表明Lang-muir方程仅适用于给定吸附剂浓度的体系,采用单一参数的Langmuir方程难以准确描述试验检测范围内Zn2+和Cd2+的吸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浓度效应 langmuir方程 蛭石
下载PDF
改性钢渣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 被引量:20
9
作者 程芳琴 高瑞 宋慧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027-4033,共7页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氨氮去除率为指标,设计5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采用恒温振荡方法对高温活化改性钢渣做了吸附低浓度氨氮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改性钢渣吸附低浓度氨氮影响因素的重要性顺序为:氨氮初始质量浓度>钢渣粒度>改...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氨氮去除率为指标,设计5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采用恒温振荡方法对高温活化改性钢渣做了吸附低浓度氨氮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改性钢渣吸附低浓度氨氮影响因素的重要性顺序为:氨氮初始质量浓度>钢渣粒度>改性方法 >溶液pH>吸附时间,经过改性,提高了钢渣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能力,其中经过700℃高温活化改性效果最佳;高温改性钢渣对低浓度氨氮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相关系数为0.9993,作用机理为表面吸附,即单层吸附,理论饱和吸附量为2.8491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改性 氨氮 高温活化 langmuir方程 表面吸附
原文传递
煤吸附解吸CO_2变形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祝捷 张敏 +1 位作者 姜耀东 唐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81-1086,共6页
无商业开采价值的煤层被认为是理想的CO2储存场所,煤吸附解吸CO2的变形特征是煤中CO2封存的重要问题。利用煤体吸附-解吸变形试验系统,在预定压力的CO2气体环境下,对取自赵各庄煤矿9号煤层煤样的轴向应变和径向应变进行了近600 h的观测... 无商业开采价值的煤层被认为是理想的CO2储存场所,煤吸附解吸CO2的变形特征是煤中CO2封存的重要问题。利用煤体吸附-解吸变形试验系统,在预定压力的CO2气体环境下,对取自赵各庄煤矿9号煤层煤样的轴向应变和径向应变进行了近600 h的观测,研究煤样在不同气体压力下吸附、解吸CO2的变形特征。实验结果显示:煤样吸附/解吸CO2产生的膨胀/收缩变形,煤样吸附变形需要12 h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趋于稳定,原煤样品的吸附解吸变形呈各向异性;经历了吸附和解吸CO2的煤样均有不同程度的残余变形,气体压力低于1.5 MPa时残余体积应变低于0.6×10-3,可近似认为煤样吸附解吸变形过程可逆。通过煤样吸附解吸变形实验数据的拟合发现,Langmuir方程可反映煤样吸附解吸CO2变形随气体压力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体变形 吸附解吸 CO2封存 langmuir方程
下载PDF
有效应力对煤吸附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小春 付旭 +1 位作者 方志明 胡海翔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47-1252,共6页
为了研究煤岩吸附特性受有效应力影响的机制,结合压汞试验所测定的孔隙率和孔径分布情况,利用自制的原煤等温吸附装置,分别在不同有效应力条件下对山西潞安煤样进行了CH4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①恒温条件下,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加,煤对CH... 为了研究煤岩吸附特性受有效应力影响的机制,结合压汞试验所测定的孔隙率和孔径分布情况,利用自制的原煤等温吸附装置,分别在不同有效应力条件下对山西潞安煤样进行了CH4等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①恒温条件下,随着有效应力的增加,煤对CH4吸附量呈下降趋势,气体压力越高时这种变化趋势越明显;②Langmuir方程吸附常数a与有效应力呈负相关关系、吸附常数b则呈正相关关系,分析认为这与原煤内部部分微孔隙封闭和化学势差变化有关;③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得出考虑有效应力影响的Langmuir方程形式,所得结果对于煤层气资源评价和开采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应力 原煤 吸附 langmuir方程 临界孔隙尺度 化学势
下载PDF
页岩对甲烷的吸附影响因素及吸附曲线特征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瑞 张宁生 +2 位作者 刘晓娟 吴新民 闫健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0-591,共12页
页岩气吸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是其能高效开发的基础理论问题。通过页岩样品对甲烷的容量法等温吸附实验,获取它们在不同压力、温度、样品粒径和含水条件下的一系列等温吸附曲线,分析了曲线特征以及吸附规律与Langmuir吸附定律的符合程... 页岩气吸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是其能高效开发的基础理论问题。通过页岩样品对甲烷的容量法等温吸附实验,获取它们在不同压力、温度、样品粒径和含水条件下的一系列等温吸附曲线,分析了曲线特征以及吸附规律与Langmuir吸附定律的符合程度,并对吸附曲线弯折的现象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低有机碳含量的页岩对甲烷的等温吸附曲线与标准的Ⅰ型等温线有差别,其吸附规律与Langmuir方程符合程度较低,不同温度和不同粒径下的等温吸附曲线与Ⅰ型等温线的差异大小不明显,但湿样的表现比较突出,会出现负吸附;低有机碳含量的页岩对甲烷的等温吸附曲线多在甲烷临界压力前后似有弯折,近于两段式的表现。推测发生此现象的原因为实验误差、页岩的非均质和吸附过程中基质膨胀以及吸附相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吸附 等温吸附曲线 langmuir方程 临界压力 有机碳含量
原文传递
页岩中气体的超临界等温吸附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刘圣鑫 钟建华 +7 位作者 马寅生 尹成明 刘成林 李宗星 李勇 刘选 毛毳 刘晓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50,共6页
页岩气等温吸附实验多为临界温度以上的吸附实验,其得到的吸附量为过剩吸附量。为了研究页岩气超临界等温吸附机理,运用重力法,在临界温度以上,分别进行了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页岩中的高压等温吸附实验。在分析经典型吸附和超临界吸附区别... 页岩气等温吸附实验多为临界温度以上的吸附实验,其得到的吸附量为过剩吸附量。为了研究页岩气超临界等温吸附机理,运用重力法,在临界温度以上,分别进行了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页岩中的高压等温吸附实验。在分析经典型吸附和超临界吸附区别的基础上,通过修改的超临界等温吸附模型(Langmuir方程和微孔充填(Dubinin Radushkevich,D-R))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简单的Langmuir方程可近似拟合甲烷吸附实验数据,但精度不高,且无法拟合二氧化碳的吸附数据;将吸附相密度作为可优化参数,修改的微孔充填模型和Langmuir模型能很好地拟合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吸附数据,其中修改的微孔充填模型拟合效果最好,且回归得到的超临界甲烷吸附相密度同文献报道的一致,表明吸附气可能以微孔充填的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剩吸附量 超临界吸附 langmuir方程 Dubinin Radushkevich方程
下载PDF
煤层瓦斯含量与瓦斯压力反算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淑同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6-118,共3页
通过对煤层瓦斯压力产生原因及瓦斯储层研究,确定了煤层中瓦斯压力(含残余瓦斯压力)与瓦斯含量(包括参与瓦斯含量)的关系,煤层保持完整或较完整状态时煤层瓦斯压力可以与瓦斯含量采用朗格缪尔方程互相反算,煤层处于破碎离散状态时,则煤... 通过对煤层瓦斯压力产生原因及瓦斯储层研究,确定了煤层中瓦斯压力(含残余瓦斯压力)与瓦斯含量(包括参与瓦斯含量)的关系,煤层保持完整或较完整状态时煤层瓦斯压力可以与瓦斯含量采用朗格缪尔方程互相反算,煤层处于破碎离散状态时,则煤层以块状呈现,煤层中存在瓦斯含量但相对瓦斯压力煤层瓦斯压力与瓦斯含量不适用朗格缪尔方程互相反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层 瓦斯含量 瓦斯压力 朗格缪尔方程
下载PDF
Equilibrium of Organic Matter in Heavy Fraction for Three Long-term Experimental Field Soils in China 被引量:15
15
作者 YIN Yun-Feng CAI Zu-Co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77-184,共8页
Considerable evidence that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OM) level in agricultural soils will gradually over time reach an equilibrium state under certain bioclimatic conditions and for certain cropping systems has been ... Considerable evidence that the soil organic matter (OM) level in agricultural soils will gradually over time reach an equilibrium state under certain bioclimatic conditions and for certain cropping systems has been accumulating. Although models or long-term experiments have been used, this research used physical fractionation procedure to attain an soil OM equilibrium value. To obtain soil OM equilibrium values in the heavy fraction, typical soils from three long-term field experiments at Fengqiu and Yingtan State Key Agro-Ecological Experimental Stations in China were studied using a simple density fractionation procedure and employing the Langmuir equation. Results for the fluvo-aquic soil with organic fertilizer treatments indicated that the soil OM equilibrium value in the heavy fraction was twofold more than that in the inorganic treatments; however, for the paddy soil developed on red soil the OM equilibrium value in the heavy fraction for both treatments was almost identical. It suggested that for fiuvo-aquic soils the increased potential of OM for the heavy fraction in the long run was larger for the organic than the inorganic fertilizer applications, whereas for paddy soils developed on red soils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present OM content in the heavy fraction was at or close to this equilibrium level for all treatments, and increased potential was very limi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quilibrium value heavy fraction langmuir equation soil organic matter
下载PDF
固液界面吸附热力学参数的计算 被引量:14
16
作者 那立艳 张丽影 +1 位作者 张凤杰 华瑞年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2030-22035,共6页
目前全球水体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给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危害。吸附分离方法因具有高效、低成本、操作简便和环境友好等特点成为最常使用的污水净化技术。吸附过程中热力学参数(吉布斯自由能变ΔG 0、焓变ΔH 0及熵变ΔS 0)的测定... 目前全球水体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给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危害。吸附分离方法因具有高效、低成本、操作简便和环境友好等特点成为最常使用的污水净化技术。吸附过程中热力学参数(吉布斯自由能变ΔG 0、焓变ΔH 0及熵变ΔS 0)的测定对有效评估吸附性能及预测反应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文献报道中吸附热力学参数的计算方式非常混乱、结果可靠性较差,主要原因在于对标准平衡常数无量纲特性的理解不够深刻。Langmuir方程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等温吸附方程,通过对吸附过程中标准平衡常数(K 0)和Langmuir平衡常数(K L)的推导,明确了二者的物理意义及相互转换关系,并对文献报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更正,希望能够对吸附过程热力学参数的获得提供有效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muir 方程 经验平衡常数 标准平衡常数 热力学参数
下载PDF
蛭石的NH_4^+吸附与Langmuir方程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吴晓芙 胡曰利 +2 位作者 聂发辉 王平 李科林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6-71,共6页
 测试检验和理论分析说明在Langmuir方程应用中将平衡吸附量Qe表达为离子起始浓度C0和介质用量W0的函数时,Qe=W0qmC0/(KC+C0),方程式中系数KC不是常数,而是W0的函数并与W0呈线性相关.在蛭石铵离子吸附关系式中,Langmuir方程适用的范围...  测试检验和理论分析说明在Langmuir方程应用中将平衡吸附量Qe表达为离子起始浓度C0和介质用量W0的函数时,Qe=W0qmC0/(KC+C0),方程式中系数KC不是常数,而是W0的函数并与W0呈线性相关.在蛭石铵离子吸附关系式中,Langmuir方程适用的范围是起始浓度C0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蛭石 铵离子 langmuir方程 浓度系数 介质系数 吸附容量
下载PDF
煤层甲烷等温吸附拟合模型 被引量:13
18
作者 毋亚文 潘结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452-458,共7页
我国煤层气储量较为丰富,只有更好的了解等温吸附曲线,才能更好估计最大吸附量及采收率等。为了找到更为合适的拟合方程,对单层吸附理论的代表模型Langmuir方程和以微孔填充理论为基础的DR方程进行对比研究,并针对4种不同煤阶(Ro,max介... 我国煤层气储量较为丰富,只有更好的了解等温吸附曲线,才能更好估计最大吸附量及采收率等。为了找到更为合适的拟合方程,对单层吸附理论的代表模型Langmuir方程和以微孔填充理论为基础的DR方程进行对比研究,并针对4种不同煤阶(Ro,max介于0.60%~3.18%)煤样吸附甲烷的数据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对Langmuir方程中的VL,pL先计算后拟合,可以使两参数的物理意义更加准确,方程拟合更有意义;对DR方程中的V0进行计算,能够提高其他参数拟合的准确性;对DR方程中的p0,引用虚拟饱和蒸气压的概念,并对比5种计算方法,得出Amankwah法最为合适。通过对比Langmuir和DR方程发现,DR方程的拟合效果更好,与实际数据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等温吸附 langmuir方程 DR方程
下载PDF
Adsorptive Removal of Copper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Cross-linked Magnetic Chitosan Beads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国林 杨婥 +1 位作者 章凯 SHI Jeffrey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6期960-966,共7页
The performance of cross-linked magnetic chitosan, coated with magnetic fluids and cross-linked with ePichlorohydrin, was investigated for the adsorption of Copper (Ⅱ) from aqueous solutions. Infrared spectra of ch... The performance of cross-linked magnetic chitosan, coated with magnetic fluids and cross-linked with ePichlorohydrin, was investigated for the adsorption of Copper (Ⅱ) from aqueous solutions. Infrared spectra of chitosan before and after modification showed that the coating and cross-linking are effectiv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at different pH of solution and contact time, and appropriate conditions for the adsorption of Cu(Ⅱ) were determined. Experimental equilibrium data were correlated with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isotherms for determination of the adsorption potentia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ngmuir isotherm was better compared with the Freundlich isotherm, and the uptake of Cu(Ⅱ) was 78.13 mg·g^- 1. The kinetics of adsorption corresponded with the first-order Langergren rate equation, and Langergren rate constants were determ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orption of copper (Ⅱ) cross-linked magnetic chitosan langmuir isotherm Langergren rate equation
下载PDF
Langmuir方程在变压吸附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辜敏 陈昌国 鲜学福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总结了Langmuir方程在变压吸附分离过程设计中的应用。利用Langmuir方程从理论上阐明了混合气体组分吸附性质和组成对分离的影响及组分浓度随压力的变化情况 ,并推导了Lewis关系式。
关键词 langmuir方程 变压吸附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