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种质创新——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1
1
作者 黎裕 王天宇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8,共8页
种质创新是链接种质资源和育种的关键环节,玉米种质创新在玉米育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基于野生近缘植物、地方品种、外来群体、杂交种和自交系的玉米种质创新进展进行评述,对今后我国玉米种质创新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玉米 种质创新 野生近缘植物 地方品种 群体
原文传递
川、渝地方茶树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 被引量:7
2
作者 姚明哲 马春雷 +2 位作者 金基强 马建强 陈亮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9-425,共7页
利用自主开发的EST-SSR标记分析了四川(川)和重庆(渝)的90份地方茶树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84对EST-SSR引物在供试样本中共扩增出275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可鉴定3.3个等位位点,平均位点杂合度为0.33。90份地方品种的平均... 利用自主开发的EST-SSR标记分析了四川(川)和重庆(渝)的90份地方茶树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84对EST-SSR引物在供试样本中共扩增出275个等位位点,平均每对引物可鉴定3.3个等位位点,平均位点杂合度为0.33。90份地方品种的平均基因多样性(H)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62、0.407。比较分析表明,重庆地方茶树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略高于四川,川、渝南部(Lat.<N30°)地方茶树品种的多样性明显高于北部(Lat.≥N32°)。基于数学模型和Nei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均表明,川、渝茶树地方品种在群体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表明其可能具有不同的演化和传播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地方品种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EST-SSR
下载PDF
贵州地方水稻种质的SSR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建冲 杨翠 +2 位作者 杨世丽 余显权 周丽洁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664-3676,共13页
为探明贵州地方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53对SSR引物对来源于贵州省内多个地区的273份地方水稻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3个SSR标记共检测到182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变化范围为2〜6,平均为... 为探明贵州地方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53对SSR引物对来源于贵州省内多个地区的273份地方水稻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3个SSR标记共检测到182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变化范围为2〜6,平均为3.4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0145;Shannon信息指数变化范围为0.2620-1.5828,平均为0.7788;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1333-0.7723,平均为0.4325;多态信息含量变化范围为0.1266-0.7366,平均为0.3680。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分析将273份资源划分为2个类群,分别包含240和33份材料;Structure群体结构分析结果划分为2个类群,分别包含242和31份材料;其中262份(95.97%)材料的Q值≥0.9,仅2份材料Q<0.6,划分到混合群。群体结构分析结果与UPGMA聚类结果大致相同。综上所述,贵州地方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遗传结构基础较为单一,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贵州地方水稻种质由相同或类似的种质在各地区进行流转发展而来。本研究结果为贵州地方水稻资源的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地方品种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原文传递
水稻地方品种不同品系对田间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海伦 魏环宇 +5 位作者 杨伟 李成云 刘永胜 王云月 王扬 谢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2-150,158,共10页
‘月亮谷’是云南元阳梯田种植面积最大的地方籼稻品种,种植历史逾百年仍保持对稻瘟菌较稳定的田间抗性,我们猜测其原因与‘月亮谷’-稻瘟菌的群体互作有关。为此,本研究采用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利用稻瘟菌16对SSR引物,对从‘月亮谷’... ‘月亮谷’是云南元阳梯田种植面积最大的地方籼稻品种,种植历史逾百年仍保持对稻瘟菌较稳定的田间抗性,我们猜测其原因与‘月亮谷’-稻瘟菌的群体互作有关。为此,本研究采用群体遗传学研究方法,利用稻瘟菌16对SSR引物,对从‘月亮谷’不同单粒传纯系、‘月亮谷’自然群体、现代品种‘合系22-2’及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环境中分离到的稻瘟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以了解不同‘月亮谷’纯系对稻瘟菌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来源于梯田环境的稻瘟菌与不同水稻品种(系)的稻瘟菌群体遗传结构差异明显,梯田环境:Ht=0.1603,I=0.3238;水稻寄主群体:Ht=0.0929,I=0.2009。而且,分离自不同水稻品种(系)的稻瘟菌群体遗传结构差异也较大,Shannon’s遗传多样性指数、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和PIC的总体趋势是:‘月亮谷’感病纯系(L4、L3)>‘月亮谷’自然群体(G5)>‘月亮谷’抗病纯系(L1、L2)>‘合系22-2’(H6)。基于neighbor-joining的聚类分析发现,从环境(Y)中挑选的30株稻瘟菌和6个不同水稻寄主材料上分离到的稻瘟菌群体在相同相似系数下的遗传宗谱的数量变化趋势为:Y>L4>G5>L3>L1>L2>H6,说明现代品种对田间稻瘟菌群体产生的选择压力最大。水稻地方品种的抗病纯系群体对环境中稻瘟菌群体也产生了与现代抗性品种相类似的正向选择作用,而感病纯系和自然群体有利于稻瘟菌群体的稳定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地方品种 单粒传 稻瘟病菌 群体遗传 定向选择
下载PDF
华南四省区大豆地方品种群体遗传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费贵华 盖钧镒 马育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6,共6页
在南京夏播条件下,研究华南四省区大豆地方品种群体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遗传特点、选择潜力和性状相关、华南群体具有植株高、粒小、蛋白质含量高、油分含量低、产量低等特点。百粒重、产量遗传变异丰富,选择潜力大;品质性状遗传变... 在南京夏播条件下,研究华南四省区大豆地方品种群体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遗传特点、选择潜力和性状相关、华南群体具有植株高、粒小、蛋白质含量高、油分含量低、产量低等特点。百粒重、产量遗传变异丰富,选择潜力大;品质性状遗传变异小,选择潜力有限。全生育期是遗传变异中的最主要成分性状,且以全生育期进行的动态聚类分析分成的三类,有按春、夏、秋(冬)品种自然分类的趋势.产量与蛋白质含量负相关,与油分含量无显著相关;蛋白质含量与油分含量无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群体 遗传 华南四省区
下载PDF
基于Waxy基因序列的西南地区玉米地方品种的演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姚启伦 陈发波 +1 位作者 刘红芳 方平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38,48,共7页
以40份西南地区玉米地方品种群体为材料,对Waxy基因第9外显子和第14外显子之间的DNA序列进行测序,将测序得到的40条序列与Gen Bank中来自普通玉米、小颖玉米、墨西哥玉米和二倍体多年生玉米的20条同源序列作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来自西... 以40份西南地区玉米地方品种群体为材料,对Waxy基因第9外显子和第14外显子之间的DNA序列进行测序,将测序得到的40条序列与Gen Bank中来自普通玉米、小颖玉米、墨西哥玉米和二倍体多年生玉米的20条同源序列作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来自西南地区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的玉米地方品种群体分别有180、152、163、164个多态性位点,供试种群遗传多态性指数依次为小颖玉米>四川地方品种>墨西哥玉米>重庆地方品种>二倍体多年生玉米>贵州地方品种>云南地方品种>普通玉米。Tajima’D、Fu and Li’D和Fu and Li’F检验表明,Waxy基因是中性进化基因。比较种群间Waxy基因序列的共有多态性和固有差异,玉米地方品种与墨西哥玉米和二倍体多年生玉米间存在较高的固有差异和较低的共有多态性。Waxy基因的系统演化分析结果表明,小颖玉米、普通玉米和玉米地方品种有相近的遗传关系,小颖玉米是普通玉米和玉米地方品种的共同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WAXY基因 地方品种 群体 西南地区
原文传递
不同玉米群体间主要籽粒品质性状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利锋 曹言勇 +3 位作者 李晶晶 王浩 杜海英 李会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8-30,共3页
分析了由8份特异玉米地方品种(D1-D8)与2份玉米自交系(郑58、昌7-2)组配的不同遗传群体籽粒的品质性状,旨在发掘其优异基因。结果表明,这些特异玉米地方品种中籽粒蛋白质和油分含量较高,且不同后代群体间籽粒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 分析了由8份特异玉米地方品种(D1-D8)与2份玉米自交系(郑58、昌7-2)组配的不同遗传群体籽粒的品质性状,旨在发掘其优异基因。结果表明,这些特异玉米地方品种中籽粒蛋白质和油分含量较高,且不同后代群体间籽粒品质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导入D1和D2的群体具有较高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而导入D7和D4的群体具有较高的籽粒油分含量。可通过与其杂交、回交和自交等手段,经多代选择改良玉米自交系的相关品质性状。在对这些籽粒品质性状的选择上,应重点考虑遗传背景的作用,并适当结合世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地方品种 群体 籽粒 品质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云南地方稻种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孙建昌 余滕琼 +3 位作者 汤翠凤 曹桂兰 徐福荣 韩龙植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48,共8页
用20对SSR引物对原产于云南的16份地方稻种和2份选育品种进行单个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7.5%的地方品种群体内SSR多态性高于选育品种,而12.5%的地方品种群体内SSR标记多态性与选育品种相近。81.2%的地方稻种群体内的... 用20对SSR引物对原产于云南的16份地方稻种和2份选育品种进行单个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87.5%的地方品种群体内SSR多态性高于选育品种,而12.5%的地方品种群体内SSR标记多态性与选育品种相近。81.2%的地方稻种群体内的等位基因数(Na)和Nei基因遗传多样性指数(He)高于选育品种,而18.8%的地方品种群体内Na和He与选育品种相同或略小。水稻地方稻种群体内He的差异较大,其变异范围为0.0146~0.5117,其中,黄板所-1(1980年收集)、黄板所-2(2007年收集)、麻线谷-1(1980年收集)、麻线谷-2(2007年收集)的群体内遗传多样性较高,分别为0.2327、0.4214、0.5117和0.4489。87.5%地方品种的杂合度(Ho)明显高于选育品种;地方品种群体间遗传多样性差异很大,其中1/4的遗传差异来源于地方稻种群体内,差异极显著。RM333、RM257和RM180在供试云南地方稻种群体内的多态性、等位基因数、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百分率均较高,适用于云南地方稻种群体内遗传多样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地方品种 群体内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标记
下载PDF
太湖地区水稻地方品种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敖雁 黄丽君 +2 位作者 崔小芬 吴启 王安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73,共6页
选用90个均匀分布在水稻全基因组的SSR标记对334个太湖地区水稻地方品种进行检测,研究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结果表明:①共检测到46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5.1667个等位变异,平均PIC值为0.3566。②基于D^+统计概率(... 选用90个均匀分布在水稻全基因组的SSR标记对334个太湖地区水稻地方品种进行检测,研究品质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结果表明:①共检测到46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5.1667个等位变异,平均PIC值为0.3566。②基于D^+统计概率(P〈0.001)支持的不平衡成对位点占总位点组合数的41.32%,不平衡程度D^+〉0.5的成对位点组合数占总位点组合数的41.82%。⑧通过关联分析,共发现46个位点与卣链淀粉禽鼠、胶稠度或RVA(7个特征值)显著关联,关联标记对这些性状或指标的累积贡献率分别达48.08‰、61.49%和109.73%-175.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太湖地区 地方品种 群体结构分析 关联分析 SSR
原文传递
商品猪群体效应对纯种猪胴体性状基因组选择准确性的影响
10
作者 杨凯 卢倬达 +6 位作者 何健 张瑞琪 王素青 李克标 赵云翔 朱晓萍 郭金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43-4951,共9页
旨在探究提高杜洛克猪胴体性状基因组选择准确性的方法,为提高种猪胴体性状的基因组选择准确性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2796头杜洛克公猪和3149头杜长大商品猪的校正115 kg体重日龄(AGE115)、校正115 kg背膘厚(BF115)和校正115 kg眼肌面... 旨在探究提高杜洛克猪胴体性状基因组选择准确性的方法,为提高种猪胴体性状的基因组选择准确性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2796头杜洛克公猪和3149头杜长大商品猪的校正115 kg体重日龄(AGE115)、校正115 kg背膘厚(BF115)和校正115 kg眼肌面积(LEA115)为研究对象。构建加性动物模型和加显动物模型验证显性效应对杜洛克猪基因组选择准确性的影响;探究在参考群中对杜洛克猪与杜长大猪进行不同的组合对于杜洛克猪基因组选择准确性的影响。参考群分组如下:组1,杜洛克猪作为参考群;组2,杜长大猪作为参考群;组3,杜洛克和杜长大猪合并作为参考群。研究结果表明:加入显性效应后,AGE115基因组选择的准确性在组1、组2、组3中提高了2.84%~4.87%,杜洛克猪BF115和LEA115的基因组选择准确性在组1、组3中提高了1.37%~16.18%;组3相对于组1,在加性动物模型中BF115和LEA115的基因组选择准确性提高了6.19%~7.35%,在加显动物模型中BF115的基因组选择准确性提高了6.52%。综上,显性效应能够提升猪胴体性状的基因组选择准确性,合并杜洛克猪与杜长大猪作参考群能够提升猪部分胴体性状的基因组选择准确性,建议将合适的杂种猪群体纳入纯种猪选育的参考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洛克猪 杜长大猪 基因组选择 显性效应 参考群
下载PDF
303份甘薯地方种SSR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35
11
作者 苏一钧 王娇 +5 位作者 戴习彬 唐君 赵冬兰 张安 周志林 曹清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3-251,共9页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我国303份甘薯地方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甘薯地方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优异资源挖掘和品种改良提供了参考。利用SSR建立研究材料的0~1数据库,通过NTSYS-pc2.10软件计算Nei72遗传...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我国303份甘薯地方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甘薯地方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优异资源挖掘和品种改良提供了参考。利用SSR建立研究材料的0~1数据库,通过NTSYS-pc2.10软件计算Nei72遗传距离矩阵,将遗传距离矩阵导入MEGA 6.06,计算平均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并利用STRUCTURE2.3.4对303份地方种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30对SSR引物共检测出203条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到1~14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获得6.77条。303份材料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64,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为0.477处可以把303份材料分成11个类群,其中第Ⅺ类群在遗传距离为0.452处可分为3个亚群。群体结构分析将303份材料划分成了5个稳定的群体,群体结构划分与聚类有相似的结果,其中70份材料Q值小于0.6,属于混合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地方种 SSR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下载PDF
32份茶树地方群体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长乐 葛悦 +8 位作者 闫美琳 李慧 林青青 王璞 赵华 王明乐 王郁 郭飞 倪德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9-630,共12页
选取均匀分布于茶树15个连锁群上的30对SSR引物,对来自12个省份的32份茶树群体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以期为茶树杂交育种亲本选择和演化路线推断提供参考。研究共获得14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SSR标记检测到5.96个等位基因... 选取均匀分布于茶树15个连锁群上的30对SSR引物,对来自12个省份的32份茶树群体种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以期为茶树杂交育种亲本选择和演化路线推断提供参考。研究共获得14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SSR标记检测到5.96个等位基因,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均值为0.660。32个茶树群体Shannon’s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691~1.089,平均数为0.954;观测杂合度的范围为0.253~0.633,平均数为0.510;期望杂合度范围为0.430~0.653,平均数为0.590。供试茶树群体遗传分化系数(Fst)均值为0.205,遗传分化水平较高。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聚类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一致,供试种质可划分为四大类型,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品种 SSR分子标记 群体结构 遗传多样性 演化路线
下载PDF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Maize Landraces from the South Maize Region of China 被引量:3
13
作者 LIU Zhi-zhai GUO Rong-hua +8 位作者 ZHAO Jiu-ran CAI Yi-lin WANG Feng-ge CAO Mo-ju WANG Rong- huan SHI Yun-su SONG Yan-chun WANG Tian-yu LI Yu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10年第9期1251-1262,共12页
Understanding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landraces is important in utilization of these germplasm in breeding program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total of 143 core maize landraces from the South Maize... Understanding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landraces is important in utilization of these germplasm in breeding programs. In the present study, a total of 143 core maize landraces from the South Maize Region (SR) of China, which can represent the general profile of the genetic diversity in the landraces germplasm of SR, were genotyped by 54 DNA microsatellite markers. Totally, 517 alleles (ranging from 4 to 22) were detected among these landraces, with an average of 9.57 alleles per locus. The total gene diversity of these core landraces was 0.61, suggesting a rather higher level of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based on Bayesian method obtained the samilar result as the phylogeny neighbor-joining (N J)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whole set of 143 core landraces could be clustered into two distinct groups. All landraces from Guangdong, Hainan, and 15 landraces from Jiangxi were clustered into group 1, while those from the other regions of SR formed the group 2. The results from the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showed that both of groups possessed a similar gene diversity, but group 1 possessed relatively lower mean alleles per locus (6.63) and distinct alleles (91) than group 2 (7.94 and 110, respectively). The relatively high richness of total alleles and distinct alleles preserved in the core landraces from SR suggested that all these germplasm could be useful resources in germplasm enhancement and maize breeding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 core landraces genetic diversity population struc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