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株潭都市圈“三生空间”用地转型及生态环境效应
1
作者 张蓉 毛德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20-127,共8页
在构建“三生空间”用地类型划分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土地用地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2020年长株潭都市圈“三生空间”用地的转型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2000—2020年,长... 在构建“三生空间”用地类型划分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土地用地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2000—2020年长株潭都市圈“三生空间”用地的转型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2000—2020年,长株潭都市圈“三生空间”用地中生态用地为主要用地类型,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数量动态变化幅度大;从“三生空间”用地转型结构来看,以农业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的相互转化为主导,同时农业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大量转为工矿生产用地和城镇生活用地;长株潭都市圈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逐渐减缓的下降趋势,其中2005—2010年恶化程度最突出,研究期内低质量区和较低质量区不断扩张;影响生态环境改变的主导因素是农业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的相互转换以及城镇生活用地和工矿生产用地的对外扩展侵占了大量的林地生态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用地转型 生态环境效应 生态贡献率 长株潭都市圈
下载PDF
海口市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转型及生态服务功能演变 被引量:5
2
作者 鲍章轩 韦仕川 《上海国土资源》 2022年第4期98-104,共7页
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核密度估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索海口市“三生用地”转型的时空特征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演变的空间趋势。研究发现2009—2018年间,海口市生活用地扩张迅速,对生产用地及生态用地产生明... 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核密度估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探索海口市“三生用地”转型的时空特征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演变的空间趋势。研究发现2009—2018年间,海口市生活用地扩张迅速,对生产用地及生态用地产生明显的挤压效应,缓冲带转型十分剧烈;“三生用地”的聚集程度均有所上升,生活空间最为密集,以主城区为核心,向东、西方向显著扩张;生态空间密集程度在南部大幅提高;生产空间主要集中于龙华区中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L-L(低—低型)型聚集在北部,并呈现东西带状发展趋势,H-H(高—高型)型集中在东南部;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与年均温、森林面积、绿化覆盖率具有强关联性。研究结果可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功能分区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生态服务功能 灰色关联分析 三生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