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耦合水库群参数化方案的区域陆面水文模拟 被引量:4
1
作者 董宁澎 余钟波 +5 位作者 王浩 严登华 杨明祥 杨传国 毕吴瑕 郝少魁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70-682,共13页
中国水库数目众多,密集的水库运行和调蓄影响着陆地水循环和陆气间的水分能量交换过程,给高强度开发地区水文规律认知和水文模拟及预报带来了挑战。围绕这一问题,本研究以鄱阳湖流域及流域内千余座水库为研究对象,从水库水量平衡方程、... 中国水库数目众多,密集的水库运行和调蓄影响着陆地水循环和陆气间的水分能量交换过程,给高强度开发地区水文规律认知和水文模拟及预报带来了挑战。围绕这一问题,本研究以鄱阳湖流域及流域内千余座水库为研究对象,从水库水量平衡方程、水库蓄泄规则、多阻断扩散波汇流等方面构建了水库群参数化方案,并从地表水、地下水、蒸散发、能量通量等角度实现了其与陆面水文双向耦合模式(CLHMS)的动态耦合。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水库群参数化方案可以较好地模拟水库的蓄泄过程,提高了耦合模式在鄱阳湖流域的径流模拟精度;水库群可以使赣江、信江、抚河丰水期径流减少3.7%~6.0%,枯水期径流增加5.9%~12.6%,多年平均径流减少0.6%~1.5%;在空间分布上,水库群对流域中部和北部径流的调蓄作用相对显著。本研究所改进的陆面水文模式可以为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气象、水文、水资源交叉领域的研究提供分析工具和模型基础,从而支撑变化环境下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群参数化方案 陆面水文模式 扩散波方程 蓄泄规则
下载PDF
基于陆面水文耦合模式CLHMS的淮河流域水文过程的模拟评估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唐伟 林朝晖 +1 位作者 杨传国 骆利峰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3-476,共14页
利用最新的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再分析及观测的降水和地表气温资料驱动陆面水文耦合模式CLHMS(Coupled Landsurface and Hydrologic Model System),对淮河流域1980-2003年共24年的水文水循环过程进行了模拟... 利用最新的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再分析及观测的降水和地表气温资料驱动陆面水文耦合模式CLHMS(Coupled Landsurface and Hydrologic Model System),对淮河流域1980-2003年共24年的水文水循环过程进行了模拟,系统评估了CLHMS对淮河流域水文过程的模拟能力及其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表明,CLHMS模式对淮河流域水文过程具有良好的模拟能力,模式尤其对湿润年份流域的水量平衡以及河道流量的季节、年际变化具有很强的模拟能力,而对降水偏少的干旱年份,模式模拟的河道流量通常会高于观测实况,与实况间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而这也是导致CLHMS对流域水文过程模拟能力存在显著年代际差异的主要原因。基于三组不同降水强迫的流域水文过程模拟结果比较表明,降水驱动资料准确与否是陆面水文模拟最主要的不确定性来源之一,正是由于CFSR再分析降水与观测降水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导致CFSR降水驱动下模式模拟的淮河流域河道流量与观测存在较大的偏差,其模拟性能相对较差。进一步分析还表明,可以保持较强降水日变化的时间解集方法,也是保证合理模拟流域水文过程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水文耦合模式 水文模拟不确定性 河道流量 时间解集
下载PDF
珠江流域大尺度陆面水文耦合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永楠 林朝晖 郝振纯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9,共6页
以珠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更新陆面水文模式所需的下垫面参数数据库,建立适合于珠江流域的大尺度陆面水文耦合模式系统,并利用该模式开展了1963~2006年流域水文水循环过程的数值模拟,通过与实测流量比较,系统考察了陆面水文耦合... 以珠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更新陆面水文模式所需的下垫面参数数据库,建立适合于珠江流域的大尺度陆面水文耦合模式系统,并利用该模式开展了1963~2006年流域水文水循环过程的数值模拟,通过与实测流量比较,系统考察了陆面水文耦合模型对珠江流域水循环各分量的模拟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陆面水文耦合模式对珠江流域年平均各水循环要素具有良好的模拟能力;模式对珠江流域干流主要控制水文站的月平均流量也有较高的模拟精度,模式模拟的水量平衡系数均接近1,相关系数均高于0.84,IOA相似度系数均高于0.9;相对而言,模式对流量峰值的模拟能力还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水文耦合模式 珠江流域 水文过程模拟 水循环
下载PDF
分布式陆面-水文模型在淮河流域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范杨臻 杨国录 +2 位作者 夏倩 骆文广 祁明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1,共5页
分布式水文模型是模拟地表径流、研究流域水循环的有效手段,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高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全球植被覆盖数据、土壤结构资料等构建气象数据驱动下的分布式陆面-水文模型,根据1980-1982年淮河流域水... 分布式水文模型是模拟地表径流、研究流域水循环的有效手段,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高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全球植被覆盖数据、土壤结构资料等构建气象数据驱动下的分布式陆面-水文模型,根据1980-1982年淮河流域水文站实测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率定,采用相对误差、确定性系数和Nash效率系数作为衡量指标来验证模型的模拟精度,并对比淮河流域主要水文站实测逐日径流量与模拟值,分析该模型对洪水流量的模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分布式陆面-水文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能较好地模拟流域水文过程,可用于变化环境下的水循环过程模拟和流域水文响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 陆面-水文模型 流域水文过程
原文传递
基于陆面水文耦合模型CLHMS的黄河源区水循环模拟与分析
5
作者 孜尼哈尔.祖努尼江 杨传国 郝振纯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54,59,共5页
以黄河源区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适合于黄河源区的大尺度陆面水文耦合模式,并利用该模式开展1971-2014年该流域水文水循环过程的数值模拟,通过干流主要水文站流量资料对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率定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的水量平衡系... 以黄河源区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适合于黄河源区的大尺度陆面水文耦合模式,并利用该模式开展1971-2014年该流域水文水循环过程的数值模拟,通过干流主要水文站流量资料对模型的模拟精度进行率定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模拟的水量平衡系数接近于1,Pearson相关系数高于0.85,而纳什效率系数高于0.72,因此模式对流量峰值的模拟能力有待提高。模式模拟水循环主要要素的时空分布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性,因此该模式适用于黄河源区水文循环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水文耦合模式 黄河源区 水文循环过程模拟 水循环
下载PDF
一种区域气候模式地表产流方案的改进及数值试验 被引量:11
6
作者 丁彪 曾新民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8,共8页
本文针对陆面过程模式BATS中没有水文非均匀描述的这一缺陷,将更符合物理过程实际的考虑入渗非均匀和降水非均匀的水文模型VXM并入BATS,并将此改进后的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与MM5V3耦合。利用该区域水文气候模式模拟1990、1991和1998年夏... 本文针对陆面过程模式BATS中没有水文非均匀描述的这一缺陷,将更符合物理过程实际的考虑入渗非均匀和降水非均匀的水文模型VXM并入BATS,并将此改进后的陆面过程参数化方案与MM5V3耦合。利用该区域水文气候模式模拟1990、1991和1998年夏季风气候,对模拟结果分析得知,总体上该模式的模拟能力对入渗非均匀和降水非均匀的响应是敏感的,而且考虑入渗非均匀和降水非均匀后模式的模拟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 陆面过程模式 水文模型 入渗非均匀 降水非均匀
下载PDF
植物水分来源季节性变化对区域蒸散发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苟思 刘超 +4 位作者 贺宇欣 刘挺 李丹利 庄文化 刘铁刚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70,共8页
植物水分来源会随季节变化。在旱季表层土壤水分不充裕时,植物会逐步使用深层土壤水或地下水,而当雨季表层土壤水分充足时,植物主要使用表层土壤水。然而当前的水文模型、陆面模式和气象模型很少考虑这一现象。本文对分布式陆面-水文模... 植物水分来源会随季节变化。在旱季表层土壤水分不充裕时,植物会逐步使用深层土壤水或地下水,而当雨季表层土壤水分充足时,植物主要使用表层土壤水。然而当前的水文模型、陆面模式和气象模型很少考虑这一现象。本文对分布式陆面-水文模型Par Flow.CLM进行改进,引入以能量差为驱动的根系吸水计算方法,分析植物水分来源季节性变化对区域蒸散发模拟的影响。改进后的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区域蒸散量和土壤水动态,并能较好地再现植物对地下水的使用情况。改进模型结果显示,植物使用地下水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旱季,植物对地下水的使用是植物应对干旱的重要策略之一。对比美国加利福利亚州Tonzi实验站干旱年2008和平水年2009的结果,2008年植物使用地下水时间比2009年长53 d,用量高36%。改进模型和原模型结果对比显示:当蒸散发主要受到能量限制时,两个模型的模拟结果较为一致;但当蒸散发主要受到水量限制时,两个模型在蒸散发和深层土壤水的模拟结果上有显著差异。改进模型考虑了植物水分来源季节性变化对区域蒸散发模拟的影响,并能模拟地下水位降低对植物用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模型中植物腾发量比原模型结果高71 mm/a,占全年总腾发量的43%。若忽略植物水分来源的季节性变化,会对区域蒸散量和深层土壤水的模拟产生巨大影响,且这种影响在旱季或干旱半干旱地区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植物水分来源 根系吸水 分布式陆面-水文模型
下载PDF
VIC陆面水文模型在白莲河流域径流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宋星原 余海艳 +1 位作者 张利平 李丹颖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0-44,共5页
本文从气象与水文水资源学科交叉的角度引进VIC陆面水文模型,将其应用于湖北省白莲河流域,探讨模型在中小流域降雨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本研究利用白莲河流域DEM、植被、土壤等数字化资料,经过模型预处理,建立了白莲河流域VIC模型框架... 本文从气象与水文水资源学科交叉的角度引进VIC陆面水文模型,将其应用于湖北省白莲河流域,探讨模型在中小流域降雨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本研究利用白莲河流域DEM、植被、土壤等数字化资料,经过模型预处理,建立了白莲河流域VIC模型框架。并进行了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基本能够反映该流域的日径流水文过程,具有一定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水文模型 VIC模型 白莲河流域 径流模拟
下载PDF
耦合陆面水文模型和机器学习方法的水库径流量预报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剑飞 李勇 +4 位作者 刘俊江 钟利华 史彩霞 袁星 钟华昌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22年第1期1-7,共7页
采用智能网格预报等多种气象预报数据与陆面水文模型及机器学习方法进行耦合,以岩滩水库流域区间为例,将区间预报径流量与历史径流量数据输入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LSTM)进行水库入库径流量预报,通过对日径流量模拟试验和业务试用分析,探... 采用智能网格预报等多种气象预报数据与陆面水文模型及机器学习方法进行耦合,以岩滩水库流域区间为例,将区间预报径流量与历史径流量数据输入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LSTM)进行水库入库径流量预报,通过对日径流量模拟试验和业务试用分析,探明该方法在短期水文预报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耦合气象-水文-机器学习的径流量预报模型在率定期和验证期纳什效率系数(NSE)在0.65左右,在强降水过程训练试验中,日径流量和洪峰预报合格率≥87.5%,达到甲级预报精度标准;在业务试用中,24h、48h、72h日径流量预报合格率分别为87.3%、70.4%、75.5%,达到甲级或乙级预报精度标准,满足发布正式预报的精度要求;3次较大降水过程径流量和峰现时间预报合格率均为100%,达到甲级预报精度标准;峰值预报为66.7%,达到丙级预报标准,可用于参考性预报。将物理模型与人工智能方法进行有机耦合,可提高水文预报产品精度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陆面水文模型 机器学习 径流量预报 物理模型 人工智能
下载PDF
淮河流域历史覆被变化及其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小雨 余钟波 +1 位作者 杨传国 赵丽莉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5年第1期37-42,共6页
以淮河流域蚌埠集水区为研究区域,利用淮河流域1700、1800和2000年3种历史覆被情景,结合陆面水文耦合模型(CLHM)定量评价了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并分析了流域径流与主要覆被类型变化方式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CLHM模型可以... 以淮河流域蚌埠集水区为研究区域,利用淮河流域1700、1800和2000年3种历史覆被情景,结合陆面水文耦合模型(CLHM)定量评价了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并分析了流域径流与主要覆被类型变化方式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CLHM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淮河流域的流量过程,在研究区具有较好地适用性;三期覆被情景下主要覆被类型变化为林地转变为耕地或草地以及草地转变为耕地,此种变化导致流域总蒸发量减少了6.5%,流域出口研究期平均径流量增加了6.1%;极端覆被情况下,年均蒸发量由多到少依次为林地、草地和耕地;林地对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洪峰上,相对于耕地,林地具有削减洪峰的作用;通过分析覆被类型变化与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的相关关系,林地转变为草地以及林地转变为耕地是近400年来影响淮河流域水文过程及水资源分配的主要覆被变化因子。因此,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格局对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被变化 蒸发 径流 陆面水文模型 淮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陆面水文耦合模型的淮河流域水文模拟与极值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传国 林朝晖 +2 位作者 郝振纯 余钟波 刘少锋 《气象科技进展》 2020年第5期97-101,共5页
陆面水文耦合有助于完整理解区域陆面水循环过程及其反馈作用,揭示极端水旱灾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本文利用一个陆面水文耦合模型,结合淮河流域水文站的实测流量资料,首先验证了该模式在淮河流域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连续56 a... 陆面水文耦合有助于完整理解区域陆面水循环过程及其反馈作用,揭示极端水旱灾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本文利用一个陆面水文耦合模型,结合淮河流域水文站的实测流量资料,首先验证了该模式在淮河流域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连续56 a的长时间数值模拟,考察了模式对淮河流域水文过程及水文极值的模拟能力。基于淮河干流蚌埠站逐月模拟量和实测流量的时间序列,采用Pearson-Ⅲ型分布计算该站不同重现期的设计流量,结果表明两者均能得到较为合理的设计流量,但在极大值区,实测流量的拟合精度比基于模式模拟流量序列得到的结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面水文耦合模型 水文模拟 流量 极值分析 淮河流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