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安全的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垦潜力评价 被引量:21
1
作者 韦仕川 刘勇 +1 位作者 栾乔林 王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44-251,共8页
未利用地的开垦是土地开发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其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重要的研究方向。该文深入分析影响研究区土地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从生态安全性、自然适宜性、经济可行性3个方面构建未利用地宜耕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土地利用空... 未利用地的开垦是土地开发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其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重要的研究方向。该文深入分析影响研究区土地开发利用的各种因素,从生态安全性、自然适宜性、经济可行性3个方面构建未利用地宜耕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各评价要素空间图层进行叠加和统计分析,研究未利用地在不同条件下适宜性开发的面积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表明,东营市未利用地总规模为27.14万hm2,考虑生态因素后,可开垦的未利用地面积为7.72万hm2,所占比例为28.44%。从自然适宜性评价来看,可开垦利用的未利用地面略有减少,面积为7.49万hm2。考虑经济因素之后,可开发利用的未利用地为3.67万hm2,所占比例为13.72%。研究结论,生态因素和经济因素是制约东营市未利用地开垦的主要因素,可开发利用的未利用地为3.67万hm2。该研究结果可为东营市未利用地开发整理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地理信息系统 生态 经济 未利用地 适宜性评价 宜耕 东营市
下载PDF
Spatiotemporal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land cover in Nepal over the last 100 years 被引量:4
2
作者 Basanta PAUDEL 张镱锂 +1 位作者 李士成 刘林山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8年第10期1519-1537,共19页
In order to advanc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 research in Nepal, it is essential to reconstruct both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cover as well as scenarios that can explain these ... In order to advanc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 research in Nepal, it is essential to reconstruct both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cover as well as scenarios that can explain these changes at the national and regional levels. Because of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Nepal has changed markedly over the last 100 years. Historical data is used in this study, encompassing soils, populations, climatic variables, and topography. Data were revised to a series of 30 m grid cells utilized for agricultural land suitability and allocation models and were analyzed using a suite of advanced geographical tools. Our reconstructions for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in Nepal reveal an increasing trend between 1910 and 2010(from 151.2 × 10^2 km^2 to 438.8 × 10^2 km^2). This expanded rate of increase in agricultural land has varied between different eco, physiographic, and altitudinal regions of the country, significantly driven by population changes and policies over the period of this investigation. The historical dataset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fills an existing gap in studies of agricultural land change and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carbon cycle and climate modeling studies, as well as to impact assessments of agricultural land change in Nep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land RECONSTRUCTION land suitability for cultivation altitudinal variation Nepal
原文传递
基于自然地理要素的全球土地宜垦性数据集的研发
3
作者 张成鹏 叶瑜 方修琦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CSCD 2022年第3期386-394,V0386-V0394,共18页
基于自然地理要素构建的土地宜垦性数据是历史耕地格网化空间分配研究中重要的基础数据,其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格网化结果的可靠性。在已有相关研究中,假设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在全球或洲际等宏观尺度以同一线性关系影响宜垦性大小,存在较大... 基于自然地理要素构建的土地宜垦性数据是历史耕地格网化空间分配研究中重要的基础数据,其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格网化结果的可靠性。在已有相关研究中,假设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在全球或洲际等宏观尺度以同一线性关系影响宜垦性大小,存在较大不合理性。本研究在0.5°×0.5°格网单元下辨识了全球陆地(除南极洲)范围内气候、土壤、地形等13个自然地理要素与现代垦殖率的相关性,分区遴选与现代垦殖率显著相关的自然地理要素综合构建了全球土地宜垦性数据。结果可作为全球或洲际等大尺度历史耕地格网化空间分配研究中的一项基础数据。该数据由4个数据文件组成,以.img格式存储,空间分辨率为5′×5′,数据量为38.7 MB(压缩为1个文件,3.55 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要素 耕地覆盖 空间分异 相关性 宜垦性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生产生活视角的北方农牧交错区土地宜耕性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建 张凤荣 +1 位作者 徐艳 邱孟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3-260,共8页
北方农牧交错区是中国生态脆弱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突出,土地利用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研究该区域土地宜耕性对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科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区的科尔沁... 北方农牧交错区是中国生态脆弱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突出,土地利用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研究该区域土地宜耕性对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科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区的科尔沁左翼后旗为例,基于生态、生产、生活的视角,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土地宜耕性进行评价,表明,现状耕地中不适宜耕作的耕地面积为15 996.8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339%,因生态、生产、生活因素使得耕地不适宜耕作的面积分别为7 519.23、9 337.23、6 039.99 hm^2。建议在退耕还林工程中优先对该部分耕地进行退耕。适宜耕作的草地面积为197 195.94 hm^2,占草地总面积的32.18%,即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草地可以开发利用为耕地。但是,从土壤适宜性和地形条件两方面对适宜耕作的草地进行分析,揭示出适宜耕作的优质草地面积比例很小。为避免土地开发利用导致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荒漠化的扩张,建议在跨省域耕地占补平衡中应当优先开发利用质量较高的耕地后备资源,且需始终坚持国家统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 宜耕性评价 生产 生活 北方农牧交错区 科尔沁左翼后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