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户土地入股决策行为及其区域差异——基于江苏省的农户调查 被引量:22
1
作者 张笑寒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7-72,共6页
研究目的:揭示农户土地入股意愿决策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与Logistic模型分析。研究结果:江苏省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户土地入股决策行为不同,且影响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 研究目的:揭示农户土地入股意愿决策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研究方法:问卷调查与Logistic模型分析。研究结果:江苏省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户土地入股决策行为不同,且影响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农户参与土地股份合作的意愿决策行为存在区域差异,政府应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稳步推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入股 农户决策行为 LOGISTIC模型 区域差异
下载PDF
广东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8
2
作者 周振国 王江涛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1期5-10,共6页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新一轮农村改革的突破口。本文在分析了广东省不同发达程度地区的几种改革模式的基础上,就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性质、意义、主要特征及试行条件作了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农村改革 特征 广东
下载PDF
股份合作是获取矿业用地的基本途径 被引量:4
3
作者 康纪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7-30,51,共5页
研究目的:求证获取矿业用地的基本途径。研究方法: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逻辑归纳法。研究结果:矿业用地制度缺失。学者们提出了获取矿业用地的许多途径,但都不适合保护土地权人的利益。征收土地后出让取得,缺乏启动征收的前提;按... 研究目的:求证获取矿业用地的基本途径。研究方法: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逻辑归纳法。研究结果:矿业用地制度缺失。学者们提出了获取矿业用地的许多途径,但都不适合保护土地权人的利益。征收土地后出让取得,缺乏启动征收的前提;按照国外经验承租获地,有损于弱势的土地权人;清朝末期矿业用地的"股份合作"是应当继承的基本途径。研究结论: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政策创新为股份合作开辟了道路,股份合作的综合性收益是制度变迁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矿业用地 土地流转 股份合作
下载PDF
论股份合作改革中“性别化”的土地权利——基于女性主义视角的研究个案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晓莉 张潮 李慧英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48-55,共8页
随着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改革的推进,妇女个体的合法权益屡屡遭到剥夺。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农嫁女"的合法土地权利受侵,属于公共行政管理问题,而非单一的妇女问题。它不仅侵害了妇女的合法权利和身心健康,也对国家推行城乡一... 随着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改革的推进,妇女个体的合法权益屡屡遭到剥夺。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农嫁女"的合法土地权利受侵,属于公共行政管理问题,而非单一的妇女问题。它不仅侵害了妇女的合法权利和身心健康,也对国家推行城乡一体化改革形成强大阻力。明确并完善农村集体组织成员资格的界定标准和操作规则,保障弱势妇女群体参与村民自治,强化推行性别平等的村规民约修订,弱化农村传统的社会性别偏好,有助于应对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股份合作 农嫁女 女性主义视角 湖北洪湖
下载PDF
巩固与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孔川 陈宁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5-49,共5页
1978年的农村改革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加快了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也是村民自治的现实基础。承包责任制的经营方式与市场化、规模化的现代农... 1978年的农村改革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加快了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也是村民自治的现实基础。承包责任制的经营方式与市场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存在矛盾,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要求对其进行制度创新,从而长期巩固和坚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包责任制 土地产权 土地股份合作社 经济合作组织
下载PDF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实践与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杜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67-69,共3页
我国传统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实践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现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平均承包经营的弊病。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化实践的... 我国传统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存在许多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实践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现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平均承包经营的弊病。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化实践的基础上,对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股份合作制进行了绩效评价,提出了完善农村集体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土地 股份制合作制 实践 评价
下载PDF
土地非农化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薛宝贵 何炼成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60-63,共4页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土地非农化成为必然趋势。就土地非农化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对现有增值收益利益分配格局进行分析,提出新的利益分配格局构建;主张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事关稳定大计,应以政府为主导,给予失地农民优...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土地非农化成为必然趋势。就土地非农化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对现有增值收益利益分配格局进行分析,提出新的利益分配格局构建;主张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事关稳定大计,应以政府为主导,给予失地农民优惠政策措施,且要尊重农民的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差地租 集约用地 增值收益 股份合作制
下载PDF
农户视角的土地股份合作潜在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晶 王文昌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145-150,共6页
基于榆次区576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选取11个指标对影响农户土地入股决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李克特量表,分析了当前农户对合作社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土地股份合作的认识程度、土地入股的生产前景及经济收益预... 基于榆次区576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选取11个指标对影响农户土地入股决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李克特量表,分析了当前农户对合作社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土地股份合作的认识程度、土地入股的生产前景及经济收益预期、户主受教育水平、劳动力人数、家庭非农就业比、村集体态度、可模仿对象的反馈7个因素对农户入股选择影响显著;农户对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满意度低。基于以上分析,对潜在风险进行了识别,主要包括风险认知与应对行为不足、失业风险、利益损失风险、生存风险、农村社会风险,并针对存在的风险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股份合作 农户视角 风险防范
下载PDF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公众参与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法威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61-264,共4页
针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的构建问题,从参与主体的划分、公众参与的模式、公众参与的内容及权力制衡机制四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地股份合作制准备阶段、方案编制阶段、方案实施阶段,参与主体与参与内容均有所侧重... 针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的构建问题,从参与主体的划分、公众参与的模式、公众参与的内容及权力制衡机制四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地股份合作制准备阶段、方案编制阶段、方案实施阶段,参与主体与参与内容均有所侧重,要实现主体间的相互制约,必须健全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内外部权力制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土地股份合作 公众参与 机制 权力制衡
下载PDF
我国农地股份合作制的法律问题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建 唐启光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7-20,共4页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是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一种表现。当前出现了5种主要的土地改革模式,土地股份合作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农地股份合作制度尚存在一些问题,从法律的视角出发,应明确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明晰农地使用权的...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是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创新的一种表现。当前出现了5种主要的土地改革模式,土地股份合作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国农地股份合作制度尚存在一些问题,从法律的视角出发,应明确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法律地位,明晰农地使用权的产权界定,调整土地方面的相关立法,完善治理结构和风险保障机制,制定扶持农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优惠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股份合作 土地产权
下载PDF
山丘区土地开发经营股份合作制对景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传荣 束怀瑞 高祥伟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4-88,共5页
土地开发经营股份合作制对山丘区土地的景观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应用MapGis软件对平邑县资邱乡开发区的景观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包括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景观破碎化指数、斑块起源分类等。结果表明:受土地开发利用制度和人... 土地开发经营股份合作制对山丘区土地的景观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应用MapGis软件对平邑县资邱乡开发区的景观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包括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景观破碎化指数、斑块起源分类等。结果表明:受土地开发利用制度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开发区的景观多样性较低,景观破碎化程度很低,均匀度很高;引进斑块形状较为规则,分维数较小;斑块类型面积分布很不均匀,引进斑块的比例最大;廊道的比例和分布较合理。这些结论为未来的土地经营股份合作制的推广和土地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景观生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 股份合作制 景观格局 MAPGIS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农民土地入股影响因素及推进难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晶 王文昌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9期54-58,共5页
为揭示欠发达地区农民土地入股的影响因素及推进难点,引导农民带地入股,以确保土地股份化的顺利推进。基于榆次区北田镇139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选取9个指标进行土地入股意愿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 为揭示欠发达地区农民土地入股的影响因素及推进难点,引导农民带地入股,以确保土地股份化的顺利推进。基于榆次区北田镇139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选取9个指标进行土地入股意愿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成员非农就业比、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认识程度、可模仿对象入股反馈、对存在风险的态度6个因素对农民入股意愿影响显著;家庭年均净收入、农地面积、农地数量3个因素对农民入股意愿影响不显著。农民土地入股意愿既受家庭内部实际情况影响,也受外部其他因素影响。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应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探讨土地入股的推进难点,并提出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土地入股意愿的相关建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土地入股 农民意愿 LOGISTIC模型 北田镇
下载PDF
土地开发经营组织制度的分析——以平邑县资邱乡为例
13
作者 武玉欣 刘金文 张兰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1年第3期114-115,共2页
对土地开发经营组织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调查。分析了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各种矛盾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土地开发经营股份合作社 。
关键词 组织制度建设 土地开发 股份合作社
下载PDF
双合作社模式下农地信托法律关系主体研究
14
作者 马静 李蕊 《科教文汇》 2017年第22期188-190,共3页
当下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着农地资源利用不充分和资金供给不足的双重困境,在新一轮土地改革背景下,安徽、江苏、贵州、河南、黑龙江、宁夏等地纷纷开始探索以信托机制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以北京水漳为代表的双合作社农地信托模式坚守了土地... 当下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着农地资源利用不充分和资金供给不足的双重困境,在新一轮土地改革背景下,安徽、江苏、贵州、河南、黑龙江、宁夏等地纷纷开始探索以信托机制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以北京水漳为代表的双合作社农地信托模式坚守了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同时尊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的意愿,并且为农业经营融入社会资本。但是,作为农地流转融资机制创新,在实践中双合作社模式下的农地信托法律关系亟待明定,尤其是对于信托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身份厘定还存在诸多法律问题,不仅蕴含法律风险也极易引发社会风险,严重滞碍农地信托实践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系统梳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信托 土地股份合作社 农地信托委托人 农地信托受益人
下载PDF
土地规模经营的新探索——山东省东平县土地股份合作社调查
15
作者 牛家保 《泰山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1-14,共4页
土地分散经营,见不到规模效益,农民增收难;农村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自愿流转土地,但土地收益低;村集体长期没有收入,无钱办事,使村庄有效治理陷入困境,成为当前农村改革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山东省东平县通过土地股份合作路子,进行了积... 土地分散经营,见不到规模效益,农民增收难;农村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自愿流转土地,但土地收益低;村集体长期没有收入,无钱办事,使村庄有效治理陷入困境,成为当前农村改革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山东省东平县通过土地股份合作路子,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股份合作 东平县
下载PDF
土地合作社制度下的收益分配主体间演化博弈分析
16
作者 陈美招 郑荣宝 张雅琪 《社会科学前沿》 2019年第1期167-174,共8页
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从根本上转变农村集体土地现有的经营方式,提高了村民收入,但是由此引发的土地收益分配不公平问题却日益严重。本文以广州市天河区龙洞村为例,基于复制者动态模型建立了政府、经济联社及村民之间的收益矩阵,并采用雅... 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从根本上转变农村集体土地现有的经营方式,提高了村民收入,但是由此引发的土地收益分配不公平问题却日益严重。本文以广州市天河区龙洞村为例,基于复制者动态模型建立了政府、经济联社及村民之间的收益矩阵,并采用雅格比迭代法对该模型均衡点的稳定性进行演化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当三群体收益矩阵方程的均衡点到达[1,0,0]时,系统方程处于稳定状态,政府、经济联社及村民所做出的策略组合为{监管,不可持续经营,保持缄默},从该策略组合中可以看出,政府虽有采取监管措施,却容易导致经济联社经营不规范、村民维权意识淡薄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股份合作 收益分配 利益主体 演化博弈
下载PDF
延续壮大南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的对策分析
17
作者 马亮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2-65,共4页
近年来,南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所呈现的合作规模扩大、合作范围拓宽、合作质量提升等特点,有效加快了全市农业现代化进程;但同时经济实力薄弱、组织机制欠缺、合作层次不高、内部运行失范等问题的出现又阻碍了其进一步壮大。在总结前期... 近年来,南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所呈现的合作规模扩大、合作范围拓宽、合作质量提升等特点,有效加快了全市农业现代化进程;但同时经济实力薄弱、组织机制欠缺、合作层次不高、内部运行失范等问题的出现又阻碍了其进一步壮大。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出只有在政府扶持、组织规范、社会参与、融入市场等途径的共同作用下,农民合作经济良好的发展态势才能得以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 土地股份合作 组织机制 教育培训
下载PDF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户收入效应——基于江苏省苏南地区的农户调查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笑寒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0-117,共8页
本文以江苏省苏南地区的农户实地调查为依据,运用政策与工程评估中的"倍差法"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户收入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可以提高农户家庭人均总收入、人均非农业收入,但其影响作用不太显... 本文以江苏省苏南地区的农户实地调查为依据,运用政策与工程评估中的"倍差法"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农户收入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可以提高农户家庭人均总收入、人均非农业收入,但其影响作用不太显著,对农户人均农业纯收入和人均种植业纯收入的作用也很小。要想持续发挥该项制度对农户的增收效应,必须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走现代农业、效益农业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 农户收入 倍差法 苏南地区
原文传递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解释与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成 吴群 万丽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研究了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效益,并对其形成因素进行比较静态分析。主要的结论是:土地股份合作制理论上能够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而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配置、农民就业风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土地级差收益... 研究了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效益,并对其形成因素进行比较静态分析。主要的结论是:土地股份合作制理论上能够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率;而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配置、农民就业风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土地级差收益的分配是导致该制度产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股份合作制 规模效益 土地级差收益
下载PDF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展模式及路径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方斌 陈健 蒋伯良 《上海国土资源》 2012年第4期7-11,共5页
改革开放30年,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已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土地股份制的概念与发展模式应逐步回归,"破"其弊,"立"其优。研究认为,树立以土地家... 改革开放30年,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已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土地股份制的概念与发展模式应逐步回归,"破"其弊,"立"其优。研究认为,树立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大土地股份制的理念,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扶持与技术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单元的农村合作社体系,完善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的各种服务,才是有效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最有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股份合作制 发展模式 实施路径 农村经济 土地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