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8年~2003年内蒙古地区土地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32
1
作者 郭建坤 黄国满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4-89,共6页
本文以10天合成的SPOT VEGETATION(VGT)NDVI时序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NDVI的年均值、均值变化的标准方差以及年际间的变化率等指标分析了1998至2003年内蒙古地区土地覆被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6年间土地覆被动态变化明显的... 本文以10天合成的SPOT VEGETATION(VGT)NDVI时序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NDVI的年均值、均值变化的标准方差以及年际间的变化率等指标分析了1998至2003年内蒙古地区土地覆被动态变化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6年间土地覆被动态变化明显的区域占整个内蒙古地区的39%,主要集中在阴山以北的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高原地区以及鄂尔多斯高原的西部.对内蒙古地区12个盟市中五个变化等级的区域面积占各区面积的比例进行统计显示,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乌海市和包头市的变化较大,其中乌兰察布和锡林郭勒两个盟中都有近一半的区域(47%)为动态变化很大或较大的地区;连续6年的年均NDVI变化表现为前4年连续减少,年际间的变化率约为5%~6%,从2002年开始有明显改善,但总体上2003年全区的年均NDVI与1998年相比仍减少了10.5%;在耕地、林地、灌木和草地中,变化最大的是草地,在变化剧烈的地区,草地面积占了82%以上.在整个草地中有近33%的地方变化很大或较大,相比之下,林地变化较小或几乎没有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 动态监测 植被指数 spot VEGETATION
下载PDF
重庆市典型县撂荒耕地图斑的提取与验证 被引量:27
2
作者 史铁丑 徐晓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61-267,共7页
耕地撂荒在国际和国内众多区域都有分布,而且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撂荒地块的提取是进一步研究耕地撂荒状况的基础。该文详细阐述了重庆市典型县的撂荒耕地地块的提取过程,利用2期耕地图层叠加,剔除退耕还林和森林工程图斑,得到撂... 耕地撂荒在国际和国内众多区域都有分布,而且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撂荒地块的提取是进一步研究耕地撂荒状况的基础。该文详细阐述了重庆市典型县的撂荒耕地地块的提取过程,利用2期耕地图层叠加,剔除退耕还林和森林工程图斑,得到撂荒耕地分布图,在此基础上得出了重庆市典型县的耕地撂荒状况。将随机抽样提取的撂荒耕地图斑与Google Earth影像验证,撂荒耕地图斑提取的正确率达到85.3%,该方法用于提取山区的撂荒耕地是可行的。研究发现,2011年石柱、巫山和酉阳3县的耕地撂荒率分别为14.0%、19.9%和19.2%,整体上3县的平均撂荒率为18.0%,撂荒耕地总面积为5.6万hm2。撂荒耕地以旱地为主,占总撂荒地面积的82.4%,旱地撂荒率为20.4%,水田撂荒率为11.5%。3县中,巫山县和酉阳县的撂荒率高于石柱县;而且,在水田撂荒方面,巫山县和酉阳县的水田撂荒率也明显高于石柱县,3县的水田撂荒率分别为17.2%、13.9%与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提取 验证 撂荒率 图斑 撂荒耕地
下载PDF
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插值进行土地整理项目前期平整土方量的计算 被引量:19
3
作者 柯晓山 张玮 +1 位作者 王荣静 张春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3-247,共5页
土地整理项目前期,要求快速高效地计算平整土方量。该文在一般现有地形图等高线与高程点的资料基础上,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插值的方式进行等值线插值,基于插值后的等值线,采用不规则三角网剖分插值的方式进行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并计算土... 土地整理项目前期,要求快速高效地计算平整土方量。该文在一般现有地形图等高线与高程点的资料基础上,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插值的方式进行等值线插值,基于插值后的等值线,采用不规则三角网剖分插值的方式进行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并计算土方量。根据实测数据,数字高程模型精度符合要求,据此进行土方量的计算具有一定的精度,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土方量估算 不规则三角网插值 数字高程模型 等高线 高程点
下载PDF
国外土地政策研究:价值导向、特征和热点 被引量:7
4
作者 汤志林 陈芬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68-72,共5页
本文主要回顾了国外近二十年来土地政策研究概况。在理解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尝试着从价值导向、特征和热点等三个方面对国外土地政策研究进行综述,并形成一些整体性的结论。在简单认识国外近二十年来土地政策研究脉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 本文主要回顾了国外近二十年来土地政策研究概况。在理解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尝试着从价值导向、特征和热点等三个方面对国外土地政策研究进行综述,并形成一些整体性的结论。在简单认识国外近二十年来土地政策研究脉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同时,对我国土地政策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政策 价值导向 特征 热点
下载PDF
宁夏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帅 顾艳文 +4 位作者 陈锦平 曾成城 魏虹 李昌晓 李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2-49,共8页
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基于多期Landsat-TM卫星遥感影像,对宁夏黄河流域1985-2010年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1985-2010年间流域主导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和耕地;面积呈增加变化的是林地、水域、建设用地和耕地,... 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基于多期Landsat-TM卫星遥感影像,对宁夏黄河流域1985-2010年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1985-2010年间流域主导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和耕地;面积呈增加变化的是林地、水域、建设用地和耕地,呈减少变化的是草地和未利用地,变化最剧烈的是建设用地.2)不同土地类型间的转移变化主要体现在草地向耕地、未利用地向草地和耕地以及耕地向建设用地和草地的转变.3)1985-2000年和2000-2010年两个时段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别为0.26%和0.56%,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动态度较大的区域均分布在流域北部和中东部,后期强度和范围也均明显强于前期.4)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热点地区在1985-2000年有4个,2000-2010年增加到9个,主要是耕地和建设用地增加变化的热点,均分布于流域中部和北部.5)在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中,自然因素制约着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和转变,而人为因素对其变化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因此要充分考虑各种人为和自然因素,合理地对未来土地进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黄河流域 土地利用 热点地区 驱动力
下载PDF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调查和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思阳 陈存义 《北京测绘》 2008年第1期46-48,共3页
结合乐清市土地调查的具体实践,对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调查和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作为信息源,应用3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调查和动态监测。可改变传统工作方式,把大量艰苦的野外作业变成室内作业,不... 结合乐清市土地调查的具体实践,对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调查和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作为信息源,应用3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调查和动态监测。可改变传统工作方式,把大量艰苦的野外作业变成室内作业,不仅省时、省力、成本低,且客观性和科学性强。所获得的数据易于转换为GIS数据格式,而且能及时、全面、准确地获得土地变化信息,具有常规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土地利用 3S技术 卫星遥感影像 图斑
下载PDF
云南省陆地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的NDVI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鲁韦坤 李湘 +1 位作者 余凌翔 朱勇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3期71-77,共7页
研究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空变化特征,不仅可揭示基准年以来各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而且可为云南不同生态区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SPOT-VEGETATION NDVI数据,利用一元回归和相关分... 研究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空变化特征,不仅可揭示基准年以来各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而且可为云南不同生态区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SPOT-VEGETATION NDVI数据,利用一元回归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在ArcGIS平台下分析1999-2013年云南NDVI时空变化的基础上,以2000年云南陆地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为基准年,重点分析植被指数变化显著区域的各类陆地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类型NDVI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云南省国土面积六成以上区域的植被指数出现了显著的上升趋势,局部地区出现了下降趋势,其中,昆明、玉溪、红河、大理、德宏5个州(市)和曲靖市南部植被指数上升不明显,显著下降的区域主要是滇中地区;普洱市出现大面积连片上升区。植被指数上升的主要生态类型是农田、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下降的是聚落、水体和湿地生态系统;从土地利用类型看,植被指数上升面积比例较高的是旱地、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和高覆盖度草地,下降面积比例较高的是城镇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分析结果可为云南省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土地利用 spot-VEGETATION NDVI
下载PDF
土地利用调查中SPOT5卫星遥感数据处理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杨薇玉 张述清 向更明 《地矿测绘》 2007年第2期44-46,共3页
土地利用调查中,遥感数据被作为调查的基础数据源,开始取代传统的航片或地形图,以SPOT5数据应用最多。基于此,介绍了SPOT5卫星遥感数据的特点,并结合土地利用调查的有关要求,对SPOT5卫星影像数据的正射校正、影像融合、彩色合成等方法... 土地利用调查中,遥感数据被作为调查的基础数据源,开始取代传统的航片或地形图,以SPOT5数据应用最多。基于此,介绍了SPOT5卫星遥感数据的特点,并结合土地利用调查的有关要求,对SPOT5卫星影像数据的正射校正、影像融合、彩色合成等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 spot5 正射校正 影像融合 数据处理 正射遥感影像图
下载PDF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SPOT5影像正射纠正方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华茂 陈涛 +2 位作者 杨健 任国业 魏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87-90,共4页
本文结合3S技术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的应用实践,以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为研究区,探讨了高分辨率SPOT5卫星影像正射纠正的应用方法,对影像纠正精度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研究表明,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定要求对SPOT5 2.5m影像进行正射纠正,其... 本文结合3S技术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的应用实践,以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为研究区,探讨了高分辨率SPOT5卫星影像正射纠正的应用方法,对影像纠正精度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研究表明,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定要求对SPOT5 2.5m影像进行正射纠正,其精度可以满足1∶1万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更新调查 spot5 正射纠正
下载PDF
The 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Regional Land Use Change and Eco-environmental Responses in Jiangsu, China 被引量:6
10
作者 LV Ligang LI Yongle SUN Yan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7年第3期268-276,共9页
Land use change and its eco-environmental responses are foci in geographical research. As a region with uneven economic development, land use change and eco-environmental responses across Jiangsu Province are relevant... Land use change and its eco-environmental responses are foci in geographical research. As a region with uneven economic development, land use change and eco-environmental responses across Jiangsu Province are relevant to China's overall development pattern. The external function of regional land use changes during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d a novel classific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dominant function of land use according to "production-ecology-life", and then analyzed land use change and regional eco-environmental responses from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om 1985 to 2008, land use change features in Jiangsu were that productive land area decreased and eco- logical and living land areas increased. Land use changes in southern Jiangsu were the most dramatic. In southern and central parts of Jiangsu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unction weakened and urban life service function strengthened; in northern Jiangsu, the mining production function's comparative advantage highlighted that the rural life service function was weake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decreased slightly in Jiangsu and its three regions. The maximum contribution rate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change occurred in southern Jiangsu and the minimum rate was located in the north. Eco-environmental quality deteriorated in southern and central Jiangsu, related to expanding construction land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deterioration in northern Jiangsu is probably due to 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The main reason for improvements in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is tha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land was converted to water ecological land across Jiangs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change land dominant function cold/hot spot analysis complete decomposition meth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nefits Jiangsu Province
原文传递
Shape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Parcels for Land Consolidation Priorities in Tekirdag Province,Turkey
11
作者 Bahadir ALTURK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93-105,共13页
Shape irregularity,a sub-factor of parcel fragmentation is a problem that hinders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is solved using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Determination of the parcel shape degree contributes significan... Shape irregularity,a sub-factor of parcel fragmentation is a problem that hinders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is solved using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Determination of the parcel shape degree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spatial prioritization where there is also a high probability of achieving positive effects of consolidation projects.This study aims to determine the shape degree of the agricultural parcels both at singular and rural county scales in Tekirdag Province,Turkey in 2020 by combining the parcel shape index(PSI) with the minimum bounding geometry index(MBG) to improve parcel scores.Hot-spot zones of the highly irregular and near optimum parcels were also determined using Getis-Ord G_(i)^(*) statistic.The parcel degrees were classified into four categories,namely highly irregular,irregular,regular and near optimum.The obtained unweighted scores of the parameters exhibit deviations from the expected values.After weighting by pairwise comparison,the values approached ideal scores.Among 346 740 parcels,53% were highly irregular and irregular and 47% were regular and near optimum shapes after weighting whereas these were 70% and 30%,respectively before weighting.The average parcel degree of 63 rural counties was regular while the average parcel degree of the remaining 264 rural counties was irregular.The combined use of PSI and MBG index improved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arcel shape score.It could be suggested to use as a tool in land consolidation priorit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consolidation priority parcel shape index(PSI) minimum bounding geometry(MBG)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 hot-spot analysis Tekirdag Province TURKEY
下载PDF
Spatial assessment of forest cover and land-use changes in the Hindu-Kush mountain ranges of northern Pakistan 被引量:5
12
作者 Sami ULLAH Muhammad FAROOQ +3 位作者 Muhammad SHAFIQUE Muhammad Afra SIYAB Fazli KAREEM Matthias DEES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7期1229-1237,共9页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and natural processes are continuously altering the mountainous environment through deforestation, forest degradation and other land-use changes. It is highly important to assess, monitor and ...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and natural processes are continuously altering the mountainous environment through deforestation, forest degradation and other land-use changes. It is highly important to assess, monitor and forecast forest cover and other land-use change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conservation of mountainous environment. The present study deals with the assessment of forest cover and other land-use changes in the mountain ranges of Dir Kohistan in northern Pakistan, using high resolution multi-temporal SPOT-5 satellite images. The SPOT-5 satellite images of years 2004, 2007, 2010 and 2013 were acquired and classified into land-cover units. In addition, forest cover and land-use change detection map was developed using the classified maps of 2004 and 2013. The classified maps were verified through random field samples and Google Earth imagery(Quick birds and SPOT-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period 2004 to 2013 the area of forest land decreased by 6.4%, however, area of range land and agriculture land have increased by 22.1% and 2.9%, respectively. Similarly, barren land increased by 1.1%, whereas, area of snow cover/glacier i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21.3%. The findings from the study will be useful for forestry and landscape planning and can be utilized by the local, provincial and national forest departments; and REDD+ policy makers in Pakist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 cover changes land use changes Remote sensing Hindu-Kush Mountain regions spot satellite images
下载PDF
内蒙古耕地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生态修复分区
13
作者 舒翰俊 范顺祥 +4 位作者 姜亚东 王立群 李经纬 宇振荣 刘云慧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95-906,共12页
诊断识别耕地面临的生态风险是开展耕地生态修复、保障耕地生态安全的先决条件。以“自然-社会-景观”多维度空间量化内蒙古耕地景观生态风险影响因子,通过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完成耕地景观生态风险综合评价,以及各影响因子权重的量化;基... 诊断识别耕地面临的生态风险是开展耕地生态修复、保障耕地生态安全的先决条件。以“自然-社会-景观”多维度空间量化内蒙古耕地景观生态风险影响因子,通过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完成耕地景观生态风险综合评价,以及各影响因子权重的量化;基于评价结果,分析生态风险空间聚集特征,识别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并提出修复对策。结果表明:①内蒙古耕地景观生态风险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耕地景观破碎化、工矿污染、水资源胁迫和生境质量差是主要的生态问题。②耕地斑块分布集中、局部斑块面积大且完整、或沿河流分布时,其景观生态风险较低;耕地斑块分布零散、局部斑块破碎或处于大面积耕地的边缘时,其景观生态风险较高。③耕地景观生态风险低值显著聚集于嫩江流域、西辽河流域、河套平原以及土默川平原西部,是显著的冷点区域;高值显著聚集于内蒙古南部,是显著的热点区域。将热点区域划定为重点修复区,建议实施耕地破碎化整治、农田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修复工程;不显著区域划定为农田保育区,重点加强农田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业空间植被覆盖率;冷点区域划定为农业发展区,主要发展绿色农业,推进种养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生态风险 耕地 空间主成分分析 热点 冷点 生态修复 内蒙古
下载PDF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中评价单元的划分——以宣恩县晓关乡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冬妹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7年第5期558-562,共5页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中评价单元是最基础的评价单位,对工作区评价单元进行划分是核心内容。以宣恩县晓关乡为例,采用评价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质背景图相叠加为主要方法,并按照采样单元格进行进一步分割和合并,能更合理真实地反...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工作中评价单元是最基础的评价单位,对工作区评价单元进行划分是核心内容。以宣恩县晓关乡为例,采用评价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地质背景图相叠加为主要方法,并按照采样单元格进行进一步分割和合并,能更合理真实地反映评价区的土地地球化学质量,为土地规划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准确的地球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单元 地质界线 土地质量 图斑 宣恩晓关乡
下载PDF
海涂土壤盐斑观测及大麦棉花耐盐性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余同海 施彩仙 +1 位作者 吴玉卫 施茂荣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201-204,共4页
作者于1992年对上虞市新围海涂土壤的盐斑中心及外围含盐状况和大麦、棉花的生长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以氯化钠为主的滨海盐土,心底土含盐量高。0~20cm土壤盐分变化快,难以作为作物的耐盐指标。0~100cm土壤含盐量... 作者于1992年对上虞市新围海涂土壤的盐斑中心及外围含盐状况和大麦、棉花的生长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以氯化钠为主的滨海盐土,心底土含盐量高。0~20cm土壤盐分变化快,难以作为作物的耐盐指标。0~100cm土壤含盐量相对稳定,大麦在0.25%以下能正常生长,棉花在0.3%以下能正常生长,可作为制订种植计划时作物耐盐的土壤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涂土壤 盐斑 大麦 棉花 耐盐性
下载PDF
基于SPOT 5多光谱影像和近期航摄影像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冯秀丽 王珂 张苏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88-191,共4页
在国内外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与应用中,受遥感影像分辨率的限制,能满足较大比例尺的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还较少。该文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区域内一块试验区为例,利用SPOT5多光谱影像,结合近期航片,通过特征变异法,进行1∶1万土地... 在国内外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研究与应用中,受遥感影像分辨率的限制,能满足较大比例尺的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还较少。该文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区域内一块试验区为例,利用SPOT5多光谱影像,结合近期航片,通过特征变异法,进行1∶1万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航片与卫片融合的新方法,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监测 spot5 近期航摄影像 影像融合 特征变异
下载PDF
3S技术支持下的北京市土地利用数据库变更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应辉 张玮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8期540-543,共4页
为了保持土地利用数据的现势性,北京市在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之后每年都会以区县为单位进行土地利用数据库变更工作。以北京市为例,采用SPOT-5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基于GPS的精确定位功能,结合GIS数据操作、管理、显示等的良好功能以及背... 为了保持土地利用数据的现势性,北京市在土地利用数据库建立之后每年都会以区县为单位进行土地利用数据库变更工作。以北京市为例,采用SPOT-5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基于GPS的精确定位功能,结合GIS数据操作、管理、显示等的良好功能以及背景数据知识,对北京市的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了变更。该方法发挥了航空遥感技术的优势,在GPS实地测量和土地利用数据库的支持下,用GIS集成数据,从而完成了对北京市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和数据库的及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3S技术 spot-5 数据库变更
下载PDF
P5和SPOT5影像在全国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玲 赵牡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69-273,I0004,共6页
利用不同传感器、不同时相但具有相同分辨率的影像各自特点提取地物,可以达到较好的解译效果。首先对P5影像进行正射校正,与SPOT5影像精确配准。根据不同地物在SPOT5与P5影像上的影像特征分别建立解译标志并进行对比,通过比较根据SPOT5... 利用不同传感器、不同时相但具有相同分辨率的影像各自特点提取地物,可以达到较好的解译效果。首先对P5影像进行正射校正,与SPOT5影像精确配准。根据不同地物在SPOT5与P5影像上的影像特征分别建立解译标志并进行对比,通过比较根据SPOT5提取地物和SPOT5与P5二者共同使用提取地物与外业实地调查相比的精度,发现利用现势性好的经过校正后的P5影像与SPOT5配合使用,勾绘道路,耕地,工矿用地和新增地物的边线,可以提高解译精度,为外业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而对于其他地类如林地、灌木林地、草地等,则需根据光谱信息丰富的SPOT5进行解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 遥感 土地利用 spot5 P5 几何校正 解译
下载PDF
中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研究的源起、演进、热点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文慧 彭文龙 张远索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0年第12期1357-1362,共6页
以"土地用途管制"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主题检索,共获取645篇有效样本文献,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样本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探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源起、演进、热点与展望。结果表明:①... 以"土地用途管制"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主题检索,共获取645篇有效样本文献,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样本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探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源起、演进、热点与展望。结果表明:①作者和机构合作紧密度有较大提升空间。②样本文献关键词分为5个聚类,分布集中,研究内容整体性强。③相关研究分为前期起步、中期发展和后期过渡阶段,主要集中在制度完善和演进历程等方面。我国目前已实现由单要素管制到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转型,亟待构建集国土空间开发许可、用途变更审批、利用监管于一体的制度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Cite Space 演进 热点
下载PDF
旅游用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集约度-协调度研究——以江西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细嘉 谌欣 王佳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4-119,共6页
旅游活动范围的拓展和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张,增加了旅游用地需求,一些文化遗产地和自然生态区的旅游用地开发建设活动,已经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通过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选取江西省10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行分析,探... 旅游活动范围的拓展和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张,增加了旅游用地需求,一些文化遗产地和自然生态区的旅游用地开发建设活动,已经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通过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发展模型,选取江西省10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行分析,探讨其旅游用地的集约程度以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两者的协调发展程度。研究表明,10个风景区的旅游用地集约度略有差别,总体基本保持在中等水平;旅游用地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协调情况虽有所不同,但整体协调程度中等。在此结果分析上,提出了两大改善与提高风景名胜区旅游用地集约度-协调度的建议:一是针对经济滞后型景区,多元化挖掘存量旅游用地潜力;二是针对环境滞后型景区,将生态保护意识和方法融入旅游建设与经营各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用地 集约度 协调度 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 风景名胜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