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流域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07
1
作者 唐常春 孙威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87-1598,共12页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开发格局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基础,开展长江流域国土空间综合评价,可以加强和深化对流域国土空间合理开发的科学认知,指导流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实践。根据"3步骤4原则"首次界定长江流域覆...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开发格局优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基础,开展长江流域国土空间综合评价,可以加强和深化对流域国土空间合理开发的科学认知,指导流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实践。根据"3步骤4原则"首次界定长江流域覆盖的县级行政区域范围,从长江流域实际出发,采用Delphi与AHP方法,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724个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的长江流域综合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知识与GIS空间聚类方法进行单因子分级评价,运用动态加权求和法建立测度模型开展综合评价,构建耦合差系数模型进行人口—经济空间耦合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流域开发约束总体水平较高,高值区(V^VIII级)主要分布在上中游地区。开发强度和开发潜力的空间集中度高,区域发展差异呈继续扩大态势。综合评价分级高值区土地面积比重为22.95%,表明适宜开发区域仅占少部分流域国土面积;人口—GDP耦合差系数(D值)为8.70,流域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度较低;上中下游开发适宜性存在显著差异,适宜性高值区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合肥与皖江沿线地区、武汉城市圈、荆州—宜昌长江沿线地区、襄阳—南阳地区、长株潭城市群、南昌—九江—新余地区、成渝城市群、贵阳—安顺地区、昆明市及大部分地级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综合评价 开发 适宜性 长江流域
原文传递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2
作者 杜海娥 李正 郑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2期159-165,共7页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布局建设空间的依据。本文首先探讨双评价的概念内涵,然后梳理双评价的实践研究现状,进而总结归纳双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分析发现...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下简称“双评价”)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合理布局建设空间的依据。本文首先探讨双评价的概念内涵,然后梳理双评价的实践研究现状,进而总结归纳双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分析发现: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最早为单因素评价,主要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生态和灾害承载力等进行评价,后期由于区域环境的复杂性逐渐转变为综合指标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指标体系涵盖各个方面,并已形成多要素叠置综合评价、空间作用及其趋势模拟、基于生态位的适宜性评价和参与式综合评价四种适宜性评价方法。未来的双评价应广泛借鉴区域环境评价的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构建完善的研究体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指标体系规范与统一,完善评估框架与技术方法,研发开放式评价系统,构建可与空间管制政策对接的适宜性分类体系,扩展适宜性评价的案例研究和应用范围,同时应促进宏观空间开发适宜性和微观建设适宜性的统一和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 承载能力评价 国土空间开发 适宜性评价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生态导向与自然条件约束的青海省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迪力沙提.亚库甫 严金明 李强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4-98,111,共6页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是保护国土生态空间、合理布局建设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依据。该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从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地质安全与建设保障4个维度识别显著影响国土开发建设的约束因素,将生态相关因素作为强限制因...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是保护国土生态空间、合理布局建设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依据。该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从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地质安全与建设保障4个维度识别显著影响国土开发建设的约束因素,将生态相关因素作为强限制因子,自然条件约束因素作为较强限制因子,采用多属性综合评价模型对青海省国土开发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全省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区35 209.57 km^2,较适宜区22 010.94 km^2,一般适宜区33 013.78 km^2,不适宜区606 412.47 km^2。青海省应坚持"国家生态文明战略+青海保护开发实际",在国土开发建设适宜性基础上,统筹谋划和优化调整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国土集聚开发与分类保护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导向 自然条件约束 国土空间开发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丰有 王沛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4年第3期11-14,共4页
在农业与生态环境约束和国土开发现状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规划指标来表征国土供给与约束水平,构建多层面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系统。在国土开发约束、国土开发程度和国土规划政策三个层面,利用熵值法计算指... 在农业与生态环境约束和国土开发现状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规划指标来表征国土供给与约束水平,构建多层面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系统。在国土开发约束、国土开发程度和国土规划政策三个层面,利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运用功效函数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得到皖江城市带的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研究表明:地级市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比县级城市高,且两者差异明显;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与国民经济生产水平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开发 适宜性 综合评价 皖江城市带
下载PDF
基于土地资源的市县级多要素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姜华 唐晓华 +3 位作者 杨利亚 刘志雄 王宁涛 刘磊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76-1792,共17页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市县是落实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单元,市县级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可为国土资源与空间更精细化的管理提供有效支撑。本研究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构建了国土空间开发适...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市县是落实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单元,市县级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可为国土资源与空间更精细化的管理提供有效支撑。本研究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构建了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宜昌市农业生产适宜性及城镇建设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划分出适宜、较适宜、一般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5类区域。结果表明宜昌市适宜开展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为3412 km^2,不适宜土地面积为7143 km^2;适宜进行城镇建设的土地面积为748 km^2,不适宜土地面积为14679 km^2。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均呈现出典型的区域特征,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平原区,区域整体的国土空间开发条件好;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区域整体的国土空间开发难度大。适宜性评价结果与规划数据有部分出入,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差不大,农业生产适宜等级的土地面积比耕地保有量红线面积多132 km^2,分布于农业生产适宜和较适宜区的现状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3.98%;城镇建设适宜等级的土地面积比建设用地底线面积少611 km^2,分布于城镇建设适宜和较适宜区的现状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7.99%。将评价结果叠加在谷歌卫星图上,在空间上观察是否与土地现状一致,结果表明农业生产适宜区的评价结果准确率达100%,不适宜区的准确率为93%;城镇建设适宜区和不适宜区评价结果准确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 农业生产 城镇建设 适宜性评价 宜昌市
下载PDF
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功能空间配置——以海南岛为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柄麟 张振克 +4 位作者 纪学朋 蒋生楠 魏国恩 周珂旭 王佩玉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2-879,共18页
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功能空间布局优化是推进陆海统筹战略目标的科学基础。以海南岛为例,基于环境损益分析思想构建海岸带“潜力—限制”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要素乘积及空间叠置等方法,对海南岛海岸带地区的国土空间开... 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功能空间布局优化是推进陆海统筹战略目标的科学基础。以海南岛为例,基于环境损益分析思想构建海岸带“潜力—限制”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多要素乘积及空间叠置等方法,对海南岛海岸带地区的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进行集成评价,并依据功能空间判别条件识别“港—工—城”区、滨海旅游区、农林牧渔区以及自然保护区四类海岸带功能空间。研究表明:海南岛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适宜区总体呈现“西岸多,东岸少”的空间分布格局,适宜、基本适宜、基本不适宜、不适宜建设区面积依次为1785.32 km^(2)、1724.57 km^(2)、812.86 km^(2)、4051.67 km^(2),适宜区与不适宜区重叠交错,给海岸带国土空间开发带来巨大压力。海岸带地区四类功能空间面积依次为1813.39 km^(2)、2138.26 km^(2)、1831.62 km^(2)和2591.15 km^(2),分别占海岸带面积的21.65%、25.53%、21.87%和30.94%,海岸带的功能空间呈现“一环”“两极”和“多点”的空间格局。依据归纳出的三类典型功能空间冲突,对功能空间进行了调整优化,增强了各类功能空间的集聚性和连通性,但仍存在海域与陆域的相同功能空间不连片,海陆经济联系不够通畅,相互支撑不足等问题,国土空间开发还存在较多的陆海矛盾和冲突。研究结果指明了各类适宜性等级区域的开发或保护模式,丰富了适宜性的应用条件,也是对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适当拔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 适宜性评价 陆海统筹 功能空间 海南岛
原文传递
黄河中上游地质灾害高发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及功能分区--以陕西省延川县为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郑续 苗俊霞 +4 位作者 王东 杨柳 郭建军 孙萍萍 岳东霞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9-297,共9页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指导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合理布局的基础,功能分区能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两者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地质灾害高发频发的延川县为研究范例,利用专家打分法和三维魔方法,基于3...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指导国土空间科学开发、合理布局的基础,功能分区能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两者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地质灾害高发频发的延川县为研究范例,利用专家打分法和三维魔方法,基于30m×30m栅格尺度开展了2018年延川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和功能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因受地质灾害点分布特征的约束和影响,延川县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呈现空间集聚效应,其中中等适宜性的区域面积占50%左右,高适宜和低适宜分别占27.16%、24.29%;该县国土开发约束最大的区域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空间格局一致,现有开发程度最大的区域主要为延川县城主城区大禹街道办、永坪镇北部以及文安驿镇的局部,未来开发潜力最大的区域主要位于文安驿镇与永坪镇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功能分区显示该县城镇建设主导区、农业发展主导区和生态保护主导区各占研究区国土总面积的7.22%、48.38%、44.40%。研究结果可为延川县未来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川县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三维魔方法 功能分区
下载PDF
四川省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明仓 辜寄蓉 +1 位作者 江浏光艳 朱磊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8年第12期51-56,共6页
以"自然生态约束+发展基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适宜性指标与约束性指标。利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将各单项指标图层进行空间加权综合生成多指标,对四川省国土空间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国土... 以"自然生态约束+发展基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适宜性指标与约束性指标。利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将各单项指标图层进行空间加权综合生成多指标,对四川省国土空间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国土空间开发综合评价等级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呈现出典型的区域特征。开发潜力等级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成都平原、川南及川东北地区,区域整体的国土空间开发条件较好。攀西地区局部区域的开发潜力较大,国土空间开发存在一定难度。开发潜力等级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川西北地区,区域整体的国土空间开发难度最大。结论: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应以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为基本依据,科学划分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各区域功能导向,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流域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空间开发 适宜性评价 四川省
下载PDF
基于不同发展情景的黔中经济区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罗雪 周旭 +3 位作者 杨江州 蒋啸 张继 李洪广 《生态科学》 CSCD 2021年第3期211-221,共11页
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是提升国土空间开发质量与效益的基础保障,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发展潜力为导向,生态敏感性为约束,运用多要素空间叠置分析法,构建黔中经济区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潜力-约束判... 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是提升国土空间开发质量与效益的基础保障,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发展潜力为导向,生态敏感性为约束,运用多要素空间叠置分析法,构建黔中经济区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潜力-约束判别矩阵,得到三种发展情景下的适宜性评价方案。结果表明:(1)区域发展潜力总体呈中间高外围低的态势,发展潜力对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有着正向拉动作用。(2)区域生态敏感性在空间上集聚与分散分布并存,以水源地、水域和生态保护区为主的高敏区集聚分布于研究区中部。(3)三种情景国土空间开发建设适宜性空间差异明显。生态优先-兼顾发展情景能基本保障未来发展的用地需求,利于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发展为主-生态约束情景适宜于以快速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为主的发展目标,不利于生态保护;生态-经济发展并重情景在满足区域国土空间用地开发需求同时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效融合。识别不同发展情景下的开发建设适应性,统筹谋划未来用地的发展趋势和优化空间布局,助推国土集聚开发建设与分类保护相适应,为黔中经济区及其他区域国土空间开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建设 适宜性评价 发展情景 黔中经济区 发展潜力 生态敏感性
下载PDF
基于生态优先的干旱区县域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新疆叶城县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潘 高敏华 马利刚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96-103,115,共9页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为例,将国土空间开发模拟为生态保护和国土开发两个过程,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构建叶城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叶城县国土开发适宜区总面积为27 359.86 km2,生态保护适宜区总...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为例,将国土空间开发模拟为生态保护和国土开发两个过程,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构建叶城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叶城县国土开发适宜区总面积为27 359.86 km2,生态保护适宜区总面积为968.84 km2,整体呈中心发散、带状分布的格局,并将叶城县域划定为生态保护区(占比81.79%)、保护开发区(占比14.79%)、开发保护区(占比2.78%)和开发建设区(占比0.64%)。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可更贴近干旱区县域客观实情。干旱区生态环境脆弱,国土空间开发工作对生态环境影响大,应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高国土空间开发质量,落实耕地保护并进行土地改良,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不断优化开发格局,推动适宜性评价、适宜区功能与规划建设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优先 干旱区县域 国土空间开发 适宜性评价 叶城县
下载PDF
基于城镇开发功能导向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以张家口市崇礼区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玲俐 张文选 《小城镇建设》 2019年第11期46-52,共7页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土空间各要素之间竞争态势逐渐增强,亟需编制“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城镇开发功能导向,结合区内资源禀赋差异,首...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土空间各要素之间竞争态势逐渐增强,亟需编制“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城镇开发功能导向,结合区内资源禀赋差异,首先选取11项评价指标开展限制性评价,识别影响城镇建设开发的短板要素;其次进行综合适宜性评价,运用GIS手段构建集成评价模型,在强限制性分区基础上,得出4类适宜性评价结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奠定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 GIS 限制性评价 适宜性评价 崇礼区
下载PDF
基于双评价的城市建设用地供给与空间发展方向研究——以烟台市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晶晶 王静 +1 位作者 李泽慧 赵晓东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2-168,共7页
基于普通多源数据和大数据,采用核密度估算和城市异速增长模型分析烟台市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成果为基础,结合城市要素流强度分析确定烟台市城市发展方向,构建城市空间结构和区域发展... 基于普通多源数据和大数据,采用核密度估算和城市异速增长模型分析烟台市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成果为基础,结合城市要素流强度分析确定烟台市城市发展方向,构建城市空间结构和区域发展格局。结果表明:烟台市向东与威海衔接,向南强化与青岛联系,向北对接大连乃至东北的空间发展方向有助于提升烟台综合实力及其在环渤海经济区的竞争力;烟台建设用地可拓展空间共74281.14 hm2,主要分布在中部栖霞市、南部海阳市和东部牟平区,为烟台发展的广阔腹地;综合烟台市对外联系和适宜拓展方向确定烟台市向东、向西拓展和向南推进的空间发展方向,并将蓬莱部分乡镇纳入规划区以支撑城区发展;构建多中心紧凑型组团结构和“一带”“一廊”“两轴”“两区”的发展格局,对烟台市集聚发展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建设用地供给 集聚发展 烟台市
下载PDF
基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冲突空间识别与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传昌 雍新琴 《自然资源情报》 2022年第12期14-21,共8页
土地利用冲突空间的识别有利于风险预警和科学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本文以安徽省绩溪县为研究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考察生态保护重要性、种植生产与城镇建设适宜性,并构建了土地利用冲突识别矩阵,诊断其在不同坡度等级下的... 土地利用冲突空间的识别有利于风险预警和科学制定国土空间规划。本文以安徽省绩溪县为研究区,构建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考察生态保护重要性、种植生产与城镇建设适宜性,并构建了土地利用冲突识别矩阵,诊断其在不同坡度等级下的分布特征,旨在为“三生”空间划定和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三类适宜性土地存在空间和结构差异,其中生态极重要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北部,种植和城镇建设高度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和中南部;②三者适宜空间存在重叠,存在多种冲突问题,并以一般冲突为主要冲突类型;③冲突空间随地形梯度变化具有明显差异,小坡度区冲突最激烈,中坡度区冲突区最多,大坡度区冲突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 适宜性评价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冲突 识别
下载PDF
山地城市国土空间开发过程中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福建省闽清县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戴利斌 《福建建筑》 2022年第10期23-28,共6页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山地城市发展面临着耕地和生态保护、城镇发展建设、产业规划布局等多方面矛盾和挑战。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山地城市破解“保发展”和“保红线”双保困境的有利手段。为此,结合闽清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低...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山地城市发展面临着耕地和生态保护、城镇发展建设、产业规划布局等多方面矛盾和挑战。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山地城市破解“保发展”和“保红线”双保困境的有利手段。为此,结合闽清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低丘缓坡地开发利用专题研究,运用综合评价法对低丘缓坡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并对低丘缓坡土地资源量化分级,识别可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土地资源,为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和拓展城镇空间,有效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以期为山地城市国土空间开发过程中,低丘缓坡地的开发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丘缓坡地 国土空间开发 城镇开发边界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PIE的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永强 李婷 +5 位作者 崔一霖 杨光 李世强 曹许悦 孙咏琦 梁嘉熙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6-11,共6页
针对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不断制约着国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提出将GIS技术运用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 针对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不断制约着国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提出将GIS技术运用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中,进而构建一个集地区单项或综合指标评价、分析功能于一体的辅助分析系统。该系统结合PIE SDK进行设计,构建了11项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单项评价模型以及2项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集成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可根据用户所添加数据,一键生成地区的各项评价结果,为相关用户提供方便,也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划定"三区三线"等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 承载力评价 国土空间 开发适宜性评价 GIS PIE SDK
下载PDF
黄河青海流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基本认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元希 陈克龙 +1 位作者 冉婧媛 陈治荣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8-74,共7页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加强黄河源头治理保护,统筹区域发展,优化空间结构,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首要任务。本文以黄... 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加强黄河源头治理保护,统筹区域发展,优化空间结构,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首要任务。本文以黄河青海流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为基础,通过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甄别青海流域开发保护现状问题,尝试提出黄河青海流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和优化策略,为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双评价 国土空间规划 人文地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