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烤烟坡耕地壤中流氮、磷浓度的动态特征 被引量:21
1
作者 褚利平 王克勤 +2 位作者 宋泽芬 李太兴 李云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46-1354,共9页
选取我国西南部抚仙湖流域典型小流域——尖山河流域为试验区,以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烤烟坡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原位监测了作物整个生长期,坡耕地土壤不同坡位壤中流(0~2 m)中磷、氮的浓度垂直分布特征及其时... 选取我国西南部抚仙湖流域典型小流域——尖山河流域为试验区,以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烤烟坡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天然降雨条件下,原位监测了作物整个生长期,坡耕地土壤不同坡位壤中流(0~2 m)中磷、氮的浓度垂直分布特征及其时间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各层壤中流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不同坡位壤中流中TP浓度随深度的变化呈波动递减规律,随深度的增加变异系数变小。坡位对0~50 cm的壤中流氮、磷浓度影响最大,坡下部明显大于坡中部。翻耕导致各层壤中流氮、磷浓度差异显著增大。各层氮、磷浓度与降雨量呈负相关。在2 m深处TN和TP浓度的平均值分别为6.371mg.L-1和0.024 mg.L-1,超出相邻水体(抚仙湖)中氮、磷浓度的控制要求。这一结果表明,尖山河流域土壤表层中的氮、磷含量较高,丰富的降雨-壤中流过程极易推动土壤氮、磷传输。因此,除了地表径流传输控制外,如何有效抑制壤中流中的氮、磷迁移对该区域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十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非点源污染 总氮 总磷 壤中流
下载PDF
钦州湾海域氮磷营养盐近30年变化规律及其来源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徐敏 韩保新 龙颖贤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53-258,共6页
根据近30年钦州湾海域的监测资料和历史数据,分析了钦州湾表层海水中无机氮和磷酸盐的年均浓度以及平面分布的变化规律,并应用相关性分析和入海通量分析对钦州湾营养盐的主要来源和影响营养盐平面分布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钦州... 根据近30年钦州湾海域的监测资料和历史数据,分析了钦州湾表层海水中无机氮和磷酸盐的年均浓度以及平面分布的变化规律,并应用相关性分析和入海通量分析对钦州湾营养盐的主要来源和影响营养盐平面分布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钦州湾海域水体中无机氮年均浓度呈波动上升趋势,磷酸盐年均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无机氮各组分中硝酸盐氮比例最大,占71%;营养盐浓度呈现自内湾茅尾海向钦州湾口递减的趋势;陆源是无机氮的主要来源,其中河流入海所携带的营养盐占入海营养盐总量的7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州湾 营养盐 年际变化 陆源污染
下载PDF
河流干支流水质与土地利用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19
3
作者 洪超 刘茂松 +3 位作者 徐驰 杨雪姣 池婷 田颖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271-7279,共9页
为探索不同等级河流水质状况及其对土地利用构成响应的差异,以江苏北部的灌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06—2007年两个年度灌河及其支流的水质监测数据和研究区的Landsat TM影像,在河流两侧长度0.0—10.0 km、宽度0.0—0.5 km的范围内,运... 为探索不同等级河流水质状况及其对土地利用构成响应的差异,以江苏北部的灌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2006—2007年两个年度灌河及其支流的水质监测数据和研究区的Landsat TM影像,在河流两侧长度0.0—10.0 km、宽度0.0—0.5 km的范围内,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对研究区干、支流主要水质指标及其与相应土地利用构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6—2007年间,研究区干流水质总体上显著好于支流,支流的总氮(TN)、总磷(TP)等营养盐指标显著高于干流,而干流的有机污染指标显著高于支流;比较不同观测尺度上土地利用构成对河流水质变化的方差贡献率发现,缓冲区宽度一定时,支流在所有观测尺度上的土地利用构成与水质变化皆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干流仅在缓冲区长度0.0—4.0 km的观测尺度上其土地利用构成与水质变化的相关关系显著;缓冲区长度一定时,干、支流河道两侧0.0—0.3 km间土地利用状况对水质变化的解释能力较大。同时发现,氮、磷等营养盐浓度多与较大尺度上的土地利用构成相关,而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等多与较小尺度上的土地利用构成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有必要区分不同河流等级,选择适宜的观测尺度,分别研究不同水质指标与土地利用构成间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等级 水质 尺度 土地利用构成 面源污染
下载PDF
水库型饮用水源地水环境模拟与预测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丹 梁新强 吴嘉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8,共14页
应用土壤水文评估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分析浙江省湖州市水库型饮用水源地——老虎潭水库在2010年1月—2015年4月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及其作用模式。通过情景分析方法模拟6种管理措施下库区水文、水质... 应用土壤水文评估模型(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SWAT)分析浙江省湖州市水库型饮用水源地——老虎潭水库在2010年1月—2015年4月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及其作用模式。通过情景分析方法模拟6种管理措施下库区水文、水质安全情况及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径流量的模拟精度较高,模拟的偏差百分比(percent bias,BIAS)控制在20%以内(-17.57%^-0.63%),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大于0.75(0.79~0.85),纳什效率系数(Nash-Sutcliffe coefficient of efficiency,NSCE)大于0.70(0.71~0.86)。总氮模拟验证结果较好(NSCE=0.39~0.58,R2=0.58~0.74,BIAS=-14.08%~7.18%),精度满足模型要求,能够反映老虎潭库区水文、水质变化规律。在对比各种假设情景的基础上,得出了最佳水质安全管理措施,认为推广科学施肥是削减污染物最有效的方法。综上表明,SWAT模型在太湖流域丘陵地区模拟径流量和农业面源污染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对该地区水文模拟和面源污染治理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文评估模型 情景分析 土地利用 饮用水 非点源污染
下载PDF
基于三阶段DEA-Tobit模型的东海陆源污染治理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5
作者 李强华 华悦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7,共9页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探究东海海域2008—2019年陆源污染治理效率并建立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排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噪声的影响后,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均有所上升,综合技术效率值有所下降;规模效率低下导致治理效率处...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探究东海海域2008—2019年陆源污染治理效率并建立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排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噪声的影响后,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均有所上升,综合技术效率值有所下降;规模效率低下导致治理效率处于偏低水平;海洋经济规模和大中型高技术企业数与陆源污染治理效率呈显著正相关,海洋人才组成结构和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对陆源污染治理存在负向影响。为了提高东海海域陆源污染治理效率,应扩大污染治理规模,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合理规划海洋污染治理投资,优化资金分配结构;加强海洋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海洋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阶段DEA-Tobit模型 东海海域 陆源污染 治理效率
原文传递
环渤海海域陆源污染的府际协同治理研究
6
作者 郑建明 钱易鑫 +1 位作者 刘天佐 胡敏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0-209,共10页
环渤海地区产业密集,沿岸省市重工业集聚,陆源污染成为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修复层面,环渤海地方政府的协同合作对渤海陆源污染的治理至关重要。当前环渤海地方政府主要存在着府际协同治理动机和区域... 环渤海地区产业密集,沿岸省市重工业集聚,陆源污染成为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修复层面,环渤海地方政府的协同合作对渤海陆源污染的治理至关重要。当前环渤海地方政府主要存在着府际协同治理动机和区域发展差异冲突、地方政府治理模式与海洋污染属性不兼容、府际协同理念及地方利益相矛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府际协同理念、协同体制、协同机制等方面提出培育环渤海地方政府的协同意识、完善协同治理体制、健全协同治理机制的建议,以期实现环渤海海域陆源污染的府际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 地方政府 协同治理 陆源污染 海洋环境
原文传递
闽江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伟力 林彩 +4 位作者 刘洋 蒋荣根 陈金民 孙秀武 林辉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2年第2期100-106,共7页
为加强闽江流域的环境治理以及支撑闽江口重金属污染的管控工作,文章基于闽江口14个采样站位的实测数据,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方法,系统评价闽江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 为加强闽江流域的环境治理以及支撑闽江口重金属污染的管控工作,文章基于闽江口14个采样站位的实测数据,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方法,系统评价闽江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闽江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除个别站位的锌和汞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影响铅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工业排污,影响其他重金属元素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有机质和沉积环境;闽江口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的低风险程度和中风险程度占比分别为71.43%和28.57%,其中琅岐岛的东部和南部为中风险区,琅岐岛的北部和东北部以及川石水道外侧为低风险区;镉和汞为主要潜在生态风险重金属元素,达到较高风险程度,须加强风险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江口 表层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 陆源污染
下载PDF
陆源污染防治的区域性法律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建勋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0-173,178,共5页
人类长期以来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使海洋环境遭受严重污染,源于陆地或陆上活动的陆源污染成为全球海洋环境持续恶化的最主要因素。近40年来,国际社会采用多种法律手段应对海洋陆源污染问题,其中以区域海洋公约、相关议定书、行动... 人类长期以来不可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使海洋环境遭受严重污染,源于陆地或陆上活动的陆源污染成为全球海洋环境持续恶化的最主要因素。近40年来,国际社会采用多种法律手段应对海洋陆源污染问题,其中以区域海洋公约、相关议定书、行动计划以及各项具体法律制度等为主要形式和内容的区域性法律机制成为世界各国防治陆源污染卓有成效的法律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源污染 区域性 法律制度
下载PDF
人工湿地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5
9
作者 刘文祥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5-19,共5页
由漂浮植物池、沉水植物池、挺水植物池以及草滤带组成的人工湿地,对氮、磷、泥沙以及有机物有较好的吸收、吸附以及物理沉降作用,可以控制农田径流污染,具有工艺简洁,运行管理方便,生态环境效益显著,投资少等优点,是控制农业面... 由漂浮植物池、沉水植物池、挺水植物池以及草滤带组成的人工湿地,对氮、磷、泥沙以及有机物有较好的吸收、吸附以及物理沉降作用,可以控制农田径流污染,具有工艺简洁,运行管理方便,生态环境效益显著,投资少等优点,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实用工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农业面源 污染控制 湖泊 水污染
下载PDF
土地利用结构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115
10
作者 李俊然 陈利顶 +1 位作者 郭旭东 傅伯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06-510,共5页
当点源污染得到有效的监控时,非点源污染(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尤其是农业非点源污染将成为影响地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在野外布点采样及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了蓟运河... 当点源污染得到有效的监控时,非点源污染(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尤其是农业非点源污染将成为影响地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在野外布点采样及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了蓟运河卜游于桥水库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与地表水水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以单一上地利用类型为主控制的流域中,林地和草地控制的小流域的地表水水质明显好于以耕地为上的小流域;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林地、草地和耕地等)的组合结构中,各项污染物浓度往往介于林地、草地或耕地为主控制的小流域之间;在其他条件相似时,随着小流域内林地和草地的增加,非点源污染降低,而随着耕地比例的升高,非点源污染有逐渐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非点源污染 流域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黑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情景的非点源污染研究 被引量:61
11
作者 秦耀民 胥彦玲 李怀恩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40-448,共9页
以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运用GIS与环境模型(SWAT2000)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黑河流域土地利用与非点源污染的关系;从土地利用恶化与改善出发,对模型进行水量、泥沙和营养负荷部分的参数率定和验证并分析其在黑... 以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运用GIS与环境模型(SWAT2000)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和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了黑河流域土地利用与非点源污染的关系;从土地利用恶化与改善出发,对模型进行水量、泥沙和营养负荷部分的参数率定和验证并分析其在黑河流域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定量化分析,研究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流域林地面积的增加,流域径流深逐渐减少,水土流失量逐渐减少,从而使得流域产沙量也相应减少.林地的非点源污染单位负荷为:氮0.67kg·hm-2·a-1,磷0.11kg·hm-2·a-1;耕地的单位负荷为:氮8.85kg·hm-2·a-1,磷4.2kg·hm-2·a-1;当流域全部为林地时,总氮与总磷的负荷量分别为99.001t和17.145t.在2000年土地利用情景下总氮与总磷的负荷量分别为173.334t和38.653t;随着对植被的破坏,即土地恶化,会导致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急剧增加;反之,随着退耕还林、水源涵养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流域水环境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SWAT模型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非点源污染 情景分析
原文传递
面源污染、碳排放双重视角下中国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 被引量:67
12
作者 封永刚 彭珏 +1 位作者 邓宗兵 王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25,共8页
在中国耕地非农化日趋加剧,耕地抛荒、撂荒、低效粗放利用等现象愈演愈烈,耕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对于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实现耕地利用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单元调查评估法及碳排放... 在中国耕地非农化日趋加剧,耕地抛荒、撂荒、低效粗放利用等现象愈演愈烈,耕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对于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实现耕地利用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单元调查评估法及碳排放系数公式对中国耕地利用过程中面源污染和碳排放的产出量进行评估,并使用非期望产出的窗式SBM模型对1993-2013年中国耕地利用效率进行重新估算,进而对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改进途径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从时间分异特征来看,中国耕地利用效率呈现出显著下降的变化趋势;种植业大省耕地利用低效率现象逐步增强;投入冗余对耕地利用效率的负作用最大且趋于增强;非期望产出冗余对耕地利用效率的负作用次之且趋于增强;面源污染和碳排放的过量产出与耕地利用效率提升的矛盾日益加剧。从空间分异特征来看,耕地利用高效率地区大幅减少,分布状态由"连片"分布向"点状"分布于东部和西部地区转换;低效率地区以中部地区为中心向东部和西部地区扩张;耕地利用效率呈现出严重的"两级分化"特征。从改进途径来看,中国耕地利用效率的改进潜力主要在减少耕地利用投入冗余和降低非期望产出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利用效率 面源污染 碳排放 时空分异
下载PDF
巢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阎伍玫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74-277,共4页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水环境污染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通过对巢湖流域塘西地区大豆地、水稻田、菜地、山芋地、小麦地、集镇街道、山坡地、饲养场地、农村道路、湖滩芦苇地、荒地等11种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水环境污染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通过对巢湖流域塘西地区大豆地、水稻田、菜地、山芋地、小麦地、集镇街道、山坡地、饲养场地、农村道路、湖滩芦苇地、荒地等11种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污染现状的详细调查与分析,建立了巢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污染研究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在分析了巢湖流域环境背景特征的基础上,应用主分量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污染的特征。结果表明,巢湖流域地表径流污染已相当严重,且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污染特征差异明显。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巢湖流域水环境污染与水体富营养化控制的建议,为巢湖流域非占源污染的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地表径流 巢湖流域 非点源污染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面源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36
14
作者 耿润哲 李明涛 +1 位作者 王晓燕 庞树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41-250,共10页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密云水库流域的土地利用格局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作为影响流域非点源污染输出的主要因素,探讨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变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对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为... 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密云水库流域的土地利用格局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作为影响流域非点源污染输出的主要因素,探讨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变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对有效控制非点源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以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区,从土地利用变化与污染过程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开展流域非点源污染过程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研究。基于流域1995年、2000年、2005年3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基于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模拟评价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分布特征,并应用景观格局指数、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和通径分析等方法,从全流域和三级保护区等多空间尺度,量化分析流域土地利用及其格局时空变化对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域的非点源负荷与土地利用格局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格局指数能累积解释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变化的56.3%。污染负荷受土地利用格局的破碎度和形状的影响较大。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耕地、林地面积比例、形状指数和斑块密度是影响研究区非点源污染负荷输出的主要因子,其中形状指数和耕地面积比例对TN、TP负荷的解释能力要明显高于其他指标。从空间尺度上看,各格局因子与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关系具有尺度效应,随着空间尺度的递增,格局对负荷的解释程度降低,在较小的尺度范围内,尤其是一级保护区的解释能力最高,达到62.9%,表明离水库越近的区域应是非点源防治高度重视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污染 SWAT模型 面源污染 密云水库
下载PDF
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对氮磷输出的影响 被引量:31
15
作者 韩黎阳 黄志霖 +3 位作者 肖文发 田耀武 曾立雄 吴东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91-1097,共7页
以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流域水体氮、磷等输出时空特征及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O3-N)主要来源于园地,6-9月汛期的氮磷输出显著大于1-5月的非汛期;非... 以三峡库区兰陵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流域水体氮、磷等输出时空特征及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总氮(TN)、总磷(TP)、硝态氮(NO3-N)主要来源于园地,6-9月汛期的氮磷输出显著大于1-5月的非汛期;非汛期铵态氮(NH4-N)主要来源于住宅用地,汛期NH4-N则来源于园地,以林地为主的集水区氮磷输出在两个时期均较低.林地面积比与非汛期NO3-N、TP及汛期的TN、TP显著负相关;住宅用地面积比与非汛期的NO3-N、TN及汛期的NO3-N、TN、TP显著正相关;园地面积比与汛期的Nh4-N、TN显著正相关.PD与非汛期的氮素及汛期的NO3-N、NH4-N显著正相关;CONT与汛期的氮素及非汛期的TP呈负相关;耕地、未利用地比例以及景观格局指数ED与氮磷输出的相关性较弱,而SHMN和水域比例尚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此外,两个研究时期NH4-N与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量的回归关系要优于NO3-N、TN和TP,R2分别为0.885和0.969,而汛期的回归关系也比非汛期显著.典型相关分析进一步显示,不同土地利用斑块类型导致的景观破碎化能较好解释氮磷输出的影响,两典范轴累积解释氮磷输出变量的90%,景观变量PD贡献最大,对流域水质评价与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氮磷输出 时空特征 非点源污染
原文传递
岷江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9
16
作者 宋述军 周万村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2-715,共4页
当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时,非点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非点源污染将成为影响地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获取岷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并在分析该流域内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与地表水水质... 当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时,非点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非点源污染将成为影响地表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获取岷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并在分析该流域内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与地表水水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以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为主控制的区域中,林地和草地控制的小流域的地表水水质明显优于耕地;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结构中,地表水水质的优劣状况介于林地、草地和耕地为主控制的小流域之间;在其他条件相似时,随着小流域内林地和草地比例的增加,非点源污染降低,而随着耕地比例的增加,非点源污染有增大的趋势。此外,土地利用结构对地表水水质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数量结构上,同时表现在空间分布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地表水水质 非点源污染 地理信息系统 岷江
下载PDF
云南省抚仙湖和杞麓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刘阳 吴钢 高正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7-453,共7页
基于遥感技术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云南省2个典型高原湖泊抚仙湖和杞麓湖流域土地利用与湖泊水质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9—2005年2个流域森林(灌丛)和建筑用地大量增长,荒地和农田有所减少,杞麓湖的污染程度比抚仙湖严重,2个湖泊... 基于遥感技术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云南省2个典型高原湖泊抚仙湖和杞麓湖流域土地利用与湖泊水质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9—2005年2个流域森林(灌丛)和建筑用地大量增长,荒地和农田有所减少,杞麓湖的污染程度比抚仙湖严重,2个湖泊的水质都呈下降趋势;湖滨200m左右的缓冲带变化明显,且比流域其它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质影响更大;城镇化和密集的农业耕作产生的面源污染是影响湖泊水质状况持续下降的重要因素,2个湖泊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同也导致二者之间水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污染 土地利用变化 污染负荷 面源污染
下载PDF
非点源污染对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于兴修 杨桂山 欧维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9-55,共7页
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性关注的问题水质恶化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定量研究水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治理水环境提供基础依据. 与实测数据及综合污染指数的对比表明水质指数能够合理反映水质的变化程度和时空变化趋势. 利用西苕溪流域199... 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性关注的问题水质恶化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定量研究水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治理水环境提供基础依据. 与实测数据及综合污染指数的对比表明水质指数能够合理反映水质的变化程度和时空变化趋势. 利用西苕溪流域1996-2000年水质监测数据的研究结果如下西苕溪流域水质的空间变化趋势是自上游至下游逐渐恶化时间变化的总体趋势是逐年转好点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年份1999年的水质指数比以前年份1996-1998年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说明非点源污染是影响西苕溪流域水质的重要因素流域水污染的主要形式是氮磷污染其主要非点源是农田经济竹林和城镇径流及居民生活污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西苕溪流域 水环境 水质指数 太湖 水质监测 污染源 农田 竹林 下游
下载PDF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及其信息系统建设 被引量:22
19
作者 刘瑞民 杨志峰 +1 位作者 沈珍瑶 伍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2-377,共6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土地覆盖变化造成的非点源污染已成为长江流域水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重点地区之一。水土流失将泥沙和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残留的农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合理土地利用方式/土地覆盖变化造成的非点源污染已成为长江流域水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重点地区之一。水土流失将泥沙和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残留的农药、化肥及动植物残体带入水体,使水体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等含量增加,水质污染加重,这是造成长江干流汛期水质变差的主要原因。虽然针对长江流域的研究很多,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流域水质的非点源污染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分析当前长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现状和3S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长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信息系统,并结合3S技术勾画出该系统的框架。该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对维持流域生态平衡,采取合理的土地管理方式,保护长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特别是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长江流域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非点源污染 模拟信息系统
下载PDF
东辽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孙丽娜 卢文喜 +2 位作者 杨青春 侯泽宇 司昌亮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59-1467,共9页
采用国际前沿的SWAT模型及CLUE-S模型,基于3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吉林省东辽河流域土地利用2000-2005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并借助于Logistic回归结果探讨了200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空间特征;运用2000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 采用国际前沿的SWAT模型及CLUE-S模型,基于3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吉林省东辽河流域土地利用2000-2005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并借助于Logistic回归结果探讨了200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空间特征;运用2000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数据,结合CLUE-S模型,模拟不同预测方案下东辽河流域未来20a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应用SWAT模型分别对研究区2025年2种情景下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地利用条件下,情景2比情景1的多年平均径流减少了12.26mm、泥沙减少了8.4×103t、溶解态氮减少了8.29kg、有机氮减少了9.49kg、总氮减少了8.4kg、溶解态磷减少了8.61kg、有机磷减少了7.18kg、总磷减少了7.18kg,情景2比情景1更能有效的控制非点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CLUE-S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东辽河流域 非点源污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