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土地适宜性空间分析及其优化配置研究 被引量:62
1
作者 郑宇 胡业翠 +1 位作者 刘彦随 赵庚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0-65,共6页
基于山东省自然、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及图形资料,运用GIS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山东省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同时对区域土地资源自然质量指数、土地资源综合适宜度、相对适宜度进行研究。通过对适宜评价图和利用现状图的空间叠加,计算、分... 基于山东省自然、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及图形资料,运用GIS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山东省土地适宜性进行评价,同时对区域土地资源自然质量指数、土地资源综合适宜度、相对适宜度进行研究。通过对适宜评价图和利用现状图的空间叠加,计算、分析了待调整土地资源的多度及重要值。以土地资源空间分析为基础,多度、重要值为依据,进行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结果表明,优化后农用地减少10994.82hm2,林牧用地增加13083.56hm2,未利用地减少1438.8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适宜性评价 土地资源 空间分析 优化配置 山东省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被引量:69
2
作者 宋宜农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3-67,共5页
土地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来促进劳动力和土地的有效配置,从而达到统筹城乡的目的。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已有的流转模式,针对农村土地流... 土地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来促进劳动力和土地的有效配置,从而达到统筹城乡的目的。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和已有的流转模式,针对农村土地流转不平衡、土地收益分配不均和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从政府职能和定位优化的角度提出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系统性政策建议,为形成政府、市场和流转服务中介组织共同推动的土地流转格局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土地流转 土地资源配置 政府职能
下载PDF
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源配置的目标、原则和评价标准 被引量:42
3
作者 王万茂 《自然资源》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4-28,共5页
本文首先阐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资源配置的概念,目标和原则,继而对我国土地资源配置的模式和状态以及利弊得失作了系统地分析,提出土地资源均衡配置的构想和衡量土地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标准。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均衡配置 评价标准
原文传递
土地资源错配及经济效率损失研究 被引量:51
4
作者 张雄 张安录 邓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0-176,共7页
长期以来,政府主导下的土地资源配置模式为中国的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同时也伴随着土地制度和政策不完善引致的土地资源配置扭曲,不同用地单位之间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差异较大,不同用地单位之间的土地资源错配致... 长期以来,政府主导下的土地资源配置模式为中国的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同时也伴随着土地制度和政策不完善引致的土地资源配置扭曲,不同用地单位之间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差异较大,不同用地单位之间的土地资源错配致使总体经济效率损失巨大。调研组通过实地随机抽样问卷调查,获取了四大产业不同类型的607个样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投入产出数据,基于C-D生产函数理论,构建土地资源配置及经济效率损失测度模型,测算不同类型企业的土地资源要素错配程度及由此导致的经济效率损失。测算结果显示,环保、生物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土地资源要素投入的相对扭曲系数都大于1,光电子信息产业系数小于1;土地资源错配造成光电子信息产业总体上经济效率损失达10.23%,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达13.82%,生物产业和环保节能产业都超过了20%。研究表明,不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土地资源要素投入对企业总体经济产出的贡献率存在显著差异性;同类型企业的土地资源要素配置的相对扭曲系数不同,即土地资源的错配程度不同;从用地规模大小角度分析,同类型企业用地规模大的土地资源要素的相对扭曲系数要明显高于用地规模小的企业,用地规模越大土地资源错配程度越严重;从土地资源错配造成企业经济效率损失测算结果来看,土地资源要素投入相对扭曲系数越大的企业,土地资源错配导致总体经济效率损失越大;在各类型企业的技术和规模效率不变的条件下,不增加资源要素投入,通过纠正企业的土地资源错配,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错配 扭曲系数 经济效率
下载PDF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胡业翠 刘彦随 邓旭升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1-57,共7页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已成为土地科学领域前沿的重要课题,而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重视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正可为此提供支持,并相互促进。如何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有效的利用这种关系,无论对我们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已成为土地科学领域前沿的重要课题,而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重视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正可为此提供支持,并相互促进。如何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有效的利用这种关系,无论对我们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还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利用都异常重要。本文对二者的研究目标及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二者的结合方式和途径,提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能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数据、理论、研究方法支持,同时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有益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研究的深化,二者的结合可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优化配置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下载PDF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23
6
作者 胡业翠 赵庚星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2-105,共4页
在可持续发展主题下 ,从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入手 ,介绍其基本内涵、理论依据用优化目标 ,阐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过程及其配置过程中系列模型的应用 。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可持续发展 优化配置 农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粮食安全视角下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其关键问题 被引量:39
7
作者 梁鑫源 金晓斌 +3 位作者 孙瑞 张晓琳 李寒冰 周寅康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031-3053,共23页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土地用途冲突、促进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在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但面对土地利用急剧变化、土地管理效率低下及生态系统退化等现实问题...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缓解土地用途冲突、促进人地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中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在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但面对土地利用急剧变化、土地管理效率低下及生态系统退化等现实问题,传统的以"数量—空间耦合"为核心的优化配置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与此同时,全球粮食安全正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将直接影响并作用于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协调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立足和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与重点区域发展(长三角及沿海地区),以保障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目标为导向,围绕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实践,主要集中在耕地利用格局优化、耕地集约利用转型、耕地保护与利用规划、土地利用与城乡规划、国土整治与农用地管理、土地利用制度创新、土地经济政策优化等特色研究领域,充分发挥地理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优势,为国家土地资源优化与可持续利用的学科发展和制度创新做出了积极贡献。综上,通过系统梳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中国土地资源配置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在回顾南京大学学术贡献的基础上提出粮食安全视角下的中国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试图为可持续土地利用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土地资源 优化配置 研究进展 南京大学
原文传递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26
8
作者 刘玲伶 张丽琴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4年第1期45-47,共3页
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分析城市化的内涵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城市化进程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密切关系,阐述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四大问题,提出... 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分析城市化的内涵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城市化进程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密切关系,阐述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四大问题,提出了五大对策,以确保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资源 优化配置 土地利用 城市规划 土地利用集约度 耕地保护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区域水土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 被引量:24
9
作者 姚华荣 吴绍洪 +1 位作者 曹明明 杨勤业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9-106,共8页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土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也不断加剧,水土资源配置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着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进程。因而有必要进行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尤其是水土资源空间...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土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也不断加剧,水土资源配置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着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的进程。因而有必要进行水、土资源优化配置,尤其是水土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的研究探讨。该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区域水土资源空间优化配置具体的步骤和方法是: ①利用GIS技术获取水土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研究的基础资料; ②在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益最佳的目标下,利用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对水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获得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簇; ③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方案的筛选决策; ④利用GIS软件将优选方案落实到空间地块上,实现水土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以首都圈防沙治沙典型区之一的张北县为例对水土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研究方法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水土资源 空间优化配置 数学模型 GIS
下载PDF
面向市场经济的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珠海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唐子来 寇永霞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21-25,共5页
随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 ,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市场需求因素越来越显突。需求前景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议题。以珠海为实证 ,在分析城市用地变化状况及其成因机制的基础上 ,着重讨论市场经济中需求不确... 随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 ,城市土地资源配置中市场需求因素越来越显突。需求前景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议题。以珠海为实证 ,在分析城市用地变化状况及其成因机制的基础上 ,着重讨论市场经济中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的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策略 ,试图为新一轮的城市发展战略提供思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土地资源配置 珠海市 城市发展战略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地资源及其开发潜力 被引量:29
11
作者 张映翠 朱宏业 吴仕荣 《山地研究》 CSCD 1996年第3期188-193,共6页
论述了金沙江干热河谷(云南段)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及其农业开发潜力,并提出其开发利用途径及合理布局建议,供该区农业综合开发和研究参考.
关键词 金沙江 干热河谷 土地资源 开发潜力 开发布局
下载PDF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梅英 郑荣宝 王朝晖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6-471,共6页
通过对国内外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全面梳理,系统概括其发展历程和阶段,总结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内容、特性、衡量标准以及模型等方面的主要进展,评价了当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展望了今后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优化配... 通过对国内外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全面梳理,系统概括其发展历程和阶段,总结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内容、特性、衡量标准以及模型等方面的主要进展,评价了当前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展望了今后一定时期内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优化配置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缺水条件下水稻灌区有限水土资源最优分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崔远来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8-21,26,共5页
依据稻田灌溉的特点 ,针对水稻灌区建立了对有限水土资源在多种作物之间进行最优分配的两层分解协调模型 (DP -SDP迭代法 ) .第一层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将降雨视为随机变量 ,用SDP模型求解单一作物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最优灌溉制度 ;第... 依据稻田灌溉的特点 ,针对水稻灌区建立了对有限水土资源在多种作物之间进行最优分配的两层分解协调模型 (DP -SDP迭代法 ) .第一层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 ,将降雨视为随机变量 ,用SDP模型求解单一作物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最优灌溉制度 ;第二层用DP模型将有限水土资源在多种作物之间进行最优分配 .总目标是灌区总效益最大 .实例计算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水土资源 灌溉制度 最优化 动态规划
下载PDF
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几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22
14
作者 耿艳辉 闵庆文 成升魁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8-193,共6页
目前关于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特点表现为:对单项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较多,把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研究的较多,将两种尺度结合起来研究的较少;越来越重视资源配置模式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况... 目前关于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特点表现为:对单项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较多,把两者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研究的较多,将两种尺度结合起来研究的较少;越来越重视资源配置模式下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况及其能否满足特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研究方法逐渐由定性向定量化转变,在定量研究中,较多使用一般线性规划、灰色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多目标决策和系统动力学等方法;越来越重视以3S技术为基础,结合专业模型进行模拟,为水土资源配置和管理提供高质量的科学决策支持,但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区域性的支持系统。通过重点对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定量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今后的研究应当重视:①进一步完善流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特别是与区域特点相结合,利用系统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实现宏观尺度上的优化配置;②加强GIS技术与定量模型的契合;③着力解决若干重要的科学和实践问题,如:特定地区生态效益的量化、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比例的确定、生态需水量的理论与方法、森林植被的水文效应、农业节水与水资源管理关键技术等;④开发建立流域水土资源优化的决策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水土资源 优化配置 比较分析
下载PDF
我国土地市场化过程中的三方博弈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小玲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4-68,共5页
土地市场化配置对于合理利用稀缺的土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政府希望通过从上到下强制性制度变迁行动,达到土地市场化的目标;而随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灶吃饭”和“财政分权”等政... 土地市场化配置对于合理利用稀缺的土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政府希望通过从上到下强制性制度变迁行动,达到土地市场化的目标;而随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灶吃饭”和“财政分权”等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逐步演变成为具有自身效用函数的政治经济组织;土地的实际占有者也不再是政府部门可以任意支配的机构,随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等改革措施的实行而成长为市场体制下的微观经济主体,要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中央政府的供给型制度创新行动并不必然转变成地方政府,特别是土地占有者的自觉行为。于是,在政策传递的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土地实际占有者之间的博弈便产生了。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运用博弈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土地市场发育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土地实际占有者三方博弈的过程、结果及其对土地市场化配置的影响,阐明我国土地市场发育迟缓的制度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市场化 土地资源配置 博弈分析 制度变迁
原文传递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如何影响经济效率?——来自浙江省“亩均论英雄”改革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0
16
作者 邓慧慧 赵晓坤 李慧榕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2-42,共11页
研究目的:以浙江省“亩均论英雄”土地配置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评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对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合成控制法(SCM)、双重差分法(DID)。研究结果:(1)“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了土地在企业间、产业间和区域... 研究目的:以浙江省“亩均论英雄”土地配置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评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对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合成控制法(SCM)、双重差分法(DID)。研究结果:(1)“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了土地在企业间、产业间和区域间的优化配置,显著提升了地区经济效率,在考虑了一系列干扰因素后结果仍然稳健;(2)“亩均论英雄”改革通过规范土地市场化、减少政府干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等路径强化了资源配置优化的经济效应;(3)这项改革通过改善工业要素投入,尤其是工业用地的错配和扭曲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有助于强化外向型经济发展路径,但在短期内会造成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失衡。研究结论: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需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地方政府要减少直接干预,发挥土地市场的价格机制与竞争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优化配置 经济效率
下载PDF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河南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15
17
作者 万年庆 吴国玺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1-524,共4页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内涵入手,探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阐述了河南省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要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村规划,加强土地...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内涵入手,探讨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阐述了河南省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要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村规划,加强土地资源的动态监测与管理,优化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配置,全面实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集约用地,走内涵型新村发展的道路,优化河南省土地资源配置,确保新农村高效、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 土地资源 优化配置 河南省
下载PDF
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杜军 廖和平 +1 位作者 唐娜 李冬梅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3-158,共6页
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目标出发,采用灰色线性规划方法得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构建全区土地资源宏观分区,包括城市发展核心区、城镇综合拓展区、现代生态农业区、旅游休闲观光区和生态屏障保护区;研究提出优化配置... 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目标出发,采用灰色线性规划方法得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构建全区土地资源宏观分区,包括城市发展核心区、城镇综合拓展区、现代生态农业区、旅游休闲观光区和生态屏障保护区;研究提出优化配置长寿区土地资源,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发展 长寿区 土地资源 优化配置
下载PDF
土地资源配置的可拓目标规划模型及其应用初探 被引量:11
19
作者 徐保根 郧文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5,共4页
从不同角度生成各种决策方案,可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备选方案,也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但目前对如何生成决策方案这一问题却研究得较少。该文通过可拓工程与目标规划模型相结合,建立了从不同角度生成各种方案的... 从不同角度生成各种决策方案,可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备选方案,也是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但目前对如何生成决策方案这一问题却研究得较少。该文通过可拓工程与目标规划模型相结合,建立了从不同角度生成各种方案的可拓目标规划模型方法,并以山西省隰县试区为例,探讨了可拓目标规划模型的应用及其方案生成的方法。结果表明:土地资源配置的可拓目标规划模型及其规划方案生成的方法,可通过变换规划目标、约束条件、决策变量等途径来实现,该方法是从不同角度生成各种土地资源配置方案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拓策略集 目标规划模型 土地资源配置 方案生成
下载PDF
四川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及其可持续利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素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81-86,共6页
系统分析评价了四川省土地资源现状构成、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 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入手, 着眼于土地供需状况, 提出了跨世纪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及其可持续利用目标, 以不断提高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功能, 保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系统分析评价了四川省土地资源现状构成、利用特点及存在问题, 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入手, 着眼于土地供需状况, 提出了跨世纪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及其可持续利用目标, 以不断提高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功能, 保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获取土地利用的最佳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促进区域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优化配置 可持续利用 四川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