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带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系统土壤种子库的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杨小波 陈明智 吴庆书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7-333,共7页
本文从种类组成、种子数量、物种多样性、种子分布规律和物种相似性等方面比较研究了海南10种不同上地利用系统的土壤种子库特点。这10种不同土地利用系统分别是:12年的木麻黄(Cauarinaequinetifolia)林、12年按树(Eucalyptusexiert... 本文从种类组成、种子数量、物种多样性、种子分布规律和物种相似性等方面比较研究了海南10种不同上地利用系统的土壤种子库特点。这10种不同土地利用系统分别是:12年的木麻黄(Cauarinaequinetifolia)林、12年按树(Eucalyptusexierta)林、40年的橡胶林、28年的茶园、甘蔗园、弃荒2年的农旱田、2年刀耕火种的游耕地、灌木林(游耕弃荒8年)、次生林和原始林。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地利用系统中,土地利用强度越强,木本植物种子越少,草本植物种子越多,种子数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在10种不同土地利用系统的土壤种子库中,50%以上的物种呈随机分布;刀耕火种不仅造成水土流失,而且土壤种子库在质和量方面也发生严重的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土地退化 植被恢复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全新世暖期我国土地利用的格局及其意义 被引量:31
2
作者 方修琦 章文波 张兰生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6-22,共7页
依据大量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对全新世暖期的土地利用进行了分区。北旱作南稻作为当时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水稻种植北界达到35°N,较现今北移了2~3度,北方旱作相应向北扩展到现今以畜牧为主或半农半牧的内蒙古长城地带... 依据大量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对全新世暖期的土地利用进行了分区。北旱作南稻作为当时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水稻种植北界达到35°N,较现今北移了2~3度,北方旱作相应向北扩展到现今以畜牧为主或半农半牧的内蒙古长城地带及西北的甘青地区,其中粟是最主要的旱作栽培作物。全新世暖期时旱作北界沿线的降水较今高100mm左右,稻作北界沿线降水较今高100~300mm左右,我国北方地区降水较今高100~200mm;伏旱区与副高北界北移了2~3度。暖期对我国农业发展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暖期 土地利用 格局 中国
下载PDF
垃圾填埋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途径 被引量:24
3
作者 蒋满元 唐玉斌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6-80,共5页
对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无论是采用焚烧法、堆肥法、卫生填埋法,还是土地填埋法,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此其中,又尤以土地填埋法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对垃圾填埋生态问题的处理,既可以充分利用生态恢复与生... 对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无论是采用焚烧法、堆肥法、卫生填埋法,还是土地填埋法,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此其中,又尤以土地填埋法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对垃圾填埋生态问题的处理,既可以充分利用生态恢复与生态改良方面的技术,也可在制度创新方面多下功夫。生态恢复与生态改良在处理城市固体废弃物时虽有许多优点,但不利的影响也不少。如焚烧法易造成对大气的严重污染;堆肥法与卫生填埋法不利于大规模推广;土地填埋法能大规模推广但并不代表真正的卫生填埋。而制度创新虽有利于从制度方面规范对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却又缺乏技术上的针对性。因此,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治理的效果才会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场 土地填埋法 生态恢复 制度创新
原文传递
土地利用方式对岩溶山地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阳兵 魏朝富 +1 位作者 李先源 谢德体 《山地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319-324,共6页
本文从种类组成、种子数量、生态优势度、物种多样性、种子分布规律和物种相似性等方面比较了重庆市岩溶低山 10种不同土地利用系统的土壤种子库特点 ,10种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弃耕地、果园、灌草坡、人工林和次生林。结果表明 ,研... 本文从种类组成、种子数量、生态优势度、物种多样性、种子分布规律和物种相似性等方面比较了重庆市岩溶低山 10种不同土地利用系统的土壤种子库特点 ,10种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弃耕地、果园、灌草坡、人工林和次生林。结果表明 ,研究区种子以草本为主 ,随土利用强度增加 ,种子类和数量减少 ,与地面农田杂草相似性增加 ,土壤种子库出质和量方面的锐减。从土壤种子库角度说明研究区生态退化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土地利用 岩溶地区 植被恢复
下载PDF
青藏铁路工程迹地对植被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19
5
作者 祝广华 陶玲 任珺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0-164,180,共6页
应用植被影响指数分析评价青藏铁路工程迹地对沿线典型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工程迹地影响最大的植被类型主要是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植被,其次是高寒荒漠和高寒流石坡稀疏植被,影响较小的是高寒河谷灌丛、高寒沼泽湿地和高寒垫状植被;... 应用植被影响指数分析评价青藏铁路工程迹地对沿线典型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工程迹地影响最大的植被类型主要是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植被,其次是高寒荒漠和高寒流石坡稀疏植被,影响较小的是高寒河谷灌丛、高寒沼泽湿地和高寒垫状植被;对青藏铁路沿线植被产生毁灭性影响的工程迹地类型为路基工程;产生严重影响的工程迹地类型为取弃土场、桥涵和隧道工程;施工便道、站场和施工营地对各种类型的高原植被产生了一般或轻微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青藏铁路沿线工程迹地的植被恢复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高寒植被 工程迹地 植被恢复 影响评价
下载PDF
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盐碱化土地修复与调控研究——以石羊河灌区为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金荣 谢晓蓉 +1 位作者 金自学 秦嘉海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89-92,共4页
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石羊河灌区盐碱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加,盐碱化程度不断加深,严重影响到该区国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造成石羊河灌区盐碱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认为自然因素主要是:①... 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石羊河灌区盐碱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加,盐碱化程度不断加深,严重影响到该区国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造成石羊河灌区盐碱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认为自然因素主要是: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强烈;②.水资源量逐年减少;③.地势上位于我国现代地形的第二阶梯,为内陆河流;④.地下水质矿化度高。人为因素是:①.过度开荒,灌区大量超采地下水;②.植被大量减少,加剧了土地盐碱化;③.灌溉技术落后,有灌无排。同时从四个方面探索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石羊河灌区盐碱化土地综合调控措施:①.水资源合理配置;②.以水盐平衡理论为指导,调控地上水位和盐分的时空分布;③.加强以节水灌溉为核心的灌区配套建设,推广节水防盐的灌水技术;④.扩大牧草种植,逐步实现农业三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羊河灌区 土地盐碱化 修复 综合调控措施 甘肃省 节水防盐灌溉技术
下载PDF
稀土矿开采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及植被恢复 被引量:14
7
作者 许炼烽 刘明义 凌垣华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9年第1期14-17,共4页
对广东省平远县稀土矿开采对土地资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分析。同时在已进行的植被恢复措施的基础上,对其效应作了初步的分析,评价了恢复措施对水土流失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比较适合的植被恢复措施。
关键词 稀土矿开采 土地资源 植被恢复
下载PDF
闲置土地收回制度研究 基本权利滥用的视角 被引量:9
8
作者 高慧铭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17-1629,共13页
对政府收回闲置土地制度的已有研究均聚焦于政府的收回行为,但仍有收回主体是否适格、收回原因是否充分、收回标准是否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收回程序是否合法等实践问题尚待解决。不妨转换研究角度,从土地使用权的性质出发,审视土地... 对政府收回闲置土地制度的已有研究均聚焦于政府的收回行为,但仍有收回主体是否适格、收回原因是否充分、收回标准是否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收回程序是否合法等实践问题尚待解决。不妨转换研究角度,从土地使用权的性质出发,审视土地使用权人的闲置土地行为,援用基本权利滥用禁止理论,证成政府无偿收回闲置土地的正当性,并进一步梳理司法案例回应诸多实践问题,以期为政府收回闲置土地和法院处理相关案件提供程式性模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权利 滥用 闲置土地 收回
原文传递
Damage or Recovery?Assessing Ecological Land Change and Its Driving Factors:A Case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China 被引量:6
9
作者 ZHOU Ting QI Jialing +1 位作者 XU Zhihan ZHOU De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1年第2期175-191,共17页
Ecological land can provide people with ecological products and ecological services;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the ecosystem.With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eco... Ecological land can provide people with ecological products and ecological services;and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the ecosystem.With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ecological land has been invaded in large quantities,and damaged seriously,even resulting in loses of its ecological function.Based on land use data from 1995 to 2015,our study explor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damage or recovery of ecological land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YREB).Two spatial models,geographic detector and geographic weighted regression(GWR),were employed to assess the global effects and the local effects of the driving factors for ecological land change,respectively.Our study divided the ecological land change into five types based on the degree of change as severe damage,slight damage,unchanged,slight recovery,and obvious recovery.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1995 to 2015,the total area of ecological land in the YREB increased initially and then decreased,but the overall trend was decreasing.The total damaged area was larger than the recovered area.Arable land and woodland both showed downward trends.In terms of ecological land change over the past 20 years,the type of unchanged had the largest area,followed by slight damage and slight recovery.Our study further revealed that ecological land change was the net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many factors,and the explanatory power between any two driving factors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any individual driving factor.In addition,driving factors have different impacts on ecological land change in different geographical locations.This knowledge should help land managers and policymakers to be better informed when developing pertinent land use policies at the regional and local levels.The lessons can also be extended to other regions for better management of their ecological land for sustainable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land DAMAGE recovery driving factor geographical detector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原文传递
吉林省西部沙地风蚀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艳军 吴立军 +3 位作者 田立生 高学刚 高凤艳 张力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1期53-55,70,共4页
吉林省西部沙地风蚀危害严重,是重点的风沙治理区。而在各类风成地貌中,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风蚀耕地是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多年来的试验研究提出适用于上述地区条件的风蚀防治技术,为吉林省西部沙地生态恢复及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 吉林省西部沙地风蚀危害严重,是重点的风沙治理区。而在各类风成地貌中,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风蚀耕地是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多年来的试验研究提出适用于上述地区条件的风蚀防治技术,为吉林省西部沙地生态恢复及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风成地貌 生态恢复 吉林省 风蚀
下载PDF
利用煤矸石恢复治理新汶矿区沉陷土地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丹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29-32,共4页
新汶矿区在煤炭资源开采的同时,形成了大面积的沉陷区,并产生大量的煤矸石,通过技术可行性分析,得出利用煤矸石回填沉陷土地复土造田不会对农作物造成二次污染的结论。探讨了煤矸石回填塌陷区和采砂坑的设计方案,包括治理的方法、矸石... 新汶矿区在煤炭资源开采的同时,形成了大面积的沉陷区,并产生大量的煤矸石,通过技术可行性分析,得出利用煤矸石回填沉陷土地复土造田不会对农作物造成二次污染的结论。探讨了煤矸石回填塌陷区和采砂坑的设计方案,包括治理的方法、矸石回填的工作程序以及回填后复垦土地的利用。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得出矸石回填沉陷土地复土造田不仅可以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而且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汶矿区 沉陷土地 煤矸石 回填 恢复治理
下载PDF
杉木林采伐迹地再造林后土壤调蓄水分功能恢复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贤均 邓云叶 段林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1-267,共7页
[目的]探讨杉木人工林采伐前、后及其采伐迹地造林后林地土壤调蓄水分功能的变化,揭示采伐地造林后,幼林对土壤蓄水功能的调节恢复作用。[方法]采用定位连续观测方法,在24年生杉木人工林伐前、伐后以及造林后1年、3年、5年、8年的样地... [目的]探讨杉木人工林采伐前、后及其采伐迹地造林后林地土壤调蓄水分功能的变化,揭示采伐地造林后,幼林对土壤蓄水功能的调节恢复作用。[方法]采用定位连续观测方法,在24年生杉木人工林伐前、伐后以及造林后1年、3年、5年、8年的样地内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室內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与伐前相比,杉木人工林采伐后1m深土壤层毛管孔隙度提高了1.70%,非毛管孔隙度下降了4.95%;伐后1 m深土壤层最大持水力、最小持水力和毛管持水力比伐前分别提高了4.02%、2.67%和5.31%,但土壤贮水力下降14.30%;0 20,20 40 cm土层的初渗速率分别下降19.81%和16.95%,稳渗速率分别下降12.97%和14.49%;造林后林分对土壤调蓄水分功能的调节作用,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大,8年生幼林0 20,20 40 cm土层对土壤水分的初渗调控能力恢复到采伐前的62.50%和58.83%,稳渗的调控恢复到采伐前的62.22%和48.79%;若以伐后与伐前土壤的最大持水力、最小持水力和毛管持水力的差值为100%,8年生幼林其与伐前的差异只有16.90%,17.84%和23.20%。土壤贮水力恢复到采伐前33.34%的水平。[结论]杉木人工林的采伐导致土壤调蓄水分功能减弱,采伐迹地再造林能逐步改善林地土壤调蓄水分功能,而且随着幼林林龄增加调节功能逐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土壤 蓄水功能 采伐迹地 再造林 功能恢复
下载PDF
襄阳市襄州区林地保护规划恢复和补充林地来源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柳中峡 费细利 张志刚 《绿色科技》 2013年第6期58-59,共2页
为科学编制襄州区林地保护规划,于2012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通过分析襄州区土地利用及规划现状,从实际出发,科学地分析了恢复和补充林地的来源,并提出了林地保有量增加的主要措施,为规划的实施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林地 保护规划 恢复和补充
下载PDF
污染场地治理项目建设与监理工作中环保设备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建权 杨志强 闪宁 《设备监理》 2014年第2期26-28,共3页
本文通过对污染场地治理项目的建设实践,一方面提出国内污染场地治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环保设备的应用研究,同时提出应加强设备研制和应用过程中的监理手段,在污染场地治理行业伊始建立起规范的设备监理体系。
关键词 污染场地 治理 环保设备 应用
下载PDF
三峡库区典型岩溶山地土壤种子库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阳兵 谢德体 魏朝富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44-48,共5页
用"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重庆市北碚、巫山、黔江、南川金佛山等4个典型地点,从种类组成、种子数量、物种多样性、种子分布规律和物种相似性方面比较了三峡库区典型岩溶山地处于不同生态演替序列的自然(原始)林地、次... 用"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选取重庆市北碚、巫山、黔江、南川金佛山等4个典型地点,从种类组成、种子数量、物种多样性、种子分布规律和物种相似性方面比较了三峡库区典型岩溶山地处于不同生态演替序列的自然(原始)林地、次生林地、灌草坡、耕地、人工林、弃耕撂荒地等土地利用系统的土壤种子库特点。上述典型地点的研究表明:研究区24个不同的样地土壤种子库共萌发植物68种,土壤种子库组成总体上以草本植物为主且与地上植被关系较密切,并仍处于植被演替的早期阶段,退化较严重;随土地利用强度增加,土壤中草本种子所占的比例也越大,在弃耕地→灌草坡→次生林地序列上,生态优势度呈降低趋势,而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石灰岩草坡开垦成耕地后,其中本来较小的种子库很快受到破坏。因此,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是对三峡库区石灰岩次生植被及其种子库的主要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重庆市 岩溶山地 土壤种子库 土地利用 植被恢复
下载PDF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土地复垦潜力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治平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年第12期128-130,共3页
以山西省晋城市城区为研究区域,对土地复垦潜力补充调查、适宜性评价、潜力分级及其测算方法、潜力的构成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晋城市城区被破坏的土地面积为1605.94hm2,可复垦面积为1442.79hm2,为今后复垦规划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了... 以山西省晋城市城区为研究区域,对土地复垦潜力补充调查、适宜性评价、潜力分级及其测算方法、潜力的构成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晋城市城区被破坏的土地面积为1605.94hm2,可复垦面积为1442.79hm2,为今后复垦规划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复垦潜力 潜力分级 评价指标 分级标准
下载PDF
景电灌溉工程对红跃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景泰县红跃村生态环境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发明 刘世增 +3 位作者 满多清 朱淑娟 万国北 程秀英 《甘肃林业科技》 2008年第4期56-60,共5页
景泰县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干旱缺水。20世纪70~80年代,国家建成景电一、二期高扬程电力引黄提灌工程为本区解决了主要的水资源,农业生产得到了飞跃发展,但相继而来引起低洼地带的红跃村土地盐渍化等环境退化问题。在GEF... 景泰县地处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干旱缺水。20世纪70~80年代,国家建成景电一、二期高扬程电力引黄提灌工程为本区解决了主要的水资源,农业生产得到了飞跃发展,但相继而来引起低洼地带的红跃村土地盐渍化等环境退化问题。在GEF/OP12甘肃项目示范点景泰县红跃村前期研究基础上,用农户基线调查方法进行资料的进一步收集整理,分析项目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已有耕地盐渍化,民生问题严重;作物种植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不良灌溉方式导致水位抬高、水质变差;周边植被减少、土地沙化。提出项目后自我发展建议:转变观念,推广节水技术,调整作物结构,树立IEM理念、弘杨生态文化,确立持续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跃村 退化土地 盐渍化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恢复技术
下载PDF
基于Landsat时间序列的香格里拉市土地覆盖变化检测
18
作者 陈培高 张加龙 +1 位作者 许冬凡 熊登亮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1-176,共6页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使用Landsat Level遥感影像,利用归一化燃烧指数作为LandTrendr时间分割算法的光谱数值,对香格里拉市进行土地覆盖变化检测。结果表明:1986—2016年,林地、未利用地、永久性冰川雪地面积持续减少,草地、水...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使用Landsat Level遥感影像,利用归一化燃烧指数作为LandTrendr时间分割算法的光谱数值,对香格里拉市进行土地覆盖变化检测。结果表明:1986—2016年,林地、未利用地、永久性冰川雪地面积持续减少,草地、水体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林地为香格里拉最主要的土地覆盖类型,总占比超过80%。香格里拉土地覆盖的变化动态度总体较低,土地覆盖变化过程较为平缓;大部分林地未发生变化,在31 a内以中度干扰和轻微恢复为主。但香格里拉林地总面积多年来持续减少,按干扰和恢复的持续时间来看,1986—2016年林地发生变化的主要类型为持续1~5 a的干扰和持续21~31 a的恢复。自然灾害与人为采伐的消耗速度远大于林分的自然增长速度,如果不健全林地保护的措施,林地资源将日益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盖 landTrendr时间分割算法 干扰 恢复 时间序列 香格里拉
下载PDF
大型泥浆泵远距离土方吹填造地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伟锋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4年第3期21-24,共4页
随着近几年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地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和围海造地工程的建设。针对沿海地区土方工程施工的特点,采用大型泥浆泵远距离土方吹填筑堤造地,相比传统的挖掘机开挖结合自卸车运输或采用挖泥船输送土方的方法,不仅操作简单,... 随着近几年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地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和围海造地工程的建设。针对沿海地区土方工程施工的特点,采用大型泥浆泵远距离土方吹填筑堤造地,相比传统的挖掘机开挖结合自卸车运输或采用挖泥船输送土方的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安全隐患减少,只要配备足够数量的船只和泥浆泵,工程工期将大大缩短,而且成本低,见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泥浆泵 远距离 吹填 造地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植被恢复的产流产沙效应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亚龙 赵健 丁文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3-57,共5页
选择南水北调水源区典型小流域,在坡耕地、经果林、退化矮林、荒草地和马尾松林5种土地利用类型上建立径流小区,观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产流产沙规律及其受不同坡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高强度、短历时降雨过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 选择南水北调水源区典型小流域,在坡耕地、经果林、退化矮林、荒草地和马尾松林5种土地利用类型上建立径流小区,观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产流产沙规律及其受不同坡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高强度、短历时降雨过程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动力;在5种土地利用类型中,经果林和坡耕地产流产沙量最大,因此,除了加强坡耕地治理外,控制经果林水土流失也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植被恢复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 土地利用 植被恢复 产流产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