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土地市场化进程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70
1
作者 王青 陈志刚 +1 位作者 叶依广 黄贤金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7,共5页
土地市场的发展对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了解我国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的配置状况,以及土地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在系统评价我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基础上,深入... 土地市场的发展对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了解我国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的配置状况,以及土地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在系统评价我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近年来土地市场化进程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土地市场化进程总体呈现为快速发展的趋势,且由东至西在不同地区表现为逐步降低的态势,而土地市场化的区间发展差异则正在逐步减小。不仅如此,土地市场化进程在不同地区内部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表现为东部发达地区的北京、天津和山东等地的土地市场化水平相对较低;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广西、四川和重庆等地则相对较高。为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土地市场化进程,优化区域土地市场结构等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配置 市场化程度 时空变化特征
下载PDF
中国土地市场化测度方法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赵雲泰 黄贤金 +2 位作者 钟太洋 彭佳雯 王小丽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33-1339,共7页
构建科学、客观、易判的土地市场化测度方法,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我国土地资源配置的时空差异。本文在归纳总结已有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价款加权修正宗数比重测度法和实际-理想价款比值测度法,并以2000年-2009年中国土地市场化发展为实证... 构建科学、客观、易判的土地市场化测度方法,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我国土地资源配置的时空差异。本文在归纳总结已有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价款加权修正宗数比重测度法和实际-理想价款比值测度法,并以2000年-2009年中国土地市场化发展为实证,比较不同方法的特征、适用范围、结果的共性和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2009年中国土地市场化指数呈现震荡上升的态势,2006年前后土地市场化指数较大幅度的增长;宗数比重测度法和面积比重测度法仅考虑了完全市场下的土地供应,不适用于土地市场化的专题研究;静态系数宗数比重测度法适用于短时间序列的研究,而价款加权修正宗数比重测度法适宜于较小尺度、土地供应类型趋于一致的区域研究。各供地类型的市场化权重需考虑历年供地类型的实际效果,从土地资本显化视角出发的实际-理想价款比值测度法可以更为客观、直接的反映土地市场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市场化 土地供应 测度方法
原文传递
我国土地市场化过程中的三方博弈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小玲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4-68,共5页
土地市场化配置对于合理利用稀缺的土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政府希望通过从上到下强制性制度变迁行动,达到土地市场化的目标;而随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灶吃饭”和“财政分权”等政... 土地市场化配置对于合理利用稀缺的土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政府希望通过从上到下强制性制度变迁行动,达到土地市场化的目标;而随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灶吃饭”和“财政分权”等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逐步演变成为具有自身效用函数的政治经济组织;土地的实际占有者也不再是政府部门可以任意支配的机构,随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等改革措施的实行而成长为市场体制下的微观经济主体,要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中央政府的供给型制度创新行动并不必然转变成地方政府,特别是土地占有者的自觉行为。于是,在政策传递的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土地实际占有者之间的博弈便产生了。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运用博弈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土地市场发育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土地实际占有者三方博弈的过程、结果及其对土地市场化配置的影响,阐明我国土地市场发育迟缓的制度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市场化 土地资源配置 博弈分析 制度变迁
原文传递
土地财政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黄振雄 罗能生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3-100,共8页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财政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土地财政滞后一期和土地管理政策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政府追求土地财政最大化的目标必然导致对土地市场的干预,从而影响土地利用效率;...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财政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土地财政滞后一期和土地管理政策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1)政府追求土地财政最大化的目标必然导致对土地市场的干预,从而影响土地利用效率;(2)土地财政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倒“U”型,超出6.38拐点的土地财政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由正转负;(3)作为土地财政的重要运作方式,商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出让的相对价差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倒“U”型;(4)土地财政对不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在二线城市和五线城市最为显著;政府重大经济政策的实施会改变土地财政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论:应正视土地财政的积极作用,并通过深化改革,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其存在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出让市场化 工具变量法
下载PDF
2000年以来黄河流域土地市场化时空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9
5
作者 宋洋 朱道林 +1 位作者 张立新 张晖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9-813,共15页
基于土地市场交易结构的视角,测算2000-2016年黄河流域104个地级以上城市一级土地市场化程度,综合利用Global Moran’s I、Gi^*指数空间统计模型对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探究土地市场化时空格局演变的主要... 基于土地市场交易结构的视角,测算2000-2016年黄河流域104个地级以上城市一级土地市场化程度,综合利用Global Moran’s I、Gi^*指数空间统计模型对其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探究土地市场化时空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发现:2000-2016年,黄河流域土地市场化水平表现出先持续上升后不断下降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呈现了"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异格局。黄河流域土地市场化水平整体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地市场化热点区域以下游主要城市为核心,经历了先加速蔓延、后缓步收缩的时空演进历程。黄河流域土地市场化水平的时空格局演变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升级、固定资产投资、政府财政收支比、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区位条件等因素共同驱动,但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影响,各因素在不同年份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市场化 时空格局演变 驱动因素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土地市场化对城市土地综合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罗能生 彭郁 罗富政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28,共8页
基于我国3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计算了各城市的土地综合利用效率。结果显示:我国主要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整体上偏低,但呈现出逐渐提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城市之间的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差异较大,... 基于我国3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计算了各城市的土地综合利用效率。结果显示:我国主要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整体上偏低,但呈现出逐渐提升的变化趋势;不同城市之间的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差异较大,土地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等均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土地市场化程度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呈U型关系,随着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持续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改善也越来越明显;城市二、三产业比值与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市场化 城市土地 综合利用效率 影响
原文传递
中国土地市场化进程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宋鸿 陈晓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32-135,140,共5页
空间自相关是空间统计学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设定显著性水平下衡量邻近位置属性(或现象)之间的相关性.我国大陆省区土地市场化程度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1999年至2005年期间,土地市场化程度存在着显著的正空间自相... 空间自相关是空间统计学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在设定显著性水平下衡量邻近位置属性(或现象)之间的相关性.我国大陆省区土地市场化程度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1999年至2005年期间,土地市场化程度存在着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土地市场化程度高的省区趋向于与高的省区相邻,土地市场化程度低的省区趋向于与低的省区接壤,我国大陆省区土地市场化程度呈现出以聚集为特征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市场化 空间自相关 Moran’S I
下载PDF
土地市场化是否推动城投债发行?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尚蒲 罗必良 何勤英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6-117,共12页
本文以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发行的城投债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发现土地市场化能够体现土地的价格,通过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收入影响城投债发行规模。利用2005-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财政刺激政策实施前土地市场化水平显著促进... 本文以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发行的城投债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发现土地市场化能够体现土地的价格,通过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收入影响城投债发行规模。利用2005-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财政刺激政策实施前土地市场化水平显著促进城投债发行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实施后土地市场化水平对城投债发行规模促进作用减弱甚至转为抑制作用。考虑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政策背景下土地市场化对城投债发行规模的影响时,使用面板倍差法和解决土地市场化内生性问题的GMM估计也得出类似结论。本文的政策意义在于有助于地方债发行的顶层制度设计和土地市场化改革,为地方政府财政解困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投债 土地出让 土地市场化 财政刺激政策 面板倍差法
原文传递
我国土地市场化的区域差异比较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琦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9-64,共6页
对2003~2004年我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综合测度表明,我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区域差异在逐步缩小,且区域分布集中度逐步明显。而影响土地市场化程度的主要因素为土地协议出让和“招拍挂”出让的比例。从地域上看,土地市场化程度受制度安... 对2003~2004年我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综合测度表明,我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区域差异在逐步缩小,且区域分布集中度逐步明显。而影响土地市场化程度的主要因素为土地协议出让和“招拍挂”出让的比例。从地域上看,土地市场化程度受制度安排的约束和影响。提高我国土地市场化程度及消除区域差异的主要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新增划拨土地数量,压缩协议出让土地的规模、积极推进存量土地市场化以及处理好区域开发与土地制度建设的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市场化 土地出让 区域差异
下载PDF
农户参与分享土地市场化收益的研究——兼论农地股份合作 被引量:6
10
作者 焦必方 孙彬彬 叶明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60,共8页
要让农户参与经济成长、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关键在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促进农民增收。而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决定农户增收的关键在于土地要素的运用。现实的需求要求扩大土地要素在农户增收中的作用,保证农户充分获取土地的全... 要让农户参与经济成长、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关键在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促进农民增收。而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决定农户增收的关键在于土地要素的运用。现实的需求要求扩大土地要素在农户增收中的作用,保证农户充分获取土地的全部收益,并且形成一种长效机制保障农户能够分享土地市场化的成果。农地股份合作即是农户参与分享土地市场化收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股份合作 农地 土地市场化
下载PDF
东北地区土地市场化进程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基于东北振兴前后的视角 被引量:6
11
作者 于晓雷 侯淑涛 +1 位作者 黄善林 初楠臣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7-32,共6页
文中基于土地市场交易结构,利用土地市场化统计模型、K-均值聚类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东北振兴前后土地市场化进程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表明:(1)东北三省振兴后的土地市场化整体水平较振兴前有显著提高。(2)36个地市土地市场化水平均... 文中基于土地市场交易结构,利用土地市场化统计模型、K-均值聚类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东北振兴前后土地市场化进程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表明:(1)东北三省振兴后的土地市场化整体水平较振兴前有显著提高。(2)36个地市土地市场化水平均呈上升态势,但差异呈波动下降态势。(3)聚类结果表明区域内部土地市场化等别空间分布渐趋均匀,土地市场化分级结构趋向合理。(4)东北三省土地市场化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南高北低,辽宁最高,黑龙江最低,且省域内部差异较为显著。基于时序变化和空间布局的规律性特征,建议东北三省尤其是黑龙江从深化土地市场改革、优化土地市场配置机制、转变土地出让方式,同时注重缩小区域差异4个方面提高土地市场化的整体水平,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市场化进程 土地配置 时空差异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土地市场化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龚广祥 吴清华 高思涵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8-78,共11页
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土地市场化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2001-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市场化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短期和长期上,土地市场化对区域技术创新均有显著的促... 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土地市场化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2001-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市场化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短期和长期上,土地市场化对区域技术创新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土地市场化可以改善要素市场扭曲、优化营商环境、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市场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在区域、行政级别、财政状况、有无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市场化 技术创新 要素扭曲 营商环境 土地融资
原文传递
土地市场化能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吗?——来自中国23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波 樊学瑞 王辉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0-149,174-175,共11页
土地市场化改革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制度变量。采用2001—2013年23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土地市场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土地市场化在全国层面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种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土地... 土地市场化改革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制度变量。采用2001—2013年23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土地市场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土地市场化在全国层面显著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但这种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土地市场化改善了城乡收入差距,而中西部地区土地市场化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因此,从全国范围来看,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宜从以静态货币补偿为主转向以动态补偿为主,并体现区域差异性,特别是要提升中西部地区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水平。与此同时,应破除农地和城市土地权益不平等的土地二元结构,打通城乡不动产市场,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制度和住房市场,促使同地同权、同地同价;应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对土地资源配置的不当干预,平衡土地在区域间的供给,促使东中西部的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市场化 城乡收入差距 土地二元结构 土地资源配置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农村土地抵押中的风险释缓:域外比较与中国实践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坤 胡建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6-134,共9页
国家立法业已放宽农村土地抵押的立法管控,然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风险不容忽视。建构风险释缓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与农村土地抵押伴生的负效应。主体上可将抵押权人限定为土地银行,而作为抵押人的农民,须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财力证明或... 国家立法业已放宽农村土地抵押的立法管控,然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风险不容忽视。建构风险释缓机制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与农村土地抵押伴生的负效应。主体上可将抵押权人限定为土地银行,而作为抵押人的农民,须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财力证明或从事稳定的非农职业;客体层面实行农村土地抵押的区分制度,抵押的贷款只能用于涉农的生产、投资和开发项目。抵押运行中面向抵押人的生存保障,可对土地面积和抵押物价值、抵押用途和土地权利期限等予以限定,同时建立土地抵押风险基金、强制保险、政府或担保公司增信机制等面向多边利益保障的辅助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土地抵押 风险防控 利益保障 土地融资
原文传递
地方政府“两手”供地与企业创新——基于土地市场交易数据和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峰 袁香钰 尹靖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4-96,共23页
中国土地市场存在明显的低价出让工业用地、高价出让商住用地的“两手”供地倾向,这种供地策略在促进制造业大规模集聚和发展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企业创新行为。本文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微观土地交易数据,测算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两手... 中国土地市场存在明显的低价出让工业用地、高价出让商住用地的“两手”供地倾向,这种供地策略在促进制造业大规模集聚和发展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企业创新行为。本文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微观土地交易数据,测算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两手”供地指标,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专利数据库和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匹配数据,分析地方政府“两手”供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两手”供地对企业创新具有先升后降的倒“U”型影响,且多数城市“两手”供地带来过大的商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价格“剪刀差”,已对企业创新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两手”供地程度的不断加深,在长期内通过降低城市和企业研发投入、弱化集聚效应及抬升房价等机制阻碍了企业创新水平提升,且地方政府的增长竞争和财政最大化使“两手”供地与企业创新之间的“拐点”提前,进一步强化其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此外,地方政府“两手”供地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还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依赖于企业所有制类型、所在城市等级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两手”供地 企业创新 土地资源配置 土地市场化
下载PDF
土地市场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及传导机制——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16
作者 邓郴宜 万勇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3年第4期91-105,共15页
土地要素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市场化改革背景下,运用数理模型演绎法、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bootstrap检验考察土地出让市场化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效果及影响渠道。研究结果表明:(1)... 土地要素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市场化改革背景下,运用数理模型演绎法、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bootstrap检验考察土地出让市场化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效果及影响渠道。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出让市场化每提高一个单位,城市经济增长提高0.132个百分点;(2)二者之间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城市创新水平以及提高城市土地融资水平三条路径产生作用。(3)资源配置、城市创新、土地融资中介效应大小分别为0.081、0.052、0.314。因此,中国应继续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强法规建设,充分考虑地区差异性,将政府与市场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市场化 城市经济增长 统一大市场
下载PDF
土地市场化、收入差距与城乡居民消费
17
作者 程中海 王卓 王艺梦 《新疆农垦经济》 2023年第3期45-57,共13页
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是城乡融合和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改善要素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文章实证考察土地市场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及异质性特征,并对收入差距在影响过程中的作用予以识别。研究结果表明,... 缩小城乡消费差距是城乡融合和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着力点,改善要素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文章实证考察土地市场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及异质性特征,并对收入差距在影响过程中的作用予以识别。研究结果表明,提升土地市场化水平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土地市场化对农村消费水平增长的影响高于城镇居民,使得城乡消费差距缩小。在不同区域土地市场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呈现出差异性,提高土地市场化程度能有效缩小中西部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但在东部地区这种作用并不明显。全国层面上,收入差距是土地市场化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中间渠道,土地市场化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分区域来看这种渠道作用仅在西部显现出来。基于此,进一步提出提高城乡区域土地市场化水平、保障土地市场交易秩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措施,以期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扩大内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市场化 收入差距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城乡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
下载PDF
黄河流域土地市场化、供应结构对建设用地绿色利用效率的空间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薛建春 张安录 曹力博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04-1313,共10页
构建邻接空间权重、距离空间权重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及其偏微分分解方法分析黄河流域土地市场化、供应结构对建设用地绿色利用效率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①2010—2018年,黄河流域城市建设用地绿色利用效率呈现先... 构建邻接空间权重、距离空间权重和经济距离空间权重,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及其偏微分分解方法分析黄河流域土地市场化、供应结构对建设用地绿色利用效率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①2010—2018年,黄河流域城市建设用地绿色利用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且中游>上游>下游。②建设用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空间正相关性,且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上游,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下游。③土地市场化与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结构虽然对本地城市建设用地绿色利用效率产生抑制作用,但是对周围城市具有促进作用,且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均不显著;工矿用地和商服用地结构在距离权重模型和经济距离权重模型下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且抑制了周边城市建设用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④产业结构优化对建设用地绿色利用效率产生促进作用,其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均显著,而城镇化与建设用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倒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市场化 土地供应结构 建设用地绿色利用效率 空间杜宾模型 黄河流域
下载PDF
从供地结构视角看城市土地市场化的动态演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琳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0年第5期68-76,共9页
城市土地市场化的已有研究侧重分析出让市场,而对配置非经营性用地的划拨缺乏关注。从土地划拨的角度对土地市场化进行测算,发现土地划拨占建设用地总供应比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开始迅速上升,从供地结构上主要... 城市土地市场化的已有研究侧重分析出让市场,而对配置非经营性用地的划拨缺乏关注。从土地划拨的角度对土地市场化进行测算,发现土地划拨占建设用地总供应比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开始迅速上升,从供地结构上主要源于交通运输用地的快速扩张,以及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小幅增长。运用1999—2016年27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划拨方式的决策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2008年以后地方经济越发达,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越低,则划拨占比越高,在用地类型上会配置更多的交通运输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其中对交通运输用地的配置明显高于后者,从而表明地方政府在公共品的供给中会更倾向于交通基础设施等经济性公共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市场化 划拨 用地结构 基础设施
下载PDF
土地市场化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吗 被引量:2
20
作者 龚广祥 朱月季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3,共11页
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但目前尚未有研究考察中国特殊的土地市场化制度改革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从土地市场化制度改革影响土地及其附属物抵押价值视角,考察土... 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各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但目前尚未有研究考察中国特殊的土地市场化制度改革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利用世界银行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从土地市场化制度改革影响土地及其附属物抵押价值视角,考察土地市场化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市场化能够显著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在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从城市特征来看,土地市场化更能缓解行政级别低、财政缺口轻、东部地区企业融资约束;从企业特征来看,与国有企业相比,土地市场化更能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需要继续完善土地市场化制度,提高土地市场化水平,以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发挥土地融资功能,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市场化 融资约束 抵押价值 民营企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