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耳兰食源性欺骗传粉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程瑾 刘世勇 +2 位作者 何荣 韦新莲 罗毅波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8-617,共10页
兰科植物具有精巧、多样化的花部结构以及高度多样的吸引传粉者方式。作者对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治区级保护区内的一个兔耳兰(Cymbidium lancifolium)居群进行了连续2年的观察和研究。观察发现兔耳兰唯一的传粉者为膜翅目蜜蜂科的中华蜜... 兰科植物具有精巧、多样化的花部结构以及高度多样的吸引传粉者方式。作者对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治区级保护区内的一个兔耳兰(Cymbidium lancifolium)居群进行了连续2年的观察和研究。观察发现兔耳兰唯一的传粉者为膜翅目蜜蜂科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中华蜜蜂一般直接落在唇瓣外弯的中裂片上,然后调整身体的方向,进入花中,当发现花中无蜜液等回报时,借助于后足的蹬力退出花朵。在退出的过程中,花粉块连同药帽会通过粘盘粘附在中华蜜蜂的胸部。中华蜜蜂在花内的停留时间为8-71s,平均18.3s(N=11)。根据观察我们推测兔耳兰可能是通过其唇瓣上无规则的紫栗色小斑点(假蜜导)来吸引中华蜜蜂为其传粉,属于食源性欺骗方式。在传粉过程中兔耳兰的药帽与花粉团和粘盘一起粘在中华蜜蜂背部。药帽的存在能够阻止下一朵被拜访的花实现雌性功能。兔耳兰药帽高度(0.154±0.032cm)(N=10)加上传粉昆虫胸高(2005年为0.37±0.03cm(N=10),2006年0.35±0.04cm(N=7))大于传粉通道入口的高度(0.29±0.04cm)(N=21),支持兔耳兰可能通过药帽来减少同株异花授粉现象的推测。2005和2006年该兔耳兰居群的自然繁殖成功率分别为21.13%和21.28%。繁育系统实验证明兔耳兰是高度自交亲和物种,自交和异交的繁殖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该种在结实过程中未显示近交衰退。兔耳兰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和自花授粉的现象,其结实依赖传粉者。TTC法检测结果显示兔耳兰种子活力达85.78%(N=11),可见种子活力不是制约兔耳兰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因此传粉者的密度和访问频率可能是影响兔耳兰结实的重要因素,并最终影响兔耳兰种群的维持和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MBIDIUM lancifolium APIS cerana cerana 假蜜导 食源性欺骗 药帽 同株异花授粉
下载PDF
百合离体抗盐变异体的筛选及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艳妮 王飞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75,共6页
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百合离体叶片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叶片的分化率和存活率均下降,并筛选出其半致死浓度(0.6%)和处理时间(3 h)。利用筛选的EMS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离体叶片进行处理,在1%盐浓度胁迫下... 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百合离体叶片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叶片的分化率和存活率均下降,并筛选出其半致死浓度(0.6%)和处理时间(3 h)。利用筛选的EMS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离体叶片进行处理,在1%盐浓度胁迫下进行抗盐性突变体筛选,得到抗盐性诱变植株。经鉴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丙二醛(MDA)含量减少,细胞膜透性减小,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表明筛选的百合突变体比对照具有更强的抗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EMS 诱变 耐盐性鉴定
下载PDF
卷丹多倍体新品种‘渝百合1号’的培育 被引量:3
3
作者 雷美艳 杨利平 +4 位作者 杨天建 符勇耀 韩量 全健 蒲盛才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714-4724,共11页
卷丹是中国3大药食兼用百合品种之一,具有适应性强、抗病和耐寒等优势。近年来卷丹品种存在不断退化和品质下降的现象,亟待培育新品种。本研究用秋水仙素诱变离体卷丹小鳞茎,获得稳定的变异株系,然后对各株系进行产量评价、营养评价及... 卷丹是中国3大药食兼用百合品种之一,具有适应性强、抗病和耐寒等优势。近年来卷丹品种存在不断退化和品质下降的现象,亟待培育新品种。本研究用秋水仙素诱变离体卷丹小鳞茎,获得稳定的变异株系,然后对各株系进行产量评价、营养评价及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诱导获得3个稳定的变异株系,染色体在5倍体到6倍体之间,属于非整倍型嵌合体;通过产量性状优选,JD-h-12在鳞茎更新重量和纵径均优于原始材料和其他多倍体系列;JD-h-12鳞茎营养成分较高,其中淀粉、总氨基酸、总多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30.29%、11.91%、12.92%和0.092%,总生物碱含量较低,仅为0.002%;在抗病性方面,JD-h-12为炭疽病中抗品种,枯萎病的高抗品种。JD-h-12这个株系综合性状较优,2019年1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并命名为‘渝百合1号’。培育百合新品种,对丰富食用百合种类,提高百合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 多倍体 ‘渝百合1号’
原文传递
Integrative analysis of metabolome and transcriptome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functional components of Lilii Bulbus 被引量:1
4
作者 Wenjun Wei Tao Guo +7 位作者 Wenguang Fan Mengshan Ji Yu Fu Conglong Lian Suiqing Chen Wenjing Ma Wenfang Ma Shuying Feng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AS 2024年第3期435-448,共14页
Objective: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LB)and L.lancifolium(LL)are the main sources of medicinal lily(Lilii Bulbus,Baihe in Chinese)in China.However,the functional components of these two species responsible for the t... Objective: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LB)and L.lancifolium(LL)are the main sources of medicinal lily(Lilii Bulbus,Baihe in Chinese)in China.However,the functional components of these two species responsible for the treatment efficacy are yet not clear.In order to explore the therapeutic material basis of Lilii Bulbus,we selected L.davidii var.willmottiae(LD)only used for food as the control group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D and the other two(LB and LL).Methods:Metabolome and transcriptome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of active components in LD vs LB and LD vs LL.Data of metabolome and transcriptome was analysed using various analysis methods,such a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and so on.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were enriched through KEGG and GO enrichment analysis.Results:The PCA and HCA of the metabolome indicated the metabolites were clearly separated and varied greatly in LL and LB contrasted with LD.There were 318 significantly differential metabolites(SDMs)in LD vs LB group and 298 SDMs in LD vs LL group.Compared with LD group,the significant up-regulation of steroidal saponins and steroidal alkaloids were detected both in LB and LL groups,especially in LB group.The HCA of transcriptome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B vs LD group,whil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LL and LD varied slightly.Additionally,47540 DEGs in LD vs LB group and 18958 DEGs in LD vs LL group were identified.Notably,CYP450s involving in the biosynthesis of steroidal saponins and steroidal alkaloids were detected,and comparing with LD,CYP724,CYP710A,and CYP734A1 in LB and CYP90B in LL were all up-regulated.Conclusion: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steroidal saponins and steroidal alkaloids maybe the representative functional components of Lilii Bulbus,which can provide new insights for Lilii Bulbus used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lassic famous formu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lium browniiF.E.Brown var.viridulum Baker Lilium davidii var.willmottiae(E.H.Wilson) Raffill Lilium lancifolium Thunb. METABOLOME transcriptome
原文传递
Ident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lank Spot Pathogen from Lilium lancifolium 被引量:4
5
作者 吴金平 丁自立 +3 位作者 刘晓艳 郭凤领 焦忠久 邱正明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4年第11期1879-1882,共4页
With the increasing planting area of Lilium lancifolium, the leaf fungal dis-ease of L. lancifoliu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June and July of 2014, the excessive rainfal leads to the serious outbreak of l... With the increasing planting area of Lilium lancifolium, the leaf fungal dis-ease of L. lancifolium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June and July of 2014, the excessive rainfal leads to the serious outbreak of leaf disease of L. lanci-folium. In mid-June, the wilting rate of L. lancifolium in seriously-infected field was even up to 50%-70%. In some fields, the shoots of L. lancifolium even al wilted. The pathogen was isolated from the infected leaves of L. lancifolium. Its pathogenici-ty, spore morphology, 18S rDNA sequence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e isolated pathogen was Alternaria alternate. The lethal temperature of mycelial growth was 55 ℃. The optimum pH was 6-7. Among the tested carbon sources and nitrogen sources, the optimum carbon source was mal-tose, and the optimum nitrogen source was yeast extra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lium lancifolium Black spot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下载PDF
锂浓度对罗布麻生长及锂累积量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任婧 田长彦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316,共4页
锂元素是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并与罗布麻有相似药效,罗布麻中锂含量的高低决定其药效强弱。以大叶白麻和红麻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锂浓度对罗布麻幼苗生长及锂累积的影响,并探讨其富锂极限。结果表明:锂并不是罗布麻生长的必... 锂元素是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并与罗布麻有相似药效,罗布麻中锂含量的高低决定其药效强弱。以大叶白麻和红麻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锂浓度对罗布麻幼苗生长及锂累积的影响,并探讨其富锂极限。结果表明:锂并不是罗布麻生长的必需元素,随供应浓度增加其抑制作用愈加明显。叶片锂含量高于根和茎,且红麻叶片较大叶白麻更为耐锂。各处理相比,在锂浓度100 mg·kg-1时,叶部锂累积量达到峰值,但生长量有限;在锂浓度为25 mg·kg-1的条件下,虽然叶片锂累积量较100 mg·kg-1时低,但仍高于对照,且生长量所受限制很小。综合考虑不同锂浓度对罗布麻产量及药用价值的影响,认为在种植罗布麻时,锂浓度以低于25 mg·kg-1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白麻(Apocynum hedersonii) 红麻(A 1ancifolium) 累积量
原文传递
卷丹百合脱毒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被引量:2
7
作者 龙世平 彭斯文 +3 位作者 黄艳宁 朱校奇 戴艳娇 谢进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1期258-260,共3页
规范了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脱毒种苗繁育技术的全过程,即初代培养、茎尖脱毒、病毒检测、脱毒种苗繁殖、脱毒苗驯化技术等。本规程适用于卷丹百合脱毒种苗的生产。
关键词 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 Thunb.) 脱毒种苗 繁育 技术规程
下载PDF
大花蕙兰与兰属植物种间杂交研究 被引量:45
8
作者 朱根发 王碧青 +2 位作者 陈明莉 蒋明殿 吕复兵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5-448,共4页
进行了大花蕙兰、墨兰、建兰、纹瓣兰、兔耳兰等兰属植物的种间远缘杂交实验。在52个杂交组合中,86.5%的杂交组合具明显的子房膨大和果荚发育,但授粉4个月后未变黄落果的杂交果仅占组合数32.7%,经胚胎培养获得植株的杂交组合只占组合数... 进行了大花蕙兰、墨兰、建兰、纹瓣兰、兔耳兰等兰属植物的种间远缘杂交实验。在52个杂交组合中,86.5%的杂交组合具明显的子房膨大和果荚发育,但授粉4个月后未变黄落果的杂交果仅占组合数32.7%,经胚胎培养获得植株的杂交组合只占组合数的19.2%。大花蕙兰×墨兰与墨兰×大花蕙兰的杂交成功率有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属 大花蕙兰 墨兰 建兰 纹瓣兰 兔耳兰 杂交 种间杂交 兰属植物 杂交组合
下载PDF
不同产地百合药材中8种活性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0
9
作者 张黄琴 严辉 +5 位作者 钱大玮 朱振华 郭盛 郭兰萍 唐志书 段金廒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1-318,共8页
该研究采用UPLC-TQ-MS联用技术,对百合中8种成分进行分析测定。35个批次百合药材中王百合苷E、王百合苷F、王百合苷C及王百合苷B的质量分数分别在0.604 0×10^(-1)~18.62×10^(-1),0.680 0×10^(-2)~44.75×10^(-2),0.7... 该研究采用UPLC-TQ-MS联用技术,对百合中8种成分进行分析测定。35个批次百合药材中王百合苷E、王百合苷F、王百合苷C及王百合苷B的质量分数分别在0.604 0×10^(-1)~18.62×10^(-1),0.680 0×10^(-2)~44.75×10^(-2),0.700 0×10^(-3)~29.65×10^(-1),0.170 0×10^(-1)~4.724 mg·g-1;绿原酸、咖啡酸、原儿茶醛及阿魏酸的质量分数分别在6.827×10^(-3)~16.07×10^(-3),0.111 0×10-4~79.71×10^(-3),0.593 7×10^(-3)~2.962×10^(-3),2.606×10^(-2)~45.89×10^(-2)mg·g-1。进行主成分分析,绘制PCA(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得分图及VIP图,35批百合药材被分成以产地为区分的2组,2个主产地百合样品中,阿魏酸和咖啡酸在2个产地的百合中含量差异较大,其他6种成分含量在两产地间相差较小。通过主成分分析的F综合评分,可将样品进行排序,结果发现,在综合排名的前10位,有8种百合为安徽霍山百合。建立基于的UPLC-TQ-MS用于百合多指标的质量评价方法,具有准确、高效、便捷等优点,为百合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含量测定 UPLC-TQ-MS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卷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胡文彦 段金廒 +1 位作者 钱大玮 王大为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656-1659,共4页
目的:研究卷丹Lilium lancifolium鳞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卷丹的化学成分,用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卷丹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王百合苷A(1),王百合苷C(2),甲基-α-D-吡喃甘露糖苷(3),甲基-α-D-吡喃葡萄糖苷... 目的:研究卷丹Lilium lancifolium鳞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卷丹的化学成分,用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卷丹中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王百合苷A(1),王百合苷C(2),甲基-α-D-吡喃甘露糖苷(3),甲基-α-D-吡喃葡萄糖苷(4),(25R,26R)-26-甲氧基螺甾烷-5-烯-3β-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5),(25R)-螺甾烷-5-烯-3β-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6),(25R,26R)-17α-羟基-26-甲氧基螺甾烷-5-烯-3β-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7),胡萝卜苷(8),腺嘌呤核苷(9),小檗碱(10)。结论:除化合物1,3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10为首次从百合属植物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丹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卷丹百合鳞片及珠芽组织培养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郭海滨 雷家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2期72-74,共3页
以卷丹百合(LiliumlancifoliumThunb.)的鳞片及珠芽作为外植体,比较各种消毒时间和接种方法的效果和不同激素浓度对鳞片及珠芽的诱导增殖效果。结果表明,鳞片消毒以70%酒精20s再用0.1%HgCl212min效果最佳,珠芽消毒以70%酒精20s再用0.1%H... 以卷丹百合(LiliumlancifoliumThunb.)的鳞片及珠芽作为外植体,比较各种消毒时间和接种方法的效果和不同激素浓度对鳞片及珠芽的诱导增殖效果。结果表明,鳞片消毒以70%酒精20s再用0.1%HgCl212min效果最佳,珠芽消毒以70%酒精20s再用0.1%HgCl210min效果最佳;百合鳞片的分化能力外层好于中层,中层好于内层;近轴面向上的鳞片诱导效果好于远轴面向上。卷丹百合鳞片及珠芽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1.5mg/L+NAA0.2mg/L,诱导出生长势较强、数量较多的不定芽。最适合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2mg/L,增殖系数达8.0,组培苗长势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丹百合 鳞片 珠芽 组织培养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卷丹鳞茎中总黄酮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牛立新 李章念 +1 位作者 李红卷 张延龙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88,共4页
本文对超声波方法和传统方法提取卷丹鳞茎中总黄酮进行试验比较,同时对影响超声波提取卷丹鳞茎中总黄酮的多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总黄酮效果较好;超声波法提取的最佳方法条件为:80%乙醇,料液比1∶30,在80℃下提取4... 本文对超声波方法和传统方法提取卷丹鳞茎中总黄酮进行试验比较,同时对影响超声波提取卷丹鳞茎中总黄酮的多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提取总黄酮效果较好;超声波法提取的最佳方法条件为:80%乙醇,料液比1∶30,在80℃下提取40 min,连续提取2次,黄酮的总提取率可达到9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卷丹 总黄酮 提取
下载PDF
卷丹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杨利平 刘雪梅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5-88,共4页
对百合属(Lilium)卷丹(L.lancifoliumThunb.)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发现卷丹为同源三倍体,其核型公式是2n=3x=36=9m(SAT)+3sm+3st(SAT)+3st+3t(SAT)+12t+3... 对百合属(Lilium)卷丹(L.lancifoliumThunb.)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发现卷丹为同源三倍体,其核型公式是2n=3x=36=9m(SAT)+3sm+3st(SAT)+3st+3t(SAT)+12t+3T。卷丹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属首次报道,观察到在前期Ⅱ有染色体落后及新形成花粉粒中染色体解旋缓慢等现象。三倍体卷丹少见为结实现象中,其种子染色体79%为29条,14%为27条。同时对卷丹的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丹 细胞学 百合属
下载PDF
五种百合药材磷脂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吴杲 吴汉斌 《现代应用药学》 CSCD 1997年第2期16-17,共2页
测定了卷丹、百合、川百合、药百合、麝香百合五种百合药材的总磷脂含量,并通过薄层比较了它们的磷脂组分,结果表明各版《药典》收载的卷丹和百合的总磷脂含量明显高于川百合、药百合、麝香百合,而它们磷脂组分基本相似,均含有脑磷... 测定了卷丹、百合、川百合、药百合、麝香百合五种百合药材的总磷脂含量,并通过薄层比较了它们的磷脂组分,结果表明各版《药典》收载的卷丹和百合的总磷脂含量明显高于川百合、药百合、麝香百合,而它们磷脂组分基本相似,均含有脑磷脂和卵磷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卷丹 磷脂 川百合 药百合 麝香百合 磷脂
原文传递
卷丹百合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李玲 刘湘丹 +4 位作者 詹济华 罗林明 袁志鹰 周小江 陈乃宏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对卷丹百合化学成分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采用CCK-8法对百合中分离得到的对香豆酸、没食子酸、芦丁、β-胡萝卜苷进行体外抗肺癌细胞A549、胃癌细胞SGC-7901和HGC-27活性研究。结果对香豆酸对肺癌A549及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具... 目的对卷丹百合化学成分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采用CCK-8法对百合中分离得到的对香豆酸、没食子酸、芦丁、β-胡萝卜苷进行体外抗肺癌细胞A549、胃癌细胞SGC-7901和HGC-27活性研究。结果对香豆酸对肺癌A549及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具有较弱的抑制活性,高浓度400μg/mL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0.74%和33.32%,均表现出浓度依赖性。没食子酸对胃癌HGC-27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作用随着浓度增大而明显增强,其最高浓度100μg/mL的抑制率高达79.90%。芦丁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具有弱抑制作用,高浓度200μg/mL的增殖抑制率为26.84%;其对胃癌SGC-7901、HGC-27细胞也有抑制作用,高浓度200μg/mL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5.63%和34.98%。结论卷丹百合中对香豆酸、没食子酸和芦丁有抑制肿瘤活性作用,可为今后卷丹百合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丹百合 化学成分 抗肿瘤 肺癌细胞 胃癌细胞
下载PDF
两种百合耐缺氧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邵晓慧 卢连华 +1 位作者 许东升 张杰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387-388,共2页
目的 :探讨百合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 ,筛选最佳品种。方法 :根据卫生部《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分别对卷丹和普通百合进行小鼠的常压耐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结果 :卷丹能明显延长... 目的 :探讨百合对小鼠耐缺氧作用的影响 ,筛选最佳品种。方法 :根据卫生部《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分别对卷丹和普通百合进行小鼠的常压耐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结果 :卷丹能明显延长小鼠的常压耐缺氧时间、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和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小鼠的耐缺氧时间 ;普通百合只能明显延长小鼠的亚硝酸钠中毒存活时间。结论 :卷丹的耐缺氧作用明显强于普通百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丹 百合 耐缺氧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卷丹甾体皂苷和酚类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周中流 石任兵 +3 位作者 刘斌 邹节明 尹文清 夏敬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对卷丹Lilium lancifolium的鳞茎进行甾体皂苷和酚类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应用多种柱色谱(包括正相、反相和凝胶柱色谱)分离和波谱分析方法对卷丹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采用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化合物的抗氧... 目的对卷丹Lilium lancifolium的鳞茎进行甾体皂苷和酚类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应用多种柱色谱(包括正相、反相和凝胶柱色谱)分离和波谱分析方法对卷丹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采用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筛选研究。结果从卷丹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顺-1-O-对香豆酰基甘油酯(1)、反-1-O-对香豆酰基甘油酯(2)、咖啡酰基甘油酯(3)、3,4-二羟基苯甲醛(4)、邻羟基苯甲酸(5)、(25R,26R)-26甲氧基螺甾烷-5-烯-3β-O-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1→6)]-β-D-葡萄糖苷(6)、(25R,26R)-3β,17α-羟基-26甲氧基螺甾烷-5-烯-3β-O-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1→6)]-β-D-葡萄糖苷(7)、薯蓣皂苷元3-O-{O-α-L-鼠李糖基-(1→2)-O-[β-D-木糖基(1→3)]-β-D-葡萄糖苷}(8)、(25R)-3β,17α-二羟基-5α-螺甾烷-6-酮-3-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9)、(25R)-3β-羟基-5α-螺甾烷-6-酮-3-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10)、(25R)-螺甾烷-5-烯-3β-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1)。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酚类化合物1~5对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较强,抗氧化活性较强;而甾体皂苷类抗氧化活性比酚类化合物弱。结论化合物1~5和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卷丹鳞茎中的酚类化合物和甾体化合物对不同自由基具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丹 甾体皂苷 酚类成分 抗氧化活性 3 4-二羟基苯甲醛
原文传递
加工方法对百合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聂慧 严辉 +4 位作者 钱大玮 段金廒 欧阳臻 钱叶飞 管汉亮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3年第4期308-313,共6页
目的:研究加工方法对百合质量的影响,为百合加工方法的规范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新鲜百合样品分别采用煮制和蒸制2种烫片方法、不同干燥方法(包括热风烘干、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和冷冻干燥)进行加工,样品中酚性甘油酯类、核苷、氨基... 目的:研究加工方法对百合质量的影响,为百合加工方法的规范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新鲜百合样品分别采用煮制和蒸制2种烫片方法、不同干燥方法(包括热风烘干、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和冷冻干燥)进行加工,样品中酚性甘油酯类、核苷、氨基酸及多糖等成分分别采用超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DAD)、超高效液相-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UPLC-TQ/MS)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测定。结果:烫片过程,煮5~8min和蒸8~10min样品不仅外观色泽较佳,而且各成分含量较高;干燥方法,60~80℃烘干和冷冻干燥法较好。结论:烫片是百合干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煮5~8min,60~80℃烘干或冷冻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烫片 干燥 工艺优化
下载PDF
百合不同提取部位的药理活性比较 被引量:22
19
作者 彭蕴茹 钱大玮 +1 位作者 丁永芳 罗宇慧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6年第1期31-32,共2页
目的比较百合不同提取部位的药理活性。方法采用光电管法,以小鼠在程控自主活动箱中的自发活动数为指标,观察百合不同提取部位的镇静作用;采用常压耐缺氧及冰水浴游泳法,观察百合不同提取部位的抗应激损伤作用。结果结果证明百合的4号部... 目的比较百合不同提取部位的药理活性。方法采用光电管法,以小鼠在程控自主活动箱中的自发活动数为指标,观察百合不同提取部位的镇静作用;采用常压耐缺氧及冰水浴游泳法,观察百合不同提取部位的抗应激损伤作用。结果结果证明百合的4号部位(即正丁醇部位)能明显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数,同时显著延长小鼠在常压下的耐缺氧时间及在冰水浴中的游泳时间。结论百合的正丁醇提取部位有明显的镇静及抗应激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镇静 抗应激
下载PDF
卷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周中流 石任兵 +1 位作者 刘斌 王雪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研究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鳞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柱色谱和重结晶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①β-D-葡萄糖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②β-D-... 目的研究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鳞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柱色谱和重结晶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①β-D-葡萄糖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②β-D-果呋喃糖基-α-D-吡喃葡萄糖苷,③甲基-α-D-吡喃葡萄糖苷,④甲基-α-D-吡喃甘露糖苷,⑤腺嘌呤核苷,⑥胡萝卜苷,⑦1-O-对香豆酰基甘油酯,⑧薯蓣皂苷元3-O-{O-α-L-鼠李糖基-(1→2)-O-[β-D-木糖基(1→3)]-β-D-葡萄糖苷},⑨(25R)-3β,17α-二羟基-5α-螺甾烷-6-酮-3-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⑩(25R)-3β-羟基-5α-螺甾烷-6-酮-3-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11)(25R)-螺甾烷-5-烯-3β-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2)二十九烷醇,(13)正二十二烷酸,(14)豆甾醇,(15)β-谷甾醇。结论化合物2、3和化合物5~11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丹 化学成分 甾体皂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